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工程教育教學改革探析

2016-03-12 06:36汪建剛蔡文芬
關鍵詞:課程體系設置人才

汪建剛,蔡文芬

(安徽三聯學院,安徽 合肥 230001)

高校工程教育教學改革探析

汪建剛,蔡文芬

(安徽三聯學院,安徽 合肥 230001)

本文立足于當今工程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從人才培養方案設計、課程體系設置、理論與實踐教學組織及師資隊伍建設等幾個方面入手,對工程教育教學改革加以探究,以期提升學校工程教育教學水平,培養出具有社會競爭力的高素質工程應用型專門人才。

工程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全面進步,現代工程逐漸演變成集社會性、科學性、實踐性、創新性等特點于一體的綜合性工程[1],對高層人才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工程教育教學也面臨了新的挑戰。

1 工程人才培養要求

工程教育的培養應面向產業界,在當今科技革新時代的大背景下,賦予了現代工程人才新的使命,迫切需要工程人才不斷向多元化發展,成為具有專業素養、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及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成為能夠處理實際工程問題并且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1.1 具備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

熟練掌握本學科專業知識,并不斷向跨學科專業方向延伸,加強學科間知識的滲透與融合?,F代工程人才應不僅僅只局限在單一的學科領域層面,還應貫穿于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多個領域,具備跨學科、跨專業的整合力。同時,因工程的實踐本質,實踐能力是工程人才培養的必修課,光談理論知識只能是“紙上談兵”,要學會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才能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1.2 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素質

(1)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是工程人才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良好的思維能力可以有效抓住問題的核心與本質,撥開重重迷霧,去偽存真,找到最優化解決方案,同時獨創性的思維也是發展創造能力的基礎,有益于工程技術的不斷革新。

(2)協作精神。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精細,任何工程領域的工作都離不開團隊的力量,作為專業的工程人才,要具備協作精神,將自己置身于集體中,始終保持合作意識,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達到1+1>2的效果。

(3)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在各種實踐活動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發明的能力[2],當今社會,創新意識和能力已成為決定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和地位的重要因素。因此,工程教育需順應潮流,以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工程人才為核心,適應社會發展的多變性。

2 工程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工程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

人才培養目標是畢業生在畢業后5年左右能夠達到的職業成就的整體描述,培養目標設置應同時符合內外部需求,外部需求即社會及學生的期望與要求,內部需求包括學校的辦學定位及教學質量追求。但目前的現狀是,諸多高校設置的工程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與科學教育人才培養界定模糊,未能體現工程教育的特殊性,沒有在工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留有側重點,致使畢業要求及相應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無法與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工業需求相呼應。

2.2 工程教育培養模式不靈活

我國現階段的社會發展大背景要求工程人才應是綜合型、多元化的,相應的,培養模式也應作出調整,單一固定的培養模式教育出的學生千篇一律,淡化了不同學科專業間人才培養要求的區分度,無法滿足社會的多層次需求,限制了學生作為教育教學主體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人才的可持續發展。

2.3 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

課程結構的設置割裂了學科與學科間的聯系,文理分家,沒有形成縱橫向貫通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陳舊,理論不能有效指導實踐,專業知識與工程實際脫節,課程教學僅拘泥于本學科專業,對人文科學、經濟、社會等外圍知識的涉入很少,缺乏綜合性課程,培養出的工程人才無法具備一專多能的復合型知識結構。

3 工程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改革思路

3.1 建立科學的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作為學校開展教學活動、組織教學管理的基礎,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及課程設置構成了人才培養方案的主要內容,根據成果導向理念[3],人才培養方案應反向設計,根據學校工程教育的辦學定位明確人才培養目標,依據人才培養目標確立畢業要求,在滿足畢業要求的前提下進行課程設置,確定培養模式,最終形成人才培養方案。為適應工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應針對各學科專業的不同特點,靈活變換人才培養模式,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向多樣化發展。

3.2 合理調整課程結構體系

調整工程教育教學課程體系應強調“頂層設計、整體優化”,著眼于人才培養全局[4],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畢業要求,重構課程設置,明確各門課程在人才培養計劃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強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與課程體系的內在聯系。同時,注重課程內容的更新與整合,減少課程間知識點的重合,納入前沿知識,使學生及時了解本學科專業的最新研究成果與發展動向。學校應設置相應的課程體系,保證學生能夠發展成為全面的復合型工程人才。

3.3 加強工程實踐環節

實踐教學應高標準、嚴要求,課程體系設置應以實踐為導向,突出“工程訓練”及“創新教育”兩大核心命題,加重實驗教學與工程實踐比例,開展的工程實踐應由淺入深,由局部到全局,循序漸進,始終不斷線。[5]通過工程實踐,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實際工程操作技能,也有利于培養創新精神,增強工程意識,并且可以在實踐訓練中逐步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工程實踐上,實習實訓應與工程生產緊密結合,讓學生到企業中去,充分發揮企業對學生的吸引力,深刻感受到企業的工程氛圍,積累工程經驗,真正與社會接軌。

4 結束語

針對教育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高校應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課堂與實踐教學以及師資隊伍等方面進行優化調整,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將改革落到實處,使工程教育充滿生命力,為培育出真正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工程人才做出貢獻。

[1]張炳生.現代工程及其特征探析[J].蘇州大學學報,2007(1):116-118.

[2]李存金.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實踐途徑與機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3(1):1-5.

[3]李志義,朱泓,劉志軍,夏遠景.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高等工程教育教學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00-103

[4]董娜.基于工程素質的高等工程教育課程改革的研究[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6:35-38

[5]陳國聰,張濟生.開展工程綜合實踐,培養學生實踐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2):46-47

On 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Jian-gang,CAI Wen-fen
(Anhui Sanlian college,Hefei Anhui 230001)

Based on the problem existing in current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from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design,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s,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the building of the contingent of teachers,several aspects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should be explored and has strong social competitiveness of high quality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tal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schools teaching level,cultivat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Personnel training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省級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項目“地方性應用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2013jyxm567)。

(責任編輯:吳 芳)

汪建剛(1971-),男,安徽安慶人,講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

猜你喜歡
課程體系設置人才
人才云
中隊崗位該如何設置
船舶防火結構及設置的缺陷與整改
高職Java程序設計課程體系建設思考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