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去痛”中發展——來自四川省天全縣林產業的調查與思考

2016-02-01 18:30高格力楊洪忠
當代縣域經濟 2016年2期
關鍵詞:天保林區管護

高格力 楊洪忠

?

在“去痛”中發展——來自四川省天全縣林產業的調查與思考

高格力 楊洪忠

自四川省天全縣實施兩大工程以來,在省、市黨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林業部門的指導下,經過天全縣林業部門廣大干部職工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兩大工程各項任務,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03年,天全縣被評為“國家生態示范縣”,2009年納入“全國120個森林分類經營試點縣”“四川省10個林業產業重點縣”“四川省25個林業產業培育重點縣”,并成功申報為“四川省52個省級新農村建設示范片”,2010年12月被省政府正式授牌為“四川省10個林業產業強縣”,2011年天全縣林業局被四川省林業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評為“四川省保護野生動物、植物及自然保護區工作(天保類)先進單位”。

兩大工程基本情況

天保工程: 第一期從1998—2010年森林管護面積為每年24.8萬畝,完成人工造林12.9萬畝,封山育林50.5萬畝,森林撫育6.2萬畝,建成天全縣樂壩骨干苗圃49畝。天全縣從1998年—2010年天保工程共投入11481.5萬元,其中森林管護與“五險”等項目完成財政專項資金投資7108萬元,公益林建設實際完成投資4373.5萬元。第二期從2011年—2014年森林管護面積為每年1918759畝(含生態補償面積80000畝)。共設管護站19個,管護人員325人,管護哨卡10個。從2011年—2014年天保工程已完成投入資金5951.32萬元。主要實施單位是二郎山集團公司、白沙河公司、二郎山經營所、落漢山林場和喇叭河保護處國有企事業單位。

退耕還林工程:天全縣退耕還林工程是全國試點示范縣之一,從1999年實施退耕還林工程以來,累計完成退耕還林15.8萬畝,截至2014年完成投資40597萬元;為鞏固退耕還林成果,2008年至今完成退耕還林專項建設投資13272萬元,主要建設內容一是基本口糧農田建設;二是農村能源建設;三是退耕還林補植補造;四是農村產業化發展解決退耕戶持續增收問題。退耕還林涉及15個鄉鎮、138個村、936個組、32303戶、12.2萬人。

用創新解決“去痛”和發展問題

近幾年,天全縣依托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成果和國有林區獨特的資源優勢,采取林區職工入股成立公司的模式,大力發展國有林區產業進行了探索。一是大力開展林下種植。目前山葵種植有3000畝,計劃發展5000畝,主要分布于魚泉鄉和二郎山經營所;重樓現種植面積200畝,苗圃地3畝,計劃在3年發展成500畝。二是養殖業的發展。二郎山經營所在三灣河林區發展養羊500只,每年可出欄500只,存欄500只,每年產值可達50萬元;二郎山經營所和白沙河公司喂養紅鱒魚、中華鱘魚,目前約2畝,計劃在3-5年發展到15畝,年產魚15萬千克,年產值達到450萬元。三是天全方竹筍產業。二郎山經營所于2012年在三灣河林區開展3000畝天全方竹豐產培育,逐步完成8000畝天全方竹林基地建設。雖然取得了一點成績,但因資金少,規模小,交通條件差,又缺龍頭企業的帶動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國有林區產業不能做大做強,資源優勢不能得到充分發揮,體現在林區職工的收益少,嚴重制約著林區產業的發展和職工對發展林區產業的積極性。

從2014年起,每年對森林公園建設投入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330萬元和政府災后重建資金4600多萬元,引導公園投入資金3.75億元啟動9大類55個項目的災后重建項目,項目將按國家AAAA級景區的標準建設綜合服務中心、公園生態停車場、休閑文化廣場、景觀恢復、景觀整治改造、二郎山高山客運索道及配套設施、藍水晶濕地及配套設施、核桃坪至藍水晶濕地生態游步道、核桃坪旅游管理服務設施、宋家坪門禁系統及配套設施等項目。

2014年4月24日,公園參加了四川省生態旅游協會舉辦的“首屆十大四川最美杜鵑花觀賞地”及“四川果王子”評選活動,成功入圍“十大最具潛力杜鵑花觀賞地”。2015年7月25日,公園成為省林業廳“網絡推選最具潛力森林康養目的地”十佳。

在農村中開展產業結構調整:依托茶葉種植基地8.3萬畝,引進了青竹、農耕時代等茶葉加工企業。依托山藥種植基地6000畝,引進了西蜀雅禾山藥加工項目;依托山葵種植基地5000畝,引進了藍公府公司投資建設加工廠;依托重樓種植基地500畝、天麻基地1000畝和三木藥材基地10000畝,引進了同善堂中藥飲片加工項目;依托50萬畝竹產業基地,引進了和神竹木公司投資建廠。

在前進中問題突顯,在發展中解決問題:從二郎山森林公園的發展得到一些啟發:林區產業要發展壯大,一是要有縣委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二是要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三是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四是要有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當然,在林區產業發展中,有些問題已突顯出來:一是林區基礎設施差,如交通、通訊、水電等。二是林區森林資源沒有充分利用。三是林區職工和周邊社區農民沒有融入。四是管理手段比較落后,技術創新有待突破。五是旅游工藝品和特色生態產品有待開發。針對林業產業在發展中出現的這些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渠道來解決。1.依托災后重建項目和林業“十三五”規劃,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加大林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改善林區基礎設施,對具備林業產業開發條件和潛力的,優先給予解決。2.依托兩大工程建設成果,充分利用森林資源,積極開發林下種植和林下養殖的特色產業和野生生態產品。3.林區職工和周邊社區農民要積極參與到森林生態旅游中,為旅游區提供優質的旅游工藝品和特色生態產品,增加自己的收入。4.為提高我們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水平,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使我們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為天全縣林業產業發展更好地服務。5.積極開發森林旅游工藝品和特色生態產品,如竹編、根雕等工藝品,野生重樓、山葵、天麻、山藥等保健藥品,鹿兒韭、薇菜、蕨菜、方竹筍等森林蔬菜,加快這些產品的深加工的研發和精包裝,使其能創品,上檔次,具備市場競爭力。

結合國營林場和國有林區改革,理順國營企事業關系:天全縣天保工程二期建設實施單位為五個國有林業單位,有兩個屬于自收自支的事業性國有林場,兩個屬于森工小采企業,一個是全額撥款的事業性單位。在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二期建設期間應按森林分類經營的原則,全面深化事業性質國有林場和小采森工企業的改革,切實做到資源增長、職工增收、林場增效;全面建立職工社會保障體系,盡快建立符合現代林業發展要求的國有林場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確保林區社會和諧穩定,建議將二郎山公司、白沙河團公司兩個實施天保工程后一直從事公益事業的森工小采企業,二郎山經營所、落漢山林場兩個事業性自收自支國有林場轉變為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納入縣級地方財政預算。

(作者單位:四川省天全縣林業局)

典型案例

猜你喜歡
天保林區管護
2022年將農村公路管護領域就業崗位穩定在80萬左右
呂梁山林區白皮松育苗技術
寒冷天氣 咋管護羔羊
基于天保工程中森林管護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探究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護起來
入秋養羊管護 不同于春夏季
保護好森林資源 讓林區青山常在
小隴山林區茵陳菜開發前景
森林管護中GPS技術的應用
天保工程保出了美麗新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