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應性鼻炎豚鼠動物模型文獻研究*

2016-03-13 03:58李昕蓉張勤修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 2016年2期
關鍵詞:豚鼠變應性造模

曾 斌,劉 洋,李昕蓉,張勤修**

變應性鼻炎豚鼠動物模型文獻研究*

曾 斌1,劉 洋2,李昕蓉2,張勤修2**

(1.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 成都 610072;2.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成都 610072)

目的:通過對近5年來發表的變應性鼻炎豚鼠造模的相關文獻進行檢索,并對其研究方法進行總結。方法:以“變態反應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枯草熱”、“豚鼠”為中文檢索詞,以“guinea-pig model”、“guinea-pig model”為英文檢索詞,對萬方、維普、中國知網、Pubmed數據庫中2010-2015年發 表的相關文獻進行檢索,對所檢索文獻進行歸納分析。結果 :本次篩選文獻205篇,納入文獻60篇。致敏藥物共3種,致敏方式共6種,造模周期在7-48天不等。其中,最常用 的致敏藥物為卵清蛋白(OVA)聯合(Al (OH)3,占63%;最常用的致敏方式是單純滴鼻法,占40%。在造模后評價方面,以主觀性評價為主,主觀評價占56.7%。結論:目前中醫類研究缺乏根據證候造模的標準路徑,且變應性鼻炎豚鼠造模藥物、方式、評價等各方面形式多樣,無統一標準。

變應性鼻炎 動物模型 豚鼠 文獻研究 綜述

變應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IgE介導的鼻黏膜Ⅰ型變態反應性疾病,以鼻癢、流清涕為主要臨床表現,現已成為全球性健康問題[1-3]。在該病的基礎研究方面,由于疾病動物模型具有倫理道德限制小的優點而被廣泛應用。目前,如新西蘭白兔、大鼠、小鼠、豚鼠等多種實驗動物已被用于變應性鼻炎的造模,其中,豚鼠是使用頻率較高的造模實驗動物。一方面,豚鼠血清中含有豐富的補體,具有易于致敏的生物學特性,同樣造模條件下,更容易出現鼻部致敏癥狀[4];另一方面,豚鼠過敏反應與人類有著高度的相似性[5]。但實驗發現,豚鼠的造模方式并不規范。故筆者對2010-2015年在萬方、維普、中國知網、Pubmed等數據庫中發表的與“AR豚鼠造?!毕嚓P的文獻進行查詢、整理,并對其造模方式、評價指標等進行總結,現報道如下。

1 檢索方法

以“變態反應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枯草 熱”、“豚 鼠”、“guinea pigs model”、 “guineapig model”為檢索主題詞,以邏輯連接符“AND”、“OR”、“NOT”對萬方、維普、中國知網、Pubmed等數據庫中2010-2015年發表的相關文獻進行檢索,共檢索出相關文獻205篇,排除重復文獻、不相關文獻、不可查全的文獻、會議文獻等,最后實際納入文獻60篇。

2 動物模型情況

在納入的文獻中,有20篇交待了豚鼠具體種屬。在豚鼠清潔度方面,9篇文獻采用SPF級豚鼠,19篇采用清潔級豚鼠,其余均未見描述。生命特征方面,僅有8篇文獻對所選用的豚鼠年齡進行了報道,59篇文獻對其體質量進行了報道。在已報道文獻中,豚鼠最小年齡在8-9周,最大年齡在2-3月;體質量方面差異較大,輕者可180 g,重者可達455 g,無統一標準。

3 造模致敏藥物

60篇文獻中,主要采用3種造模致敏藥物:卵清蛋白(Ovalbumin,OVA)、OVA+Al(OH)3、2,4-二異氰酸甲苯酯(Toluene Diisocyanate,TDI),各致敏藥物所占比例見圖1。

3.1 卵清蛋白+氫氧化鋁致敏法

本次檢索出的60篇文獻中,一共有38篇文獻采用OVA+Al(OH)3的方法構建變應性鼻炎動物模型,占所有文獻64%。各研究者在致敏藥物濃度配比、造模周期等具體操作上有所差異,如基礎致敏階段最常用的致敏藥物濃度是OVA 0.3 mg和Al (OH)3粉末30 mg,溶于1 mL生理鹽水中。采用此法致敏豚鼠的造模周期也在12-48天不等。

3.1.1 同種致敏藥物條件下造模周期不同

盡管都以OVA為抗原,Al(OH)3為佐劑,但是造模周期上存在較大差異,如Chu K等[6]和馬慧敏等[7]造模周期僅12天,而陳寶田等[8]造模周期為48天。

3.1.2 同種致敏藥物條件下具體劑量不同

應用同種藥物致敏條件下,其具體劑量在各文獻的報道中也存在較大差異。如均以OVA和Al (OH)3作為基礎致敏藥物為例,有65.8%的文獻,如李惠琴等[9-12]采用OVA與Al(OH)3以1∶100的比例和生理鹽水進行配比;但也有部分文獻,如劉敏等[13]采用1∶30的比例調配,Jung H W等[14]按1∶20比例配制,而謝錚等[15]致敏藥物的比例為1∶1,劑量差異可達百余倍。

3.2 2,4-二異氰酸甲苯酯致敏法

有20篇文獻報道使用TDI致敏法造模,占所有文獻的33%,是僅次于OVA+Al(OH)3致敏法的常用方法,但通過對納入文獻進行分析,發現在藥物濃度、造模周期均有較大差異,主要見于以下兩點。

3.2.1 造模周期相同,藥物濃度不同

造模周期相同的情況下,不同文獻中使用TDI致敏的濃度略有差異,如造模周期均為7天,羅秋萍等[16]用10% TDI橄欖油溶液致敏,而李道佩等[17]以6% TDI橄欖油溶液致敏。

3.2.2 藥物濃度相同,造模周期不同

田理[18]和翟秀云[19]等均使用10%的TDI致敏豚鼠,但是前者造模周期為24天,后者造模周期為14天。

3.3 OVA致敏法

本次檢索出的60篇文獻中,有兩篇僅采用OVA致 敏法造 模。Tsunemine S等[20]以1%的OVA溶液霧化致敏,而文潔等[21]則以5%的OVA溶液在豚鼠兩后肢四頭肌和腹腔多點注射致敏,可見僅使用OVA致敏者少,且具體造模濃度、方式未統一。

4 造模方式

本次檢索的文獻主要涉及到的造模方式有:腹腔注射+滴鼻法、單純滴鼻法、單純腹腔注射法、多點注射法、腹腔注射+滴鼻+霧化法、霧化+腹腔注射法、灌胃+滴鼻法,共6種造模方式,各造模方式比例如圖2。

4.1 單純滴鼻法

此次檢索文獻中有24篇使用滴鼻法,其中TDI致敏法中,無論TDI橄欖油溶液濃度是否有差別,均使用滴鼻法進行造模,如王曉青[22]和李道佩[23]等;而非TDI致敏法中,僅4篇文獻使用單純滴鼻法致敏,如李家樂[24]將OVA和Al(OH)3以1∶5的比例用生理鹽水配制,然后進行雙側鼻孔滴鼻,從而達到致敏作用。

4.2 腹腔注射+滴鼻法

本次檢索的文獻中,共19篇文獻使用該法。如董培良等[25]基礎致敏時將OVA與Al(OH)3以1∶30的比例用生理鹽水配制成混懸液進行腹腔注射,再用5% OVA生理鹽水溶液雙側滴鼻進行局部激發。

4.3 單純腹腔注射法

僅6篇文獻單純使用腹腔注射法構建AR豚鼠模型[26,27]。

4.4 多點注射法

僅有兩篇文章報道用多點注射法造模。所謂多點注射,是指在豚鼠的兩后肢四頭肌和腹腔等多部位注射,且各部位注射致敏藥物的量不同,如文潔等[21]在豚鼠兩后肢四頭肌的部位注射5% OVA生理鹽水液各0.4 mL,但腹腔注射量為1 mL。

4.5 腹腔注射+滴鼻+霧化法

共4篇文獻采用腹腔注射+滴鼻+霧化3種方式聯合的形式致敏豚鼠,如在以OVA和Al(OH)3混懸液作為致敏藥物時,江滿杰等[28]在基礎致敏階段采用腹腔注射,在強化致敏階段使用霧化吸入,最后再予以滴鼻激發。

4.6 其它造模方式

謝錚等[15]兩篇文章使用霧化+腹腔注射法,粟栗[29]等3篇文獻采用灌胃+滴鼻法。

5 造模評價方法

5.1 主觀評價

本次檢索的文獻中有34篇文獻采用此法評價造模是否成功,占所有文獻的56.7%。主觀評價主要采用趙秀杰等[30]建立的動物行為積分評價方法,即將實驗動物噴嚏、流涕、搔抓癥狀,按照輕、中、重度分別評為1-3分,在造模過程中觀察實驗動物相關癥狀并計算行為學計分,分數越高其模型質量也越好。通常積分大于5分,則造模成功。該評價標準易于操作、層次清晰,觀測時長以30 min多見。但該評分方法細節無統一標準,如無具體的觀察時點及觀察時長等。

5.2 客觀評價

本次檢索的文獻中采用客觀評價確定是否造模成功的文獻共5篇,所涉及的客觀評價方法為:被動皮膚過敏試驗(Passive Skin Anaphylactic Test,PCA)、OVA皮內注射法。PCA試驗雖然是評價方式中最為精確的,但實際操作中可能面臨增加實驗動物的問題。

5.3 主客觀聯合評價

主客觀聯合評價是指采用行為學積分+鼻粘膜分泌物涂片。在行為積分評價≥5的基礎上結合鼻黏膜分泌物涂片中嗜酸性粒細胞(Eosnophils,EOS)陽性的方法來評價模型,使結論更加肯定。

6 中醫類研究中AR豚鼠造?,F況

本次納入文獻共60篇,根據造模后干預方式劃分為中醫類研究和西醫類研究,前者共27篇,占45%;后者33篇,占55%。中、西醫類研究在造模致敏藥物、造模方式、造模周期、造模評價方法等方面,兩者并無顯著性差異,均以OVA聯合Al(OH)3為最常用的致敏藥物,以單純滴鼻法為最常用的造模方式,以“動物行為學評分”為最常用的模型評價方法。

圖1 AR豚鼠模型各致敏藥物所占比例

圖2 AR豚鼠模型各造模方式所占比例

針刺、中藥湯劑均屬于中醫治療方式,皆應以辨證論治為基礎,但在檢索出的27篇中醫類研究中,無一篇文獻對AR豚鼠模型進行證型分析,也無一篇文獻根據變應性鼻炎證型進行造模和造模評價。

7 討論

目前,變應性鼻炎的動物模型種類雖多,但因豚鼠相比其它動物具有更易復制變應性鼻炎模型的優點,故多以豚鼠造模[31]。筆者通過對近5年文獻進行檢索,并對實驗動物、致敏藥物、造模方式、造模周期以及評價方式等各方面進行歸納、總結,對其異同性進行分析,發現AR豚鼠造模研究中仍存在不足,具體如下:①造模豚鼠選?。涸炷k嗍竽挲g、性別、體質量以及清潔程度各文獻無統一標準,且均未交代選用原因,究其是否會對造模成功有影響,暫無相關文獻提供數據支撐[32]。②致敏藥物:構建AR豚鼠所選致敏藥物與研究者有關,不同的致敏藥物是否會影響實驗結果,尚需深入探討。③造模方式:TDI致敏法的所有文獻均采用滴鼻法,而OVA聯合Al(OH)3造模以腹腔注射+滴鼻法最常用,占該種造模方式的47.5%。④造模評價:57%的文獻采用動物行為積分評分法,但各文獻觀察的時間點、時長均無統一標準,筆者認為,該法以主觀評價為主,造模是否成功與人為因素關系密切,需聯合鼻黏膜分泌物涂片、PCA等客觀評價方式,才能構建出更具說服力的過敏性鼻炎豚鼠模型,但又有增加實驗動物的可能性。由于缺乏建模成功的統一標準,目前,對造模結果也尚無統一、量化的評價方法,不利于實驗的重復性以及研究者之間的交流。

同時,本次檢索的中醫類文獻不僅缺乏針對AR豚鼠模型的中醫證候分析,而且也無造模后關于證型的觀察、評分標準。由此可見,目前缺乏中醫診療特色的AR豚鼠造模路徑。另外,國外文獻中AR豚鼠造模的報道較國內文獻更為詳實,如Changani K等[33]在動物介紹方面,均明確報道所選豚鼠飼養方法、種屬、性別、大小、體質量、清潔度等基本動物情況;在造模方面,致敏藥物濃度、配制方法、造模方式均有詳細交待;在造模評價方面,與國內研究基本一致,以動物行為積分為主要評價方法。

綜上所述,檢索近5年國內外文獻發現,目前AR豚鼠造模缺乏標準化的造模路徑和模型評價方法,而且中醫類研究中針對證型的特異性評價存在明顯不足[34]。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①以文獻研究為基礎,對已報道的相關資料進行提取、分析,對各類造模方法進行篩選、評價,以確立相對完善的造模路徑;②將提取后的造模路徑予以實驗驗證,提取其主觀與客觀檢測指標的相關數據,并分析二者的相關性,建立具有高質量的主、客觀指標組合,并保證其可操作性與重復性;③提取上述數據,建立標準化的造模路徑、流程,建立模型評價系統;④中醫類研究,在上述基礎上應以辨證為基礎,加強證候指標的分析,如通過建立豚鼠舌質、舌苔、尾溫等特異性指標構建證候分析評價系統,實現病、證雙向分析,使得AR豚鼠造模在中醫類研究方面日益完善。

1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委會鼻科組,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鼻科學組.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09, 44(12)∶ 977-978.

2 Sala-Cunill A, Bartra J, Dalmau G, et al. Prevalence of asthma and severity of allergic rhinitis comparing 2 perennial allergens: house dust mites and Parietaria judaica pollen. J Investig Allergol Clin Immunol, 2013, 23(3)∶ 145-151.

3 Bousquet J, Van Cauwenberge P, Khaltaev N, et a1.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l, 108(5 Suppl)∶S147-334.

4 入船盛弘.變態反應性鼻炎的實驗動物模型.耳鼻咽喉科臨床(日本), 1991, 41∶ 208-217.

5 陳炯垣,賴躍,李冬日,等.混合人血清誘發豚鼠過敏反應死亡模型的改良.法醫學雜志, 2012, 28(6)∶ 408-412.

6 Chu K, Chen L, Xu W, et al. Preparation of a paeonol-containing temperature-sensitive in situ gel and its preliminary efficacy on allergic rhinitis. Int J Mol Sci, 2013, 14(3)∶ 6499-6515.

7 馬慧敏,王倩倩,尹雅玲 .白藜蘆醇對卵清蛋白致豚鼠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作用.時珍國醫國藥, 2013, 24(11)∶ 2642-2644.

8 陳寶田,李家樂.小青龍湯對過敏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干預作用.數理醫藥學雜志, 2011, 24(2)∶ 184-186.

9 李惠琴,譚伯森,陳敏堅.黃芪飲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效動力學研究.現代醫藥衛生, 2013, 29(18)∶ 2721-2722, 2724.

10 粟栗,蘇鑫.玉屏風散中單味藥不同配比對過敏性鼻炎模型血清IgE及血漿組胺的影響.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2, 28(3)∶ 388-389.

11 梁少瑜,譚曉梅,高婕,等.制附子總堿的急性毒性及對過敏性鼻炎豚鼠鼻黏膜和組胺的影響.中華中醫藥雜志, 2011, 26(12)∶2986-2989.

12 鐘筱華,張海丹.腎陽虛變應性鼻炎動物模型的研究.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0, 8(4)∶ 168-170.

13 劉敏,張大錚,李昕榮,等.卵白蛋白鼻腔強化激發制作變應性鼻炎大鼠模型效果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 2013(5)∶325-328.

14 Jung H W, Jung J K, Kim Y H, et al. Effect of KOB03, a polyherbal medicine, on ovalbumin-induced allergic rhinitis in guinea pigs. Chin Med, 2012, 7(1)∶ 27.

15 謝錚,傅延齡,郭冠伶.黃芩湯加減滴鼻劑對變應性鼻炎豚鼠模型血清組胺的影響.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0, 31(6)∶ 51-53.

16 羅秋萍,何建中.稀土硝酸鈰治療變應性鼻炎的實驗研究.贛南醫學院學報, 2010, 30(3)∶ 382-385.

17 李道佩,吳又明,戴衛波.復方蒼耳子滴鼻劑對變應性鼻炎動物模型組織形態學的影響.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3, 29(12)∶ 936-937.

18 田理,曾碇云.補肺通竅鼻噴劑對照曲安奈德鼻噴劑對變態反應性鼻炎豚鼠模型過敏反應行為學和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中醫眼耳鼻喉雜志, 2012, 2(1)∶ 12-15.

19 翟秀云.辛夷揮發油對變態反應性鼻炎豚鼠Th細胞影響研究.陜西中醫, 2010, 31(1)∶ 116-118.

20 Tsunemine S, Isa Y, Shimakawa M, et al. Effects of bifidobacterium b ifidum G9-1 on nasal symptoms in a guinea pig model of experimental allergic rhinitis. Biosci Microflora, 2011, 30(1)∶ 1-7.

21 文潔,朱建梅,李婕,等.玉屏風顆粒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實驗研究.中成藥, 2011, 33(6)∶ 934-937.

22 王曉青,邱洪,劉霏,等.糠酸莫米松鼻用凝膠的制備及藥效評價.西南國防醫藥, 2014, 24(2)∶ 149-151.

23 李道佩,戴衛波,吳又明.復方蒼耳子滴鼻劑對豚鼠變應性鼻炎的影響.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2, 12(5)∶ 577-580.

24 李家樂.小青龍湯治療變應性鼻炎的文獻與實驗研究.廣州:南方醫科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11∶ 57.

25 董培良,曲娜,張天宇,等.桂枝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實驗研究(Ⅱ).中醫藥信息, 2013, 30(5)∶ 49-51.

26 陳燕,南麗紅,向青,等.醒鼻凝膠劑對變應性鼻炎豚鼠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表達的影響.中醫學報, 2015, 30(8)∶ 1163-1165.

27 朱喜玲,胡微煦,吳梨華,等.抗TNF-α和IL-1β IgY抗體治療豚鼠過敏性鼻炎機理研究.中國免疫學雜志, 2014, 30(10)∶ 1353-1359.

28 江滿杰,李澤卿,吳晉蓉,等.變應性鼻炎豚鼠模型上下氣道炎癥一致性研究.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2012, 19(10)∶ 559-563.

29 粟栗,張文風,蘇鑫.從過敏性鼻炎模型豚鼠免疫功能的變化評價玉屏風散不同劑量配比的干預作用.山西中醫學院學報, 2012, 13(3)∶ 48-49.

30 趙秀杰,趙德榮.鼻超敏反應實驗模型的建立.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 1993, 28(1)∶ 17-18.

31 唐新業.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B在變應性鼻炎發病機制中作用的實驗研究.重慶:醫科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11∶ 40-41.

32 陳晴,劉洋,張勤修.變應性鼻炎大鼠模型的文獻研究.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 2015, 17(2)∶ 372-376.

33 Changani K, Hotee S, Campbell S, et al. Effect of the TRPV1 antagonist SB-705498 on the nasal parasympathetic reflex response in the ovalbumin sensitized guinea pig. Br J Pharmacol, 2013, 169(3)∶ 580-589.

34 旺建偉,葉虹玉,胥風華,等.中醫動物模型建立的研究進展及思路.中醫藥信息, 2014, 31(4)∶ 80-84.

Literature Studies on Guinea Pig Models for Allergic Rhinitis

Zeng Bin1, Liu Yang2, Li Xinrong2, Zhang Qinxiu2
(1.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72, China; 2.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72, China)

The study aimed to summarize the methods of allergic rhinitis model establishment in guinea pig by retrieving published literatures in recent five years. Chinese keywords of “allergic rhinitis”, “hay fever”, “guinea pigs”, and English keywords of “guinea-pig model” was searched in Wanfang Data, CQVIP Database Research Center, CNKI Database and Pubmed from 2010 to 2015. Two hundred and five literatures were collected. And a final of sixty literatures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As a result, three drugs for allergic rhinitis and six sensitization methods were found with modeling period ranging from 7 days to 48 days in guinea pig. Among them, the most common drug was ovalbumin sensitization joint aluminum hydroxide, which accounted for 63% of all the included literatures; while the most common way was intranasal sensitization method, accounting for 40%. In modeling evaluation, subjective evaluation was the main method, which accounted for 56.7%.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re was no standard method in making animal model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research currently. In allergic rhinitis guinea pig model, drugs, methods and evaluations were still various without a uniform accepted standard.

Allergic rhinitis, animal model, guinea pig, literature research, review

10.11842/wst.2016.02.030

R765.21

A

(責任編輯:馬雅靜 張志華,責任譯審:朱黎婷 王 晶)

2015-10-10

修回日期:2015-10-2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81273985):穴位埋線經軸索反射對變應性鼻炎神經源性炎癥的調控機制,負責人:張勤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81473523):基于“穴位-鼻黏膜感覺神經-樹突狀細胞”偶聯的穴位埋線治療變應性鼻炎的作用機制研究,負責人:張勤修;高等學校博士點學科專項科研基金項目(20125132110011):迎香穴埋線對變應性鼻炎最輕持續性炎癥的調控機制研究,負責人:張勤修;四川省教育廳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研究計劃項目(2013HH0021):穴位埋線治療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的中新合作研究,負責人:張勤修。

** 通訊作者:張勤修,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中西醫結合耳鼻喉。

猜你喜歡
豚鼠變應性造模
生物制劑治療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進展
徐麗華運用祛風止咳方治療變應性咳嗽經驗
腎陽虛證動物模型建立方法及評定標準研究進展
自發性腦脊液鼻漏誤診變應性鼻炎一例
脾腎陽虛型骨質疏松癥動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評價
膽囊膽固醇結石濕熱證小鼠造模方法的研制與評價
濕熱證動物模型造模方法及評價研究
金匱腎氣丸化裁治療變應性鼻炎
肺豚鼠耳炎諾卡菌病1例
做瑜伽的小豚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