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GDP世界第一”能算是訛傳嗎

2016-03-09 08:42
環球時報 2016-03-09
關鍵詞: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工業革命

何偉文

《環球時報》3月1日刊載徐焰教授《從清GDP世界第一的訛傳說起》的文章,把清朝時期中國GDP占世界1/3作為“假冒偽劣”信息和“訛傳”,并稱之為“否定中國近現代革命和建設成就的政治需要”。筆者認為此論斷值得商榷。

英國學者麥迪森寫的《世界經濟千年史》和《世界經濟千年統計》已在我國翻譯出版,一半的篇幅是數據處理,綜合了世界各國對千年經濟數據的統計和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系列計量分析,計算出主要國家過去千年歷年經濟總量。包括羅馬帝國、北宋時期的中國和印度莫臥兒帝國都曾占世界經濟總量25%。清朝時期中國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1770年是22.3%,1820年為32.9%。麥迪森被廣泛公認為國際最權威的經濟歷史數據考證和分析專家。這樣龐大的數據系列和邏輯整體,是基于原有各種分析研究數據的整合,不可能全靠“猜測”。

實際上,清朝時中國GDP為世界第一的說法,在麥迪森著作出版前已經有了。1995年筆者在新加坡參加世界經濟論壇東亞峰會時得知:“1820年東亞占世界經濟總量30%,估計到2020年又將占30%。”報告中,1820年朝鮮、越南被算作中國屬國,日本經濟總量還很小,基本原因是中國經濟體量巨大。

對于這個數字,我們當然可以不認同。但要推翻它,必須根據自己掌握的精確歷史數據,進行詳盡、系統的科學論證。不能僅靠英國已完成工業革命,中國還是農業國這樣沒有任何定量依據的推斷。從財政收入角度佐證GDP水平,恐怕更值得商榷。一般地說,各國財政收入并不是GDP參照物。特殊地說,鴉片戰爭前夕,鴉片貿易使清政府財政收入每年至少損失1000萬兩白銀,英國財政收入則因此增加,這并不是GDP的反映。

徐文一方面說當時英國也沒有GDP統計,另方面又說工業革命開始后,英國人均產值在70年間又增長了20倍。二者是互相矛盾的,但即便這個數字也值得查證。因為此期間英國國內人口增長了一倍。因此總產值在70年內要增長40倍,即年增5.5%。這顯然值得懷疑。1870年后,后起的德國和美國年增率達到4%,原因是電氣工業和化學工業的大規模發展和大規模企業兼并。但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主要動力是蒸汽機,它所帶來的生產率提高速度遠不及前者。筆者查到的某教科書記載的是,從1770年到1875年的105年間,英國國民收入(GDP減去折舊)增長9倍,即年增2.4%左右。

中國也不是在1950年首次統計出GDP。建國后直至1985年都是采用蘇聯物質平衡表體系(MPS),沒有統計GDP。1985年至1992年逐漸向聯合國的國民核算體系(UNSNA)靠攏,這時開始有GDP數字。1992年國務院發文,從1993年起統一采用這一體系。另外,徐文標題是講清朝,但只論述1840年。清朝歷時275年,并不只有鴉片戰爭一個時間節點。

總之,清朝時期中國GDP是否世界第一,宜進行學術討論,但應依托科學分析得出的新數據?!ㄗ髡呤侵袊嗣翊髮W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猜你喜歡
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工業革命
煤、鐵、蒸汽與工業革命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歷史教學初探——以《面向未來的工業革命》一課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歷史教學初探——以《面向未來的工業革命》一課為例
1—4月份懷柔區地方財政收入平穩增長
中國財政收入走勢圖
滿洲里市“十二五”社會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及“十三五”展望
云南省綜合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跟新工業革命賽跑
經濟總量及經濟結構研究
2014年中國經濟總量有望突破10萬億美元大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