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料理、法式融合傳統菜大變臉

2016-03-12 22:26呂賢修
海外星云 2016年5期
關鍵詞:慕斯蒜泥湯包

呂賢修

烹飪技術在進步,廚房越來越像實驗室。厭倦了傳統菜肴,想來點不同選擇?從法式蝦球、辣味牛排,到鮮嫩的分子低溫燜魚,看不到西紅柿的“西紅柿原汁膠囊”……完全可以吃出不一樣的感覺!

分子低溫烹飪的牛仔骨

團圓菜飄法國香

新年前夕, 30多位華人微信美食團饕客群聚美國紐約曼哈坦下東城新開張的Li-lis餐廳品嘗“亞洲風味法式料理”,混合韓國泡菜、天婦羅酥皮的生鮪魚塔塔,沾醬隱約帶有豆瓣醬香辣的牛排與鵝肝。

獨家生煎湯包

曾于紐約多家高級法國餐廳、牛排館擔任主廚,擅長亞洲融合式料理的主廚兼餐廳負責人錢鶴信手拈來,設計三道“中法合壁”的團圓飯菜色。

廣東話“蝦”與“哈”諧音,主食材為鮮蝦的這道蝦球,取名為“新春笑哈哈” 。蝦絞肉混合法式料理常用的奶油慕斯,以及花雕酒、鹽、胡椒、青蔥、少許姜末攪拌定型,提升香氣,放在切片大黃瓜上進蒸籠,再鋪上鮮紅的蝦卵提味、裝飾。法式料理必有的高湯沾醬,包含干貝、花雕酒,以雞湯勾芡煨成醬汁,再以枸杞點綴,健康、又充滿喜氣。他建議奶油慕斯可用雞蛋白替代,家里也可以做。

此外,“花開富貴”,牛仔骨加入紅酒燉煮,淋上法式黑胡椒醬,搭配中式蔬菜上海白菜、栗子、冬筍,符合時令,也有吉祥含意。

“風生水起”,挑選最嫩的豬柳,以紅酒、百里香、羅斯瑪麗、大蒜、紅酒等佐料先腌過,也可留作醬汁,煎好后裝盤,搭配一把王子菇充當撈面。

分子科學新口感

曼哈坦中城的餐廳“中國小吃”,以道地面點聞名。經過多年研究,一份以低溫加熱保留食材原味的“分子烹飪”菜單,近期也悄悄浮現。這種源自法國、西班牙等地的科學方式,被應用于一向最重視經驗、火候的中式料理,也引起西方媒體的關注。

蔬菜湯包透明誘人

老板張曉途介紹分子烹飪的法文為Sousvite,多用于肉類,真空包裝,長時間在50至80度的水中烹煮,維持軟嫩。其實與西方常見的大塊烤牛排、中式清蒸鮮魚、白斬雞、肉片切絲快炒等類似,都是為了鎖住水分,原汁原味。但這類加熱方式一直局限于老師傅的經驗,“太快不熟、太久如柴”,說不出科學原理。高溫烹煮,常面臨食材表里溫度不一,但低溫、恒溫則解決這種問題。哈佛大學還曾開設相關課程,視此為物理科學,并用核磁共振設備觀察肉類低溫烹煮時水分的變化,找出最佳口感的時間與溫度。

大廚劉川以牛仔骨為例,這是牛最老的肉,第一次他嘗試用80多攝氏度來煮,最后肉爛了,但肉質柴;多次失敗后,終于發現以60攝氏度,煮90個小時,最后快速煎過,增添碳化的香氣,再淋上醬汁,頂端鋪上低溫處理的牛肉,手撕再油炸,入口如肉松,瞬間粉化。

又如一道椒麻雞,類似的加熱方式,雞胸肉的口感卻如油雞雞腿般彈牙。低溫加熱多用于肉類,他說目前的限制是綠色蔬菜,因為會變顏色。

家中無此特殊恒溫加熱設備也可仿效。他以店內受歡迎的蒜泥白肉為例,用約82攝氏度煮四個小時,肥肉不膩而彈口,瘦肉幾乎感覺不到纖維。鍋中水的高度剛好淹住肉便可,水不滾沸,控制溫度,減少破壞。切片后卷入青蔥、黃瓜絲,淋上包含冰糖與香料熬制的紅醬油,或用醬油膏替代,以及蒜泥、少許花椒油、香油,最后灑芝麻。

另一道三汁悶鍋魚,土豆、蓮藕、南瓜、紅薯、紅椒、洋蔥等先以大豆醬、蕃茄醬、豆瓣醬、甜面醬爆炒,放入砂鍋燜軟;魚肉先煎去腥,再放入砂鍋中低溫燜,維持了魚肉的細嫩。

蒜泥白肉

另一種分子料理方式是“水膠體”,也屬于低溫菜,類似果凍、膠囊的視覺效果,改變食材的結構,但因為濃縮原味,入口充滿驚喜。

張曉途介紹一道蔬菜湯包,外包一層以海藻酸鈉等原料制成的膠質,晶瑩剔透,里面是事先熬好的蔬菜湯,還懸浮著一顆菜心。一般湯包搭配姜絲,他改用高度脫水的加糖姜片,一口“吞”下,湯包在口中清脆地爆開,姜的清香襯托出湯汁鮮甜。

相同的料理手法也用于甜點,比如一道“西紅柿小吃”拼盤。盤內各種西紅柿甜點依水分多寡排開,西紅柿膠囊是將西紅柿榨汁后,反復沉淀,留下透明原汁制成膠囊。一旁有西紅柿慕斯加上奶油定型,搭配西紅柿松糕,以及以50攝氏度經過兩天烘干的西紅柿粉,每一樣都是“吃西紅柿但不見西紅柿”。?笏(摘自美國《世界周刊》)(編輯/袁紅)

猜你喜歡
慕斯蒜泥湯包
慕斯蛋糕
難以忘懷的灌湯包
被愛的滋味你嘗過嗎?
做湯包
幸運湯包
狐臭試試隔蒜泥灸
蒜泥點唇
春日下午茶
蒜泥白肉
美妝High Tea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