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教育中的教師角色及其發展研究

2016-03-20 20:59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6年7期
關鍵詞:學習者評價發展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章 宏

?

網絡教育中的教師角色及其發展研究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章 宏

“以人為本”理念在教育領域體現為以學生為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主體性。網絡教育正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途徑,教師角色表現為多元化,除了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外,還要扮演教學中的知心朋友、組織與策劃者、指導與評價者以及管理者角色。本文分析網絡教育中教師角色轉換及其具體發展內容,為普及網絡教育、發展網絡教育角色提供指導。

互聯網 教育 教師 角色

隨著科技進步,人類生活步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作為一項新興的科技被應用于廣泛領域。網絡教育是在互聯網發展,教育體制改革與創新的大環境下出現的,不同于傳統的教育方式,網絡教育具有學習便捷、渠道多樣、資源豐富、教學靈活等特點。網絡教育方式的教育發展潛力巨大,更具有時代特征,是將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很多高校高度關注,積極采取相關措施,努力發展和推進網絡教育新方式的發展。

網絡教育的發展對傳統教師角色的影響不可忽視,由于傳統文化與教育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然沿襲陳舊的教學思想觀念與傳統的授課方式,嚴重影響教育教學效果,阻礙教育事業的發展?;ヂ摼W作為一種應用于教學中的高科技工具,將互聯網融合在教學中是教育改革的創新,是適應時代發展、培養社會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然而,網絡教育終究需要依賴教師的智慧和勤勞才能發揮作用,無法取代教師。因此,互聯網時代下,教師角色轉換及其發展是網絡教育成功的關鍵。

一、網絡教育中教師角色的轉換

網絡教育中的教師角色轉換是現代教育發展形勢下必須考慮的問題,“互聯網+”環境下,教師需要科學合理地對教師扮演的角色、定位進行分析,既不能全盤否定傳統教育中教師角色定位,也不能照搬不能適應新環境的東西。因此,學校需要結合傳統教育中教師角色分析網絡教育中教師角色轉換問題。

1.傳統教育與網絡教育教師定位的比較。傳統教育與網絡教育教師定位可以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育評價及教師地位進行比較。

首先,從教學模式分析,傳統教育模式的校園十分封閉,教學環境簡單,學生的知識來源僅限教師和課本。網絡教育模式呈多樣化特點,如多媒體教學、視頻教學、實驗實訓教學等,教學模式更顯人性化、趣味化。

其次,從教學方式分析,傳統教學方式以成績判斷教學方式的好壞,片面追求課本理論知識,教學形式單一。網絡教育把動畫、圖像、聲音、視頻等教學方式融入課堂,使學生全方位接受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再次,從教學評價分析,傳統教育以應試考試作為評價主體,網絡教育注重教師的教學思路、方式,評價依據為學生學習能力、態度、興趣愛好等,與傳統教育有較大區別。

最后,從教師地位分析,傳統教育中教師地位非常重要,學生的學習成績大部分因素在于教師,而網絡教育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獲取知識的渠道多樣化,學生的成績取決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2.網絡教育中教師行為與地位的轉化。通過網絡教育進行學習的人發生了很大改變,不同于傳統教育,網絡教育的接受者范圍更廣,面更大,面對教育接受者的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地位必然發生轉換。

一方面,教師要分析教育者的個性化特征;另一方面,教還要從學校的自主性出發將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網絡教育可以從學習資源、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互動性、考試權重性,網絡平臺的人文性以及信息的可靠性等方面考慮教師的行為變化與地位改變。

網絡教育將重新定位教師的權利與權威,教師在教學行為方面需要重新構建角色特點并發揮角色作用,秉承以人為本的觀念。以學生為本是指教師不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還應與學生友好交流,建立同伴、互助關系。

3.分析網絡教育中教師的定位。與傳統教育教師角色定位不同,網絡教育中教師扮演的角色需要多元化發展。

首先,網絡教育中,由于學生接受知識來源廣泛,教師要逐漸向朋友這一角色發展,朋友的身份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其次,教師作為教學行為中的重要組織者和策劃者,應根據不同學習者組織策劃不同的網絡課程,使學習者以最好的狀態和最高的效率學習。

再次,教師作為指導與評價角色,一方面需要進行網絡教學方法、教學輔導問題答疑、與教育機構溝通,接受學習者咨詢;另一方面,作為評價者,教師要做出對網絡教育的綜合評價,包括對學習者學習情況的評價、自我評價、教學網絡機構評價、網絡教學資源信息的評價等。

最后,教師是網絡教育的管理者,不僅要管理好網絡教育硬件設施,包括提高網絡教育機構設施,網絡機構信息平臺管理,還要管理網絡教育的學習者,包括學習者學習計劃、成績管理等。

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網絡教育形式和途徑不斷創新,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網絡教育的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進行轉型。盡管教師角色已從單一傳統知識的傳授者往朋友、組織策劃者、指導與評價及管理者等多元化發展,但在實際工作中,很多教師難以把握這些角色,產生各種問題。

二、網絡教育教師角色的發展

網絡教育是教育形式發展的必然趨勢,網絡教育對教師要求更加嚴格,不僅需要教師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教學經驗,還需要教師熟悉網絡科技、網絡教育知識設計等技術。因此,處理好網絡教育中教師角色的關系是網絡教育的關鍵。

1.成為學生的朋友。中國傳統教育下的教師一般用“德高望重”來形容,新世紀的教育倡導良師益友的關系,尤其在信息發達,教育形式不斷改變的互聯網時代,教師作為學習者的朋友更容易使學習者提高學習效率,掌握知識。朋友之間能相互了解,學習者能了解教師,熟悉教師的教學思路與方法,有益于學習;教師了解學習者,組織和策劃適應學習者的教學方法。

此外,教師應與學生成為朋友,交心討論、相互學習,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學習者體會教師的良苦用心,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網絡教育多以文字表達意愿,教師作為學習者的知心朋友,充分利用語言表達技巧可以產生親和力,拉近與學習者的距離,提高學與教的互動性。

2.成為組織與策劃者。調研發現,高校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缺乏個別性、協調性,很大因素在于教師缺乏組織能力。教師組織教學活動時要考慮以何種學習模式進行教學,如何宏觀調控學生進行自主化學習,如何開展學生協作活動并建立協作學習機制,進行學生分組。通過合理組織課程,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對實踐、理解及簡單實用等學習目標的認知能力,還可以通過“協作型”方式提高學習者分析、綜合、評價等復雜的學習目標。教師策劃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習環境的營造,尤其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一方面,策劃好學生的學習資源、信息;另一方面,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鼓勵、幫助學生建立適合自身的學習計劃。此外,教師還要認真分析學生特征,判斷學生學習基礎、風格及目標;制定教學目標,包括學習、智商、品德等。

3.成為指導與評價者。教師作為指導者的角色體現在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指導、討論活動以及輔導答疑。教師指導自主性學習時要強調其過程、自主學習工具與媒介的應用。教師要善于設置初始問題與問題發展方向,完善學習者獲取知識、分析信息、探索資源的討論平臺,關注基礎知識,討論后續問題。

輔導答疑不僅要求教師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答題經驗,同時還要不斷積累輔導答疑策略,鼓勵學習者提問并及時提供參考答案。評價者這一角色對教師來說十分重要,引入這一角色不是目的,而是推進督促。網絡教育中的教師作為評價者,要特別注意評價策略,因為該行為是判斷網絡教育質量的重要依據。一般可以引入適當的考評機制、制度考評制度供參考。評價應以過程為主,綜合評價為最終原則。此外,設置反饋環節,充分發揮評價機制的激勵與促進作用??傊?,教師應建立對學生學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機制,明確培養目標,提出準確的評價結論,對學生起到促進作用。

4.教師是管理者。管理范疇很大,本文討論的管理主要是教學方面的管理與規劃,不包括行政管理、服務等。教師作為管理者身份要向學生提供學習有關的信息,學習過程的自我檢測與最終考評。同時,還要管理學生的檔案材料,包括各階段學生的學習課程、時間、成績等。管理者目的是提高網絡教育質量,通過對學生的個性化管理,教學資源、過程、結果管理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果。

三、小結

網絡的發展為網絡教育提供平臺,同時也為教師角色轉型提出新的要求。同時,通過對網絡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在角色變換過程不斷創造條件,向多元化發展。系統、完整的教師角色發展是促進網絡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無論是在真實的校園里,還是虛擬的網絡教育中,教師角色將呈現多樣性。因此,學校應以全新的理念深入分析教師角色轉換與發展,發展一只具有綜合素質的教師隊伍奠定基礎。

[1]李 爽,張艷霞,陳 麗,張婧婧,劉永權.網絡教育時代開放大學課程輔導教師角色定位與職能轉變實證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

[2]胡 艷,楊 軍.淺談網絡教育中教師角色的轉變[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2

[3]張晉莉,夏志紅.基于網絡互動的教學模式的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6

[4]邵秀英,劉敏昆.淺談混合學習中教師角色的轉變[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

ISSN2095-6711/Z01-2016-07-0116

猜你喜歡
學習者評價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類型的學習者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高校學習者對慕課認知情況的實證研究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