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隴右地域文化與唐代隴籍作家的傳奇創作

2016-02-13 19:32汪子瑋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唐傳奇傳奇作家

汪子瑋

(新學校教育科技研究院,中國 北京 100088)

隴右地域文化與唐代隴籍作家的傳奇創作

汪子瑋

(新學校教育科技研究院,中國 北京 100088)

唐代隴籍作家的傳奇創作在當時文壇有重要影響。而養育他們的隴右風土人情以及獨特的地域文化對隴籍作家的傳奇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一是隴土生活為唐傳奇創作提供了豐富而便捷的素材;二是隴右民風民俗對隴籍作家傳奇創作的“驚奇”敘事的推動。作為一種審美形態,“驚奇”是由敘事文學的“突轉”形成的。唐代隴右地區盛行的雜記魔術等民俗、尚武勇敢的民風正有助于隴籍作家傳奇創作的“驚奇”敘事,使其傳奇創作形成驚奇美的審美張力。三是隴右俠風在隴籍作家傳奇中的滲透。隴右地區崇武尚俠之文化性格積淀在唐代隴籍作家的心靈深處,促使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在傳奇創作中灌注了一股俠義精神??傊?,隴右文化的豐厚內涵培養了唐代隴籍作家的思維方式和文學表達方式,成為唐傳奇生成的催化劑,并在一定程度上鑄就了唐代隴籍作家傳奇的鮮明特征。

唐代;隴右地域文化;隴籍作家;傳奇

隴右這片熱土上孕育出來的隴籍作家如李朝威、牛僧孺、李公佐、李復言等,是不容忽視的創作力量,“近人編選的兩部權威性傳奇選集,即魯迅的《唐宋傳奇集》和汪辟疆的《唐人小說》中,隴籍作家作品占有的比重更為突出。前書共錄唐人傳奇32篇,其中隴籍作家作品6篇,約占全部傳奇作品的五分之一;后書共錄作品68篇,其中隴籍作家作品23篇,占全書的三分之一?!盵1]張友鶴《唐宋傳奇集》一書,中共收唐代傳奇的文章35篇,其中隴右籍作家的作品有9篇,約占全書的26%.[2]可見唐代隴籍作家的傳奇作品在唐傳奇中所占的比重。

“隴右”作為地域概念,最早約出現于漢末魏初,在《三國志》中“隴右”一詞已頻繁出現。溯其淵源,“隴右”由陜甘界山的隴山而來,古人地理概念以西為右,以東為左,如“江東”亦稱“江左”,故稱隴山以西的廣大地區為“隴右”。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分全國為十道,以東起隴山、西達沙洲的地域始設隴右道?!杜f唐書·地理志》云:“貞觀元年,悉令并省。始于山河形便,分為十道:一曰關內道,二曰河南道,三曰河東道,四曰河北道,五曰山南道,六曰隴右道,七曰淮南道,八曰江南道,九曰劍南道,十曰嶺南道?!盵3]1384《新唐書·地理志四》云:“隴右道,蓋古雍、梁二州之境,漢天水、武都、隴西、金城、武威、張掖、酒泉、燉煌等郡,總為鶉首分。為州十九,都護府二,縣六十?!盵4]1039隴右即由原先的地域概念而為唐王朝之行政監察的區域劃分了。據《唐六典》卷三記載,隴右道轄境“東接秦州,西逾流沙,南連蜀及吐蕃,北界朔漠”。相當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東及新疆東部地。開元二十一年(733)置隴右道采訪使,治所在鄯州(今青海樂都縣)。乾元元年(758)廢。但作為地理區劃名稱,直至五代時仍被沿用。

隴右地區位于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的結合部,獨特的地理、歷史原因,使其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碰撞、融合薈萃的舞臺和擴散傳播的橋梁。東西文化、游牧文明與農業文明乃至伊斯蘭、基督教文明都在這里交匯撞擊。自遠古迄今,西戎、氐、羌、羯、匈奴、鮮卑、契丹、黨項、吐蕃、吐谷渾、回、裕固、保安、東鄉族等眾多民族雜居隴右,刀耕火種、漁牧狩獵,千年百來創造并延續著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傳統。隴原大地上那獨特的山川地理、自然物候、民風民俗、民間藝術、民族情感、文化精神等,集中沉積并形成了隴右地方性知識體系,承載起相應的地域文化精神。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生長于斯,受其濡染的文人們,在進行文學創作時,很難逃離這種故土鄉情帶給他的種種“無意識”、“潛意識”制約。也就是說,地方性知識并不僅僅構成民間文學的核心任務,也向文人文學“滲透”,引導了文人創作在地域特色方面的自覺追求。綜觀唐傳奇發展歷程,隴右這片熱土上孕育出來的隴籍作家如李朝威、牛僧孺、李公佐、李復言等,是當時傳奇不容忽視的創作力量。隴右地域文化豐富了唐代隴籍作家的生活經歷,培育了其基本的氣質秉性與思維方式,鍛鑄了其基本的審美價值取向,對他們從事傳奇創作無疑具有重要影響。本文即以唐代隴籍作家的傳奇創作為主要對象,從隴土風情與唐傳奇創作素材的生成;奇特民俗、異域風情與隴籍作家傳奇的“變故”敘述;隴右俠風在隴籍作家傳奇中的滲透三方面,分別考察隴右文化與唐代隴籍作家的傳奇創作之間的因緣關系。

一、隴土生活為唐傳奇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

小說是通過人物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沒有人物、沒有故事便談不上是一篇完整的小說。人物、故事無疑是唐傳奇審美價值生成的核心內容。那么,唐代李朝威、牛僧孺、李公佐、李復言等隴籍傳奇作家是如何獲取有關故事的呢?自漢代“絲綢之路”開通以來,隴右地區一直是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傳播的舞臺。駝鈴陣陣、商賈外來頻繁;僧侶使界,文化往來絡繹不絕。這種自然、人文環境,使隴右地區成為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大舞臺,隴右文化也就具備了多元薈萃的特點。中學西漸、佛法東來,無論是中亞、西亞、歐洲眾多地區的異域文明進入中原,還是中國文化外向傳輸,首先在河西地區相互融合調適,然后再以新的文化形態輸出或輸入。于是,種種異域風情,頗具傳奇性的生動故事,各類繁復的西域舞蹈、音樂、雜技,完全不同的語言及民風民俗,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各種宗教,來自不同民族的民間工匠、畫匠等等。各個民族都在隴右地區找到了適宜自己生長的土壤,各種藝術形式、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并孕育、形成許多過渡形態的新文化。文人士子喜好記錄朝野遺聞趣事,而隴右地區特色獨具的地形地貌;來自域外的荒誕離奇的傳說,富有傳奇性的人物和故事,正好為隴籍作家的傳奇寫作提供了豐富的題材資源。漢唐之際,中華文明圈的擴大從未停止,內地難得一見的奇異物產、珍禽怪獸,不斷涌入隴右地區并漸傳至中原,在渲染大國氣象的同時,也會引起人們極大的好奇心理。向達先生曾說,漢唐時期由西域傳入的“殊異之物,多為中原所未有,覽者異之,遂有《異物志》一類書籍出現”[5]567說的正是此種情況。這些富有隴右區域特色的奇特物產、傳奇人物在唐代社會上廣泛流傳,自然成為眾多傳奇小說競相記載的對象。據不完全統計,唐代不少傳奇的故事情節或發生背景,都在隴右地區;不少傳奇更是直接寫隴右風物。如:《玄怪錄》共43篇,其中《居延部落主》、《劉法師》、《吳全素》、《掠剩使》、《李沈》、《崔書生》等6篇寫隴右風物,占全書總篇數的14%.李復言《續玄怪錄》共23篇,其中《涼國武公李愬》、《麒麟客》、《房杜二相國》、《驢言》等4篇寫隴右風物,占全書總篇數的17%.王仁?!队裉瞄e話》約有22篇題材涉及天水、隴右、秦州,占全書總篇數的12%.李朝威《柳毅傳書》以隴右涇河流域為敘事背景。蔣防《霍小玉傳》主要寫隴西書生李益與霍小玉之愛情故事。李公佐《古岳瀆經》開篇云:“貞元丁丑歲,隴西李公佐泛瀟湘、蒼梧。偶遇征南從事弘農楊衡,泊舟古岸,淹留佛寺,江空月浮,征異話奇。楊告公佐云:“永泰中,李湯任楚州刺史時,有漁人,夜釣于龜山之下……”[2]55晚唐傳奇《靈應傳》故事背景都發生在隴右地區。

由此可見隴土生活不僅為唐傳奇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而且也為唐傳奇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唐代隴右地區經濟繁榮,城市生活豐富多彩,曾經是唐王朝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資治通鑒》載:“是時中國盛強,自安遠門西盡唐境凡萬二千里,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盵6]2668隴右地區的敦煌、涼州、秦州、隴西、甘州等眾多城鎮往往成唐傳奇故事發生的場所。石窟的開鑿、石窟藝術的輝煌、僧侶的講經說法、信徒的虔誠信仰,乃至佛家的因果報應思想的流傳,均為唐傳奇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

現代心理學已經證明,一個人早年的成長經歷,尤其是那些驚險、富有刺激性的生活經歷,會積郁為刻骨銘心的記憶,它不僅會促使一個人生活中的早熟和藝術上的敏感,甚至會成為終其一生都難以抹去的人色底色,左右著作家今后的人生感應和藝術追求。唐代隴右地區經濟的繁榮、絲綢之路的暢通,促成了眾多城鎮的繁榮,講經文、變文、詩話、曲子詞、話本、傳奇、小說、寶卷等俗文學形式亦熾盛繁烈,構成異常多樣、繁榮多元的文學生態。唐代隴籍傳奇作家從小生活于這片沃土,吮吸著該地域民間文化的營養成長、聽著各種各樣內容異常豐富的民間故事、俗講、僧講、變文故事長大,身心自然受到影響,對當地民間俗文學有著格外深刻的感受?!芭I嬖诔?,與李德裕各立門戶,為黨爭,以其好作小說,李之門客為瓘遂托僧孺名撰《周秦行紀》以誣之?!盵7]60魯迅先生說牛僧孺“好作小說”,恐與其幼年時期的成長記憶有關。這些幼年時期的經歷和見聞等,不斷發酵、自然而然積淀為隴籍作家最為偏愛、最為擅長的故事來源。從這一點我們不難看出隴右地域文化對唐傳奇生成的潛在制約。

二、隴右民風民俗與隴籍作家傳奇創作的“驚奇”敘事

唐傳奇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作家的敘述行為,即作家如何組織情節、如何講述故事。在中國古代,文人士子所受的教育主要是詩文教育,因此他們的文學思維往往長于抒情而短于敘事。于是,當文人們轉向傳奇創作時,便面臨如何由詩文作品的抒情性向傳奇作品的敘事性轉變的問題,此為傳奇創作的重要因素。

隴右地區不僅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其名山:秦嶺、隴坻、鳥鼠同穴、朱圉、西傾、積石、合黎、崆峒、三危。其大川:河、洮、弱、羌、休屠之澤?!盵4]1039-1040其物產、民俗也都迥異于各地,“厥賦,布、麻。厥貢:金屑,礪石、鳥獸、革角?!币约皝碜晕饔虻摹昂?、“胡人”、“胡商”、“胡藥”等。凡斯種種,感蕩心靈,為唐代隴籍作家的傳奇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源頭活水”。倘不汲取隴右大地上獨特的原生態的淳樸民風民俗,作家再有才華也“難為無米之炊”;倘若沒有隴右大地上熾盛繁烈的胡風胡俗、彌漫鄉間的民間信仰、性情各異的眾生百態,也就不會產生《秦城芭蕉》、《居延部落主》、《麒麟客》、《狨》等地域特色非常突出的唐傳奇精彩篇章。這就是說,隴右民間智慧為唐代隴籍作家的傳奇寫作持續提供了營養。在此基礎上,隴籍作家才能以其生花妙筆,營構出緊湊短促、環環相扣、出人意料的故事情節。那么,隴土生活與與隴籍作家傳奇的“驚奇”敘述之間究竟有何關系呢?

首先,隴右地區奇特的民風民俗有助于唐傳奇的“突轉”敘事。故事的展開往往會在尋常中出人意料,于山窮水盡處絕處逢生,這就形成唐傳奇敘事一種“驚奇美”的審美張力。如《玄怪錄》中《居延部落主》記述居延部落主觀看雜技魔術演出的故事:

周靜帝初,居延部落主勃都骨低,凌暴,奢逸好樂,居處甚盛。忽有人數十至門,一人先投刺曰:“省名部落主成多受?!币蜈吶?。骨低問曰:“何故省名部落?”多受曰:“某等數人各殊,名字皆不別造。有姓馬者,姓皮者,姓鹿者,姓熊者,姓獐者,姓衛者,姓班者,然皆名受。唯某帥名多受耳?!惫堑驮唬骸熬认に屏婀?,有何所解?”多受曰:“曉弄碗珠,性不愛俗,言皆經義?!惫堑痛笙苍唬骸澳克炊??!庇幸粌灱辞霸唬骸澳车榷丘?,臈臈怡怡,皮漫繞身三匝。主人食若不充,開口終當不舍?!惫堑蛺?,更命加食。一人曰:“某請弄大小相成,終始相生?!庇谑情L人吞短人,肥人吞瘦人,相吞殘兩人。長者又曰:“請作終始相生耳?!庇谑峭孪乱蝗?,吐者又吐一人,遞相吐出,人數復足。骨低甚驚,因重賜赍遣之。明日又至,戲弄如初。連翩半月,骨低頗煩,不能設食。諸伶皆怒曰:“主人當以某等為幻術,請借郎君娘子試之?!庇谑浅止堑蛢号苊蒙镀捩?,吞之于腹中。腹中皆啼呼請命,骨低惶怖。降階頓首,哀乞親屬。伶者皆笑曰:“此無傷,不足憂?!奔赐鲁鲋?,親屬完全如初……[8]162

這篇傳奇的引人入勝處,在于其層層“突轉”的敘事結構:雜記表演者先是“長人吞短人,肥人吞瘦人,相吞殘兩人”,如此行為使人覺得頗為驚奇。后又“吐下一人,吐者又吐一人,遞相吐出,人數復足”,連生活在隴右地區的居延部落主勃都骨低都“甚驚”,內地人士看起來更有點不可思議了。文末點明所吞吐之物是由李陵征戰時所遺留的錢糧袋變化而成的,故事又是一層突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層層突轉的變故敘述得以不斷地生發出來,其戲劇化效果,令人拍案叫絕。根據敘事學理論,作為一種審美形態,“驚奇”是由故事的“突轉”造成的。[9]88可見,唐代隴右地區盛行的西域雜記、魔術等奇特民風民俗正有助于隴籍作家傳奇創作的“驚奇”敘事,使其傳奇創作形成一種驚奇美的敘事張力。

其次,隴右的獨特為唐傳奇設置懸念提供了借鑒。傳奇作為敘事文學,懸念的設置是其最引人入勝處之一。懸念本質上講是敘事文學的一種“召喚結構”,是營構敘事文學“驚奇”審美張力的主要藝術手段之一,唐傳奇的創作首先面臨如何設置懸念的問題。在此方面,隴右地區尚武勇敢的民風無疑提供了生動的具體材料。如《玉堂閑話》中《村婦》描述了成州(今甘肅省成縣)農家女子的勇敢行為:

昭宗為梁主劫遷之后,岐鳳諸州,備畜甲兵甚眾,恣其打劫掠以自給。成州有僻遠村墅,巨有積貨。主將遣二十余騎夜掠之。既倉卒至,罔敢支吾。其丈夫并囚縛之,罄搜其貨,囊爾貯之。然后烹豕犬,遣其婦女羞饌,恣其飲噉,其家嘗收莨菪子,其婦女多取之熬搗,一如辣末,置于食味中,然后飲以濁醪。于時藥作,竟于腰下拔劍掘地曰:“馬入地下去也?!被蛴牖鹜稖Y,顛而后仆。于是婦女解去良人執縛,徐取騎士劍,一一斷其頸而瘞之。[10]94

該則傳奇一開始便為讀者留下了巨大的懸念,五代亂世,兵匪搶劫,將成州成年男子“并囚縛之,罄搜其貨,囊爾貯之”,此種文本的召喚結構吸引讀者去閱讀。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成州村婦卻臨危不亂、沉著應付,煮飯之時乘機將一種有毒性的藥物莨菪子放入酒中,藥性發作后,令匪徒“欲入火投淵,顛而后仆”。這些村婦不但解救了自己的丈夫,還從容不迫地“取騎士劍,一一斷其頸而瘞之?!比绱酥浦i、解謎的過程可謂別出心裁。由此能看到隴右尚武勇敢的民風的確有助于唐代隴籍作家提高敘事能力,從而創作出情節引人入勝的傳奇作品。

三、隴右俠風在隴籍作家傳奇中的滲透

如果說隴土生活為唐傳奇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有助于隴籍作家傳奇創作的“驚奇”敘事,那么,隴右俠風則于傳奇創作中灌注了一股俠義精神。

自古以來,隴右地區迫近戎狄,先秦時期的西戎、氐、羌等民族,以游牧射獵和強健勇猛見長。早期秦人遷居隴右后,長期與西戎的爭奪交戰,形成了粗獷悍厲、勁悍質木、果敢勇猛的民族氣質?!稘h書·趙充國辛慶忌傳》曰:“山西天水、隴西、安定、北地,處勢迫近羌胡,民俗修習戰備,高尚勇力,鞍馬騎射。故《秦詩》曰:‘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盵11]2791秦漢以來,隴右地區既是歷代不同時期崛起于西北的少數民族問鼎中原的必經之地,也是歷代王朝保邊陲、屏障西北邊疆安全的軍事要地。這些地理、人文因素浸潤滲透,逐漸形成了隴人粗獷驃悍的尚武精神和俠義氣質。魏晉以降,隴右地區更成為我國古代民族大遷徙、大融合的舞臺,“漢胡互化”又為隴右文化注入了雜胡化的尚武基因。十六國時期的關隴謠諺云:“隴上壯士有陳安,身干雖小腹中寬。愛養壯士同心肝,躡驄父馬鐵瑕鞍。七尺大刀奮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盤。十蕩十決無當前,百騎俱出如云浮?!闭凵涞恼请]人高尚武力、俠風義膽、嫉惡如仇的文化性格。

隴右地域文化高尚武力、俠風義膽、嫉惡如仇的文化性格和濟困扶危,負氣重義之精神,既是隴右文化之獨特品格,也是中國俠文化最富生命力和感召力的價值觀念,成長于隴右地域的唐代隴籍作家,其文學創作深受這一文化背景的影響。這種崇武尚俠的文化性格積淀在唐代隴籍作家的心靈深處,促使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在傳奇創作中灌注了一股俠義精神。如李朝威《柳毅傳》著重塑造了龍女、柳毅、錢塘君之“義舉”。柳毅形象,充滿一個“義”字:“吾義夫也,聞子之說,氣血俱動,恨無毛羽,不能奮飛?!币粋€氣宇軒昂、打抱不平的義士形象躍然紙上。特別是小說中錢塘君形象更有一種濃郁的豪俠色彩:

語未畢,而大聲忽發,天拆地裂,宮殿擺簸,云煙沸涌。俄有赤龍長千余尺,電目血舌,朱鱗火鬣,項掣金鎖,鎖牽玉拄,千雷萬霆,激繞其身,霞雪雨雹,一時皆下,乃擘青天而飛去。[2]25

錢塘君掣斷金鎖、毅然飛向涇河拯救侄女、大戰涇河龍王并吞食涇川小龍等情節,充分表現了一種嫉惡如仇、愛憎分明、勇猛急躁的俠義性格。李劍國先生評價道:“觀篇末之議,……知朝威欲以頌信義也。夫毅救難濟困、仗義拒威,洞庭、錢塘、龍女秉誠報恩,至若錢塘減暴,使善惡有歸,斯皆義舉?!盵12]288正揭示出李朝威《柳毅傳》彰顯出的俠義精神。

再如李公佐的著名傳奇《謝小娥傳》寫商賈之女謝小娥為父親報仇之事,文末李公佐評論道:

誓志不舍,復父之仇,節也;傭保雜處,不知女人,貞也。女子之行,唯貞與節,能終始全之而已。如小娥,足以敬天下逆道亂常之心,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余備詳前事,發明隱文,暗與冥會,符于人心。知善不錄,非《春秋》之義也,故作傳以旌美之。[13]4032

謝小娥身上體現出有仇必報、臥薪嘗膽、忍辱負重的俠義精神。李公佐為謝小娥立傳,正在于對其復仇壯舉的頌揚,正是受謝小娥俠義精神的感召??梢?,唐代隴籍作家在傳奇創作中滲透俠義精神的同時,也在彰顯著作家創作的主體精神,寄寓著自己的救世理想。

王仁裕筆記小說《王宰》則描述了河池人王宰及當地婦女的勇敢尚武之事跡,給人以強烈的印象:

丁丑歲,蜀師戍于固鎮有巨師曰費鐵觜者,本于綠林部下將卒其人也,多使人行劫而納其貨。一日,遣都將領人攻河池縣。有王宰者(失其名)少壯而勇,只與仆隸十數輩止于公署。群盜夜至,宰啟扉而俟之,格斗數刻,宰中鏃甚困,賊將逾其閾。小仆持短槍,靠扉而立,連中三四魁首,皆應刃而仆,腸胃在地焉。群盜于是舁尸而遁。他日,鐵觜又劫村莊,才合夜,群盜至村?;蚺抨Y而入者,或四面壞壁而入,民家燈火尚瑩煌。丈夫悉遁去,唯一婦人以勺揮釜湯潑之,一二十輩無措手,為害者皆狼狽而奔散。婦人但秉勺據釜,略無所損失。旬月后,鐵觜部內數人,有面如瘡癩者,費終身恥之。[10]96-97

王宰帶領民眾抗御“鐵觜”匪幫的英勇事跡,真可與北朝時期隴上壯士陳安相媲美。而成州少婦臨危不懼,以勺揮釜湯潑退賊寇,秦地婦女表現出的俠義精神可謂震撼人心!令人想起《詩經·秦風》中秦地婦女慷慨激昂、送夫從軍的彪悍勇武。隴人熾盛繁烈的尚武之風和俠義氣質于斯可見一斑。

綜上所述,隴右地域文化與唐代隴籍作家的傳奇創作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關系,隴右豐厚的文化的內涵熔鑄成唐代隴籍作家傳奇創作充沛豐富的知識源泉;隴右地域文化培養了唐代隴籍作家的思維方式和文學表達方式,成為唐傳奇生成的催化劑,并在一定程度上鑄就了唐傳奇的鮮明特征;隴右俠風亦在隴籍作家傳奇中有著深度滲透。深入探討兩者之間的聯系,不但可以深化對隴右地域文化的認識,還可使我們更深入地認識唐代隴籍作家傳奇創作發生、演進的歷史線索及其文學影響。

[1]邵寧寧,王晶波.晉唐隴右小說[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 1999:6.

[2]張友鶴.唐宋傳奇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

[3]劉煦.舊唐書·地理志一[M].北京:中華書局,1975.

[4]歐陽修.新唐書·地理志四[M].北京:中華書局,1975.

[5]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6]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99.

[7]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上海:東方出版社,1996.

[8]牛僧孺.玄怪錄[M].濟南:泰山出版社,1999.

[9]羅鋼.敘事學導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10]蒲向明.玉堂閑話評注[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

[11]班固.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M].北京:中華書局,1962.

[12]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1993:288.

[13]李昉.太平廣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責任編輯 王小風〕

Longyou Regional Culture and the Local Writers’Romance Creation in Tang Dynasty

Wang Ziwei
(New Schoo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100088,China)

The writers who lived in Longyou area in Tang Dynasty produced important effect upon the romance cre?ation at that time.The 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together with the unique regional culture influenced those writ?ers creating activities significantly.One is the rich and convenient writing materials,the second is the peculiar narra?tive style of“surprise”,and the third is the chivalrous fashion found in their writings.

Tang Dynasty;Longyou regional culture;Longyou writers;romance stories

G122

A

1671-1351(2016)06-0053-05

2016-10-02

汪子瑋(1990-),女,甘肅天水人,新學校(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教師、新媒體主編,碩士。

猜你喜歡
唐傳奇傳奇作家
作家的畫
安-225,昨日的傳奇
作家談寫作
作家現在時·智啊威
漕運,一段行走在水上的傳奇
堅持,造就傳奇
逍遙傳奇
從唐傳奇到電影的文本變遷
唐傳奇中男性書寫下的女性形象
唐代俠義小說中的自由精神與文人人格追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