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策略

2016-03-16 01:05
環球市場 2016年18期
關鍵詞:利息收入市場化利率

成 霞

江蘇江都農村商業銀行

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策略

成 霞

江蘇江都農村商業銀行

本文首先介紹了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發展及現狀,然后對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帶來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國商業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對策,以供參考。

商業銀行;利率市場化;影響,對策

前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金融改革迫在眉睫,利率市場化也成為我國銀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相對于利率價格的高度管制, 利率市場化無疑能夠優化資源配置方式, 它既可以給一國經濟帶來發展,同時也會給商業銀行的業務帶來沖擊。

1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發展及現狀

2015年10月份,中央人民銀行再次宣布降準降息的貨幣政策,這已經是自2014年底至今的第六次降息和第六次降準,以進一步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實體經濟,給日漸疲乏的經濟注入暖流,促進市場活躍,應該說中國利率市場化在去年年底之前已基本完成了。

回顧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穩步推進階段(1993~2006)、加速階段(2012~2014)和完全市場化階段(2015 年至今),總體思路是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先貨幣市場利率化、債券市場利率化,最后是存貸款利率市場化。1993 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指出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設想,我國開始了長達二十幾年的利率市場化改革;隨后1996 年人民銀行出臺《關于取消同業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標志著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正式放開,為利率市場化改革奠定了基礎;2000年左右又先后放開貼現和轉貼現利率和貸款利率,進一步推進了利率市場化改革;這之后中國市場化改革在緩慢中進行,但是,從2012年開始,市場中出現的互聯網金融創新類產品,加速了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全面開放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2013 年),在2015 年~2016年期間央行六次降準降息,體現了我國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決心,并標志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基本完成。

2 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主要影響

2.1 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積極影響

(1) 能夠創造較為公平的競爭環境。對于我國的四大銀行來講,主要是對利率采取管制調控,在這一背景下,各個銀行的利率是確定的; 但是,對于商業銀行來講,不同的商業銀行的經營規模、資金狀況都是不同的,如果采用統一的利率管制,不利于商業銀行之間的公平競爭。因此,當利率市場化之后,能夠使得各個商業銀行根據自身的經營情況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來確定自身的利率,從而能夠為商業銀行之間提供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

(2) 利率市場化能夠促進商業銀行產品的創新。利率市場化之后,各個商業銀行之間面臨著更加公平、更加激烈的競爭,如果無法進行商業銀行產品的創新,那么很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被迫淘汰。例如:根據用戶群體的不同,推出專門針對老年人和年輕人的理財產品不僅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而且能夠更好地適應利率市場化的大環境。

2.2 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消極影響

(1) 利率市場化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了利率風險。利率市場化之后,我國的商業銀行需要對市場作出更加敏感的判斷,因此利率市場化會對我國商業銀行帶來利率風險,都可以對商業銀行帶來一定的利率風險。如果無法及時處理和規避這些利率風險,有可能對商業銀行的未來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2)商業銀行融資壓力加劇,迫切需要業務轉型。商業銀行融資主要有內源融資和外援融資兩種方式,外援融資主要來自發行股票或者債券,而內源融資主要來自利息收入。通過對近幾年我國上市銀行研究,商業銀行很少用外援融資的方式解決自身資本問題,而采用內源融資方式比較多。

在利率市場化下,降低了銀行的存貸款利差,利息收入明顯降低,內源融資能力也會隨之減弱。如果商業銀行只面向傳統的信貸業務尋求方向,那么商業銀行將會出現盈利困難的局面,因此商業銀行需要積極發展與傳統業務相對應的中間業務,并提高自身金融創新能力,業務結構也應有所調整,將重心轉向中間業務和個人零售業務是未來發展趨勢。

(3) 利率市場化降低了我國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利率市場化之后,很多商業銀行會根據自身的經營能力來指定相應的利率,由于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加劇,因此很多商業銀行可能會通過調整利率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這樣可能會降低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一些規模較小的商業銀行可能無法與大型商業銀行競爭,從而會產生負盈利或者是倒閉的風險。

3 我國商業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對策

3.1 加快業務轉型,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

非利息收入主要來源有表外業務和中間業務,商業銀行應該在做好現有傳統業務的基礎上,提升金融創新能力,充分利用其在資產規模、社會信用、營業網點和區域等方面的優勢,開發具有高回報和高附加值的咨詢顧問、擔保、現金收付等中間業務,擴大非利息收入來源。同時在國家政策允許范圍內,同證券、保險、基金、信托、資產管理等機構合作開發能夠滿足不同客戶需求的金融產品,面向綜合金融發展,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

3.2 發展有潛力的中小企業客戶

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大型企業的融資渠道逐漸多元化,其對銀行貸款的依賴性將逐步弱化,而且各家銀行為了獲得大型企業這種優質資源客戶所付出的代價和風險較高,所以商業銀行在利率市場化下應當加強對有潛力的中小企業開拓和發展。同時加強中小企業貸款的風險管理,限制融資額度,擔保方式靈活化,提高信貸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素養。

3.3 準確定位,實現差異化發展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戰略方向、運營模式以及業務結構方面都存在同質性,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走出一條更適合自己的路線,并開發出最能體現自身優勢的產品,以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實現差異化發展。

3.4 加強定價能力

目前,我國已建立了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成功引入了貸款基礎利率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將市場基準利率報價從貨幣市場拓展至信貸市場。但是仍然有很多銀行并沒有加入該自律機制和集中報價系統,對于這部分銀行來說,同樣需要加強市場利率定價自律和利率報價工作,建立起健全的存貸款利率定價機制,才能夠自主對市場做出準確的預測和判斷。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利率市場化不僅僅能夠更好地促進商業銀行的未來發展,而且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也能夠起到良好的發展作用。因此,很多商業銀行都需要面臨利率市場化的需求,相信,隨著利率市場化在我國商業銀行的實施,能夠更好地推動商業銀行和市場經濟的發展。

[1]李宏瑾.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J].國際金融研究,2015,2:65~76.

猜你喜歡
利息收入市場化利率
為何會有負利率
試論二人臺市場化的發展前景
離市場化還有多遠
中國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現狀及發展建議
負利率存款作用幾何
負利率:現在、過去與未來
非利息收入對商業銀行風險的影響
解讀玉米價格市場化改革
國內外銀行非利息收入業務發展的比較分析
“泛市場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評《泛市場化批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