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大部分切除術與單純修補術治療急性胃穿孔的方法及效果比較

2016-03-06 07:18楊軍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年10期
關鍵詞:胃穿孔修補術胃腸道

楊軍

胃大部分切除術與單純修補術治療急性胃穿孔的方法及效果比較

楊軍

目的比較急性胃穿孔患者應用胃大部分切除術與單純修補術的治療效果。方法88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44例。兩組患者分別實施胃大部分切除術與單純修補術。比較兩組的疼痛評分、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以及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疼痛評分、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7.73%,高于對照組的81.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單純修補術安全有效,適合在臨床急性胃穿孔治療中普及使用。

單純修補術;胃大部分切除術;急性胃穿孔

臨床治療急性胃穿孔這一急腹癥的首選及主要方法為手術,如何合理的選擇手術方式一直是臨床研究的重點內容[1]。對此,本文對2015年1月~2016年1月急性胃穿孔患者88例進行研究,對比單純修補術與胃大部分切除術兩種臨床常用術式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就診的急性胃穿孔患者88例進行研究,根據數字隨機法將其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44例。以急性胃穿孔診斷標準為依據,所選患者均符合急性胃穿孔相關診斷標準,對本研究知情同意,研究符合醫院倫理學要求。實驗組患者年齡33~79歲,平均年齡(48.73±11.28)歲;男25例、女19例;發病至入院時間2.1 h~3.5 d,平均時間(13.80±23.56)h。對照組患者年齡33~78歲,平均年齡(49.11±10.04)歲;男26例、女18例;發病至入院時間2.3 h~3.6 d,平均時間(14.23±23.79)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別給予對照組與實驗組胃大部分切除術、單純修補術。①對照組方法具體為:采取硬脊膜外麻醉方法,做切口于右上腹直肌,進入腹腔后探查胃穿孔處,同時應用胃管將胃中殘留液排空,沖洗腹腔(用生理鹽水),對遠端大部分胃組織實施切除操作,胃十二指腸或空腸吻合術的實施需與患者實際情況相結合。②實驗組方法具體為:麻醉方法、殘留液處理以及腹腔處理方法與對照組相同,將全層縫合應用于穿孔病灶(7號線),外部覆蓋使用大網膜,加固結扎,加固結扎后將腹腔引流管置入。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觀察兩組疼痛評分、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疼痛評分判定參照為視覺模擬評分法,要求患者以自身感受為依據在0~10分(無痛~疼痛劇烈)之間進行選擇。②結合胃鏡檢查與臨床癥狀觀察對兩組的總有效率進行評價,檢查發現患者潰瘍治愈,臨床癥狀消除為顯效;檢查發現患者潰瘍愈合,癥狀基本消除為有效;病情加劇或胃鏡檢查與臨床癥狀均未發生改變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疼痛評分、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比較 實驗組疼痛評分、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疼痛評分、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的疼痛評分、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疼痛評分(分) 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h) 下床活動時間(h)實驗組 44 4.07±0.88a 26.13±6.25a 46.82±10.39a對照組 44 5.64±0.72 42.79±6.13 71.93±10.75t3.45 5.11 4.62P<0.05 <0.05 <0.05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顯效30例、有效1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73%;對照組顯效19例、有效1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1.82%。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6.06,P<0.05)。

3 討論

腹腔中因穿孔的緣故而流入大量胃腸液,導致中毒性休克、細菌性或化學性腹膜炎等是胃穿孔的最大危害,若搶救不及時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及時治療十分關鍵。胃穿孔口徑以3~6 mm最為常見,口徑>10 mm的患者不多,最小口徑幾乎如針尖一般。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相比,前者較大,多發于幽門附近小彎側處。在本次研究中,對兩組患者分別采用了不同的手術方式,兩種手術方法均是臨床常用術式,各有其優點,但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可知,單純修補術優勢更為突出。

若患者伴嚴重幽門梗阻和出血,且穿孔≤24 h,可應用胃大部分切除術。容易損害患者身體,存在較大的操作難度是這一術式的不足,在術后康復方面患者需花費更多的時間。而單純修補術則安全簡單,以腹腔鏡或開腹方式實施修補損傷較小。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在疼痛評分、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上的優勢則印證了這一點。但復發的可能性較高是其不足。研究中對照組與實驗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81.82%、97.73%,這與房洪波[2]的研究結果一致,該研究中研究組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97.44%、74.36%,提示單純修補術效果明顯優于胃大部分切除術,適合在臨床普及應用。

[1]黃進,劉曉翔.胃穿孔微創術式與傳統開放性修補術對患者胃腸動力的影響研究.河北醫學,2016,22(1):40-43.

[2]房洪波.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124例診療體會.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8):1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0.033

2016-03-10]

163000 大慶油田乘風醫院

猜你喜歡
胃穿孔修補術胃腸道
于腹股溝斜疝患者中分別應用有張力修補術、無張力修補術實施治療效果對比
胃腸道間質瘤的CT診斷價值
耳內鏡下鼓膜修補術36例臨床分析
超聲診斷小兒胃腸道淋巴瘤合并肝腎轉移1例
Lichtenstein修補術并發癥的防治體會
柘木提取物對胃腸道腫瘤的抑制作用
老年腹腔鏡胃穿孔修補術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腹腔鏡下與開腹手術行胃穿孔修補術的效果比較
胃穿孔腹腔鏡修補術治療效果分析
單純修補術與胃大部分切除術治療急性胃穿孔臨床對比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