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農村供電所低壓線損管理

2016-03-09 02:29譚勇
企業文化·中旬刊 2015年12期
關鍵詞:低壓線損管理

譚勇

摘 要:在農村低壓電網的線損管理中,管理線損是影響線損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整個線損中,其中因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電能損失占有較大的比重。線損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成為了供電企業的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反映了供電企業的技術管理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文章結合了筆者的一些經驗和看法,從農村電網線損管理的特點出發,結合目前供電所在低壓線損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從技術措施、組織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農村電網線損管理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農村供電所;低壓;線損管理

一、目前供電所低壓線損管理的特點

(一)整體管理模式上發生變化

農網改造、農電體制改革相繼進行完畢,基層電管站撤站建所,農村集體電力資產進行移交,城市和農村推行“三公開,四到戶,五統一”,線損電量不能再依靠村委來調節或消化,整個管理模式的主體發生變化。

(二)低壓線損狀況的好壞與公司的利潤掛鉤

供電所低壓線損的完成情況,直接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為了促進線損越來越低,利潤越來越大,供電所想盡各種辦法降低線損,包括直接的獎懲兌現,改造老舊設備,加裝無功補償等,從全年的線損完成整體安排到逐月的線損分析,從上到下全力以赴,改善線損完成情況,促使企業效益的增長。

二、農村供電所線損存在的問題及表現

當前農村電網線損過大,供電部門損失嚴重,農民負擔過重,這是目前農村用電存在的一個普遍性問題。據統計,我國部分農村地區高壓損失率超過 20%,這主要反映在 10kV 電力網中,電力損耗較為嚴重,有的地區損失率高達 70%,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由于農村供電所存在一系列問題。

(一)電網結構不合理

農村電網居民居住位置較為偏遠、分散;以前的農村電網規劃不夠合理,線路老化,設備陳舊落后,配電設備的選點很難做到以相鄰負荷中心為依據;出現新的負荷點時,人多是簡單地從最近的電網引線。這些原因造成了農村電網中電源點布局不合理,使配電變臺偏離負荷中心,低壓網絡的質量差,線路過長,導線截面小,年久負荷過重,迂回倒送和 T 接供電線較多, 交叉供電線路大量存在,安全隱患多,事故時有發生,因此線路損耗大。

(二) 電力線路不合格

農村低壓線路都由用戶自建,許多用戶為了省線,選用廢舊導線,有的甚至分匝接線,使得導線線徑過小, 線路電阻大, 大量的木桿、木橫擔,線路絕緣水平低,導線與樹枝接觸,漏電現象也較嚴重。

(三)無功嚴重不足

在農村用電設備中, 感應電動機的比例大,它和變壓器一樣需要一定的無功,而目前農網的無功補償還比較落后,無功缺額較大,功率因數低, 線路末端電壓過低。

(四)負荷率低

農村用電主要以照明為主,配電變壓器容量較大, 存在“大馬拉小車”現象。許多變壓器近似空載運行,負荷率低,損耗大。

(五) 管理不嚴

私接亂掛嚴重, 違章用電普遍。在用電高峰期的夏、秋、冬三季, 特別是春節, 臨時線路多, 私拉亂接更為突出, 增大了線損。另外, 存在“關系電”“人情電”等不正之風, 竊電現象無人查處。

三、降低農村低壓線路電能損耗的管理措施

(一)構建先進的技術創新體系

1.確定負荷中心的最合適的位置,減少或避免超供電半徑供電的現象,農網線路供電半徑的一般要求是:400伏線路不大于0.5千米,10千伏線路不大于15千米,35千伏線路不大于40千米,110千伏線路不大于150千米。

2.開展線損理論計算工作。線損理論計算是制定線損指標的基礎和重要依據,通過理論計算能夠找出電網中的薄弱環節,突出降損重點,實施降損措施,線損管理人員必須把線損理論計算作為主要工作來抓。采用取理論線損加一定限額的管理線損來確定和傳達,同時管理線損必須堅持逐步降低。在理論線損系統應用過程中,一定要保持現場與微機系統數據的連動一致,切實為降損工作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支持。

(二)建立堅強的監督管理體系

建立健全線損管理工作的目標管理制度,將線損指標分解到線路、配電變壓器臺區和管理人員,嚴格考核,獎懲兌現。建立線損分析例會制度,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對比分析:一是實際線損率與理論線損率的對比;二是當前水平與年平均水平的對比;三是計量總表與分表電能量的對比;四是線路或設備之間、季度和年度之間、各條線路之間的線損綜合對比。依據上述幾方面的對比分析達到線損管理的5個目的:一是找出當前線損工作中的不足,指明降損方向;二是找出低壓電網結構的薄弱環節,確定今后電網結構改善的工作重點;三是找出低壓電網運行存在的問題,制定最佳運行方案;四是找出降損措施在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確保新的降損措施更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五是查找出線損率升、降的原因,確定今后降損的主攻方向。

1.加強計量設備和表計人員的管理工作

對用戶的電能表進行統一的管理和定期的檢修,及時的更換,提高表計計量的準確性。農村供電所的管理部門應當設立有專職或兼職的計量設備管理員來專門負責計量設備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加強和明確表計工作人員的職責。提高計量裝置的負載率,要根據用戶的實際情況,對其設備的容量以及負荷性質等情況進行科學地裝配計量設備,以有效地提高計量的準確性.

2.要實行定期輪換的抄表制度。這種制度要求所有的抄表人員一定要到用戶家進行抄表,不能估算,不能漏抄,更不能對竊電和違規用電現象包庇縱容,要及時上報查處,合理定期的設備檢修,特別是在春秋兩季要安排相應的工作人員清除線路的障礙,這種做法不僅能減少斷電和漏電以及跳閘的情況發生。還能保證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的平穩工作,對提高電能計量準確度大有幫助。

四、結語

綜上所述,低壓線損的管理工作是一項涉及到企業方方面面的綜合系統工程,要做好相應的工作,則必須從建立堅強的監督管理體系規范管理和先進的技術創新體系開始,逐步形成“條塊結合、分級負責、落實指標、分工明確”的健康管理機制,利用科學完善的機制約束來使低壓線損的管理更加嚴謹,使農村供電所能夠能加安全高效的運行。

參考文獻:

[1]郭寶福.農村低壓線損管理[J].農村電工,2011(6).

[2]方春芳.淺談供電企業農村電網線損管理[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34).

[3]司德林.淺談農村供電所管理中如何有效降低線損[J].科技向導,2013(05).

猜你喜歡
低壓線損管理
縣級供電企業經濟效益提升和線損管理工作強化摭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