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M區成年居民糖尿病患病及認知情況分析

2016-03-16 10:51熊維芝宋麗君周桂榮莊國良葉純王曉波楊立新
中國社會醫學雜志 2016年1期
關鍵詞:風險因素認知患病

熊維芝, 宋麗君, 周桂榮, 莊國良, 葉純, 王曉波, 楊立新,

王俊儀3, 吳妮娜4

?

北京市M區成年居民糖尿病患病及認知情況分析

熊維芝1,宋麗君2,周桂榮2,莊國良2,葉純2,王曉波3,楊立新3,

王俊儀3,吳妮娜4

【摘要】目的調查北京市M區成人糖尿病的患病情況、認知及行為特征,探討糖尿病的管理策略。方法抽樣調查M區9個鄉鎮4個街道的3 602例成人,包括調查問卷、血生化檢測和體格測量,采用描述性分析總結糖尿病患病、認知及行為情況,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結果M區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為13.25%,肥胖、吸煙、被動吸煙、蔬菜水果攝入不足和文化程度低是患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颊咧薪涐t生確診的糖尿病患者占60.49%,對血糖的知曉率為22.74%?;颊邔膊〉恼J知可影響患者的行為。結論需要重視成年人的糖尿病篩查與管理,重視糖尿病的風險因素干預,加強健康教育與宣傳,充分發揮社區在糖尿病一級預防中的作用。

【關鍵詞】糖尿??;患??;認知;風險因素

Analysis on Morbidity and Awareness of Diabetes among Adults in M District in Beijing City

XIONG Weizhi, SONG Lijun, WU Nina, et al.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ofYongdingVillageofMentougouDistrict,Beijing, 102308,China

【Abstract】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evalent of diabetes among adults in M district in Beijing city, and to put forward prevention suggesting of diabetes. MethodsTotally 3 602 adults aged 18 to 7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9 towns and 4 streets of M District. Th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laboratory tests were used.ResultsThe prevalence of adult diabetes was 13.25% in M district. Obesity, smoking, secondhand smoking, lacks of vegetables and fruit in diet, and low level of education were the main risk factors of diabetes. 60.49% of th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a doctor. The awareness rate of the blood glucose of the patients was 22.74%. The cognition of the disease affected the risk behavior of the patients.Conclusions It’s need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screening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es of elderl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vention of risk factors. It’s needed to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and advocacy, and make community work in the prevention of diabetes.

【Key words】 Diabetes;Mortality; Cognition;Risk factors

糖尿病已經成為與腫瘤、心血管疾病并列的三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一個愈發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城鎮化的加速,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種種環境、社會和個體因素導致我國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長。根據《中國糖尿病2型糖尿病預防指南》,截止2013年,我國有1.14億糖尿病患者,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其中95%為2型糖尿病,同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治療及護理也給社會和居民帶來疾病經濟負擔[1-2]。本研究基于2013—2014年北京市M區開展的成年人慢性病風險因素調查,分析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特征、認知及影響因素,總結該區糖尿病管理的重點人群和主要風險因素,為有效的糖尿病規范化管理提供對策建議。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以北京市M區 18~79 歲的常住居民(指在過去12個月中,在M區累計居住 6 個月及以上者)為調查對象。抽樣分為兩個框架:職業人群和非職業人群。在全區9個鄉鎮和4個街道按照1∶1兼顧功能社區和生活社區進行抽樣。在功能單位,按照職工的工資號進行排序,隨機抽取一個工資號作為第1個調查個體,然后等距抽樣,抽取相應的樣本量進行調查。在生活社區,采用系統 PPS 法隨機抽取3個行政村/居委會,每個行政村/居委會隨機抽取1個村民小組/居民小組(每個小組≥100 戶村民/居民),每個被抽中的村民小組/居民小組隨機選取不少于100戶,在調查戶中采用KISH表法確定1名18~79歲的居民進行調查。

1.2調查內容

包括調查問卷、血生化檢測和體格測量。自行設計調查問卷,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調查對象在告知調查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接受調查。 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人口統計學特征及慢性病患病情況。生化檢測通過空腹采集靜脈血,檢測項目包括空腹血糖、血脂4項(TC 、TG、 HDL-C、 LDL-C)、血肌酐、尿酸、尿肌酐。體格測量包括身高、體質量、腰圍、血壓等指標。

1.3判定標準

糖尿?。焊鶕?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7.0 mmol/L或已被鄉(區)級以上醫院診斷患有糖尿病者。BMI=體質量(kg)/身高的平方(m2),根據《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標準,BMI<18.5為低體質量;18.5≤BMI≤24.0為正常體質量;24.0≤BMI≤28為超重;BMI≥28為肥胖。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報告2010》中的界定,吸煙者定義為過去吸煙達到100 支的人為吸煙者,或者目前每天吸煙者。男性危險飲酒指平均每天攝入純酒精≥41 g且<61 g的飲酒行為。女性危險飲酒指平均每天攝入純酒精≥21 g且<41 g的飲酒行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標準,蔬菜水果每日攝入量至少為400 g,本研究中低于400 g定義為不足。根據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的推薦,豬牛羊肉及禽肉等紅肉類食物平均每日攝入量按生重計算不應超過100 g,本研究中將人均每日攝入量在100 g以上視為攝入過多。

1.4統計學分析

調查數據采用Epidata 3.1軟件進行雙錄入,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及χ2檢驗。

2結果

2.1調查人群一般情況

共計調查3 602人,經復核的有效樣本為3 418例,有效回收率95%。其中男性1 574人,占46.05%;女性1 844人,占53.95%;城市2 320人,占67.88%;農村1 098人,占32.12%。調查對象18~29歲、30~39歲、40~49歲、50~59歲、60~69歲、70歲及以上人口分別占13.31%、14.28%、24.25%、27.27%、12.43%、8.46%。調查對象中糖尿病患者共453人,患病率為13.25%。

2.2成人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況

糖尿病患病率男性為13.66%,女性為12.91%,男女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隨著年齡的增長,糖尿病患病率明顯上升,60歲以上人口的糖尿病患病率超過24.00%,P<0.000 1。肥胖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達20.85%,超重和低體質量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別為14.26%和12.17%,均高于正常體質量人群(9.24%),P<0.000 1。文化程度越低,糖尿病患病率越高,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糖尿病患病率為18.88%,大學及以上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為7.08%,P<0.000 1。

2.3糖尿病患者的行為風險因素

吸煙組較不吸煙組的患病率高,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0 6;被動吸煙組的患病率較高,為14.14%,P=0.016 8;危險飲酒組和有害飲酒組的患病率與不飲酒人群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蔬菜水果攝入不足組的患病率較高,為15.83%,P<0.000 1。

表1 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況     n,%

注:文化程度分組中缺省10例

2.4糖尿病患者對血糖和患病的知曉情況

在453例糖尿病患者中僅有44.15%在30天內測量過血糖,23.84%在1~6個月內測量過血糖。60.49%的患者得到了社區級或以上級別醫院的醫生診斷。22.74%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的血糖值。見表2。

2.5糖尿病患者對血糖的知曉情況與行為風險因素

依據是否知曉血糖值將患者分為兩組,兩組患者在是否吸煙、蔬菜水果攝入量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知曉血糖患者的紅肉攝入≤100 g的比例(82.86%)高于不知道血糖的患者(73.79%),P=0.04。

表2 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曉情況     n,%

表3 糖尿病患者的行為特征                   n,%

調查患者是否采取過控制體質量、控制飲食、適量運動、血糖監測等措施顯示,知道血糖值的患者中有70.86%采取了上述措施中的任意1種,有30.29%采取了3項及以上的措施;不知道血糖值的患者中有19.42%采取過上述措施,采取過3項以上措施的僅占0.97%,P<0.000 1。見表4。

表4 糖尿病患者對疾病的知曉與行為特征   n,%

3討論與建議

3.1M區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較高,需重視老年人的糖尿病篩查與管理

M區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為13.25%,高于2013年統計的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1.6%)[3]。隨著年齡的增長,糖尿病患病率明顯上升,60歲以上人口的糖尿病患病率超過了24.00%,在40~59歲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也超過了10.00%,多項國內相關研究顯示,在各個年齡組中,糖尿病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呈增高趨勢,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年齡每增加10歲,糖尿病的患病率提高68%左右[4-5]。糖尿病是影響M區成年人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而老年人是易患糖尿病的重點人群,需加強對此部分人群的健康管理和糖尿病的篩查工作。定期監測血糖是做好糖尿病治療和管理的關鍵手段,可以幫助醫務人員及患者及時掌握血糖變化情況、調整治療措施,將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內。然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受自身健康知識缺乏和外出就醫不便、健忘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可能無法及時參與糖尿病的篩查與持續管理,因此需要醫務人員、家人和朋友做好監督、提醒和社會支持,提高老年人參加健康體檢、疾病篩查的自覺性,以及老年患者用藥的依從性。

3.2 糖尿病管理中需重視居民的主要風險因素

肥胖、吸煙、被動吸煙、蔬菜水果攝入不足人群分別占調查對象的16.56%、65.65%、29.64%、10.8%,這些也都是糖尿病發病的風險因素。M區肥胖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達到20.85%,吸煙組患病率為14.82%,被動吸煙組的患病率為14.14%,蔬菜水果攝入不足組的患病率為15.83%,均高于相應的其他組人群。世界衛生組織提示人們,肥胖是糖尿病的頭號風險因素。國內已有多項研究證實吸煙與糖尿病的患病率有明顯的線性關系[6],程林華等[7]研究認為被動吸煙是不吸煙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其機制可能與胰島素抵抗有關??梢?,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患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全體居民來說都非常重要。

3.3患者對自身血糖值知曉程度不高,需要加強糖尿病的篩查與管理

調查對象中有22.74%的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的血糖情況,患者中僅有60.49%得到了社區級或以上醫院的醫生診斷。453例糖尿病患者中僅有44.15%在30天內測量過血糖,23.84%在1-6個月內測量過血糖?;颊邔τ诨疾』蜓乔闆r的知曉情況會直接影響到患者對疾病的認識、行為變化與治療情況。需要加大對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檢查與糖尿病篩查,根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在條件允許時,建議對40歲及以上,以及一些具有糖尿病風險因素的高危人群進行糖尿病篩查[8]。郁海東[9]研究認為,健康教育顯著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血壓控制效果。因此,社區醫療機構對于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好監測、用藥指導和健康教育等規范化管理工作,從而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改善治療效果。

3.4對疾病的認知會影響患者的行為風險因素,需加強健康教育與宣傳

本研究及其他多項研究都證實,文化程度越低,糖尿病患病率越高,對疾病的認知及健康風險因素的了解,有助于居民自我監測和防范糖尿病的發生發展。本研究將是否知曉糖尿病分為兩組比較其行為風險因素,結果顯示,知曉的患者在控制紅肉攝入、采取控制體質量、控制飲食、適量運動、血糖監測等措施的比例高于不知曉的患者,知道血糖值的患者中有70.86%采取了控制血糖的措施,有30.29%采取了3項及以上的措施;不知道血糖值的患者中有19.42%采取過控制措施,采取過3項以上措施的僅占0.97%。因此,提高患者對糖尿病患病及防治知識的知曉情況很重要。

3.5充分發揮社區在糖尿病一級預防中的作用

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顯示,專職營養(醫)師提供每年4~12次的隨訪觀察,可使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獲得12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顯著性改善[10]。王偉杰[11]通過對照研究同樣顯示,規范化健康教育可提高社區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疾病知識知曉率,促使其做出良好的行為選擇,規范化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一級預防中起到了積極作用。因此,有必要在糖尿病篩查的基礎上,針對高風險人群開展頻率更高、覆蓋面更廣的健康教育與宣傳,針對患病人群落實糖尿病患者的隨訪與健康管理,通過健康教育,促使人群簡單地改變生活方式,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病風險。在社區衛生服務中,需要具備糖尿病和臨床營養經驗的營養(醫)師或內科醫師給予個體化的醫學營養評估與治療,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況、少量多餐的飲食習慣和有規律的運動習慣,延緩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改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許樟榮.我國糖尿病流行病學研究概況[J].總裝備部醫學學報,2007,9(1):46-49.

[2]康繼宏,Tiao Guan,寧光,等.中國糖尿病防治研究的現狀和挑戰[J].轉化醫學研究(電子版),2012,2(3):1-24.

[3]Xu Y,Wang L,He J,et al.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JAMA,2013,310(9):948-959.

[4]張桂蓮.中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人口學刊,2010(5):48-53.

[5]穆光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及其戰略應對[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50(5):29-36.

[6]張瑜華.吸煙、飲酒的糖尿病危險性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4(6):158-160.

[7]程林華,劉建萍,霍亞南,等.被動吸煙與女性2型糖尿病的關系[J].現代醫學,2015(1):39-42.

[8]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8):I0002-I0042.

[9]郁海東.社區健康教育對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研究[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4,31(4):293-295.

[10]Devitt AA.Diabetes specific nutrition improves post-prandial glycaemia and GLP-1 with similar appetitive responses compared to a typical healthful breakfast in persons with type 2 diabetes[M].Proceedings of EASD 47th annual meeting,Lisbon,Portugal,2011.Brussels: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2011.

[11]王偉杰.健康教育在社區糖尿病一級預防中的作用[J].健康研究,2014,34(2):208-209.

(收稿日期2015-04-11)(本文編輯楊婷婷)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3-5625.2016.01.018

【通訊作者】吳妮娜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403178);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44191)

【作者單位】1北京市門頭溝區永定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京,102308

2北京市門頭溝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102300

3北京市門頭溝區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北京,102300

4首都醫科大學,北京,100069

猜你喜歡
風險因素認知患病
野生動物與人獸共患病
煤礦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風險因素及控制方法
戶外俱樂部活動的風險因素識別與分析
《紅樓夢》隱喻認知研究綜述
從社會認同淺談蕭峰之死
關注生成,激活學生認知
簡論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風險及其防范措施
完形填空訓練
高二生物測試題
當今孩子患病,可獲哪些保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