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術中、術后并發癥的護理體會

2016-01-31 06:18胡迎春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年23期
關鍵詞: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術后并發癥介入治療

胡迎春

(內蒙古烏海市人民醫院 內蒙古 烏?!?16000)

?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術中、術后并發癥的護理體會

胡迎春

(內蒙古烏海市人民醫院內蒙古烏海016000)

【摘要】目的:研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術中、術后并發癥的護理方式。方法:選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所收治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接入治療患者67例作為研究對象,將67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34例和對照組33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對比兩組患者術中、術后并發癥狀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34例患者中,2例出現并發癥狀,其中穿刺部位巨大血腫1例,消化道出血1例,并發癥狀發生幾率為5.88%;對照組患者中6例出現并發癥狀,其中穿刺部位巨大血腫2例,下肢過度灌注綜合征1例,消化道出血1例,支架再狹窄2例,并發癥狀發生率為18.18%。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狀發生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能夠降低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術中、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對于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及快速康復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

臨床護理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對于患者術后的康復也將帶來不同的干預價值。結合患者的實際臨床治療方案及臨床需求,給與針對性的臨床護理干預十分必要。為了更好的研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中并發癥狀的護理方式,選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所收治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接入治療患者67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臨床護理實踐對比分析,希望能夠對患者的快速康復產生一定的借鑒意義,以下為具體研究內容。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所收治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接入治療患者67例作為研究對象,將67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34例和對照組33例。觀察組34例患者中,男20例,女14例,患者年齡在31歲到67歲之間,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2.34±1.23)歲。對照組34例患者中,男19例,女14例,患者年齡32~67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2.32±1.24)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臨床表現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模式,密切觀察患者的臨床體征,按照醫囑指導患者按時、按量用藥。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在基礎護理的同時,結合患者的實際心理問題,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根據患者肢體的溫度、疼痛感受等,判斷患者下肢功能情況,定期檢測患者的血糖和血壓情況,按時反饋給醫生?;颊叩拇┐滩课恍枰攸c觀察和護理,一旦患者穿刺點出現不良反應,及時通知醫生。另外,還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通過簡單的描述方式,使患者能夠對疾病產生一定的了解,降低不良問題的發生幾率。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術中、術后并發癥狀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臨床護理實踐研究主要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計數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p<0.05則代表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33例患者中,2例出現并發癥狀,其中穿刺部位巨大血腫1例,消化道出血1例,并發癥狀發生幾率為5.88%;對照組患者中6例出現并發癥狀,其中穿刺部位巨大血腫2例,下肢過度灌注綜合征1例,消化道出血1例,支架再狹窄2例,并發癥狀發生率為18.18%。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狀發生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狀發生情況對比

3.討論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pre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DA)是一種退行性病變,是大、中動脈的基本病理過程。

綜合護理干預即為結合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介入治療術中和術后可能會出現的并發癥,加以針對性的護理干預,通過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方式,更好的幫助患者快速康復,通過密切的觀察和細心的護理,預防下肢過度灌注綜合征、穿刺部位巨大血腫等并發癥發生幾率,有效控制疾病。綜合護理干預是人本主義觀念在臨床護理中應用的重要表現,對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本次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術中、術后并發癥的護理方式研究中,觀察組33例患者中,2例出現并發癥狀,其中穿刺部位巨大血腫1例,消化道出血1例,并發癥狀發生幾率為5.88%;對照組患者中6例出現并發癥狀,其中穿刺部位巨大血腫2例,下肢過度灌注綜合征1例,消化道出血1例,支架再狹窄2例,并發癥狀發生率為18.18%。結合本次臨床護理實踐研究能夠看出,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狀發生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護理干預效果較為顯著,與所參考文獻研究結果相一致,充分證實了綜合護理干預的價值。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能夠降低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術中、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對于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及快速康復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黃慶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后重要臟器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10,25(3):264-265.

[2]馮英璞,張桂芳,劉東苗,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中國當代醫藥,2010,17(9):98-99.

[3]郭紅麗.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16):298.

[4]凌蓉,陳云濤,李立,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血管腔內介入治療后并發癥的觀察和護理.四川醫學,2013,34(3):446-448.

[5]范玉紅,鄭玲.介入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術后并發癥的護理干預.臨床誤診誤治,2011,24(9):104-105.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23-0196-02

猜你喜歡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術后并發癥介入治療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介入治療效果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青光眼濾過手術常見術后并發癥的處理探討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和靜脈溶栓治療后心率變異性的影響研究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介入治療中替羅非班的應用及意義探究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CTA與MRA在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應用中的對比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雜交手術治療效果分析
腔內介入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臨床效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