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青島建筑裝飾地域性設計的表現方式

2016-03-10 18:25韓麗萍
工業設計 2016年9期
關鍵詞:山地青島裝飾

韓麗萍

遼寧現代服務職業技術學院,遼寧沈陽,110000

淺析青島建筑裝飾地域性設計的表現方式

韓麗萍

遼寧現代服務職業技術學院,遼寧沈陽,110000

針對建筑裝飾地域性設計的表達進行分析,包括青島地域符號的再現,城市地域色彩的表現等,研究青島建筑裝飾的特征,青島的建筑特色與生態環境的密切聯系,如何保持城市建筑的地域性特征。本文希望通過對青島城市的地域性分析,可以為其他城市的地域性建筑設計提供建議和借鑒。

建筑裝飾;地域性;設計表現

1 引言

青島地處膠東半島東部,海洋是其天然的資源,并且也是北方經濟區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來政府加強了對與海洋密切相關的產業的扶持,青島也相應提高了對濱海地區的開發程度,在建筑方面,賦予山地、海洋文化特色的建筑也在進一步完善。

2 城市地域符號的再現

山和海是青島的特色,城中有山,山海相連,青島就像是游弋在山海之間,山、海、城相得益彰。中國疆域遼闊,山地分布在各地區都很常見,在人口集中地區合理發開和運用山地是城市多種問題的解決渠道?;谏降匦纬傻慕ㄖ后w會形成不同的規劃布局,依據山體的地理特性從而形成別具特色的高低錯落的構成效果,使山地景觀與城市街區建筑群里天人合一。

青島城市空間在橫向與縱向變化非常復雜,地勢由高到低,兩邊區域凸起,中間地域低洼,這其中山地形大約占城市面積的16%、丘陵地貌占25%。青島城市建筑歷經多個時代,逐漸發展成為現在的依山傍海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城市建筑裝飾風格,海洋與山地兩種低于符號在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這種城市居住空間更適宜人們生活與工作。而新青島的城市建設也必將在現有的城建文化之上不斷的完善推新,歷史感厚重舊區與煥發活力新開發地區,一起形成了現代青島城市建筑裝飾文化。

3 城市地域色彩的表現

3.1 山地建筑色彩

首先,整體建筑色調與山體環境的協調。這不是指目前一些城市中出現的盲目將城區建筑裝飾選用一樣簡單的建材和色彩涂刷,而是要求針對青島市的自然山脈的色彩體系進行系統研究,根據地區山體的色彩整體效果決定建筑裝飾色調。例如目前青島城市地區山體是由綠色植物和赭石色的巖體為主,建筑周邊的自然環境的色彩體系是以偏暖色為主,建筑裝飾的采用偏暖色彩體系的墻體涂料和石材能夠達到協調一致的效果,同時青島山地盛產石材,種類豐富,在建筑裝飾材料上合理運用,同時可以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

其次,有助于和傳統的山地建筑色彩進行統一。青島的歷史街區由于歷史原因逐漸形成了目前看到的“紅瓦、綠樹、黃墻”這一特色,主要是由原有的山地地貌以及多元的建筑裝飾風格而形成的。而原有的舊建筑形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功能需求,這就要求新的建筑在繼承原來的基礎上,形成具有統一城市色彩體系的現代建筑群體裝飾。

3.2 濱海建筑色彩

青島市建筑裝飾對于海洋設計元素的應用是非常重視的,在設計中對于海洋色彩的分析更加詳細,根據青島地區的氣候、自然環境等因素的與眾不同,城市色彩體系也會有其獨有的地域性表現。青島東、南臨黃海,與大眾所熟知的愛琴海域不同,青島海域水質偏綠,由于地理緯度,陽光照射,海上自然條件不同,整個青島海域色彩不是單純的藍色。這也是老城海邊別墅呈現給人們的“碧海、藍天、綠樹、紅瓦、黃墻”的原因。

海洋是富于變化的,不同季節的海帶來的色彩感受也不盡相同。海洋色彩作為青島城市色彩體系的主要色彩,濱海建筑的色彩設計必然要考慮要以海洋為背景。同時,色彩是每個整個城市整體形象的第一張名片,對于塑造城市特色和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圣托里尼,愛琴海上的一顆明珠,這里的藍白交織的建筑裝飾是世界藝術家和攝影師的最愛的景觀;中國的蘇州運河古城,墨綠色河水和青磚灰瓦的建筑色彩,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和儒家思想,成為了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風格之一。

青島傳統的城市色彩關系遺留依舊,并且基礎良好,早已被世人認可,我們要保持維護已有的特色。新開發的建筑體系不論建筑結構,都應該遵循老城色彩體系,避免色彩運用對比效果過強、跳脫的現象發生,反差太大,容易發生新舊城區割裂的局面。

與山地地區不同近海新城地區,地勢平緩、海洋地貌特征明顯,地面植被明顯不如山地,綜合考慮建筑裝飾應該與自然融合,形成以藍色系色調為主的城市色彩體系。公共建筑與區域建筑可以采用新型材料和新型技術,同時體高建筑功能性。

基于海濱公共區域的活力、開放性等城市特點的體現要求,建筑群體色彩應采用與老城區相比較高明度和純度色彩,同時在地標性建筑、景觀規劃中點綴突出色彩,形成視覺聚焦效果。這樣海濱新區域在整體性表現的前提下,又滲透出現代建筑的特色。體現這一觀點的例如五四廣場周邊規劃,廣場周圍建筑采用山地色彩中淺褐色花崗巖建材,配合海洋色彩的建筑幕墻,形成了這一地區的基礎色調。為了避免幾種色彩反復運用,使建筑裝飾出現反復的審美疲勞,將這一地區的地標性景觀用對比效果極強的紅色突出表現,提高廣場地區規劃色彩對比的同時,也體現了青島城市的文化。

4 結語

人與自然的共同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建筑設計的重中之重,從古至今的建筑都遵循著這樣的原則,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地大物博,并且民族區域眾多,每個區域都有著各自的建筑特點和其獨特的建筑裝飾。建筑可以體現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自然環境的共同發展是指,在進行建筑設計時,要把當地的也就是該區域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作為最根本的考慮要素,設計中要因地制宜,以當地的建筑裝飾元素和風格為主,反映當地的傳統的文化。這就要求建筑設計師在對建筑進行設計時,要將當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統一的結合在一起,最終達到人與自然的共同發展。

[1](意)安東內拉·胡貝爾,焦怡雪譯.地域·場地·建筑.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9).

[2]青島市史志辦公室編.青島市志·大事記.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0.

[3]劉海燕.碧海藍天綠樹紅瓦——濱海城市青島城市環境色彩設計特色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007.

[4]楊國權著.論建筑的地域性.建筑學報,2004(1).

[5]唐凱華.青島地區建筑地域性研究與探索,碩士論文.2012.

韓麗萍/1981年生/女/遼寧撫順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藝術設計

猜你喜歡
山地青島裝飾
山地草甸
鯉魚旗裝飾墜
裝飾圣誕樹
穿越火線之山地作戰
山地之旅
上合,從青島再啟航
青島如何引進人才
山地之美——雨補魯
青島明月申牌?
DIY節日裝飾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