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

2016-03-21 06:08江西省樟樹市經樓中心小學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6年12期
關鍵詞:經驗生活化數學知識

江西省樟樹市經樓中心小學 黃 華

淺談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

江西省樟樹市經樓中心小學 黃 華

數學即生活,教師只有將學生引入生活中模擬教學,切實感受數學價值,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數學,使他們從小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小學 數學 生活化教學

數學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怎樣在數學教學中把數學知識融入生活,通過轉變教師的教育意識與教學策略,設立生活化情景,激活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思考,應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是完成這一迫切任務的重要途徑。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狀及其可能性

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越來越密切,應用性越來越強,范圍也越來越廣。新課程標準數學實驗教材的練習設計反映出這一特點,其中有許多與現實生活及其他學科密切聯系的習題,如市場營銷、銀行貸款、股票行情、出租車費、統籌運輸、電腦上網等問題。

“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睌祵W教學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在是否能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而數學能力的強弱又表現在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如何使學生“領悟”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實際,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成為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問題。

二、數學情境與生活接軌

教師要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問題作為數學活動切入點,使學生感到數學來自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習的好奇心,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作教學實例,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數學知識。

例如,教學《分桃子》一課時,筆者創設這樣的情境:教師準備一些粉筆盒,先要求每個學生拿出9個桃子放在盒子里,每個盒放的個數一樣多,有幾種放法,可以放幾盒?當學生操作完之后,從中選擇五種:每盒放3個,9÷3=3(盒);每盒放9個,9÷9=1(盒);每盒放2個,9÷2=4(盒),多1個;每盒放4個,9÷4=2(盒)多1個;每盒放5個,9÷5=1(盒)多4個。接下來引導學生觀察上面五個除法式子,問學生可分成幾種情況?學生很快觀察出,一類正好分完,另一類分完后還有剩余。筆者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是以前學過的內容;分了以后還剩余的算式,可以把它叫作“有余數的除法”。創設生活情景可以使課堂教學更接近現實生活,使學生身臨其境,輕松接受新知識。

三、激活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思考

對小學生來說,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經驗是他們理解、掌握基本知識,形成基本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因此,教師應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發思考,讓學生親自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

為了加深學生對“一千克”的感性認識,筆者布置了一項課外作業,要求學生跟家長一起去菜場買菜。通過買菜這一活動,學生切實感受物體重量。學生回校后會匯報他們的經歷,并說出由于單個東西大小不同,所以一千克物品的個數也不相同的體驗。例如,一千克雞蛋大約有15個,而一只鴨卻有二千克等。學生再做練習時,所有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又如,“一本書已經看了45頁,還剩28頁沒看,求這本書有多少頁?”這道低年級數學應用題,學生要通過逆向思維并運用加法來解決。這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低年學生來講,無疑具有一定難度。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分析思考后,組織交流,在交流中適時加以“生活化”點撥。教師可以隨手拿起一本書,加做翻閱動作,邊說已經看了45頁,捏著剩下的部分說還有28頁,怎樣知道這本書有多少頁?這一簡單的動作演示展現了生活畫面,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很快理解其中的數學關系,順利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適時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教育教學工作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回歸“生活天地”,提高數學應用能力

數學教學如能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練,有利于實實在在地提高學生能力,使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身邊,讓學生認識生活中充滿數學,生活真有趣,數學真有趣?,F實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常常整合各類信息后綜合顯現的。教師可以將其引入課堂,引導學生在接近實際情境的實踐活動中解決數學問題。

例如,教學“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可以模擬超市購物這一生活實踐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買賣東西”。通過識別商品,看標價,付錢,找錢等活動,學生初步學會識別假幣,懂得要愛護人民幣和節約用錢的道理,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

五、數學語言生活化

既然數學是生活的,其語言當然也是生活的。課堂的成功與否往往取決于教師的語言水平。尤其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師要學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具備高素質的語言藝術。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征等個性心理傾向,將數學語言生活化,引導學生理解數學、學習數學。

例如,“利息”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這樣說:“我家里有10000元錢暫時不用,可是現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請同學們幫老師想個辦法,如何更好地處理這些錢?”學生回答的辦法很多,這時再趁機引導學生:“選擇儲蓄比較安全。在儲蓄之前,我還想了解一下關于儲蓄的知識,哪位同學能夠介紹一下嗎?”學生們競相發言,充分認識“儲蓄”的益處之后,教師可以介紹“儲蓄的相關事項”,在不知不覺中拓展知識面,使學生體會到生活與數學休戚相關。

總之,生活永遠是數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離開了生活,數學就沒有了生命,學習便失去了應有的樂趣。讓我們架起數學與生活的橋梁,駛向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的彼岸。

吳國敏.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4

ISSN2095-6711/Z01-2016-12-0263

猜你喜歡
經驗生活化數學知識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節拍器上的數學知識
如何讓數學教學生活化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初探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經驗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索數學知識
當你遇見了“零經驗”的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