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成效要讓群眾打分

2016-03-18 11:51吳波
人民論壇 2016年6期
關鍵詞:政績觀基層

吳波

【摘要】讓群眾對改革成效打分無疑是貫徹人民主體地位的積極舉措。換言之,什么是改革必須面對的突出問題,必須要由人民群眾,特別是中下層民眾說了算。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的同時,也必須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問精神。

【關鍵詞】改革成效 基層 政績觀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三十多年的改革行至今日,“改革”這個曾經激動人心的口號或多或少失去了當初的感染力和號召力。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多元帶來的社會意識的多元,無疑是一個具有較強解釋力的分析要素。但當下關于改革的激烈爭論表明,改革實踐的價值取向也是探討改革號召力問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沒有對改革目的性和對當前中國社會矛盾的正確認知和把握,就不會深刻理解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口號的必要性和根本意旨。

為中國的現代化開辟正確道路無疑是改革的初衷,但僅僅作出這樣的說明是遠遠不夠的。其實,無論是改革還是現代化,與廣大人民群眾幸福美滿的生活相比,都只具有工具性的意義。一路高歌行進的現代化車輪下在帶來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對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的無視和碾壓。解決以“增長的痛楚”為標志的中國問題,應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理解開啟新一輪改革的首要原因。

就此而言,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八個必須”中將“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作為第一個“必須”提出來,蘊涵著中國共產黨深刻的理論自覺。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作為認識主體、實踐主體和價值主體的人民群眾是改革的主體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上亦強調,改革的成效要“讓實踐來檢驗、讓基層來評判、讓群眾來打分,確保改革落地見效”。實踐檢驗、基層評判和群眾打分,集中到一點,就是提出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須切實貫徹人民主體地位的實踐要求。這種對改革必須堅持和貫徹人民主體地位的強調,不僅進一步明確了新一輪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提出了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必須堅持價值尺度和真理尺度相統一的根本要求。

讓群眾對改革成效打分無疑是貫徹人民主體地位的積極舉措,但更為重要的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源自于問題的提出。換言之,什么是改革必須面對的突出問題,必須要由人民群眾,特別是中下層民眾說了算。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的同時,也必須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問精神。

關鍵的問題還在于,人民群眾提出的問題如何有效地轉化為各級領導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這就自然引出對政績觀的反思和檢討。中國共產黨黨章中明確提出,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但錯誤的政績觀卻一直大行其道,揮之不去。就其思想根源而言,這主要是對群眾觀點認識的偏差所致。坦率地說,當下中國面臨的已經不再是資本不足的問題而是資本過度的問題,并且,資本已經作為一種物化的力量在侵蝕著我們的精神世界。如果只從單一的經濟學思維出發,就不可能深刻認識資本和市場的兩重性,也不可能充分考慮抑制和消除資本與市場力量所導致的權力的異化和勞動的無奈。

需要進一步的探討是,群眾既然有了打分的權利,那么建構起支撐打分實踐的制度就成為當務之急。與之相關的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對那些不合格的干部如何處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多次提出過干部要“能上能下”,但是往往大都停留在紙上,陷入空談。讓群眾既打分又打出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局面,無疑為萬眾所期盼。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研究員)

責編/劉瑞一 美編/宋揚

猜你喜歡
政績觀基層
基層巡覽
水泥處理的基層和亞基層再生瀝青性能研究
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走基層
基層治理之路
政績看“觀”不看“官”
牢固樹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政績觀
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領導干部政績觀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