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電工程危險危害因素識別方法的探索

2016-03-09 02:26吳萬波
企業文化·中旬刊 2015年12期
關鍵詞:安全管理

吳萬波

摘 要:本文結合某大型水電工程建設安全管理過程,結合參建單位在危險源辨識中的一些做法和經驗,探討危險危害因素識別的基本方法。

關鍵詞:安全管理;危險源辨識;危險危害因素

一、目的

(一)危險源定義

危險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其他損失的根源或狀態[1]。危險源具有一定的危險危害性,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展為事故的各種事物,它既可以為固定的物體,如某一區域、材料、設備、設施、部件等,也可以為活動的某種行為或現象,如高處作業、爆破作業、雷電等等。因此,可以說危險源在水電工程施工現場無處不在。

(二)危險危害因素定義及分類

危險源之所以會導致安全事故,是因為其具有潛在危險性,而根據這種性能的作用特點和效果一般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危險因素,是指能對人造成傷害或對物造成突發性損害的因素;另一種是危害因素,是指能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導致疾病或對物造成慢性損害的因素。危險因素和危害因素統稱為危險危害因素。

危險因素通常分為20種,分別是: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火藥爆炸、瓦斯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傷害;危害因素分為7種,分別是:生產性粉塵、毒物、噪聲與振動、高溫、低溫、輻射、其他危害因素[2]。

(三)目的及意義

危險源辨識就是通過對系統的分析,界定出系統中哪里存在危險源,分析其性質、危險程度,找出危險源轉化為事故的過程規律以及觸發因素等,以便有效控制危險源。

而危險危害因素識別正是界定系統中哪里存在危險源,分析其性質。因此,危險危害因素識別是危險源辨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基礎。

二、理論研究

危險危害因素的分類,是按照危險源可能導致事故的類別進行劃分的,而事故的類別取決于能量源或能量載體的特性。因此,危險危害因素的類別,取決于能量源或能量載體的特性。只有存在某種危險危害因素所對應的能量源或能量載體(假設為A),才可能存在該類危險危害因素(假設為A1),即存在A是存在A1的必要條件。

根據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命題:

存在A1即存在A,與之等價的命題是:不存在A即不存在A1。

也就是說,如果單元中不存在某種危險危害因素所對應的能量源或能量載體,即不存在該類危險危害因素。

比如,機械傷害所對應的能量載體是機械設備,存在機械設備是存在機械傷害的必要條件。如果一個單元中不存在機械設備,那么該單元中一定不存在機械傷害危險因素。

但是,存在某種危險危害因素所對應的能量源或能量載體,并不是存在該類危險危害因素的充分條件。

這主要是多種危險危害因素所對應的某種能量源或能量載體可能相同。因此,存在某種危險危害因素對應的能量源或能量載體,并不能確定一定存在該類危險危害因素。還需要結合能量源或能量載體特性、作用、來源以及各因素的定義,合理劃分危險危害因素類別。

比如,一臺起重設備進行吊裝作業,過程中存在不穩定物體(如各種吊具、吊物)可能發生墜落,從而造成打擊傷害;但是否屬于物體打擊傷害,應根據能量源或能量載體特性、作用、來源以及各因素的定義。根據不穩定物體的來源、起重傷害定義,起重作業中發生的吊具、吊物造成的物體打擊應當屬于起重傷害。

三、單元劃分

單元劃分是危險危害因素識別的前提,也是危險源辨識的基礎。在單元劃分中,既要考慮識別過程的簡便,也要考慮后期控制和監督工作的合理性。在實踐中,可把握四個原則。

(一)以區域為主的原則

根據不同部位生產生活特點,將施工現場劃分為若干個區域,每一個區域作為一個單元。比如將一片鋼筋加工場地、一條開挖隧洞、一片生活營地等某個區域作為一個單元。這種做法,其實是識別區域內突出的危險危害因素。如果將區域不斷拆分,識別過程將是無窮無盡的過程。

(二)類同合并的原則

在施工環境、施工作業特點、安全風險類同的情況下,將相鄰幾個區域合并為一個單元。比如引水發電系統并排的幾條引水斜井,可以合并為一個單元。

(三)高風險單獨辨識的原則

高風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發生事故的概率高,如豎井開挖作業、林區動火作業等;二是發生事故的后果嚴重,如纜機安裝拆除區域、民爆物品存儲區域等。

(四)有利于監控的原則

危險源辨識的目的是服務于后續的監控工作,因此在單元劃分時,不僅要考慮辨識工作的方便,還應考慮控制責任的界限是否清晰,是否有利于監督考核等因素。例如,某大壩左右岸邊坡支護作業面高峰期上萬平方米,雖然作業特點類同、區域連續,但場面過大,如果作為一個單元,多個部位控制責任的界限混亂,監督考核工作難以開展,因此可以縱斷面、各級馬道為界將左右岸邊坡劃分為多個單元。

四、識別程序

危險危害因素共分為27種,為便于快速、準確識別單元中存在哪些危險危害因素,可以將各種危險危害因素及其常見的能量源或能量載體制成一個表格。在識別過程中,可以先對照表格檢查,將明顯不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篩分掉,從而減小工作量。這個表格如同篩子,可稱為篩查表,如表1。

如果單元中不存在危險危害因素相對應的能量源或擁有能量的載體,則排除該危險危害因素;如果存在,再根據能量源或能量載體特性、作用、來源以及各因素的定義,確定危險危害因素類別。

例如,以一邊坡支護現場為例,分析單元中的危險危害因素。

對照篩分表,可以快速排除車輛傷害、起重傷害、淹溺、灼燙、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火藥爆炸、瓦斯爆炸、鍋爐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等12種危險因素,以及毒物、噪聲與振動、高溫、低溫、輻射、其他危害因素等6種危害因素。

剩余的危險危害因素,再根據能量源或能量載體特性、作用、來源以及各因素的定義,確定危險危害因素類別,即可得知上述邊坡支護部位存在以下危險危害因素: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坍塌、火災、機械傷害、容器爆炸、其他傷害、生產性粉塵等9種危險危害因素。

五、結語

通過上述方法,能夠比較快速地識別單元中的各種危險危害因素。在實踐中,參建單位根據識別成果,進一步分析危險危害因素致害過程及特點,從而制定對應的預控措施,極大地提高了風險控制和安全管理的針對性,為工程平安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大壩左右兩岸500m級高邊坡開挖及支護未發生一起坍塌、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等傷亡事故。但是該方法中用到的篩查表,其中羅列的能量源或載體還需不斷補充和完善,單元劃分原則仍需進一步總結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劉鐵民主編.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6.

[2]崔國璋.安全管理.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安全管理
淺談煤礦安全管理的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