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海軍海外母港的效益和成本

2016-02-04 19:57陳傳明
軍事文摘 2016年2期
關鍵詞:艦員母港艦船

陳傳明

2015年11月2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和吉布提正就在吉布提建設保障設施進行協商。這再次引起人們對中國海外軍事基地問題的高度關注。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海外利益保護已經成為中國迫在眉睫的安全問題,建設海外軍事基地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那么,海外軍事基地好不好、如何建設海外軍事基地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2015年5月,美國政府審計局發布了題為《為緩解艦船母港設到海外帶來的長期風險而進行的全方面評估及可持續計劃》的報告,就海軍水面艦船母港設到海外的效益問題進行了研究。這份報告有助于我們加深對海外軍事基地的認識,從而對中國的海外軍事基地建設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海外設立母港的重要性

美國海軍通過“前沿存在”,有效履行建設合作伙伴關系、阻止侵略、化解威脅、遏制沖突以及防止更大范圍破壞等多種使命和任務,是美軍全球“前沿存在”的重要組成部分。

美國海軍艦船“前沿存在”有3種基本部署模式:一是“遠征部署”,即艦船及其艦員從美國本土母港出發赴海外進行階段性部署;二是“前沿部署”,即執行部署任務的艦船母港設在海外,艦員及其家屬居住在東道國;三是“輪換部署”,即艦船長時間在海外地區實施部署,但由來自本土的艦員輪換操作。

近些年來,美軍全球各大作戰區對海軍兵力“前沿存在”的需求越來越大。例如,2015財年美國海軍為正在進行的作戰行動及戰區安全合作需要進行的兵力分配中,有44%給了各大作戰區的作戰指揮官。為此,美國海軍采取多種辦法提升“前沿存在”水平:一方面擴大艦船活動范圍、提升行動節奏、壓縮或推遲維修和訓練;另一方面著力推進在海外設母港并創新采用輪換部署機制。

美國海軍的每艘艦船都有自己的母港。所謂艦船母港,即艦船“總部”所在地,艦員及其家屬在這里居住,艦船在這里進行管理和維修。所有艦船開始服役時,美國海軍都會為其指定本土母港,但可能會因為戰略需要進行調整。例如,從2014年開始,美國海軍4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的母港要調整到西班牙的羅塔海軍基地,原因就是美國政府決定為歐洲提供彈道導彈防御體系。

2006年以來,美國海軍分配到海外母港的艦船數量已經翻了近一番。2006年,20艘艦船進駐海外母港,占艦隊艦船總數的7.1%;2015年底,估計40艘艦船會進駐海外母港,占艦隊艦船總數的14.1%;到2017年,另有1艘驅逐艦的母港設到日本橫須賀,屆時41艘艦船的母港將設在海外,占艦隊艦船總數的13.9%。

當前及未來幾年,美國海軍海外母港及進駐艦船的情況圖

海外設立母港的程序

一般來說,美國海軍新艦船進入艦隊服役,會首先在本土設立母港,后根據戰略需要和優先事項,這艘艦船的母港可能會從美國本土調整至海外。這個過程叫做“組織變更”—前沿部署艦船進駐海外母港,通常為期7~10年,直到被來自美國的同級艦船取代為止。事實上,將一艘艦船的母港設到海外,是涉及美軍全球部隊結構調整的大事,主要涉及的工作包括:海軍艦隊的航渡與機動、軍事能力的引進或去除、外交條約與協議的簽署、與當事國的協調、海外部隊結構的公共宣示等內容。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根據戰略需求,艦隊指揮官(美國艦隊部隊司令或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在各自的司令部啟動母港變更的早期規劃程序,明確母港變更在人力、后勤、預算編制等方面的近期需求。

其次,艦隊指揮官向海軍作戰部長提交組織變更申請,啟動正式程序。海軍作戰部長批準后,該申請提交海軍部長批準。設立艦船母港要遵守包括從環境法規到考慮規劃軍事建設項目在內的13項標準。

再次,海軍部長辦公室以“海外部隊結構更變建議”的形式向聯合參謀部和國防部長辦公室提交母港變更建議。聯合參謀部對此進行評估,了解成本、東道國反應、對艦員及家屬的影響等要素。

美國將艦船母港設到海外需經過嚴格程序

最后,聯合參謀部和國防部長辦公室向國防部長提交海外部隊結構變更建議。國防部批準之后,國務院與東道國展開協調;國防部發布軍事指令,讓海軍艦船做好準備。

海外設立母港的作戰效益

“前沿作戰”是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提出的海軍三大原則之一,另外兩個是“戰斗第一”和“做好準備”。海軍認為,在海外設立艦船母港,對海軍履行國家賦予的各項戰略任務意義重大。通過在海外設立母港,各大戰區司令部在應對危機時有更多的反應時間,各部隊也有了更多與盟友伙伴協作的機會。從量化角度,母港位于海外的1艘艦船持續部署的效能,相當于母港位于本土4艘艦船持續部署的效能,作戰效益有以下5點。

第一,有助于建設區域伙伴關系。美國海軍艦船母港設在海外,與東道國開展聯合演習和訓練,實施聯合行動更容易,建設區域伙伴關系就有更多的機會。例如,2014年秋天,美國海軍總部設在巴林的第5艦隊在波斯灣主導舉行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水雷對抗演習,44個國家的海軍參加演習,包括母港設在巴林的美國海軍4艘水雷對抗艦。

第二,有助于強化區域威懾效應。美國海軍認為,美國海軍艦船母港設到海外,是實踐對盟國安全承諾的重要手段。這等于告訴盟國:美國致力于全球接觸,美國海軍的存在對美國及其盟友現有和潛在的敵手是一種威懾。這對取信于盟友、強化同盟關系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第三,有助于增強維修的靈活性。母港設在海外的美國海軍艦船在維修方面有靈活性強、容量大和多樣化的特點,它們不像美國本土艦船那樣受到一定的法律約束和限制。根據美國法律的規定,母港設在本土的美國海軍艦船主要在美國造船廠進行維修,只有在航維修才能在海外船廠進行。

橫須賀海軍艦隊基地是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最大的基地,也是西太平洋惟一可修理航母的大型維修基地

第四,有助于縮短危機反應時間。前沿部署艦船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應對地區危機。當危機出現必須增兵時,這些艦船可以立即出動,不必遠涉重洋即可到達現場。例如,2013年“海燕”臺風造成重大破壞后,母港設在日本的美國艦船就在很短的時間內,向菲律賓提供了人道主義援助。

第五,依靠有限兵力滿足存在需求。通過在海外設立艦船母港,海軍依托現有兵力規模,即可滿足作戰指揮官日益增長的“前沿存在”需求。從艦船在作戰區的行動時間、艦船可執行任務的類型以及艦船實際在航時間三大“前沿存在”能力指標來看,如果按照目前母港設在海外的艦船提供的存在水平,母港設在本土的艦船要出動的數量要多得多。

海外設立母港的困難和代價

當然,美國海軍把艦船母港設到海外也有一定的困難。例如,東道國對外政策可能會發生不可預見的變化,從而影響雙邊協議談判,可能限制基地的使用,或者可能完全排除外國海軍的存在。例如,1991年,菲律賓和美國之間的長期防務協議結束,克拉克空軍基地和蘇比克灣海軍基地關閉,美國海軍1.2萬名艦員和家屬返回本土。這里曾經是美國海軍第7艦隊主要的后勤和維修中心。即使美國與東道國簽署了協定,東道國也可以就海軍存在的規模和范圍提出談判要求,并設法對如何使用這些艦船進行限制。不過這些協定需要定期重新談判,其更改可能會影響到美國海軍和國務院政策制定者的靈活性。此外,美國海軍艦船母港設到海外,還要找到合適的演習訓練場地。東道國港口面臨的安全威脅,要比美國本土母港復雜得多,所以安保工作也困難得多。

除了上述困難,母港設在海外的艦船需要更高的成本,且對艦船物質狀態和戰備水平有不利影響。美國海軍在海外設立艦船母港還需付出一些其他代價。

第一,作戰和支援成本高。通過對2004~2013財年水面作戰艦和兩棲戰艦的人員、作戰和維修費用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所有母港設在海外的艦船,每年每艘艦船的作戰和支援費用比所有母港設在本土的艦船高出約15%或900萬美元(同一級別艦船比較)。母港設在海外的艦船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有3個:一是作戰節奏快帶來人員、作戰、維修費用高;二是需要額外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基地運作成本;三是給本國帶來的經濟損失。首先,作戰節奏快導致艦船在航部署消耗大,人員住房和生活補貼高,返回本土母港后進行維修難度大、費用高。其次,海軍要為海外母港提供同本土一樣的基礎設施和服務,所以需要很高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基地運作成本。最后,艦船母港由本土遷往海外,相當數量的艦員及其家屬離開,會導致當地損失數以千計的就業崗位,經濟活動會大幅減少。

蘇比克灣海軍基地

第二,訓練和維修周期短。因為美國海軍期待母港設在海外的艦船,能夠最大限度地在海上擔負作戰任務,所以極力壓縮訓練和維修周期。例如,如果是母港設在本土的巡洋艦和驅逐艦,海軍會用40%的時間來進行部署或者準備部署,而用約60%的時間來專門進行訓練和維修;但如果是母港設在日本的巡洋艦和驅逐艦,67%的時間用于部署,33%的時間用于維修,且沒有專門的訓練周期。這樣做可能會導致兩個非常嚴重的后果。

首先是艦船的物質狀態加速惡化。2012年以來,母港設在海外的艦船的物質狀態一直低于母港設在本土的艦船,而且過去5年惡化速度有所加快。這些艦船由于在海外沒能得到全面穩定的維修保障,返回本土后往往需要大規模的維修,或者因為某些關鍵能力無法滿足需求而提前退役。例如,美國海軍2013財年就提出讓“托爾圖加”號船塢登陸艦提前16.5年退役,2006年3月~2013年9月,該艦的母港曾設在海外7年。這對美國海軍的整體規模和戰備水平可能有重大的影響。

其次是艦員的訓練得不到保證。母港設在海外的艦船因為高作戰節奏,往往采用“邊際訓練”方式。所謂“邊際訓練”,即這些艦船沒有專門訓練的時間,所有艦員是在航行中進行訓練,或者在航行階段的有限時間內進行訓練。這樣做很難保證艦員可以接受充分的訓練。例如,母港設在日本的艦船艦員的作戰專業認證的過期率在9%~17%之間。某些艦員在海外執行例行任務時,本職崗位上的技術非常熟練,但要他們執行指派的其他任務,則顯得訓練不足。這大大影響了執行任務的效力。

結 語

目前,美國擁有一支非常強大的海軍艦隊,其水面作戰艦船和兩棲作戰艦船具備完成多種類型任務的能力,但都要通過“前沿存在”才能實現。作戰指揮官對“前沿存在”的需求正處于歷史最高水平且仍在增長。和母港設在本土的艦船相比,母港設在海外的艦船可以為前沿作戰區提供更強大的海軍存在,但就短期而言,此舉會增加成本、削弱艦船和艦員的戰備水平;從長期來說,會降低艦船的物質狀態,從而威脅到這些艦船服滿預期服役壽命的能力。所以,海外建設母港既是一項戰略計劃,更是一項需要“精打細算”的工程,需要在手段、方式和效益之間取得最佳的平衡。

責任編輯:葛 妍

猜你喜歡
艦員母港艦船
自殺頻發,200多艦員搬離美國航母
國內最大郵輪母港綜合體投運
南沙國際郵輪母港開港填補廣州郵輪基礎設施空白
國產3000噸級護衛艦正式交付
臺日艦船對峙內幕曝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