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灣生態園 布依族文化開發初探

2016-03-07 14:59王雪蓮
當代旅游 2015年10期
關鍵詞:布依族旅游

王雪蓮

摘 要:本文以貴州普定沙灣生態園布依族文化為研究對象,從當地布依族文化的開發現狀、優勢、問題各方面對其進行整合分析,從“生態文化旅游”的角度出發,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與對策,從而達到打造布依族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擴大當地居民收入,提高布依族文化影響力的目的。

關鍵詞:布依族;文化開發;旅游

一 、沙灣布依族文化旅游開發研究背景

布依族是世居在貴州省的一個典型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貴州黔南和黔西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貴州的都勻、荔波、鎮寧等10個縣市。布依族來源 于古越人,民族文化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民俗活動豐富多彩,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但由于布依族支系較多,不同地區的布依族在民俗活動、語言、服飾、禁忌等也各有不同。

沙灣片區 布依族屬于第三土語區安順鎮寧布依族這一支系,散居于安順市普定縣,在普定縣城與夜郎湖之間一片平坦寬闊的田壩周圍聚集著五個布依族村落。民族活動多姿多彩,如六月六吃狗肉、婚俗習慣、布依族情歌、語言習慣等民族文化還保留較好。 其中布依族錦繡在1984年全國旅游產品評比會上被評為優秀產品,1985年在全國第五屆工藝美術展中又獲得“優秀創作一等獎”等,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布依族銅鼓十二調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目前,普定縣正在大力開展夜郎湖7600畝旅游項目建設,沙灣正位于夜郎湖畔,沙灣片區夜郎湖農業大觀園、精品水果生態旅游示范基地正是其中一個重要子項目, 沙灣地區屬于典型的咔斯特地形區,近年來山區石漠化嚴重,壩子平坦面積大,農民的土地基本被征用來栽種水果、用作園區規劃場所等,農民目前已無土地進行耕種,失去了主要經濟收入。當地布依族村落集中,民族風情濃郁,但傳統的布依族文化在現代潮流的沖擊下也面臨著危險。從全縣的經濟文化發展建設和提高當地布依族農民生活水平的立場考慮,探索如何將當地布依族文化與生態園區進行合理有效的保護與開發利用,從“生態文化旅游開發”的角度出發對沙灣生態園區布依族文化進行旅游開發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

二、沙灣生態園可開發利用的布依文化資源

(一)服飾文化

服飾文化是研究貴州少數民族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而這色彩斑斕、做工精巧、獨具特色的布依族盛裝正是沙灣布依族人最鮮明的民族標簽。與其他少數民族一樣,布依族也分為幾個支系,不同的支系在文化、語言、習俗、等各方面都有一些差異,而沙灣布依族與其他支系最大的差異在于服飾。布依族大多數穿褲, 且服飾顏色單一,配飾較少,制作也較為簡單。沙灣布依族保存了布依族較古老的服飾,顏色鮮艷,圖案精美,光彩奪目,制作手法和步驟十分復雜,主要的制作技藝是蠟染和錦繡,蠟染布依語稱“古田”錦繡稱“讀貴”。整套服飾主要由百褶長裙、大襟短衣、頭飾、圍腰、藍色的綢緞腰帶五大部分組成。裙子又分有紅裙、蠟染裙、花裙三種, 頭飾也有少女和婦女兩種不同的樣式,少女的頭飾是由一塊精美的錦繡土布巾和辮子組合成類似帽子式樣,以前的辮子都是用女人的頭發編的,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為了方便才將黑亮的絲線代替了頭發?;楹髬D女則改用竹筍殼作“骨架”的專門式樣,也有帕子,但是沒有了辮子,整個頭飾形如拱橋向上翹著,這便是婦女的象征。婦女的頭飾一般在兩個神圣的儀式中最為特殊,一個是結婚時必須頭戴男方送來的“更考”上男方家門,以示從少女轉變為婦女并已嫁作 人妻。其二 是家族老人葬禮時作為兒媳婦必須穿戴婦女盛裝一起送別老人。少女頭飾的帕子是自然垂下,而婦女的帕子隨著“骨架”順勢向上翹起。少女佩戴頭飾時前額可以留頭發,但是婦女前額的頭發必須完全藏在頭飾中。不同的頭飾佩戴頗有講究,如果稍有差池則會被人恥笑。圍腰也有用指定布料剪成蝴蝶圖案鑲繡在圍腰上和圖案皆為錦繡兩種。而裙子的穿著更是大有講究,結婚時一般穿紅裙以示紅火喜慶,穿戴的頭飾裙子也必須成雙成對?;ㄈ故窃诶先巳ナ罆r送別老人而特別穿戴的,不能穿其他類型的裙子,否則是對逝者的大不敬。只有蠟染裙在平常時間和節日慶典均可穿戴。布依族婦女大襟短衣后背是一個用錦繡繡成的一個向下彎曲的弧形圖案。據隴嘎村王氏家譜記載,古時候布依族分為兩大支系,由于要遷徙到不同的地區,則在服飾上以錦繡弧形的方向作為遷徙的方向,弧形向下的遷往貴州反向,弧形向上的遷往廣西方向,以便日后辨別。

整套服飾的制作全部由手工制作,工序多,耗時大,并且制作多原材料都來源于大山之中,完成整套的服飾得花費兩年左右的時間。裙子要制作成整齊固定的褶皺,離不開大自然中一種布依人稱為“卡染”的植物,它主要生長在偏遠的深山中,婦女們往往都要辛苦的翻山越嶺才能獲取這一寶貴的材料,然后將其埋在地下的果實洗凈切片曬干,最后研磨成粘手的糊狀用于裙子褶皺的固定。紅裙的制作用的也是純天然的染料,利用一種植物的根還有葉子用水長時間蒸煮,用其煮出的水染出紅布。紅布的晾曬很有講究,一般晾曬在離家比較遠人少的空曠的地方還不能隨便讓他人看見,否則布料曬干后就不夠紅艷,一般上好的染布應該呈酒紅色。蠟染和刺繡是最難以學習和掌握的技藝,布依族婦女們家里如果飼養蜜蜂,平時都會儲存蜜蜂的巢,將其用沸水煮好后便融化成了制作蠟染的蠟。布依族的錦繡鑲嵌于整套服飾的各個部位,有“錦上添花”的妙處。這精美絕倫的錦繡代表著布依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勞 ,是全民族寶貴的文化瑰寶。

沙灣地區布依族服飾特色鮮明,其獨特的制作技藝更具研究價值,它們之中的每一件制品都蘊含這豐富的文化內涵,不僅凝結布依族人民的聰明智慧,還蘊藏著許多生動的歷史故事,是布依族歷史文化的主要載體。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梢栽诤侠淼谋Wo中進行開發,形成特色的體驗式旅游,從而達到傳承與開發共贏的目的。

(二)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

話說 貴州的少數民族是“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節日是一個民族的生活記憶,更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縮影。沙灣布依族主要節日有“三月三”“六月六”“七月半”“春節”等。最值得一說的是“六月六”這一盛大節日,從以前到現在, 布依族人都十分重視“六月六”,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到山上采下高粱葉包粽子,全家人齊聚一堂,開始打狗吃狗肉。在以前,這只是作為一個在辛苦的農忙之余進行一次輕松的活動,加以祭祀祖宗請求保佑莊稼豐收的一個節日。婦女孩子們穿上漂亮的盛裝載歌載舞傳達著內心的喜悅,男人們操弄狗肉忙的不亦樂乎。如今的“六月六“,除了傳統的意義之外,在這一天更多的人家用來宴請賓客,成為聯系感情的一個重要載體。銅鼓是這一天最神圣的器物,在沙灣這幾個寨子里,僅僅保存了隴嘎村王氏家族唯一的一個銅鼓,因此十分貴重,也只有在這樣重要的節日和春節才拿出來敲擊,布依銅鼓十二調屬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會敲擊銅鼓的人如今寥寥無幾了。銅鼓那渾厚而又空靈的聲音深深地留在每一個布依人的心中,那跌宕起伏的節奏就是布依文化跳動的靈魂。

“春節”本不應該被列入布依族的節日文化之中,但是全國各地的春節習俗都各有不同,更別說少數民族的春節。布依族的春節過得是別有一番滋味,熱鬧非凡。除了與漢族一樣重視除夕夜之外,布依族更重視的是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在這兩天家里嫁出去的女兒都要統一在這兩天買酒和糖果回家族里祭祖,我們稱之為“送祖宗”,這一片區主要有吳姓和王姓,初二這天吳姓家族,初三王姓家族,每每這兩天,家家都要起早準備宴席等待出嫁在外的女兒、姑姑、姑太們回娘家拜年,女兒們首先把禮品先拿到親娘家,再由娘家人將酒糖分給家族里的每一家,等所有的女兒、姑爺等全部到齊后,大家便聚集在一起一家一家的登門拜訪、吃飯聊天,一整天都不空閑,等到離別時,每個娘家又要將年前就準備好的糍粑還禮于所有的賓客。在這兩天,如果來到這些布依族寨子,你會看見村子里人們背著酒和糖果四處分發、家家賓朋滿座的熱鬧場面。

最讓人期待的還是每年一度的“布依春節運動會”,這是孩子們渴望的一個活動,是每一個布依族孩子最珍貴的回憶。在春節到來之際,各村的男女老少各個文藝隊便開始為春節的表演排練舞蹈,排練吹嗩吶,唱布依族民歌等,活動那幾天來自各村各寨的布依族身穿著自己的民族服飾相聚在一起,觀看民歌對唱比賽、嗩吶比賽、籃球比賽等精彩節目,場面熱鬧,讓人流連忘返。這樣一種盛大的民族活動能夠吸引各地人群前來觀賞,不但提高了當地的知名度,更提高了布依族同胞的民族自豪感。

(三)婚姻習俗

沙灣地區布依族由于處于經濟較為發展的黔中腹地,交通方便,思想較為開放,除了保留布依族一些傳統的婚俗之外還自覺的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衍生出了新的婚俗現象,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方面。在以前 布依族婚姻多以父母包辦為主,在民國時期開始出現自由戀愛,而這種自由戀愛則通過“趕表”這一方式進行。在周日的趕場那一天,青年男女們不約而同的聚集在一起借以玩耍的理由尋找對象,在男方有意的情況下,男方便故意拉女方悄悄到男方家里過夜,也有請兄弟幫忙拉回家的,不管女方自愿與否,一般都要帶有“拉媳婦”這樣一個過程,據說這樣才能體現女方的價值。第二天男方家就要請家族媒人到女方家里“賠禮道歉”順便告知情況,女方要在男方家呆足 三天哪也不能去,三天之內,如果女方家里沒有成功把女兒拉回去 ,那這場婚姻已經被族人認可了。在這三天里,男方的親朋好友特別是年輕人都要帶上煙酒前來祝賀鬧騰,還要包餃子款待客人,來人越多面子越大。在布依族的婚姻理念中,婚姻的認可標準最重要的是這三天的順利,而不是結婚證或婚禮,在這之后,女方可邀請家族親戚到男方家看望女兒順便吃第一次免費的定親酒,稱為“吃小雞腿”,第二次則稱“吃大雞腿”除了娘家這邊不用送禮外,男方的其他親戚都需送禮。最后一次酒席才是最隆重的結婚酒。第一天男方家要備辦酒肉到女方家辦酒席,雙方還要邀請村里擅長布依族民歌的媒人進行對歌,到了第二天新郎新娘攜男方的婦女們要身穿布依族盛裝迎接娘家人。布依族婚俗最有趣的就是娘家人在這三次酒席中都是免費用餐的,這也是為了感謝父母多年的養育之恩。

布依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布依族各村各寨、各個家族都自覺組成了文藝隊,以前的歌舞都是自編自演的,完全出于娛樂的心理。近幾年由于影像產業的發展,布依族歌舞慢慢地登上了銀幕,并且帶上了濃濃的宗族團結意識。各個家族都樂于拍攝屬于自己家族記憶的歌舞紀念碟,比如家族祭祀、家族共有的財產、家譜、歡慶的歌舞場面等一一記錄下來。后來還發展到凡是各種喜事都要跳舞,主家邀請親戚們組織本家族的婦女來跳舞賀喜,特別是結婚酒更是重視,但是一般女方嫁女兒不跳,認為那一天娘家人應該是悲傷的。而男方這邊可就熱鬧了,娘家人也要請家族里的婦女來跳舞,新娘的這一天母親也不能參與跳舞否則會被人嘲笑不愛女兒。跳舞一般在午宴之后開始,跳舞的順序根據親戚的遠近、輩分來跳。所有來參加婚禮的賓客聚攏而觀,場面歡喜熱鬧。結束后演員都會獲得男方贈送的一塊帕子和紀念碟作為禮物。這樣特殊的新習俗最近幾年在布依族中頗為盛行,也代表這布依族文化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正潛移默化的創新著,同時也散發著強烈的民族氣息與自信。

(四)布依特色美食文化

沙灣布依族各種特色的鄉村美食也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最負盛名的應該是“三月三”的五色糯米飯了,這在布依族各個地區都會有,但是所用的染色食材可能有所不同,加之節日習俗的差異它所代表的意義也就各有說法。農歷三月三是一個快樂的節日,在這一天,家長們利用從山上采到的植物煮成各種顏色的染料侵泡糯米,蒸熟之后便形成色彩鮮艷的五色糯米飯,為孩子準備好飯盒,準備炸雞蛋、臘肉、香腸等各種美味的菜肴與糯米飯裝進飯盒,孩子們帶著飯盒與小伙伴們相邀到山上一起玩耍,分享美食與快樂,布依族稱之為送黃飯。 這應該是最簡單最淳樸的春游了?!傲铝?的粽子不能不提,家家戶戶到處采摘上好的高粱葉子,婦女們熟練地包裹這干爽的糯米,糯米最好不淘洗,否則煮出來的粽子松軟無彈性口感不好。六七月份玉米成熟時期,摘下新鮮的青玉米,剝下玉米粒放在石磨上磨成玉米糊,添加可口的糖或蜂蜜,把它們敷在新摘的油桐樹葉,對折放入蒸籠,半個小時就是香噴噴的桐葉玉米糕。布依族喜種向日葵,秋天總是豐收的瓜子,吃膩了原汁原味的瓜子后,村子里便有人摸索這自制各種口味的香瓜子。當然,沙灣農業大觀園內大片的紫王葡萄就是當地最具代表的招牌。

三、沙灣布依族文化旅游開發現狀分析

沙灣地區布依族文化現處于未開發狀態,由于臨近夜郎湖,地勢平坦開闊,地理位置較為優越,目前也有個別農戶以開設布依農家樂滿足前來游覽的客人。但未體現布依族的文化特色,只是普通簡單的小餐館,娛樂項目與設施少之又少。沙灣農業大觀園項目主要是由貴州航天貴飛公司承包建設管理,景區建設目標是打造生態農業觀光休閑區,目前的工作主要是投放于園區的基本設施和水果種植。大片的葡萄園長勢甚好,已建好園區停車場,休閑小公園等基礎設施,加強了周邊布依族村寨的管理規劃,呈現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目前已建有布依族文化廣場,具有一定的布依族文化元素,舉辦了2015沙灣片區布依族六月六節日活動。在整個園區規劃的背景下,有目的對當地布依族文化進行挖掘開發是大有希望的。

優勢:1、位于省級風景名勝區夜郎湖畔,離縣城普定只有十幾分鐘的車程,境內水源豐富,地勢平坦,綠水青山相眏襯,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這為布依族文化的開發奠定了良好的自然條件;2、處于正在開發的農業大觀園,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公司管理,能夠依托園區的建設進行開發。3、布依族村寨相對集中,民風民俗保留較好,可開發打造的民族文化資源較為豐富,可進行規?;_發管理。4、當地布依族民族意識強烈,熱愛本民族文化。有些傳統民俗還隨著時代發展創新形成獨具特色的民俗現象。在土地被開發商征用之后,很多無技術的農民除了一點土地補貼之外,失去了主要經濟來源,當地剩余勞動力增多。對布依族文化進行合理開發,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有效解決一部分布依族同胞的就業。這對于開發提供了有利的思想基礎。5、市場前景大。目前普定縣嚴重缺乏個供應人們旅游休閑娛樂的旅游地,沙灣布依族農業大觀園的開發既可以滿足人們親近大自然的內心渴望又可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心理需求。

問題:1、從這一項目的各種文獻資料和實際情況了解,園區的整體規劃并未將當地寶貴的布依族文化納入其中,而是主要打造生態農業休閑園區,重視水果的培育,缺乏對布依族文化資源的的打造,沒有意識到這一文化資源的重要性,看到了眼前的經濟利益,卻忽視了農民的生活問題與長遠的發展。2、在開發商與政府征用土地這一問題上,當地很多布依族沒少抱怨,特別是文化低無其他技藝的這類農民對園區的開發管理工作持有一種抵觸心理。這對景區的綜合開發難免產生一些阻礙。3、當地布依族雖然大部分保留了傳統的布依族文化,但其中的諸多問題也不容忽視。比如大多數年輕人已經喪失了傳統民族技藝,由于時代的發展,大多數人為了謀生選擇外出打工,加上有些民族技藝學習比較枯燥困難,比如錦繡和蠟染這類技藝將面臨無人傳承的危險。4、處于尚未開發狀態,開發工作量比較大,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四、沙灣生態園布依族文化旅游開發策略

(一)科學合理規劃

要想成功的開發,必須依靠政府強有力的資金扶持和企業的專業指導。 要挖掘當地布依族核心文化資源,結合生態農業的開發,園區范圍內建設必要的布依族文化相關的硬件設施,并且對整個園區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

1.打造布依民俗文化休閑旅游村

通過對周邊布依族村寨進行有效的規劃與管理,比如建設或完善村寨的相關基礎設施,指導村民打造特色布依族農家樂、布依特色民宿、加強村寨衛生管理,使前來參觀游覽的游客、客商能有娛樂的場所。

2.在園區內建立一個文化生態陳列館以及布依族服飾作坊

陳列館內可分為兩大生態農業和布依族文化兩大展區,可用文字對景區的基本情況包闊建設背景、特色、目標、布依族文化等進行大體的介紹,利用圖片或影像介紹園區主要特色水果,在布依文化展區則可向當地布依族收購部分布依族特色器物、服飾、食品、樂器等作為展品。陳列館的作用在于讓所有進入景區的游客可以對景區的狀況有個全面的感知。

布依族服飾不僅外觀精美,而且制作技藝獨特。由于制作的樣式多和配飾豐富多彩,制作的步驟、工具、材料、手法也比較獨特。建立服飾作坊就是把布依族獨特的服飾制作流程展現出來,召集當地擅長服飾制作的婦女,通過一定的專業指導,不僅為增加景區的體驗式旅游項目,滿足游客的好奇心,還能加以創新開發出具有特色的衍生產品,增加當地婦女的經濟收入。

3.建設統一的娛樂公共場所

布依族節日文化豐富多彩,酒席文化更是突出。建設一個公共的場所的初衷滿足節日慶典人們能夠聚集在一起舉行各種文藝節目,比如春節運動會進行的拔河比賽、嗩吶比賽、布依族情歌對唱等節目。上文提到布依族每逢喜事都要相邀跳舞,一年之中隨時都有舉辦酒席,擁有統一的場所后可以聚集周邊更多的觀眾,也讓游客游覽時有幸觀看這一熱鬧的節目,讓游客留下更深刻的記憶。

(二)注重文化品牌建設

在基礎設施建設的前提下,打造出“沙灣生態農業布依族文化特色旅游”文化品牌,提高知名度。

1.通過民俗節慶旅游開發模式提高其文化影響力。

以“六月六”的保護與開發為例,了解“六月六”的起源與發展,挖掘其歷史和內涵,重視六月六吃狗肉、包粽子這些典型的習俗,對激活傳統節日有重要意義。適時舉辦布依族文化創意展,通過展覽布依族服飾、舉辦“葡萄節”等特色活動,通過媒體采訪、宣傳手冊、電視渠道加以宣傳,可以有效提高生態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2.開發特色影視、攝影、觀光產業鏈。

布依族文化本身早已與影像產業有所聯系,節日慶典、婚禮習俗、歌舞表演等都可以制作成為優秀的特色產品。沙灣生態農業園大面積的葡萄園,風光秀麗的夜郎湖,四周連綿起伏的青山,就是一幅浪漫的風景畫,可以開發為生態、婚紗、布依族服飾攝影基地。

3.研究開發特色旅游衍生產品

可以將布依族傳統的手工藝、傳統美食與園區精品水果進行創新組合成為新的產品。比如運用布依族錦繡、蠟染等工藝制作出葡萄、荷葉蓮花、金刺梨等式樣的工藝品;或者在園區水果的包裝上進行創新,制作富有文化內涵的包裝會大大提高水果的含金量。也可以將布依族傳統美食如香腸臘肉、自制的霉豆腐、布依甜酒、刺梨酒、粽子、特色瓜子等進行包裝打造,賦予其獨特的意義,從而提高產品的檔次,使之形成特色旅游紀念品,從而發揮其旅游輻射的作用。

4.宣傳工作重中之重

宣傳工作是貫穿于整個開發全過程的。從開發開始到結束,都不能放松宣傳力度。如今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大到影視市場,小到店家生意,想要達到滿意的效果都離不開宣傳工作。宣傳力度的大小直接影響到整個項目的市場占有率。沙灣布依族文化雖然豐富多彩,但其知名度遠遠不夠,僅限于普定縣城及周邊村寨略有了解。只有通過制定全方位的宣傳制度,采取多功能的宣傳途徑,才能達到打造沙灣布依族文化品牌的目的。

五、結語

沙灣布依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出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文化財富,凝聚沙灣布依族的歷史、智慧、勤勞、樸實和傳統于一身。 是布依族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以后的發展中,布依族傳統文化注重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需要順應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時代潮流,要抓住發展機遇,注重在和諧發展中尋求特色,在繼承傳統的前提下合理創新,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才能使布依族文化得到可持續發展,造福一方百姓。

參考文獻:

[1]姚偉鈞.從文化資源到文化產業.華中師范大學.2012.3

[2]高守應.穿洞之光,夜郎余韻.中國文化出版社.2008.12

[3]熊正賢,吳黎圍.國外經驗與我國西部文化產業發展模式選擇[J].貴州民族研究.2014年04期

[4]裴鵬飛.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以黔西南州布依族為例[J]四川大學旅游學院

[5]楊昌儒.淺論布依族文化的旅游開發.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

猜你喜歡
布依族旅游
我們一起“云旅游”
An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Idea of Bouyei Ethnic People in ManagingNatural
小A去旅游
試析我國離婚法律制度與布依族習慣法的沖突
旅游
貴州省冊亨縣板萬村布依族封海壩儀式調查
少數民族音樂
布依族小打音樂 斗彈達吟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