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2016-03-22 10:30胡蕾
關鍵詞:課件新課改多媒體

胡蕾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37-01

新課改后,教師們都在努力學習并實踐新課改理念,新形勢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更新教育觀念,認真研究教學策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全面發展。那么,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有哪些呢?我根據自己的學習和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學生的認知起點把握不準確

小學數學的學習是一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高年級運算教學中,部分教師以學生剛開始接觸乘、除法運算以及小數為起點進行教學,反復講解乘、除法運算法則,反復強調學生已掌握的數學概念和知識,而忽略了學生可以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并掌握新知識。另外,教師沒有準確把握學生的現有生活經驗,以致教學不能順暢進行。

2.教學情境弱效或無效

《課標》要求學生“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征,并獲得一些經驗”。由此,在數學課堂上實施情境教學有了綱領性文件的支持,也正因如此,課堂中出現了良莠不齊的情境教學。部分教師創設的情境弱效甚至無效,使教學情境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如:創設的情境過于復雜,一個簡單的問題以N個情境引入,導致情境復雜、弱效、占用過多課堂時間:又如:創設游戲情境,吸引了每位同學,可仔細一想,這樣的情境只有熱鬧而沒有數學,學生感興趣的只是游戲本身,而游戲與教學內容并無聯系,情境無效。

3.課堂討論弱效或無效

在合作學習的影響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越來越重視“討論” 這一教學手段,并且形式多種多樣:同桌討論、四人小組討論……意在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度高。與此同時,一些毫無意義的討論充斥著課堂。部分教師在課堂中設計討論的問題過多、過濫,該不該討論的問題統統讓學生討論,導致課堂低效,甚至混亂。

4.多媒體流于形式

新課改提倡重視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由于制作一份優秀的課件費時較多,而且并不是每一位教師都能熟練地完成一份優秀的課件,因此,現代化技術中的多媒體往往在偶爾的公開課中才使用。在許多這些多媒體課件中,教師只是將課本中相應的例題、解答和公式規律“搬”到其中,以免去教學過程中的板書書寫,多媒體的應用流于形式,并沒有發揮其最佳作用。

二、課堂教學設計策略

1.準確把握學生的認知起點

《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在課前應當通過提問、交流等方式了解學生的整體認知水平,再根據其認知水平加以適當點撥與引導,根據課程內容為學生創設足夠的自主探索空間,學生便能夠自主學習新知識。對學生自己能夠獨立探索發現的知識,教師絕不代替。

2.利用具體情境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讓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應用數學,是幫助學生認識和鞏固數學概念,理解數學的本質和意義的最佳途徑。脫離了實際生活與情境而單獨地學數學,會使內容顯得空洞和乏味,就會讓學生感到數學是抽象和無用的。數學本身具有抽象性,但反映的內容與人們生產、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因此,教學應適應學生的變化,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足夠多的、學生熟悉的、精練的社會和生活情境,讓學生獲得知識并進一步體會數學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如:在“1億有多大”的教學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和情境參與教學,以極小的事物對比極大的事物:1億張紙堆起來的厚度超過珠穆朗瑪峰;1億顆米可以讓3.5萬人填飽肚子;1億滴水能裝4輛大型運水車……以數據沖擊學生的聽覺,從而使學生受到啟發、深化知識,達到理解數、感受數的目的。

3.組織有效的課堂討論

討論要求學生能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并且學會用事實、概念、原理,通過邏輯推理,以論證自己的觀點。與此同時,還要發現和提出其他學生的錯誤,通過交流達成共識。在討論過程中,學生要說出自己的觀點,必須對問題進行認真思考,并清除地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而且,年齡基本相同的學生交流,更容易溝通,便可通過討論相互啟發、取長補短、促進學習。思維是借助于內部語言在頭腦中進行的一種心理活動。小學生的思維發展與語言的發展密切相關,通過交流,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促進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討論前,教師應有選擇地設計討論的問題和討論方式。選擇一些容易混淆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比較、思考、討論以達到深刻的理解;選擇一些解法或答案不唯一的問題,讓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提出不同的解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討論的方式多樣化,不僅限于學生之間的討論,還可以設計為師生之間的討論。

4.充分且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

《課標》提出: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生活中去。這就強調了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把現代教育技術中的多媒體應用到教學中,能夠產生一種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但一份優秀的課件需要耗費教師大量時間,從而減少了鉆研教材和其他教學方面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教師應當有選擇地進行多媒體設計和教學,并避免課件過于花哨而使學生轉移注意力。課件背景應當清新樸實,課件內容應當緊扣學習內容來設計,而不是照搬教材,只需選取對教學有更好輔助作用的圖文材料,內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與此同時,教師不能忽視傳統教學手段的利用,如教師在黑板上對規律、性質的推算論證等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學中將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優勢互補,整體優化教學手段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要求教師想盡一切辦法組織學生進行數學活動、引導他們進行思考、關注他們在活動中的表現、幫助他們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

猜你喜歡
課件新課改多媒體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多媒體在《機械制圖》課中的應用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多媒體達人煉成記
提高高中數學多媒體課件質量的幾點思考
適切 適時 適度——說說語文課堂的多媒體使用
應用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取與舍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