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人轉的語言特征

2016-02-25 10:25
戲劇之家 2016年1期
關鍵詞:二人轉

陳 鵬

(綏化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黑龍江 綏化 152000)

?

二人轉的語言特征

陳 鵬

(綏化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黑龍江 綏化 152000)

【摘 要】二人轉誕生并生長于東北肥沃的黑土上,充分汲取了東北獨特的地域文化,是東北民間藝術的瑰寶。二人轉在東北地區十分受歡迎,并且在民間藝術家的傳播下,來自大江南北的好評如潮。

【關鍵詞】二人轉;東北方言;幽默性;低俗化

東北二人轉注重娛樂功能,采用樸實易懂又帶有狂歡色彩的東北方言,顯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但由于對歷史和理性價值的思考相對缺乏,注重于狂歡式的宣泄,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低俗化的風險。

一、載體

二人轉是土生土長的東北戲,其載體是東北方言。相對于精確、規范、得體的書面語和官方用語,東北方言顯得更加熱情奔放、粗獷大氣且更加生動詼諧具有節奏感,可以稱其為富有狂歡色彩的語體。這是一種誕生在親密的群體關系中的語言,不含矯揉造作的成分,直爽大氣,不拘泥于禮節,可以消除社會交往中的距離感,是“日常經驗的概念化代理人”[1]。東北方言中感性熱辣、桀驁不馴、笑罵交錯、不拘行跡的“廣場話語”在二人轉中將其詼諧性和狂歡性表現得尤為突出。

二人轉的一大特點就是演員與觀眾的互動,與觀眾必須語音相通,心意相連。二人轉在充分使用東北方言的基礎上,首先做到了“不隔語、不隔音、不隔心”,其語言的通俗化和平民化特點,使得演員與觀眾的默契和認同達成了全面的契合。赫勒曾說:“日常語言是日常生活的同質媒介,它使或者它能夠使日常生活的異質領域同質化?!盵2]二人轉運用東北方言,拉近了與勞動人民日常生活的距離,完成了對日常生活的藝術化加工。

二、俗雅并存的語言藝術

如果高雅藝術是陽春白雪的話,那么二人轉只能是“下里巴人”了[3]?!八住笔嵌宿D與生俱來的屬性,以“土色土香、以俗見長”為特征的二人轉藝術,歷來就是俗文化的代表。

二人轉大量運用俚語、俗語、歇后語和易懂名詞,詞匯之豐富多變,使語言更加貼近人民大眾的日常生活,是一種集體性的夢想與狂歡。二人轉熟練地運用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俗文化,使得勞動人民在觀賞的過程中心領神會,便于理解其表現的內容和情感,不用深入思考,更不存在聽不懂的狀況,因此更容易營造出輕松的氣氛,是一種情感的宣泄和對現實不滿的撫慰。

二人轉的語言是老藝人們從富有生活氣息和詼諧風趣的生活語言中提煉的,具有濃郁的東北民間語言風格。二人轉的演出熾烈、瘋狂、無拘無束,其特點除了野,還有俗和土,甚至有一點點不像話。以日常生活為源泉的二人轉表演通過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大俗大雅、大耍大鬧、大哭大笑來吸引觀眾的眼球,這就需要在語言的選擇上有一定的把握。二人轉的語言精煉,語調輕快,俏皮活潑,三言兩語就將故事情節表現得淋漓盡致。

大俗之中亦有雅的成分。二人轉的語言雖然土里土氣,但靈活多變,表現出人民群眾豐富多彩的生活狀態和生活變遷。樸實的語言中蘊含著雅,二人轉按照人民的意愿、理想抒發一種情懷,創造一種意境,將世俗的生活進行雅化的處理。其語言深入淺出,既像口語又有詩韻,語言節奏鮮明,和諧押韻,具有音樂美。表演過程中充滿了游戲娛樂、詼諧幽默的氛圍,演員通過規定語境、情境等做到有理有情有趣。二人轉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了東北淳樸的民風和民俗,也向我們展示了各式各樣的東北人的生活。

三、趣味性

東北二人轉從外至內都有濃郁的滑稽精神,無論是音樂、舞蹈還是動作、語言,都充滿了笑點,尤其是二人轉的語言風格,句句都精雕細琢。趣味性是二人轉藝術的主體精神,二人轉創作之初就是勞動人民在農閑之時為了娛樂而創造出來的一種消遣藝術。因此,二人轉通過滑稽和趣味性來宣泄情感,充分運用了在東北民間流行的幽默詼諧的俗語、俚語、諢話、笑話、故事、傳說等,從而引發觀眾開懷大笑。

二人轉語言的趣味性是觀眾自娛自樂的審美需求。巴赫金曾指出:“它出于藝術和生活本身的交界線上。實際上,這就是生活本身,但它被賦予一種特殊的游戲方式?!盵4]二人轉語言大量運用修辭方法,比喻、夸張、對比等修辭被民間藝人們運用得恰如其分,臺本在這種寫作下變得生動樸實又帶有幾分野性,在二人轉演員的演繹下抽絲剝繭地提煉出生活本身的詼諧幽默。運用與東北人尤其是平民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詞語,比如在《老拜年》里:“你瞅你這個樣兒!你小家雀兒落到電線桿上了——玩意兒不大,架子不??;高壓鍋煮鴨子——你是肉爛嘴不爛;老母豬戴口罩——還挺重視這張老臉的?!倍宿D表演者通過仿擬熟語,或者對熟語直接加以改造,將“雅”化“俗”,比如“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意干啥就干啥”,給人營造出一種與原句截然不同的意外笑料。二人轉自由地戲耍,讓觀眾得以狂歡地笑,消解地笑,在二人轉的語言中沒有“經典”,沒有“規矩”,打破了語言的清規戒律,使觀眾達到狂歡的狀態。

同時,二人轉藝術的語言創作隨時代變化而進行更新,不僅保留了原有的著名唱詞,還加入了新鮮的語言元素,新劇的不斷出爐增加了二人轉的活力。與時俱進的二人轉更加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增加了觀眾對二人轉的親切感,有助于吸引不同年齡層的人。

四、狂歡下的低俗

臟話作為一種普遍現象在二人轉語言中存在著,它的生命力之強、范圍之廣令人瞠目。在正式的舞臺表演中,臟話處于邊緣地帶,它違反常規,挑戰禁忌,帶有辱罵的成分,但是在二人轉表演中卻時常被提及。二人轉中的臟話具有其獨特的作用:二人轉表演的一大功用就是宣泄情感,通過臟話來宣泄不滿、憤怒,消解郁悶,這與勞動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宣泄情感的方式幾乎是一致的。其次,二人轉藝術家故意使用臟話來擺脫語言的規范,從而使氣氛走向狂歡。但是,在自由放縱的狂歡下,我們仍要注意的一個問題便是低級庸俗的臟口是否應該被搬上舞臺。

雖說“俗”是二人轉的本質特征,是二人轉的生命力,主要是指民俗和通俗,而不是低俗和庸俗,但不可否認的是庸俗化和低俗化是如今二人轉藝術的衍生物。隨著二人轉發展壯大以及由于演出團隊的水平素質參差不齊,二人轉和黃色低俗的關系越來越緊密,有些演出偏離了二人轉的本源,走低俗風格,完全靠葷段子取樂,脫離了地緣親密群體而面向匿名大眾,也脫離了觀眾的審美監督,不分對象,毫無節制,從而招來越來越多的質疑和指責。二人轉想要發揚光大,必須深刻認識自身的優劣,用獨特的藝術魅力征服觀眾。

五、結語

以東北方言為載體的二人轉以其通俗易懂和滑稽幽默的獨特藝術表現形式得到大眾的喜愛,雅俗并存、富有趣味性、形式多樣的狂歡式語言藝術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但狂歡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狂歡之后精神的凈化和靈魂的解放。因此只有在表演過程中把握好運用語言的度,建設“綠色二人轉”的想法才能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2][匈]阿格妮絲·赫勒.日常生活[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171,170.

[3]李家軍.二人轉:狂歡之后[J].渤海大學學報,2006(3).

[4]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陳 鵬,綏化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民間文學、漢語言文學。

指導教師:

徐 潔,綏化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民間文學、文學名著影視改編。

本論文為2015年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海倫二人轉曲詞輯錄與演出研究”(項目編號:201510236033)階段性成果。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綏化學院2015年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海倫二人轉曲詞輯錄與研究”(項目編號:shxy201532)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1-0034-02

猜你喜歡
二人轉
淺談二人轉藝術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新金球獎欲打破梅西C羅“二人轉”
我和姥姥的“二人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