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小學教育中如何使差生轉優

2016-03-10 14:09唐德萬
讀寫算·教研版 2016年4期
關鍵詞:教育方法小學教學

唐德萬

(重慶市大足區鐵山鎮寶山中心小學 重慶 402360)

摘 要:差生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教育者要用積極的心態對待。小學階段的差生更應該引起重視,因為小學生身心發展不成熟,可塑性強,若是通過積極的教育,很可能幫助學生實現差生轉優的轉變,對孩子的一生產生影響。如何促進差生轉優,這是每個教育者要認真探索的。

關鍵詞:小學教學;差生轉優;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368-01

差生是每個班級都會出現的一類學生,包括學習上及思想上的差生,這是教育中的正?,F象。如何實現差生轉優,這是需要教育者認真探索的,相比于其他階段教育中的差生轉優,小學生實現逆轉意義更加重大。因為,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相對更加不成熟,可塑性極強,若是在受教育的初期能夠在教育者的指導下實現差生轉優,成為一名優質學生,這對孩子的一生將產生重大影響。

那么,如何實現差生轉優呢?對教師來說,首先要調整好心態,積極面對。因為,存在差生是教育中的普遍正?,F象,教育者要有正確的心態,積極面對。其次,要正確認識差生。差生包括思想品德上的差生及知識學習上的困難生,對于品德上的差生需要加強思想管理,積極談話,協同家長共同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而對于學習上的困難生,一般是因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錯誤,需要教育者采取措施,幫助上進。

本篇文章試圖闡明如何幫助狹義的差生,即學習困難生,實現差生轉優的逆轉。在我看來,實現差生轉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正確認識差生,保持積極心態

要想幫助差生實現轉優的逆轉,首先需要教育者保持正確心態,積極應對,不能對差生置之不理,任其發展。

1、存在差生是正?,F象,教育者要積極應對

班級存在差生,不是意味著教育的失敗,不需要因此而產生教育上的挫敗感,前面已經講過,差生是每個教育過程中都會出現的現象,所以教育者要正確看待差生,不能對其產生厭棄心理。面對差生,教育者需要用積極心態應對,采用積極有效的方式,促進差生轉變,實現差生轉優的華麗逆轉。

2、用平等的眼光對待差生,維護學生的自尊心

成功的教育者需要做到“眼中無差生”。任何人都講求平等,小學生更是如此,他們的自尊心極強,本身可能會因為自己成績差而產生自卑感,若是教師對他們也用有色眼鏡來觀看,對該生的教育方式與其他學生有極大差別的話,孩子的心理會遭受到極大傷害,這是教育者的失敗。對待班級學生,教育者應該做到“眼中無差生,心中有差生”。

首先,眼中無差生,即對所有班級學生一視同仁,這樣可以使學習困難生感受不到大家的“敵意”,可以在平等的學習氛圍中不受歧視。其次,心中有差生,即教師在授課中有針對性地幫助差生,使他們在教師這里有更多的關注度,隨時提醒孩子集中注意力。這樣,既能夠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又能夠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采用多種評價機制,摒棄學習成績單一評價標準

對待班級的差等生,教育者要善于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其實,所謂的“差等生”都是在對比中顯現出來的,沒有真正的差生,正如“垃圾是放錯的資源”一樣,差等生也不過是教育者沒有找到他們身上的優勢而已。

二、尋找形成差生的原因,對癥下藥

要使學習困難生實現轉優的逆轉,需要先找出差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對癥下藥才能取得明顯效果。而差生學習困難的原因無非包括智力原因及學習習慣不正確兩個。

1、學習跟不上,要多鼓勵表揚

學困生中,因為很多因素影響跟不上而導致學習差的情況存在很少部分,面對這部分學生,教師一定要及時保護,不要讓學生因因此而產生自卑感。因為小學生群體模仿能力非常強,若是教師一旦指責某個學生能力低,很可能會導致其他學生對該生的嘲笑,致使這個學生自卑厭學,對其一生造成陰影。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多表揚,用類似“你很聰明”之類的正面評價對孩子進行言語鼓勵,讓孩子在被肯定中勤奮學習,用勤奮彌補其不足。同時,對這種學生,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分層次授課,讓他們掌握最基礎的知識,拓展知識。

2、學習習慣不正確,及時聯系家長,共同培養良好習慣

學習習慣不正確,這是造成學困生的最大原因。班級孩子的智力大都差不多,而卻出現優等生和差等生的區別,就是因為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不正確。要養成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的教育及家長在家庭中的培養。

學困生一般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課堂效率低,這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多關注,及時提醒學生,一旦發現學生走神,可以采用停止講課引起學生注意的方式,這種方式不會傷害學生自尊心,讓學生及時收回思緒,集中注意力學習。也可以采取提問方式,遇到較簡單的問題則提問差生,一方面讓他們集中注意力聽講,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自覺地投入更多時間、精力學習。

除了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的教育,孩子良好學習習慣養成,需要家長的培養。例如,回家后盡量減少孩子看電視、玩電子游戲的時間,可以和孩子定“君子之約”,只有周末才可以看電視,玩游戲,防止孩子對電子游戲產生上癮而荒廢了學業。讓孩子養成回家及時寫作業的習慣,寫完作業家長及時幫助復習,做到“當日知識當日領會”的學習習慣。周末多領孩子見見大自然,放松身心,同時幫助孩子養成每周對知識進行整體回顧復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除了教師在課堂上多關注差生,家長幫助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外,實現差生轉優的方式還有很多。例如在班級中采用幫扶政策,讓優等生幫助困難生,甚至可以安排學習優等生和差生做同桌,讓差生在優生的帶動下,發揮學習積極性,認真對待每個知識點,有不懂的問題可以及時的問同桌。一方面,優等生在給差等生講解知識中對知識點掌握地更加牢固;另一方面,差等生也可以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學習優等生同桌的學習習慣,兩人共同提高。

總而言之,要實現差生變優生的華麗逆轉,需要教育者在保護學生自尊的前提下,對學生多多關注,及時幫助學生,同時更需要家長的配合,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歡
教育方法小學教學
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模式芻議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淺論小學課堂激勵性評價遵循的原則
一個都不能少
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
金工實習教育對工科院校創客教育影響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