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親的板車

2016-03-11 09:28章中林
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2016年3期
關鍵詞:刺槐車把板車

章中林

板車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農村是常見的,繁盛時候幾乎到了每家一輛的地步。七十年代,莊稼活兒主要是人挑肩扛,隨便哪里一走,都是挑著擔子努力前行的農民。板車是八十年代初進入家鄉的。最先有板車的是喜子一家。他的父親在車隊上班,看到兒子身子單薄,就從北方倒騰來了一輛板車。它一出現就吸引了眾多的目光。父親圍著板車摸了又摸,按了又按,看著板車眼睛都移不開了,就連柳蔭都搖不走他的目光。

父親回家之后,時不時就念叨一兩句板車的好處,似乎那真的就是一個寶貝似的。板車好,一車能拉兩三分田的稻;板車好,一車能拉四五擔棉花;板車好,一車能拉六七百斤山芋……看著他專注的目光,聽著他不停的念叨,讓人疑心有了板車就不要力氣似的。父親的關心我們是不在意的,我們想到的是,有了板車,我們就可以趴在上面,讓父親把我們拉著上集市。不用走路,還可以在上面想坐就坐,想臥就臥,那多舒坦啊。

1983年風調雨順,糧食獲得了大豐收。下壩的三畝田割下了之后,都要往家里挑,那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父母和奶奶為了把稻挑回家起早摸黑花了足足兩天的時間,連衣服都濕了幾身,而喜子他們只用了一個上午,人還輕輕松松的。這鮮明的對比讓父親下定決心要擁有一輛板車。秋收之后,父親就跑到供銷社去問——一副車腳165元,家里連100元都沒有。父親抱著希望去,最后也只能帶著遺憾回了家。

車腳沒有買回家,父親卻提前把車盤備下了。那年冬天,家里請木匠師傅打床,他就把早就備好的刺槐樹從樓板上放下來,讓師傅給他打車盤。師傅說刺槐樹大了,做車盤可惜了,不如做床丁。母親也說刺槐紋路好,做床丁好看。父親卻堅決不同意,說刺槐扎實耐折騰,大了就修一下。拉重的東西,最好蠻實些。車盤打好了,村里人都說我家的車盤板實,能拉五六千斤??粗l親贊賞的目光,父親很是得意。

人勤地不懶。1984年,父親又迎來了一個豐收的年成。雖然我們兄妹讀書負擔重,但是他再也沒有耽擱,賣了水稻和棉花,就直接去了鎮上的供銷社。父親走了30里路到鎮上,連午飯也沒有吃,就扛著六十多斤的車腳趕回了家。放下車腳,父親除了一臉煙塵,臉不紅氣不喘,看不到一點疲憊。車腳安上了車盤,我們都爬了上去,父親拉著我們在院子里轉了三四圈,一個勁地說真好真好。

有了板車之后,父親似乎年輕了,到哪里都拉著板車,拉水稻,拉棉花稈,拉菜子,就是送一個犁耙,他也帶上它。父親與板車的故事里,最驚險的當屬那次下大雨從下壩拉稻回家。從下壩上到大路,需要爬一個陡坡。由于下雨路滑,父親在爬坡時一腳踏空連人帶車栽進了路旁的深溝里。板車雖然翻了個個兒,但是車把卻安然無恙,穩穩地扎在了土里。父親雖然沒有來得及跳開,但是有車把的空間,并沒有受傷。此后,父親對板車更是青睞有加,就是冬天不用了,也會把它抹得干干凈凈,收進角屋里。

白駒過隙,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父親買了電動車,板車也走進了它的歷史里?,F在,雖然它不再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但是父親還把它當寶貝一樣收藏著,時不時把它抹一抹,說一說當年的故事。

(編輯 ?花咖)

猜你喜歡
刺槐車把板車
跟著母親去擺攤
日出(外一首)
悠悠板車情
板車
學車記
刺槐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刺槐樹
一種電動自行車智能安全車把的設計
我終于學會了騎自行車
臂戴后視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