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受”孤獨

2016-02-24 15:31王金山
祝您健康 2016年2期
關鍵詞:享受小家庭晚年生活

王金山

對于許多老人來說,最害怕的恐怕就是孤獨和寂寞。要不然怎么會冒出“退休綜合征”、“空巢綜合征”等病名呢?

孤獨,的確是一種難熬的滋味,因為孤獨往往與寂寞孿生,使人的心里充滿著失落,充滿著空虛,充滿著莫名的焦躁。試想想看,如果將一個人關在某個地方一年半載,讓他與世隔絕,即使衣食無虞,恐怕精神再正常的人,也可能要變得神經兮兮。前不久有媒體報道,重慶一位71歲的獨居老人一年中打了1483次110,目的只為找個人陪他聊天。這種現象并非偶然,獨居沒人陪伴、退休后無事可做、子女忙探望少……老人的寂寞無處訴說。

我認識一位老年朋友,他的“孤獨”則是“人和書、筆對話”的“孤獨”,數年來在報刊上發表了大量的文章。筆者認為,他實際上并不孤獨,而是在享受,處于“渭水溪頭一釣竿,鬢霜皎皎兩云斑;胸橫星斗沖霄漢,氣吐虹霓掃日寒”的境界。據我所知,這位老年朋友仿佛沒有“老”的感嘆,心理健康,忙忙碌碌,每天都快樂地生活,幾年來沒聽說他生過什么大病,80多歲的人了,身板硬朗,話音宏亮,妙語連篇。生活,對于他來說,仿佛每天都充滿著陽光。他曾經多次跟我說,他一輩子都將名利看得非常淡,他的心從來都是豁達、超然。名利、金錢、地位以及難以扯清的世態紛爭,統統與他無緣。這樣的老人豈能不長壽?可有的老人就不行了。筆者就碰到過不少這樣的老人,退休后,雖也在玩,可玩得實在沒名堂。幾個人聚到一塊兒,無非就是打牌、喝酒、神聊,甚至一刻也不愿安靜地待一會兒,說是害怕孤獨、寂寞。筆者認為,老年人不要一味貪圖紅火熱鬧,要學會與自己相處,要耐得起孤獨和寂寞,向我的那位老年朋友學習,“自己會跟自己玩”,從優雅、寧靜的獨處中得到妙悟,玩出名堂,玩出花樣,玩出健康。

如今,“空巢家庭”比比皆是。據統計,最近10年來,我國“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之勢。1993年,我國“空巢家庭”在有老人的家庭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6.7%,而至2013年上升到25.8%。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人們的工作變動日益頻繁,人口流動和遷移加速,促使大家庭結構向小家庭轉變。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后,人們注重追求精神生活,老少兩代人都要求有獨立的活動空間和越來越多的自由,傳統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小家庭結構被普遍接受。然而,我們不能不看到,在這無數個“空巢家庭”中,有不少的老人心情抑郁、惆悵孤寂、行為退縮,罹患了“空巢綜合征”。另外,有關專家研究證明,感到寂寞孤獨的人更容易罹患認知障礙癥,即老年癡呆癥??梢?,孤獨是老年人最“危險”的心理感受。

那么,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應當如何度過?①不可過度沉溺于過去而回避現實。②不可毫無精神追求而無所事事。③不可勉強、賭氣而做年輕時所做的事。④不可無伴無友而又不會如何應對孤獨的生活。⑤不可苛求自己、苛求子女。⑥不可做劇烈的運動而傷害身體。⑦不可自卑畏死而自暴自棄。⑧不可無生活規律而混日子。⑨不可守財而過分省吃儉用。⑩不可因貧病而失掉尊嚴。

對于老人,子女又能做些什么呢?平時應抽出時間多看望老人,哪怕是多打幾個電話,這樣做都會減少他們的孤寂感。我們傳統文化中說到的“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闭f的也是這個道理。除了精神上的關懷之外,在物質上也要盡可能多地提供幫助,讓老人的生活衣食無憂。此外,也要定期安排老人參加體檢,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如此,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矣!

猜你喜歡
享受小家庭晚年生活
喪偶后的老人該如何安排晚年生活?
“小家庭年夜飯”吃出別樣“年味”
“小家庭年夜飯”在上海走俏
為治病,他從重慶回到懷化! 祖傳秘方藥除病痛 讓他晚年生活更幸福
情法共奏讓寫字插上隱形的翅膀
論“小家庭”時代的家風建設
他的晚年生活豐富多彩---記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楊家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