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涵詠教學:高師語文課堂教學的“新”策略

2016-03-25 20:01魯天智
考試周刊 2016年2期
關鍵詞:高師語文課堂

魯天智

摘 要: 語文因其獨特的學科優勢,與涵詠教育關系最密切。強調語文學習的整體參悟、心領神會和得意忘言,有助于語文素養的養成。高師語文課堂教學應當繼承發展涵詠教育,使之成為課堂教學一雙有力的翅膀。

關鍵詞: 高師 語文課堂 涵詠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越來越感覺到這一僵化單調教學手法的弊端。既偏離中國語文教學傳統,又背離西方倡導的開放式教學,走入里外不是人的死胡同。

當前語文課堂教學理念與方法可謂百花齊放、精彩紛呈,著力點大多在于精心組織教學、精確時間安排,盡力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千方百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思維活躍性。語文課上得既“緊張”又“活潑”,全在教師嚴密組織與控制之下,學生正襟危坐,教師環環相扣、點滴不漏,大有程序化、神圣化傾向,似乎這樣才能發揮語文課堂教學的作用。落到實處還是“不改初衷”,各干各的。千篇一律,千律一篇,所謂“大家都一樣”。而思索和探究如何組織語文課堂教學時絕少能聽到涵詠意識。本文就涵詠教育在高師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作探討。

涵詠感悟教學,中國古代傳統教學已經踐行了幾千年,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雖然今天的語文教學和傳統經典教學有很大不同,但究語文教育的根本卻是傳承相通的。在中國古代文論研究中,我國傳統文學批評(內含涵詠)的思維與方法概括為“整體、直覺、取象、比類”等,是漢民族的主導思維方式。毫無疑問,中華民族思維方式的這一優點是與文學(語文)涵詠教育相生的,到今天仍是不可多得的優良傳統教學法。

傳統“涵詠法”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濃郁的東方色彩,強調心領神會和得意忘言。后起的“解析法”教學則側重理性評價,在具有一定可比性的兩篇或更多作品之間識其同、辨其異,并由同中之異著眼,做出自己的鑒別判斷。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選材、組材、語言表達方面的比較鑒賞,深入理解作品,較好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異同。在比較中鑒別,在鑒別中提高。通過深究“異同”的原因,學生對所讀作品有了更多思考、更高認識和更廣泛吸收。所以,鑒賞中我們強調涵詠感悟,并不排斥理性分析。需要指出的是理性分析應該建立在單篇涵詠感悟的基礎上,語文教學才會有血有肉、生動活潑。涵詠感悟教育在新的環境下找到了用武之地。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掀起了一股所謂反對死記硬背之風,把語文學習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優良傳統一掃殆盡,貽害極大。語文課上朗讀背誦的機會少了,詳盡細致的講解分析多了;學生朗讀背書的興致淡了,瑯瑯讀書的聲音消失了。早讀課上學生一心想著讀外語,甚至讀政治、歷史,至于背書更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理解固然重要,但理解若不以扎實的記憶為基礎,很可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況且“理解并非是一次性完成的。語言這東西在不十分理解的情況下先吞進去,以后隨著語言吸收和積累增多,隨著生活體驗的豐富,知識面的擴大,通過不斷反芻,可以加深理解。只有吞進去了,才可能化為自己的營養;一味地分析、研究而不吞進去,則永遠不能化為自己的營養”。不養成多讀多背的習慣,而能把語文學好的例子是不多見的。

高師語文教學的課文多為一些文質兼美的名篇佳作,其中不乏優美的辭章、警策的名句,生動雋永,充滿無限審美情趣,常令人陶醉不已。古往今來大凡造詣深厚的文人名士無不飽讀詩書,博聞強志,有的甚至能背誦成篇名著,至于辭采優美的詩詞更能出口成誦。通過朗誦涵詠,把主觀感受同作品實際統一起來,漸入佳境,沉浸在作者創造的藝術世界里,愛作者所愛,恨作者所恨,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審美享受之中,達到“文若己出”的境界。事實上,語文學習單純靠理解、思辨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中更多的需要熟讀、背誦、體悟、涵詠?!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講的是讀與背可以促進寫作水平提高?!白x書切戒不慌忙,涵詠功夫興味長”,“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講的是讀與背是理解的基礎和途徑??梢?,讀與背同語文學習的關系何等密切。例如,朗讀《荷塘月色》,要求學生調動有關知識(社會背景、寫景狀物的要求等)展開想象和聯想,讓學生在反復吟誦中把握課文內容,體會描述的情景,爭取獲得身臨其境、神會其中的感受,在審美愉悅中陶冶情感。

高師語文教學因其教學對象和目標的特殊性,呈現出有異于初高中語文教學的特性。高師的學生是師范生,師范生畢業后主要是幼兒園和小學老師,要求師范語文教學更多地傾向于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啟發和教學知識內化。它不同于初高中語文教學應試教育的側重。幼兒園和小學語文教學主要學習母語基礎知識,更多的是記誦熟知,更多的是讀寫感知,涵詠教學正當其時,因此,傳統涵詠教學在高師語文課堂理應有用武之地。如果高師語文涵詠教學深入每位師范生心里,未來就必將有效改變幼兒園、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但是涵詠絕非多讀多背那么簡單,有人認為死記硬背等同于涵詠,那是大錯特錯。多讀多背正是語文涵詠的初始至之門,無有多讀多背,就談不上涵詠。涵詠的精髓是熟讀、背誦、理解、體悟、涵詠、心得、合意,學習強調從外入我到物我合一的統一,強調舉一反三、其義自見,強調心得感悟、辯證入理。高師語文課堂教學從本質上講,已經不以學習具體知識為目的,更多的是欣賞、賞析、修身養性、精神和素質獲得;已經不再以考試為終極目的,更多的是教學習得,傳承文化素養和師范技能。從這個意義來說,高師語文教學更應該不求功利色彩,返璞歸真,實施涵詠教學?,F階段,高師語文教學仍然暮氣沉沉,困境不少,如何實行涵詠教學更是任重道遠??梢詤⒖嫉氖?,古代先賢的“小學”教育,以及今天出現的“國學”教育,是高師語文涵詠教學的一個很好的樣本。

不要迷信看似天經地義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我們可能“做”得太多,而不是太少,侵占本屬于孩子們的時間。教育最大的失誤可能就是占有學生所有時間和空間甚至他們的精神時空。

涵詠教學,涵詠感悟,語文教學返璞歸真,深深地契合語文精神和語文教育的本質,是高師語文課堂教學的“新”策略。如此,學生學習其樂融融,老師教學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張岱年,等.中國思維偏向[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74).

[2]王尚文.語文教學對話論[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

[3]褚樹榮.教室的革命[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6(第1版).

[4]余黨緒.不能迷信“教學目標”[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

[5]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6.

[6]倪文錦.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猜你喜歡
高師語文課堂
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提問要做到“四要”
對高師鋼琴教學模式創新問題的思考
從高師視唱練耳學科角度出發探討“內心聽覺”——基于達爾克羅茲教學體系
以專業技能為核心的高師音樂教育課程改革之思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構建開放的語文課堂
從《成功》走向成功——“讓學”,讓語文課堂“學多于教”
論高師復調課“微格教學”的可行性——柯達伊多聲音樂教育思想指導下的高師復調課教學模式
論隱性教育在高師民族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