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例Ⅲa(N_2)期非小細胞肺癌術后放療療效分析

2016-01-31 06:17聞慶刁建峰趙慶文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年23期
關鍵詞:放療臨床研究

聞慶 刁建峰 趙慶文

(大同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內科 山西 大同 037005)

?

45例Ⅲa(N_2)期非小細胞肺癌術后放療療效分析

聞慶刁建峰趙慶文

(大同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內科山西大同037005)

【摘要】目的:探討Ⅲa(N2)期非小細胞肺癌術后放療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我院收治的Ⅲa(N2)期非小細胞肺癌術患者進行回顧性的臨床分析,可分析療效病例共45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22例)和對照組(23例)。對照組患者常規治療和化療,試驗組病人在常規治療與化療的基礎上聯合同步放療。對兩組患者治療后隨訪,統計兩組患者的3、5年生存率,以及患者手術到腫瘤復發的中位時間,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試驗組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與對照組有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我院對于Ⅲa(N2)期非小細胞肺癌術患者的治療采用放療結合普通療法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臨床效果確切,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Ⅲa(N2)期;非小細胞肺癌術;放療;臨床研究

我院對于Ⅲa(N_2)期非小細胞肺癌術患者的治療采用同步放療聯合化療方案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臨床效果確切,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09年4月-2010年12月收治的Ⅲa(N_2)期非小細胞肺癌術患者進行回顧性的臨床分析,入選患者66例,可分析療效病例共45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22例)和對照組(23例)。試驗組年齡48-68歲,平均年齡為(53±6.2)歲,男性病人11例,女性患者11例,病程1-3年,平均1.2±1.7年。對照組年齡46-69歲,平均年齡為(51±5.3)歲,男性病人12例,女性患者11例,病程1-3.1年,平均1.4±1.2年,兩組年齡,性別,病情無差異(P>0.05)。

表1 基本資料

1.2 納入標準 經過相應的實驗室診斷,結合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確診為Ⅲa(N_2)期非小細胞肺癌術患者;所有患者術前未進行放療或化療等抗腫瘤相關治療。

1.3 排除標準 具有嚴重心、肝、腎損害疾病影響藥物代謝的危重病人;術后病理切緣陽性或淋巴結清掃站數、枚數與Ⅲa(N_2)期非小細胞肺癌不相符的患者;具有心肺功能不全、心律不齊、精神癥等嚴重疾病的患者。

1.4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肺葉或全肺切除且縱隔淋巴結清掃,淋巴結清掃數目大于15個,按Naruke淋巴結分組標準分別做好標記送病理分析。對照組和試驗組均采取常規治療和化療。根據患者的情況采用相應的常規治療措施,常規治療措施:若患者出現疼痛,按照WHO的三階梯治療原則給予相關藥物治療,若患者出現干咳癥狀,給予止咳露;患者若出現干咳劇烈現象,給予可待因治療緩解癥狀;患者骨髓抑制在Ⅱ級以上,給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RhG-CSF)治療,至患者白細胞水平恢復到正常?;煼桨笧椋盒g后用Vp16 + DDP或者采用CTX + ADM +VCR方案進行化療。試驗組同時還進行同步的放射性治療,放射性治療方案為:患者術后28-50天時照射患側肺門和縱隔,總照射劑量為45-62 Gy之間,在7周內分23-31次完成。

1.5 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

對上述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效果進行跟蹤隨訪,統計兩組患者的3,5年生存率情況,以及患者手術到腫瘤復發的中位時間,然后應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結果

所有數據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對照組與試驗組的45例患者的臨床治療統計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統計結果比較(n,%)

注: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較,*P<0.05。

實驗結果表明:試驗組的三年生存率為40.91%,五年生存率為26.09%,手術到腫瘤復發的中位時間為9-40個月。而對照組的三年生存率為26.09%,五年生存率為17.39%,手術到腫瘤復發的中位時間為5-36個月。通過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后,發現試驗組采用放療結合普通療法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與對照組的治療效果有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肺癌是目前較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它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在我國肺癌患者的數量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在肺癌患者中,35%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就診時為局部晚期,即為即Ⅲa期和Ⅲb期,經常規治療后,復發率高達70%左右,所以對于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是癌癥治療的難點。

同時考慮到傳統的放療技術,由于其技術落后的原因,存在放療靶區位置定位不準,常常導致正常組織也承受較大的照射劑量從而引起其他的并發癥,從而不能顯著提高癌癥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率。近幾年,隨著放療技術的不斷進步,目前適形放療技術不斷的在臨床上得到應用。適形放療將劑量盡可能集中在患者的腫瘤部位,而對正常的組織細胞沒有傷害,從而降低了由于放射并發癥的出現,由此將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率。

關于肺癌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癌細胞的轉移和復發引起的,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淋巴結轉移是重要的途徑,該途徑是導致肺癌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肺癌患者雖然給予手術切除,但同時還存在微轉移的風險,會出現復發和癌細胞的轉移,而在手術切除后,在給予化療的同時,使用放療將會增加治愈的幾率。關于該治療方案的機理描述為,在腫瘤切除后,已經將大的腫瘤負荷清除,但還存在微轉移的腫瘤細胞,因為這些微轉移的腫瘤細胞的倍增時間相對縮短,此時采用化療藥物將會有效的殺傷這些癌細胞,且耐藥性極低,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此時再結合適形放療技術,將會更加顯著的殺傷局部腫瘤細胞,降低復發的風險,從而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率。從機理上,在給予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化療與放療,將能夠更加有效的殺傷癌細胞,降低癌癥的復發率,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研究中試驗組的3、5年生存率分別為40.91%與27.27%,均高于對照組3、5年的生存率(26.09%、17.39%)。在2009年Thomas研究報道顯示在術后化療聯合放療方面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20%-30%,而本文研究中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27.27%,因此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放療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因此我院采用應用適形放療技術在對于治療Ⅲa(N_2)期非小細胞肺癌方面處于較高的水平。

綜上所述,通過我院的研究顯示,Ⅲa(N_2)期非小細胞肺癌術后,采用化療聯合放療組3年、5年的生存率要明顯高于單純化療組,且患者的5年生存率較高,能達到25%以上,同時腫瘤的復發率低于單純化療組。所以化療聯合放療治療方案效果確切,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思愚,吳一龍,戎鐵華等. Ⅲa(N_2)期N2非小細胞肺癌的外科治療.中華腫瘤雜志,2002, 24(6):605-607.

[2]Thomas PA.Stage ⅢA N2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current conotroversles in onmbined-modality therapy .Eur J Cardiutho-rae Surg,2009,36(3):431-432.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23-0095-02

猜你喜歡
放療臨床研究
腫瘤熱療的機理及臨床研究
碳酸氫鈉溶液關節腔持續沖洗治療痛風性膝關節炎的臨床研究
替吉奧同步放療序貫化療治療胃癌根治術后腹腔淋巴結轉移癌的療效分析
腹腔鏡手術聯合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治療卵巢內異囊腫的臨床研究
黃芝通腦絡膠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
穴位注射輔助局麻下經皮椎間孔鏡椎間盤髓核摘除術術中鎮痛的臨床探究
綜合護理對鼻咽癌放療效果影響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