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性貧血血液檢驗臨床意義研究

2016-01-31 06:18楊敏敏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年23期
關鍵詞:腎性貧血血液檢驗臨床意義

楊敏敏

(啟東市中醫院檢驗科 江蘇 啟東 226200)

?

腎性貧血血液檢驗臨床意義研究

楊敏敏

(啟東市中醫院檢驗科江蘇啟東226200)

【摘要】目的:探討腎性貧血血液檢驗的臨床意義。方法:選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由于慢性腎功能衰竭以及尿毒癥引起的腎性貧血患者2100例,對所有患者進行腎性貧血血液檢驗,觀察腎性貧血患者進行血液檢驗的臨床意義。結果:輕度貧血、中度貧血以及重度貧血患者的尿素氮、肌酐以及血B2-微球蛋白濃度之間的差異明顯,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占貧血患者總人數的76.19%,大細胞性貧血的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血紅蛋白含量以及平均血紅蛋白的濃度明顯高于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腎性貧血患者進行血液檢驗,有著較強的臨床意義,患者的腎功能情況對患者的紅細胞指數變化情況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有助于指導患者安全合理用藥,效果顯著。

【關鍵詞】腎性貧血;血液檢驗;臨床意義

腎性貧血主要是由于多種因素造成的患者腎臟促紅細胞的生成素不足或者是尿毒癥患者血漿內部的部分毒性物質嚴重干擾到患者紅細胞的有效生成以及代謝,從而造成貧血。如果腎臟病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小于30ml/min,則會出現貧血癥狀,而且還會隨著患者腎功能的不斷惡化,貧血程度日益加深。為了探討三聯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本文選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由于慢性腎功能衰竭以及尿毒癥引起的腎性貧血患者2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由于慢性腎功能衰竭以及尿毒癥引起的腎性貧血患者2100例,所有患者都符合腎性貧血的診斷標準,男性1100例,女性1000例,年齡在35-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1±2.9)歲。所有患者的尿素氮濃度以及肌酐濃度在17.6mmol/L以及320umol/L之上。且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對于本研究都知情同意,并已經簽署了相關的知情同意書,經醫院有關委員會審核批準通過。

1.2 方法 采取所有患者血液樣本,利用SIEMENS ADVIA2120i儀器實施血液檢驗。所有患者的肌酐、血B2-微球蛋白以及血清中的尿素氮濃度需要采用HITACHI7180生化儀器實施檢驗。

1.3 觀察項目和指標 (1)詳細觀察腎性貧血患者的實際貧血程度與患者尿素氮濃度、血B2-微球蛋白濃度以及肌酐濃度之間的關系,并做好詳細記錄。(2)詳細觀察腎性貧血患者的貧血類型情況,主要包括大細胞性貧血、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以及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2.結果

2.1 患者的實際貧血程度與患者尿素氮濃度、血B2-微球蛋白濃度以及肌酐濃度之間的關系情況 根據血液檢驗結果顯示,在所有腎性貧血患者之中,貧血程度為中度以及重度的患者比較常見?;颊叩呢氀潭入S著患者的腎功能損害程度的不斷上升而不斷加深。輕度貧血、中度貧血以及重度貧血患者的尿素氮濃度、肌酐濃度以及血B2-微球蛋白濃度之間的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1。

表1 患者的實際貧血程度與患者尿素氮濃度、血B2-微球

2.2 患者中大細胞性貧血、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以及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類型中的平均紅細胞體積情況、平均血紅蛋白含量情況以及平均血紅蛋白濃度情況 患者血液檢驗的結果顯示,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占到所有貧血患者總人數的76.19%,大細胞性貧血的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血紅蛋白的含量以及平均血紅蛋白的濃度明顯高于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2。

表2 患者中大細胞性貧血、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以及

3.討論

腎性貧血的致病因素是多樣化的,主要包括患者的紅細胞生成數量減少即患者的紅細胞生成素相對不足與絕對不足以及患者的紅細胞實際破壞數量增多等。由于尿毒癥患者中的部分物質可以抑制患者紅細胞的實際生長,從而增加患者紅細胞的脆弱性,縮短紅細胞的具體壽命。此外,患者失血過多也會導致患者腎性貧血,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血小板數量不斷減少以及功能出現異常,從而造成出血傾向,再加上相對頻繁的抽血檢查以及血液透析也加重了腎性貧血患者的貧血程度。腎性貧血中大部分患者屬于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而且部分患者由于鐵的大量缺乏從而使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血紅蛋白的濃度以及平均血紅蛋白的實際含量明顯降低,從而導致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大細胞性貧血則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營養物質以及葉酸缺乏。從某種程度上講,腎性貧血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對腎性貧血患者實施血液檢驗有利于輔助臨床診斷,便于患者科學用藥,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本研究中,經血液檢驗結果顯示,在所有腎性貧血患者之中,貧血程度為中度以及重度的患者比較常見,輕度貧血、中度貧血以及重度貧血患者的尿素氮濃度、肌酐濃度以及血B2-微球蛋白濃度之間的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占到所有貧血患者總人數的76.19%,大細胞性貧血的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血紅蛋白含量以及平均血紅蛋白的濃度明顯高于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P<0.05),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對腎性貧血患者進行血液檢驗,有著較強的臨床意義,腎性貧血患者中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占大多數,患者的腎功能情況對患者的紅細胞指數變化情況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有助于指導患者安全合理用藥,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許振華.腎性貧血血液檢驗分析及臨床價值.中國實用醫藥,2015,03(11):82-83.

[2]張迎明.針對貧血患者開展血液檢驗的臨床診斷鑒別價值分析.中外醫療,2015,04(16):175-176.

[3]程欣.腎性貧血50例血液檢驗分析及臨床意義.實用醫技雜志,2013,09(22):989-990.

【中圖分類號】R446.1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23-0061-01

猜你喜歡
腎性貧血血液檢驗臨床意義
腎衰寧治療腎性貧血療效的臨床探討
提高血液檢驗準確性的管理措施分析
免疫性抗體對女性不孕不育檢測的臨床意義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在熱性驚厥患兒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腎性貧血的網織紅細胞參數分析
探討側俯臥位在產程進展中的臨床意義
貧血鑒別診斷中采用血液檢驗的臨床效果探析
己酮可可堿治療尿毒癥患者難治性貧血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