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策略研究

2016-03-22 14:24李桂香
關鍵詞:解決問題策略數學

李桂香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小學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畢業,在數學學科的學習內容、目標方法和評價上都和幼兒園有很大的差異,為了使學生可以從幼兒園階段過渡到小學數學的學習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和經驗,具有針對性的開展數學教學,通過教學游戲化、生活化、情景化和趣味化等方法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數學 解決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02-02

《數學課程標準》在解決問題方面明確提出了一個課程目標——“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盵1]“解決問題”是當今世界數學教育的目標之一。這里所提到的問題不是那種僅僅通過“識別題型、回憶解法、模仿例題”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強調對不同個人智力的挑戰,是因人而異的,概括起來是指是人們在數學活動中面臨的、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無法直接解決而又沒有現成對策的新問題、新情境。[2]小學一年級問題解決學習指的是對小學一年級學生來說,在識字范圍內清晰易懂、雖然有一定難度但可以解出來的現實問題和情境。這是對數學學習的一種延伸,也是一種比較高級的數學活動。解決問題學習不但可以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對于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創設生活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實踐證明,當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中的常識相關聯時,每個學生都會津津有味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因為這些生活中的事物他們有感性認識的基礎,所以在分析這些事物或活動中的數學問題時就很容易激活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自然地運用積累的經驗來理解,并提出解決其中的數學問題的思路。比如在教學排隊一題時,小紅前面3人,后面1人,這一隊共有多少人?又如小紅和同學排隊從前面數她是第3,從后面數是第2,這一隊共有多少人?遇到這類題時,學生往往會不知道該怎么辦,有時會多說一人,有時會少說一人,這時,我就指幾個學生扮演小紅,在教室做到快、靜、齊的條件下,自找合作伙伴,按照題目要求自行站隊,等學生站好隊之后,他們會豁然開朗,自信的告訴老師正確答案,不必教師做煩鎖的講解。

二、引導審圖讀意,培養良好習慣

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會完成兩個轉化。第一個轉化是從紛亂的實際問題中獲取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數學問題;第二個轉化是分析其間的數量關系,列出算式求解。新課標教材在低年級注重第一個轉化,沒有像老教材那樣呈現現成的條件和問題,而是圖文結合,把條件隱藏于圖畫或人物的對話之中,問題要么以問號形式出現,要么干脆省略,要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留出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充分地敘說圖意,交流發現的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在說的過程中,明確哪些是已知的信息,什么是要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所需的已知條件是哪些等等,初步感知簡單應用題的基本結構。例如,在一年級上冊 《金色的秋天》——6、7 的加減法的應用時,我是這樣做的:在第一幅圖中,引導學生準確表述出“草地上原來有4個小朋友,又來了2個小朋友”,而大括號下面的問號所隱藏的問題是“現在一共有幾個小朋友?”第二幅圖雖然也呈現了兩部分的向日葵,但由于問號標在左側,因此,在引導學生表述圖意時,首先要明確大括號下面的“7個”表示一共有7個向日葵,另外一個已知條件就是摘下了3個向日葵。左側的向日葵個數即使能數得清,也不可作為已知條件,因為問號標注在此,說明這是要我們解決的問題。圖意可以表述為“一共有7個向日葵,摘下了3個,還剩下幾個?”對這幅圖來說,學生的敘說就顯得更為重要,學生在說的過程中,理解了圖畫的含義,分清了已知和未知,明晰了條件和問題。

三、利用直觀教學,化抽象為具體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因為年紀小,生活經驗缺乏,所以只能借助直觀和操作活動來豐富他的感性經驗。在此基礎上在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逐步形成數學的概念,理解數量關系,掌握解答的方法。如池塘里游走了5只鴨子,還剩8只鴨子。池塘里原來有幾只鴨子?學生讀完題目后,讓學生扮鴨子“玩”起來。黑板上先畫一個大池塘,叫13個學生到黑板前扮演鴨子。首先讓5只“鴨子”游回座位,這時黑板前只剩下8只“鴨子”。提問:原來有幾只鴨子?該怎么解答?為什么用加法?你是怎么想的?很快學生討論交流出共識:原來的鴨子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游走的,一部分是剩下的,要把這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解決問題是不能單看幾個字如“游走”“剩下”而是應該仔細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接著,教師再把題目變成:池塘里游來了5只鴨子,現在有8只鴨子。池塘里原來有幾只鴨子? 學生仍興致勃勃,直到解題之后,他們還意猶未盡。教師如果能把這種直觀操作有目的,有控制地運用到低年級的解決問題教學中,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巧設練習游戲,體驗學以致用

游戲符合兒童愛玩好動的天性,它通過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為多種感觀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環境。游戲多為運用在課堂后半部分,大半節課下來低年級學生會顯得有些勞累,這時我就采用游戲來進行鞏固練習,能夠重新振作學生精神,寓教于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游戲在實際問題教學中也有同樣功效。例如,在教學“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時,是這樣安排的:(1)設立各小組商店,說明規則: 每組將各自的商品放在一起成為一個小商店,然后選出一名售貨員負責管理合買東西,一名財務人員負責記錄(姓名、買了什么、付了多少錢、找了多少錢),其他組員當顧客。(2)指導學生購物和出售,及時發現并處理,發現閃光點及時作出評價。這一教學片段采用購物游戲,學生“玩”興十足,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讓他們在游戲中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增長本領,從而達到樂學、會學、創造性學習的境界,真正體現了數學解決問題的內涵。

小學數學中的“解決問題”教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需要每一位一線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積極的探索應用,尋找并發現其中的規律,根據學生的學情,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創造性的開展教學,使“解決問題”教學成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個亮點。

參考文獻:

[1]胡慶正.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現狀及策略[J].才智,2015,18:41.

[2]丁銳,黃毅英,馬云鵬.小學數學課堂環境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關系[J].教育科學研究,2009,12:39-42.

猜你喜歡
解決問題策略數學
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
助農解決問題增收致富
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整式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化難為易 解決問題
Passage Four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