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色性與普遍性

2016-03-07 13:42況達
中國市場 2016年6期
關鍵詞:道路自信中國模式普遍性

況達

[摘 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特色(特殊性)與科學社會主義(普遍性)的辯證統一。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成功地走出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保留和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同時也吸收和結合了資本主義的積極因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和完善不僅對于中國的富強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對于世界的發展也具有值得其借鑒的普遍意義,西方學者稱其為“中國模式”“中國道路”“北京共識”。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黨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闭撐闹饕治隽酥袊厣鐣髁x的特色性和普遍性,對于堅定三個自信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中國特色;普遍性;中國模式;道路自信

[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6. 173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色性內涵

1. 1 中國特色的基本內涵

就概念而言,內涵是指對象的特有屬性、特別是本質屬性在概念中的反映。[ZW(]彭漪漣,馬欽榮. 邏輯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285. [ZW)]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特色是區別于西方文化、西方制度、西方現代化道路,區別于社會民主主義,同時具有自身文化特征組成的基本概念體系。中國特色概念內在的包含了價值判斷,即只有通過歷史檢驗并被證明是正確的實踐活動和理論總結,才能被稱之為中國特色,而歷史證明是錯誤的一些東西,抑或在中國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負面因素,雖然可能為中國所獨有,卻不能被稱之為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由四個基本維度構成,它們分別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具體實際國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989年蘇東劇變過后,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了低谷,此刻中國的問題不再僅僅是擺脫蘇聯模式的問題,而是真正要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國情、能夠帶來持續發展的道路的問題。中國特色是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進行理論整合、創造性應用,并對原有的話語體系和理論范式進行揚棄和超越。所以中國特色不能僅僅視為與西方社會相對立的差異性特征,而是將自身具有的絕對優勢和自身的比較優勢相結合的辯證統一的特征。它是在當前世界社會主義體系與資本主義體系嚴重失衡、不對稱的情況下提出來相對落后國家的社會主義的競爭力問題。中國特色便是在新的時代下將中國的整體性優勢凸顯出來概括性表達。

1. 2 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是特色內涵的文化主體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的產物,是特殊性與普遍性,差異性與同一性的辯證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強調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原則如公平、正義、消滅剝削、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同時也強調自身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科學社會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和發展。國外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者Suzanne Ogden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社會主義這三類價值主導了中國政府的所有決定?!蓖瑫r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在三類價值中起支配性地位,“如果我們提出這樣的問題,什么是中國自身定位的最重要因素,什么是中國最害怕失去的,那便是他或她作為中國人的身份?!盵ZW(]Ogden,SuzanneChinas Unresolved Issue Politics,Development and Culture[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9:6-7. [ZW)]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重視中國的文化主體性理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題中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指出:“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者,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學說,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中國共產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我們從來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應該科學對待民族傳統文化,科學對待世界各國文化,用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裝自己。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歷史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笨梢?,中國特色的文化內涵不能簡單地視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摒棄,而是在新時代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面繼承和發展。筆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自古以來作為東亞文明的主體性文化不僅僅具有區域性的意義,更具有在當前以美國霸權文化為引領下的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世界意義??鬃訉W院作為中國文化在世界傳播的一個標志,在世界范圍內產生著重大的影響力。截至2010年,已有64所孔子學院在美國37個州建立。

根據國內首都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13)》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世界已經有12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440所孔子學院和646個孔子課堂,孔子學院成為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范圍內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媒介。

在國家漢辦的《孔子學院規劃2012—2020》中,未來的發展目標是在2015年年底,全球的孔子學院達到500所,中小學孔子課堂達到1000個,學員達到150萬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和繼承是在世界范圍內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競爭力的重要武器,同時也是凝聚民族共識、增強民族身份認同,構建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核心媒介。同時,如何讓中國傳統文化古為今用并適應于中國現代化的建設也是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1. 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特色內涵的理論主體

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人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具體國情下的創造性發展、應用。馬克思主義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開放的、包容的理論體系,它是指導思想的一元性與思想來源的多樣性的辯證統一;是理論的抽象性與現實的具體性的辯證統一,是真理的普遍性與問題的特殊性的辯證統一。中國在文化大繁榮,百花爭鳴,百花齊放的同時還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指導中國現代化道路的理論主體地位。鄧小平指出,“馬克思主義必須是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必須是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社會主義?!盵ZW(]鄧小平.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2-63.[ZW)]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僅是解決近代鴉片戰爭以來指導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人民獨立探索民族獨立和解放的基本問題,同時也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如何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問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際上也是理論的普遍性與問題的具體性之間的關系問題。馬克思的思想體系并非橫空出世,而是在西方的文化土壤上產生的理論形態,與西方的文化一脈相承。在早期馬克思的思想主要繼承了文藝復興以來的人道主義、自由主義傳統,中期和晚期則繼承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和實證主義方法論。對于中國而言,馬克思主義并非中華民族的內生文化,所以,馬克思主義自引自中國之日,就內在的包含了馬克思主義如何與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中國具體國情相兼容的問題。一味地照搬馬克思主義會導致左傾的教條主義,冒然地拋棄馬克思主義會導致右傾的機會主義。所以,如何在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實際情況之間保持適度的張力與平衡一直是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來共產黨人所面臨的問題。在長期的革命與建設中,中國共產黨人真正找到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根本原則,這便是“實事求是”。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提出,“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物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這種態度,就是黨性的表現,就是理論和實際相統一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作風。這是一個共產黨員應該起碼具備的態度?!盵ZW(]毛澤東.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01.[ZW)]鄧小平認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要提倡這個,不是靠本本。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盵ZW(]鄧小平.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382.[ZW)]可見,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來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主體必須要以實事求是作為根本理論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實事求是的根本原則下摸索和構建出的符合中國實際國情的理論,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1. 4 中國的具體國情是特色內涵的空間主體

中國的具體國情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應用的空間限定條件,同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賴以生存的土壤。離開了中國的實際國情,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就如同無源之水失去了存在的生命力。在改革開放的迅猛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便敏銳地覺察到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前行,一定要認清中國的國情,認清中國的最大實際。中國的國情就是中國社會主義仍然并長期處于初期階段。黨的十五大報告在闡述這一問題時指出,“從五十年代中期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開始到現在,經過四十年特別是近二十年的發展,我國的生產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項事業有了很大的進步。然后總的來說,人口多、底子薄,地區發展不平衡,生產力不發達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社會主義制度還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成熟,社會主義法制還不夠健全,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小生產習慣勢力在社會上還有廣泛的影響。我國的社會主義仍然處在初級階段?!苯瓭擅裨趫蟾嬷嘘U述道,“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正確地分析國情,作出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我們講一切從實際出發,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泵鞔_判斷中國的實際國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色內涵的基本空間條件。

1. 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特色內涵的方向主體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對現階段綱領的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區別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化的一條符合中國自身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由于中國開始現代化的時間遠遠晚于西方,同時在近代又屢遭列強欺凌、壓迫,這些客觀因素決定了中國無法像西方一樣通過幾百年時間的資本原始積累而確立現代資本主義制度。習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搞革命、搞建設、搞改革,道路問題都是最根本的問題?!爸袊厣鐣髁x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p>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普遍意義

2.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普遍內涵

普遍是指某類事物中的共同屬性。與“單一”相對。許多單一現象的存在和發展規律。它反映了事物之間的依賴性與統一性。[ZW(]金炳華. 哲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1101.[ZW)]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要害在于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是主語,而中國特色是限定詞。社會主義作為一種思潮、運動是一種世界性的運動。當前世界上有102個國家有近150個共產黨或馬克思主義性質的政黨,黨員人數過萬的有36個,其中執政的7個,參政的近20個。從地區分布看,亞洲38個,非洲13個,歐洲55個,大洋洲3個,美洲40個。越南、朝鮮、古巴、老撾等四國保持了社會主義制度。[ZW(]王娜. 世界各國共產黨現狀掃描[J].黨政論壇(干部文摘), 2009(11):9.[ZW)]其中具有民主社會主義性質的社會黨國際影響力巨大,其成員黨的國家數量超過了100個,它的成員黨是執政黨的占據了大半個歐洲。[ZW(]Wikipedia. Socialist International[EB/OL].https://en. wikipedia.org/wiki/Socialist_International.[ZW)]社會黨國際構成的工黨、社會黨、社會民主黨的總數達到152個,橫跨5大洲,有54個社會黨國際的成員黨是執政黨。[ZW(]Socialist International[EB/OL].http://www.socialistinternational. org/about. cfm.[ZW)]具有民主社會主義性質的政黨國家超過100個。

社會主義不是地區性的實踐,而是一種世界范圍內的發展進程。作為倫理原則,社會主義追求的平等、正義是被世界范圍內所接受的普世性價值;作為制度構想,社會主義是作為揚棄資本主義弊端、替代資本主義制度的嘗試,其經濟手段被發達國家所運用;作為理論體系,社會主義是包括多種科學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民族社會主義、生態社會主義等內的多種理論學說,社會主義的原則、精神被寫進世界各國工人黨、社會黨、共產黨的黨綱;社會主義作為落后國家實現現代化的手段,被非洲、拉美等許多相對落后國家所采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不僅是中國的事,也是世界的事。尤其是在1989年蘇東劇變后,世界社會主義力量嚴重削弱,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谷的情況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應肩負社會主義的旗幟,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注入新的活力。王懷超(2014)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成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主要推動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中國道路的巨大生命力已經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影響力延伸到國門之外,這是不以中國的意志為轉移的?!薄爸袊缆芬宰陨淼某删拖蚴澜缙渌麌冶砻?,西方不是唯一。各國根據自己的國情,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也可以快速發展。對于世界上絕大多數非歐洲文化傳統的國家和地區來說,走自己的路也可以實現現代化,這就是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盵ZW(]王懷超. 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的發展態勢[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4(5).[ZW)]

2.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注入新的動力

1989年的蘇東劇變嚴重削弱了社會主義力量,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由此陷入了低潮,當今世界范圍內資本主義占據了絕對強勢的地位,并且西方資本主義世界以其超強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力主導著整個世界的經濟分工鏈和話語權。相反,世界社會主義的力量卻處于被動、困難的局面。然而,處于低潮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能夠堅持下來,逐漸走出困難的低谷,并開始煥發蓬勃生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持和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后,中國的現代化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東亞學研究所所長托馬斯·海貝勒(Thoma Heberer)認為,“政治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顯著特色。這種務實主要表現在:經濟上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或者說政治的經濟化。政治上,共產黨已經從一個階級的政黨發展成為一個人民的政黨。意識形態上,政府的目標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共產主義”,而是一個不太遙遠的“和諧社會”。政權的合法性不再基于意識形態之上,而是基于對現代化、增強國力、維護安定、建立社會主義民主等的承諾?!盵ZW(]Thomas Heberer. Reviewing of Several Problems of Chinas Development Model[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5(5).[ZW)]

中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國內生產總值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2008年后盡管世界經濟放緩,中國也進入了經濟逐步下行的經濟“新常態”,但是2015年第三季度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仍然同比增長了6. 9%[ZW(]國家統計局. 2015年第三季度統計數據[EB/OL].http://www. stats. gov. cn/tjsj/zxfb/201510/t20151020_1258388. html.[ZW)]。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統計顯示中國的GDP總量占據了全球國內生產總量的16. 7%,英國BBC經濟評論家Robert Peston認為,中國仍然對世界的經濟增長有貢獻。[ZW(]Chinas economic growth slows to 6. 9%[EB/OL].From http://www. bbc. com/news/business-345360523.[ZW)]英國廣播公司2015年19日報道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到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每年都會超過6%。報道認為,無論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還是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以超過6%的年增長速度發展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會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大。事實上,中國經濟增長超過6%本身就意味著全球經濟增長超過1%。根據IMF對未來幾年預測的經濟增長數據,其他國家都比不上中國。增長超過1%。根據IMF對未來幾年預測的經濟增長數據,其他國家都比不上中國。[ZW(]環球網. 外媒:為何說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比任何國都大[EB/OL].http://oversea. huanqiu. com/article/2015-10/7813660.html. [ZW)]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一面鮮明旗幟,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也為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發展體現了社會主義不可磨滅的生命力,展示了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的優越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蓬勃發展有力地回擊了“社會主義失敗”論和“馬克思主義過時”論,重新樹立起世界人民對社會主義的信心,分清了歷史發展的方向,為爭取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斗爭。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于困難的最低潮時期,中國共產黨經受住了蘇東劇變和國內政治風波帶來的嚴峻挑戰,并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冷靜應對國內的形勢,沿著自己選擇的正確路線領導中國人民克服重重困難,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走出了一條成功的希望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不僅沒有倒下,而且更加鼓舞人心、光彩奪目。同時我們也要指出,盡管當今世界許多國家都打著各式各樣的社會主義旗號,但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原則、真正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原則的國家卻不多。民主社會主義雖然也是社會主義學說的一種,但本質上講民主社會主義國家從屬于西方資本主義體系,他們也代表不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前進方向。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成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主導力量并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注入新的活力。

3 “中國道路”“北京共識”具有世界性的意義

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范圍內,除了歐洲民主社會主義,其余的大多數以社會主義為發展方向的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即經濟文化發展比較落后的國家。這些國家社會主義運動與建設的一個核心內容,就是追求國家的現代化。[ZW(]王懷超. 當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態勢[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4(5).[ZW)]中國道路為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了光輝前景,它使得發展中國家更有信心探索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美國《時代》周刊高級編輯喬舒亞·庫拍·雷默在《北京共識:提供新模式》的論文中認為:“中國的模式是一種適合中國國情和社會需求、尋求公正與高質增長的發展途徑,并把這種發展途徑定義為:艱苦努力,主動創新和大膽試驗;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利益,循序漸進、積聚能量,創新和試驗是其靈魂,既務實又理想,解決問題靈活應對,因時而異,不強求劃一是其準則,它不僅關注經濟發展,也同樣注重社會變化,通過發展經濟與完善管理改善社會。中國的經濟模式不僅適用于中國,也適用于追求經濟增長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發展中國家?!盵ZW(]秦宣. “北京共識”“中國模式”與中國現代化之路[N].中國教育報,2004-09-28.[ZW)]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能夠很好地扭轉當前世界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力量不平衡的對比,使得社會主義的發展能夠得到逆轉。

此外,中國的經濟模式也有值得西方發達國家借鑒的地方。中國在長期的發展中將政府看得見的手與市場看不見的手有效結合,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能夠在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中保持經濟穩定。美國新馬克思主義者Paul balls認為,市場機制能和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中國是成功地實現了這種結合的一例。[ZW(]張峰. 評西方新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改革開放的兩種看法[J].國際社會與經濟,1995(10).[ZW)]俄羅斯學者皮沃瓦羅娃認為,中國模式是“以社會經濟發展為導向、受國家調控的市場經濟模式,這一模式是與世界潮流相一致的?!盵ZW(]楊金海,呂增奎,郭興利. 國外學者眼中的中國改革開放[N].北京日報,2008-12-29.[ZW)]日本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議長不破哲三認為:“中國的實踐確實為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研究課題”,他預言“中國面臨的新挑戰將具有全球意義”。[ZW(]周艷輝. 中國走進世界,世界走進中國—法國《國際通訊》主編多雷訪談[J].國外理論動態,2005(8).[ZW)]可見,“中國模式”“中國道路”“北京共識”都內在的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我們應該在改革中揚長避短,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理念,改掉自身的各項不足,發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有更多值得世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值得學習的地方。

4 結 論

1989年蘇東劇變改變了全球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力量對比格局,總體上看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了低谷,但以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與時俱進,將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中國的實際國情相結合,創造性的發展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創造性的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成功地探索出來了一條現代化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色性本質上就是中國自身所特有的優勢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普遍性本質上就是中國的開放性,中國同世界的正向關聯性。社會主義從誕生之日起就具有世界的性質,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里著重強調,封閉的、閉關鎖國的社會主義只會帶來野蠻、貧窮與愚昧。社會主義也不可能在某個單獨某個國家取得完全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完善不僅僅要立足于國內,更要勇于面向世界,引領和開創社會主義的未來。筆者認為切勿因為我們取得的成就而沾沾自喜,而是應該居安思危、高瞻遠矚、未雨綢繆,堅定不移地扛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面對挑戰、擔當重任、克服困難,繼續為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和推進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進程而堅定奮斗。

猜你喜歡
道路自信中國模式普遍性
論哲學的普遍性面向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No more ingesting lots of microplastics 人體內的塑料微粒
如何增強政治認同和道路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依據研究
探索并豐富完善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創建之路
后馬克思主義視閾下的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