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梗死偏癱患者康復中步行訓練的時機選擇

2016-01-31 06:17王春艷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年23期
關鍵詞:腦血管

王春艷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醫院 云南 保山 678000)

?

腦梗死偏癱患者康復中步行訓練的時機選擇

王春艷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醫院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目的:對腦血管疾病偏癱患者康復中步行訓練的時機選擇進行探討。方法:隨機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8例腦梗死發病后偏癱Brunstorm分期為1期患者,按照訓練時間的不同分為A組52例和B組47例,A組在肌張力不低下情況下早期訓練,B組患者患肢可基本承重、站立及活動情況下行步行訓練。結果:A組患者訓練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后FIM評分、BBS評分較B組明顯增加,P<0.05。結論:對于腦梗死偏癱患者康復步行訓練時,早期實施科學步行訓練,可促進患者更好康復。

【關鍵詞】腦血管;癱瘓;步行訓練;時機選擇

癱瘓是現今腦梗死患者發病后常見并發癥,對于偏癱患者來說,加強步行康復訓練是患者治療康復期間重點關注問題,而選擇步行訓練時機,掌握最佳的康復訓練時間,對促進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復起到顯著促進意義?,F筆者以98例患者為例,分析不同時機下患者康復情況,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98例腦梗死發病后癱瘓患者就診時間2013年6月-2014年6月,經臨床癥狀、CT、MRI等確診為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中腦梗死診斷標準相符;無認知、精神障礙,可配合康復訓練;無發病前肢體癱瘓者;未合并嚴重并發癥;偏癱Brunstorm分期為1期;男53例,女43例;年齡隊40-72歲,平均(62.0±4.7)歲;按照訓練時間的不同分為A組52例和B組47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可進行對比,P>0.05。

1.2 康復訓練

A組患者在肌張力不低下情況下早期步行訓練,肌張力改良Arshworth分級在0級以上。B組患者患肢可支持3/4以上體重,站立平衡3級以上,患肢行屈/伸膝、髖、踝等功能后,可行步行訓練?;颊呱眢w直立,髖關節適當伸展,先行健側肢體邁步,起步時患肢站立,治療師在側面扶著患者患側前臂或安全腰帶穩住患者,維持平穩步行。適當設定步行距離,根據患者情況逐漸增加步行距離。若步行距離超過50m后,可行斜坡、樓梯、障礙物等練習。同時通過反射抑制模式、本體感覺、站立訓練、步行訓練、皮膚感覺刺激,并配合針灸、神經肌肉電刺激等治療。每次30min,每天2次,共3個月。

1.3 評價指標

對患者訓練1個月、3個月、6個月后Holden步行功能分級(FIM評分)評價患者步行能力,0級:無法步行,需人協助;1級:需1人連續協助行走;2級:可間斷行走或需一人間斷接觸身體步行;3級:需人監護或語言指導,無需接觸身體;4級:可平地獨立行走,樓梯、斜坡需幫助行走;5級;任意地方可獨立行走。

以Berg平衡量表(BBS)評價患者身體平衡,包括患者身體站立、坐起、轉身、單腳站立等,共計56分,分數越高,身體平衡能力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取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研究中的數據,計量資料檢驗時使用t,計數資料使用x2,P<0.05時,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訓練后步行功能恢復情況對比

A組患者訓練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后FIM評分較B組明顯增加,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訓練前后步行功能恢復情況對比

注:與B組對比,#P<0.05。

2.2 兩組患者訓練后身體平衡能力對比

A組患者訓練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后BBS評分較B組提高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訓練后身體平衡能力BBS評分對比(分)

注:與B組對比,#P<0.05。

3.討論

腦血管疾病患者治療后高位中樞神經系統難以對運動系統進行有效合理的調控,促使運動系統不斷釋放原始的皮質下中樞運動反射,致偏癱側受累肢體肌群協調平衡力紊亂,肌張力異常而發生運動障礙。腦梗死是腦血管疾病常見類型,對于腦梗死癱瘓患者采取功能康復訓練,通過開展步行訓練、運動想象治療等,可促進患者肢體功能恢復。

而在偏癱患者步行訓練中,對步行訓練時機尚無統一認知,以往認為早期步行訓練會加重患者肌肉痙攣,使膝關節損傷,多數醫師會限制患者早期行走。通常在患者在步行訓練時,若患者患肢可支持3/4以上體重,站立平衡3級以上,患肢行屈/伸膝、髖、踝等功能后,可行步行訓練,但多數患者在此時期會出現無法步行的感覺,因此早期步行訓練則顯得十分重要。早期步行訓練的開展是由豐富經驗的康復治療師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開展科學、專業的康復訓練。對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訓練,在肌張力正常下實施步行康復訓練,對促進患者康復起到顯著促進意義。在此次研究中,A組患者訓練后1個月、3個月、6個月后FIM評分、BBS評分較B組明顯增加,P<0.05。由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對腦梗死偏癱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訓練,可提高患者步行功能,使患者能夠恢復正常的步行。且早期步行距離,使患者身體站立、坐起、轉身、單腳站立等平衡能力恢復正常。

在步行訓練期間,康復師需在旁邊對患者步行訓練情況實施正確合理的語言康復指導,根據患者偏癱恢復情況適當改正患者步行訓練,改善患肢感覺功能,以此提高患者運動功能,使患者步行能力能夠恢復正常。且早期步行康復訓練,可刺激患者足底感覺,使患者能夠建立正常有序的運動模式,恢復新的運動功能,促使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復??偠灾?,對于腦梗死偏癱患者康復步行訓練時,早期實施科學步行訓練,可促進患者更好康復,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雷邁,盧斌,吳旻,等.作業療法和運動療法對老年腦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16:1167-1168.

[2]陳秀明,劉瑛,魏國榮,等.早期功能步行訓練對偏癱患者下肢運動功能的影響.臨床薈萃,2012,27(5):425-427.

[3]錢開林,朱奕,王彤.蹦床訓練對偏癱患者下肢運動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1,26(7):674-675.

【中圖分類號】R74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23-0083-01

猜你喜歡
腦血管
全腦血管造影術后并發癥的預見性護理
腦血管造影中實施改良規范化住院醫師培訓的臨床意義
CT腦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區別是什么
腦血管造影是怎么回事?
鼻咽通氣道在腦血管造影術中的臨床應用
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血管痙攣的觀察與護理
綜合性康復治療腦血管意外偏癱60例臨床研究
柿葉提取物在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二級預防中的療效觀察
納洛酮治療腦血管疾病的臨床效果
心理干預在腦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