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制藥微生物學“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2016-03-12 17:26田興國周劍麗
廣州化工 2016年24期
關鍵詞:混合式生物制藥微生物學

田興國,鄧 斌,周劍麗,覃 引

(貴州理工學院制藥工程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3)

?

生物制藥微生物學“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田興國,鄧 斌,周劍麗,覃 引

(貴州理工學院制藥工程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3)

從微生物學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探索,優化現有微生物學教學,初步建立了一套適合我院生物制藥專業特色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理論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在實踐過程中,將“混合式”教學引入到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理論和實際動手能力。對于一些理論性強的知識點,可以通過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相配合的方式,互相補充以生動形象的視頻及動畫效果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提高學生上課效率。

生物制藥;微生物學;“混合式”教學改革

近年來,利用生物技術制藥的產業發展迅猛,使得社會對生物制藥技術人才的需求日漸增多,綜合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對于生物制藥專業來說,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模式來培養合格的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尤其重要。生物制藥是指綜合運用微生物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技術、化學、藥學等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利用生物體、生物組織、細胞、體液等生物材料來制造用于預防、治療和診斷的藥物。生物制藥已成為制藥業中發展最快、活力最強和技術含量最高的領域。

生物制藥專業發展迅速,各個課程的教學體系需要規范、完善和提高,微生物作為本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橫向上與同為基礎課程的微生物學緊密相連;縱向上是相關專業課程如生物制藥技術、發酵工程等的基礎。因此,對于生物制藥專業來說微生物學課程顯得至關重要[1]。

微生物學(microbiology)是生物學的分支學科之一。它是在分子、細胞或群體水平上研究各類微小生物(細菌、放線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原生動物以及單細胞藻類)的形態結構、生長繁殖、生理代謝、遺傳變異、生態分布和分類進化等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并將其應用于工業發酵、醫學衛生和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科學。這門課程理論性強,內容抽象、知識緊密、化學結構和反應式錯綜復雜、不斷涌現的新知識越來越多,因此學生難以掌握,成為生物制藥專業最難學的課程之一。除此之外,國內現有的微生物教學體系中偏重理學和醫學,在工科微生物的教學中并非完全適應。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在有限的學時下,消除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畏難情緒,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是微生物學教學的一個難題。因此,在新形勢下,必須結合生物制藥專業特點進行微生物學教學改革,將這些深奧南斗的理論知識以及錯綜復雜的代謝反應轉變成淺顯易懂、形象具體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消極的學習態度,使他們由被動變主動學習,掌握微生物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為生物制藥專業課程學習打下良好基礎[2]。

微生物學的特點是微生物種類多,結構復雜,代謝途徑繁雜,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理解和記憶,學生普遍感覺到內容抽象難懂,缺乏學習興趣。為提高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應從課程的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研究:

1 “三基”教學法

1.1 基于問題的教學法,激發學生求知欲

采用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的小組討論形式進行教學,達到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講代謝時提出問題:吃糖會引發肥胖癥嗎;講氨基酸代謝時,提出的問題:轉氨酶偏高代表什么問題。學生帶著提出來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學習知識同時訓練了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自學的興趣和能力。

1.2 基于案例的教學法,深入理解知識點原理

授課過程中,在講解枯燥的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可以穿插相關的應用性案例,結合現實生活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分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講述食品添加劑時,可以選取“三聚氰胺牛奶”這一案例。結合這個事件,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商家為啥要向牛奶添加三聚氰胺,蛋白質測定的國際方法是什么。通過這樣的案例可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知道學習到的知識完全可以用來服務現實社會。

1.3 基于項目的教學法,學以致用

將課本散碎的理論知識應用于真正的社會生活,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比如,在講到維生素的來源、分類及作用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研,調查維生素主要來源于什么食物,維生素主要分為那幾大類以及它們分別的作用是什么。通過這樣的市場調查,讓學生將微生物學的基本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學有所用,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

2 利用清華在線等教育網絡平臺,輔助課堂教學

通過多種途徑,利用網絡視頻,精品課件等課下輔導學生,積極復習課上所學內容。除此之外,教師可以上傳課件,布置課后作業以及安排在線答疑等環節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所學內容。開通清華教育在線,上傳優秀的網絡課件、視頻以及課后作業,方便學生課后復習和檢驗學習水平;除此之外,還可以在線回答學生學習中碰到的疑惑。

3 引入仿真模擬軟件輔助教學,形成教學內容多樣性

利用微生物學仿真模擬系統可加深學生對理論教學知識的理解力。仿真模擬是由動畫、視頻資源、音頻資源、文本課件構建出虛擬現實技術,在此技術基礎上組建出虛擬實驗室、虛擬仿真儀器操作等。微生物學這門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理論教學通常采用講授法教學,不可能完全以實際操作來驗證所學知識,這樣對所學知識直觀性認識較差。微生物學仿真模擬系統的引用,使理論課程中涉及實驗實訓的大部分內容可以在仿真模擬系統中實現模擬操作,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直觀性理解,提高知識的銜接性;并且微生物學仿真模擬系統具有動畫性、藝術性、情景性等,能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酶作為催化劑催化底物反應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難點,傳統教學甚至多媒體都無法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利用仿真模擬軟件可以實時逼真地演示酶作為催化劑發揮作用的全過程。

4 提高實驗教學質量、輔助課堂理論教學

微生物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科學,微生物學實驗教學不僅是夠幫助學生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且還是啟迪學生思維、孕育創新意識的最佳溫床。根據理論教學的重難點,有針對性的安排實驗課程,這樣既能加深學生理論知識的理解,又鍛煉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5 結 語

在實踐過程中,將“混合式”教學引入到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理論和實際動手能力。對于一些理論性強、晦澀難懂的知識點,可以通過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相配合的方式,取長補短、互相補充以生動形象的視頻及動畫效果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提高學生上課效率。對于比較復雜的化合物空間結構、以及反應機理及過程的探討,可以通過仿真模擬軟件輔助教學,形成教學內容多樣性,便于學生發揮想象充分理解復雜的知識點。課后學生可以通過清華教育在線教育平臺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并完成課后習題檢驗自己所學的效果,同時也可以在線向老師請教問題。

[1] 杜敏,郭迪,李脈.生物制藥技術專業微生物學課程改革探索[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7,20(6):71-72.

[2] 李劍芳,田豐偉,張灝.《微生物學》教學與課程建設的幾點體會[J].江南大學學報,2009,29(1):75-77.

[3] 郭端強,廖春麗,方改霞.提高微生物學教學效果的方法研討[J].教法研究,2012(11):74-75.

[4] 許暉,孫蘭萍.生物技術專業微生物課程改革與實踐探討[J].中國教育科研與探索雜志,2006(6):1-2.

[5] 吳石金,黃海嬋.談談自助式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模式[J].微生物學通報,2006,33(2):168-171.

Hybrid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Microbiology in Bio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TIANXing-guo,DENGBin,ZHOUJian-li,QINYin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izhou Guiyang 550003, China)

From microbiology teaching method reform and exploration, the existing microbiology teaching was optimized, and a set of suitable for department of biopharmaceut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mode was preliminary established. In the course of practice, the hybrid teaching into the course of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nd improve students’ theory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learn some obscure knowledge, through multimedia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t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 with a vivid video and animation effects to students to demonstrate teaching content, improve student efficiency in class.

Bio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microbiology; hybrid teaching reform

生物制藥專業微生物“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校級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4JXGG13)。

田興國(1985-),男,碩士,主要從事微生物與發酵。

TQ

A

1001-9677(2016)024-0134-02

猜你喜歡
混合式生物制藥微生物學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學之父
廣東中農聯生物制藥有限公司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開展微生物學雙語教學實踐
生物制藥的研究和發展
高職生物制藥專業發酵技術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混合式”教學在《工程力學》課程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淺議“混合式”教學理念在翻轉課堂中的應用
高職生物制藥工藝學課程教學改革
PBL結合CBS教學法在留學生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物聯網中MAC協議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