?

心理認知護理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體會

2016-01-31 06:52蔣鳳麗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遼寧沈陽110168
中國醫藥指南 2016年23期
關鍵詞:病程實驗組滿意度

蔣鳳麗(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遼寧 沈陽 110168)

心理認知護理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體會

蔣鳳麗
(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遼寧 沈陽 110168)

目的 探討心理認知護理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體會。方法 選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來我院治療的抑郁癥患者68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心理認知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1.2%,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73.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抑郁癥患者采用心理認知護理能明顯提高臨床療效,且對護理滿意度也有較大的提升,能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心理認知;抑郁癥;療效

抑郁癥是一種因情感或心境改變所引起的精神障礙,常常伴有認知,行為等方面的紊亂。抑郁癥可發生于不同年齡階段,其主要臨床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缺失,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且患者多有絕望和自殺念頭,自殺率可到達10%~15%。相關研究顯示,抑郁癥患者的普遍存在認知能力低下,影像學檢查可發現患者海馬體積減小,且與抑郁持續時間成正相關[1]。目前臨床治療多以單純藥物治療為主,但實際治療過程中,在患者抑郁癥狀緩解后,認知仍存在障礙。為探討心理認知護理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體會,選取2來我院治療的抑郁癥患者,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和心理認知護理,取得不錯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來我院治療的抑郁癥患者68例,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34例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為(41.2±2.1)歲,婚姻狀況:已婚21例,未婚13例,病程為1~30個月,平均病程為(8.6±1.2)個月;對照組34例中,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齡21~64歲,平均年齡為(41.8±1.9)歲,婚姻狀況:已婚20例,未婚14例,病程為1~31個月,平均病程為(8.3±1.8)個月。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臨床資料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藥物治療,此外,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方法,實驗組則采用在對照組基礎上的心理認知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定期開展座談交流:與患者積極交流,討論抑郁的體驗,并指導其緩解消極情緒,緩解自殺的方法。若患者交流遲緩,不應催促其回答;若患者的記憶損傷,應幫助其掌握促進記憶力的技巧;若患者屬于被動型,則應多采用非語言的交流方式。抑郁癥患者常常伴有焦慮,應教導其自我調節的方法。

1.2.2建立有效溝通:有些患者存在自殺傾向,幻覺妄想,此時交流應注意不要直接觸及患者的病情,應誘導患者自主敘述自己的病情?;颊邤⑹鰰r,應注意傾聽,并適當進行鼓勵。對于存在妄想的患者,可以與其討論在生活中出現的困擾,幫助患者認識妄想的偏差。而在與沉默的抑郁癥患者溝通時,應采用非語言的方式表達對患者的關心。

1.2.3運動音樂治療:適量的運動和音樂能緩解患者的病情,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情緒處于相對較好的狀態,有利于病情的恢復。

1.3評價指標。臨床治愈:抑郁癥癥狀完全消失,認知功能恢復,能夠正常進行社交活動;有效:抑郁癥癥狀有所減輕,認知功能有所改善,社交活動存在影響;無效:抑郁癥狀未減輕,認知功能仍存在障礙,不能進行社交活動。并采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評價表進行評價,滿分100分,>80分為滿意,<80分為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17.0 for Windows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實驗組患者中治愈27例,有效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4.1%,對照組患者中治愈18例,有效9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79.4%,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實驗組滿意人數為31例,不滿意3例,滿意度為91.2%,對照組的滿意人數為25例,不滿意9例,滿意度為73.5%,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人們常常會出現焦慮抑郁的情緒,導致抑郁癥等神經內科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抑郁癥患者可出現情緒低落,行為與思想上出現偏差,伴隨一系列精神疾病癥狀。臨床研究顯示,隨著抑郁癥病情的持續,患者的認知損害明顯加大,患者的長期、短期記憶受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抑郁癥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時間延長,行動遲緩以及執行功能出現障礙[3]。臨床治療以藥物為主,但其效果不佳,在其治療后雖然抑郁癥表現能有所緩解,但是患者的認知功能仍不能得到改善。因此需在治療過程中加用采用心理認知護理方法。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1.2%,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73.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抑郁癥患者采用心理認知護理能明顯提高臨床療效,且對護理滿意度也有較大的提升,能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1] 許麗霞.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1):16-17.

[2] 鄔迎鴿.心理干預在抑郁癥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10):251-252.

[3] 向燕卿,張德源,彭文平.心理干預在抑郁癥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重慶醫學,2013,9(11):21-22.

R473.74

B

1671-8194(2016)23-0208-01

猜你喜歡
病程實驗組滿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排行
阿托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的效果
淺談如何提升脫貧攻堅滿意度
明天村里調查滿意度
SHR主動脈結構重構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機制
趣味 “課課練”對城鎮小學四年級肥胖男生的體重和BMI的影響
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響
手術科室用血病程記錄缺陷評析
針灸配合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膝關節滑膜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醫院滿意度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