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中小戶型住宅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設計方法

2016-03-11 07:02林雅紅
河南建材 2016年5期
關鍵詞:樓棟容積率小戶型

林雅紅

廈門國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361000)

探討中小戶型住宅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設計方法

林雅紅

廈門國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361000)

基于對中小戶型住宅建筑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設計的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當前中小戶型住宅建筑設計的現狀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并詳細闡述了中小戶型住宅建筑的高容積率的設計方法,從而為優化住宅建筑的設計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中小戶型;住宅建筑;存在問題;設計方法

1 中小戶型住宅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有了質的飛躍,因此人們對日常居住的環境以及住宅建筑的質量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原來的建筑市場中,對戶型設計沒有特殊要求,目標也以質量控制為主其余為輔,在目前的建筑市場中,隨著人們的要求提高,開發商想要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就必須重新定位目標,即“高綠化、低密度”,即便在相關政策的前提條件下,也要盡可能做到這一點。但是目前在中小戶型住宅建筑設計的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就是:在容積率不發生變化的前提條件下,如果單層建筑具有較小的面積,那么樓層的數量以及樓棟的數量就會有所增加,這樣一來樓層之間的間距就會逐漸縮小。同時對于日照標準也要進行綜合考慮,要確保每棟建筑的日照時間必須達到國家的最低標準要求,因此必須嚴格控制樓層的數量以及樓棟的數量,在容積率、樓棟間距以及樓棟數量之間必須保持良好的平衡性。但是要想在容積率一定的情況下,實現“高綠化、低密度”建筑設計目標,就必須舍棄一梯三戶或者兩戶這種不經濟的建筑設計,并且還要在原來最多一梯四戶的基礎上,逐漸轉變成最少一梯四戶,這樣才能有效地擴大建筑的面積,從而達到降低樓棟數量的目的。對于比較簡單的住宅建筑項目來說,如將其建筑的底層面積設置為S1,總面積設置為S,占地面積設置為S2,容積率為2,密度為20%。那么S1=0.2,S2=252,S=10S1,由此可以看出,樓層數建設為10層。當中小戶型住宅建筑的容積率小于2時,就需要按照小高層的住宅建筑進行開發設計,并且還要盡可能的確保建筑的密度較低。反之,如果住宅建筑為高層建筑,則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就是容積率。小高層住宅建筑的消防標準一般都比較低,且各個樓層的公共交通都非常窄。而戶型較大,且品質較高住宅建筑的主要戶型一般為一梯兩戶。住宅建筑的高低決定每棟樓之間的距離,即每棟樓之間的間距與建筑的高度成正比。另外在對低容積率的住宅建筑進行開發和建造時,設計師就必須在設計時就達到“高綠化、低密度”的環境居住標準,因而技術上不會出現較大的題。我國目前的基本國情就是具有龐大的人口數量,但是人均土地占有的資源卻非常少,在土地開發的過程中,各級地方政府都嚴格按照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并盡可能節約的基本政策。另外在公開招標城市土地的有關文件中,大部分都要求中小戶型住宅建筑必須占據適當的比例,這樣才能有效地滿足實力較弱的經濟群體的剛性需求。如今的開發商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為: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案來既保證住宅建筑的高容積率,又能獲得較高的住宅品質。

2 中小戶型住宅建筑設計的方法

2.1總平面布置

在布置總平面時,其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就是在“高綠化、低密度”的設計理念下,為人們創造更加舒適優質的住宅環境。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則需要從以下幾點著手:一是最大程度地減少建筑的樓棟數量,在平面設計的過程中,要對如何增加單層樓層的面積進行適當的考慮,要盡可能地使每棟單元在保證六戶的同時,還能跟其他單元進行有效的拼接,這樣樓棟才能具有靈活的組合以及合理的布置。這樣布置的優點是既能促使單棟建筑的樓層面積增加,又能促使用戶居民公攤的面積的占比逐漸降低。其次就是要對建筑大樓的上限進行充分利用,增加建筑樓層,并對建筑的樓層高度進行合理的設置,如果每層樓能夠在原來的高度上再下降2 cm,那么每棟住宅建筑就能增加兩層樓層面積。通過在平面設計時增加建筑的單層面積與向上增加樓層相比較來看,后者更加具有優勢。其根本原因是前者很有可能會出現住宅平直下降的問題。每戶平均建筑面積的下降是能否變動規劃指標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一般情況下,降低戶均面積,就會增加總戶數,而后者的增加就必定導致增加規劃指標,由于各個因素的增加,開發商就會面臨更多的問題,而其中最顯著的問題就是增加車位數。增加了停車位,就會導致居住環境的質量下降,而對于這類問題的解決,建造單位就必須建造一個地下車庫,以地下車庫為主,地上車位為輔,從而最大程度地避免居民的生活受到車輛的影響。

2.2綜合性設計

1)公攤建筑面積的比例。

一般情況下,如果購房者比較理性,那么其重視的則主要是公攤建筑面積的比例。購房者會力爭將這一比例控制在15%的范圍以內,如果比例超出了20%,他們則難以接受。如果高層設計在18層以上,在一梯兩戶或者是一梯四戶中,每一樓層的公共交通大約將面積設計為40m2或者70m2。按照每一住戶占據90m2的建筑面積來進行計算,則公攤建筑面積的比例則為22.22%或者19.44%。因此,在90m2以下的中小戶型建筑如果想要有效地控制公攤建筑面積的比例,最佳選擇就是一梯五戶或者一梯六戶的住宅戶型。另外在設計住宅建筑的過程中,要綜合優化樓梯、過道以及電梯等公共交通區域,并確保其面積要比上述的標準要求低。

2)精細化住宅戶型的設計

在現代住宅中,其組成的因素主要有客廳、餐廳、臥室、陽臺、書房以及衛生間等,形成動靜分區。按照產品的不同定位以及客戶的不同需求,設計具有針對性以及差異化的住宅戶型非常有必要。但是在相關政策要求下,設計的住宅戶型不僅僅是滿足這些需求,而是設計者在進行住宅設計的過程中,要在有限的面積范圍內設計出具有較高品質的室內居住空間。因此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就必須綜合思考人體工程學以及行為方式等,要將冰箱、洗衣機、潔具三大件,洗菜池以及灶臺等較小的元素都納入到戶型綜合設計的考量中去??傊?,要精細化設計戶內的每一處空間,在確保設計戶型的過程中,還要保證戶型的功能齊全、面積可控、空間整齊以及尺度適當。

3)避免存在無效空間

隨著有關規范條例的不斷出現,在傳統的房產建筑中,其設計的理念主要是“大與豪”,而現代建筑的設計理念則是自由、舒適。要去除以往設計理念的弊端,就必須將傳統建筑中的無效空間進行消除。一般無效空間指的是在壓縮或者消除空間之后,其功能還存在。例如在客廳中,無效空間的降低最有潛質。一般客廳的功能主要是視聽,目前在客廳內安裝壁掛液晶電視已經成為了主要潮流趨勢,而一般3.5~4m的視聽空間最為舒適。因此,對客廳進行適當的壓縮就能有效促使無效空間被降低,并且還不會對客廳的視聽功能造成較大的影響。又例如在衛生間內,一般情況下,對于馬桶正對門這樣的設計方式,業主大都很難接受,但是如果不按照這種方式設計,那么衛生間內就會存在較多的無效空間,針對這一區域的設計則存在較大的困難,因此在實際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更多的調查和研究。

3 總結

綜上所述,在設計中小戶型建筑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確保設計結果能夠與“90m2、70%”這一標準政策相符,同時在進行設計時,設計師也需要不斷找尋靈感以及實時創新,這樣才能確保中小戶型住宅建筑能夠受到人們的廣大歡迎。

[1]楊儆.探討中小戶型住宅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設計方法[J].福建建材,2015,03:27-28+52.

[2]徐海蛟,李廣.東北地區中小戶型住宅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設計原則[J].黑龍江科學,2014,01:225.

猜你喜歡
樓棟容積率小戶型
推行“樓棟工作日”提升城市社區治理能力
青年小戶型住宅室內設計思考
句容市崇明街道:“樓棟黨員”引領基層治理能力提升
輝南縣:“小樓長”發揮大作用
“樓棟自管”為何行之不遠
淺議優化配置提高土地容積率
深圳:擬嚴控城市更新規劃容積率優先安排居住功能
小戶型室內設計中低調奢華的空間氛圍營造
住宅建筑設計——小戶型集合
基于補償性容積率計算的工業用地容積率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