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我國的貨幣政策有效性因素分析

2016-03-11 12:13張卉
2016年3期
關鍵詞:傳導機制貨幣政策有效性

作者簡介:張卉(1983.12-),女,漢族,上海人,本科,研究方向:西方經濟學。

摘要:我國的貨幣政策是央行用來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它是實現一定的經濟目標所采取的在金融經濟領域的各項措施。如何選擇有效國家的貨幣政策,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是有很大影響和意義的。本文聯系我國實際情況,闡述我國貨幣政策在近年取得的成績和成就,并且指出影響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因素;也例舉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探討我國提高貨幣政策有效性的措施。

關鍵詞:貨幣政策;有效性;傳導機制

一、貨幣政策有效性概述

(一)貨幣政策概念

在我國,貨幣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影響經濟活動所采取的措施,特別的是指控制貨幣供給和調控利率的各項措施和方針。

(二)貨幣政策工具

公開市場業務與普通的金融機構證券買賣不同,指的是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買賣政府債券來控制貨幣供給和利率的政策行為。再貼現是指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將貼現所獲得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轉讓。利率政策是指中央銀行控制和調節市場利率以影響社會資金供求的方針和各種措施。它是中央銀行間接控制信用規模的一項重要的手段。存款準備金政策是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存款規定存款準備金率,強制性地要求商業銀行等貨幣存款機構按規定比例上繳存款準備金,影響貨幣供應量的一種政策措施。

二、我國貨幣政策效果分析

(一)我國貨幣政策取得的成就

人民銀行對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物價水平基本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1.針對貨幣政策我國采取了適時適度調整,對金融的未來有著預測性,先導性。2.針對我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取得了進步,供求在影響市場匯率中有著大大的影響。3.針對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平穩進行,利率在貨幣政策傳導中的作用不斷增強著。4.各種貨幣政策工具體系不斷豐富著,在經濟的發展匯總,發揮出總量調控和結構調整的強大作用。5.人民幣“走出去”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國際貿易和投資中,我國人民幣的使用迅速加強著。

(二)我國貨幣政策存在的問題

1.中央銀行的獨立性不足。我國的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存在不足,貨幣政策呈正相關關系。根據我國發布了的《中國的人民銀行》中國的人民銀行獨立性已經受到法律的保障,但貨幣政策的決策過程只有“相對獨立”,貨幣政策的制約的原因是多目標約束導致了減少了的目標的獨立性。

2.貨幣供給的內生性失衡。貨幣供給內生性是指所謂的實際貨幣供應量取決于貨幣需求是由經濟中的許多因素決定的。央行只能被動地充當投放貨幣的角色,以適應貨幣需求的變化??墒且驗闆Q策機構的經濟獨立增強和經濟的發展,中國的貨幣供應量表現出了不斷增長的內生性。

3.貨幣傳導機制受阻。貨幣政策是為了達到預期的效果,關鍵在于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順暢。我們成立了“中央銀行到金融機構到投資者到國家收入”傳導系統,與西方傳導的利率傳導機制的核心有所不同。主要的經濟和財務行為不規范,從而使貨幣政策傳導被阻斷。沒有深入的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使得傳輸機構比較慢。中國目前的“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原則方針,不利于創新金融產品,以及非金融機構為了自己的利益,不一定落實央行政策意圖,從而削弱了貨幣政策的權威。

4.外匯儲備過剩。我國外匯已達3.23美元,世界第一。高額外匯儲備導致的貨幣流動性過剩的快速增長,由于外匯儲備增長和基礎貨幣的問題有著直接聯系,因此,央行的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和獨立性受到嚴重影響。

5.商業銀行改革的不足。各銀行的分行收縮了,在以前,金融機構根據貸款權限部門機構,貸款權限現已關閉。絕大多數的城市,甚至縣支行行貸款幾乎沒有權利去放貸了。

6.利率政策非市場化

利率沒有完全市場化,雖然加息可以加大流動性,但不能真實地反映供給和資金需求,難以有效地促進靈活地調整經濟主體的行為,對貨幣的影響供應是非常小的。

三、提高我國貨幣性政策有效性的建議

1.保證了央行決策的獨立性。我國加強了對經濟中央銀行的獨立性,以提高其執行貨幣政策的自主權。貨幣政策長久的穩定貨幣的目標是直接確定政策。中國央行的獨立性不高是癥結的主要原因。央行目標行為是《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多樣性的存在,容易導致顧此失彼的現象。加強央行和相關部門之間的中央協調。制定和央行貨幣政策調整一定要把握好金融機構的詳細信息,以資助可在操作上出現的健康和財務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

2.提高貨幣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公開市場操作是理想的工具來微調貨幣政策,但其有效運作,需要一個發達的金融市場為后盾。因此,中央銀行貸款將成為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以及公開市場操作和存款準備金規范系統的優先發展。為了實現間接控制貨幣供應量。要著眼于分工,儲備和貸款集中于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再貼現公開市場操作的長期資金的調整主要用于調節商業銀行的空頭頭寸。

總量控制和結構調整的貨幣政策工具是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和再融資集中在調控總量;再貼現主要用于結構的調整,以保證利率結構。

3.完善我國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我國應該要進一步完善貨幣市場,進一步增加了市場的開放性,要求銀行增加了銀行間市場的覆蓋面。加快票據市場的發展,提高再貼現貨幣政策的運行狀態。再貼現傳導起到更直接的作用。然后,對溝通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進一步加深。我國現在需要大大提升市場的資本的質量。我國也要在引導商業銀行防止風險防范和處理信貸業務關系上加以教導和指示,這對于傳導機制很重要

4.緩解我國外匯儲備持續增長。擴大人民幣浮動區間,未來可能導致早日消除在人民幣大幅波動的潛力,可以有效地降低國際套利的影響,由于固定匯率目標造成本國貨幣匯率對外匯供求關系沖擊,發揮資本流動監管的角色作用,應當加強合作,利率政策匯率政策的配合。

加快匯率改革,實現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的實施。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作為一個真正的浮動匯率制度的改變,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

5.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商業銀行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完善其治理結構,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強化資本約束,進行股份制改造,并支持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上市,在保證國有控股的條件下,積極引進其他資本,實現股權多元化。第二,強化成本約束和利潤考核。建立切實可行的激勵———約束,風險———收益相對稱的委托代理制度,使多數分支行的機構收入和個人收入都與本行的盈利水平相聯系,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第三,加強金融監管,完善外部約束,加強銀行間,金融機構間合作。

6.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目前,央行基本上是確定了低利率和銀行存貸款利率市場化。這樣的政策不利于優化資源配置,因此,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要快速加強,繼續改善利率的結構,要以央行基準利率為基礎,形成基礎市場供應和資金需求,然后在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形成中介和傳輸機制,發揮利率市場化的功能。(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參考文獻:

[1]郭海燕.我國貨幣政策與金融穩定內涵的風險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4(23)

[2]寧海燕,方磊.我國貨幣政策與金融穩定內涵的風險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02)

[3]屠春枝.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的關系分析[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5(11)

[4]徐爽,巴幸原,唐曉樂.金融創新對貨幣政策的影響與對策[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5(07)

[5]田曉菲.貨幣政策對經濟影響及未來貨幣政策取向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5(17)

[6]易憲容.貨幣政策寬松幅度或下降[J].中國經濟信息.2015(15)

猜你喜歡
傳導機制貨幣政策有效性
正常的貨幣政策是令人羨慕的
研判當前貨幣政策的“變”與“不變”
“豬通脹”下的貨幣政策難題
貨幣政策目標選擇的思考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