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申猴年看“猴戲”

2016-03-25 10:30楊珝
戲劇之家 2016年4期
關鍵詞:猴戲大鬧天宮孫悟空

楊珝

【摘 要】本文從萬氏《大鬧天宮》著手,從動畫電影中分析動畫中的孫悟空形象,延伸到戲曲中的孫悟空形象,其中包括戲曲臉譜、角色特點、形象分析及其演變過程。

【關鍵詞】猴戲;大鬧天宮;孫悟空

中圖分類號:J8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017-02

“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手舉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稱。一雙怪眼似明星,兩耳過肩查又硬。挺挺身才變化多,聲音響亮如鐘磬。尖嘴咨牙弼馬溫,心高要做齊天圣?!边@便是文章的主人公——孫悟空。

齊天大圣——孫悟空,出自小說《西游記》中,作為中國著名古典神話角色之一,其藝術形象幾乎已深刻在每一位中國人的腦海中,而因這部小說被譯為各種語言流行于世界?!段饔斡洝肥怯擅魅藚浅卸鞲鶕叭艘磺Ф嗄晁e累的素材創作的,深刻地描繪了社會現實,是中國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也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創之作。孫悟空作為《西游記》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代表著古代中國人的善良、正義和不阿,是學者們一直以來的研究對象之一。

關于孫悟空更是有多種不同的形象,而現今我們要從萬氏的《大鬧天宮》中去探索孫悟空。

在上海市萬航渡路618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制片基地,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于1957年4月正式建廠,在這里誕生了無數優秀的國產動畫片。

《大鬧天宮》是1961年至1964年制作的一部彩色動畫長片,1960年初,《大鬧天宮》開始繪制,這部由萬籟鳴、唐澄導演集結了當時的頂尖團隊打造的動畫片,上集在問世后好評如潮,并先后在國內外獲得獎項,更是影響了幾代人。在這部影片中,豐富的人物形象、迥異的性格特征,場景設計精美,受到了大眾的好評。尤其是孫悟空這一經典形象,一經問世,就深入人心。在人物造型、動作設計、音樂與對白以及意境營造等方面成功借鑒了戲曲程式表演和虛實相生的特征,將電影與戲曲兩種藝術表現形式完美結合在一起,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動畫電影借鑒戲曲元素的可行之路。

作為大鬧天宮的首席動畫設計,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前廠長,嚴定憲老先生在談到孫悟空的形象創作時說道,在創作過程中,受到了京劇的“點撥”,吸收學習京劇中塑造的孫悟空的形象,給動畫片的設計動作做參考,再發揮一定的想象。否則單純想象創作出來的猴子,形象一定是干巴巴不飽滿的。在最初,張光宇先生設計了幾個孫悟空的造型,有些設計中添加許多的野雞毛、也有竹子編的盔甲,比較復雜。由于動畫掌握要簡練明確、形象鮮明、動作設計起來方便。故導演萬籟鳴覺得不太滿意,因為其裝飾性太強,不太適合用動畫來表現,經過反復的修改后,才有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這個穿著鵝黃色上衣,腰束豹皮短裙,下穿大紅褲子,足下蹬一雙黑靴,手持紅黃色金箍棒的齊天大圣。

在影片的表現中,運用動畫的東西和戲曲舞臺表演上的東西,二者結合起來,而這一點對于塑造孫悟空的形象也是很重要的。在動畫表現中,猴子戲與舞臺上的表現不同,請了南猴王鄭法祥作為顧問后,動畫中的孫悟空加入了聳肩、端手、抓癢等動作,更加生動。在影片的情節上,不是一味復制原著,也要靠動畫人員去發揮想象,例如四大天王斗孫悟空這場戲,要讓孫悟空設法破掉四件法寶?!帮L調雨順”,即寶劍、琵琶、傘、蛇,于是就有了孫悟空拔汗毛變出的無數盾牌迎戰飛來寶劍;眾猴子們被琵琶聲音震的東倒西歪,以增加故事的情節性和人物形象的生動性,這樣就與舞臺脫開了,是動畫,不單單只是戲曲舞臺上猴戲的固定程式了?!洞篝[天宮》這部作品擁有著杰出的美術設計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深深的影響著我國的動畫行業。

一、孫悟空形象的演變

既然談到動畫中孫悟空的形象也是受戲曲中的造型影響,那就不得不提起戲曲中的孫悟空形象,而說起孫悟空形象,則需簡要論述其形象的演變過程。

最早的猴行者,南宋時期《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出現的“白衣秀才猴行者”應是吳承恩創造孫悟空的雛型。這位猴行者不僅是“妖”、“精”,而且是一位學問淵博、文質彬彬的秀才,誠心保護唐僧西天取經。這個號稱“花果山紫云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的白衣秀才的“神”與“形”,名與實常發生矛盾,但是《詩話》中的猴行者已經初步具備了吳承恩《西游記》的雛型。胡適先生卻認為孫悟空的原形是印度神猴哈奴曼。季羨林先生在《印度文學在中國》和《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兩文中亦對胡適先生的看法表示贊同。

除上述的“印度傳入說”之外,普遍認為是本土化的孫悟空,到了金元時期,出了有話本《西游記平話》、金院本《唐三藏》、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楊景賢《西游記》雜劇等,都為之后吳承恩《西游記》的創作與成書奠定了一定的素材基礎。

在新野出土的大量漢畫磚,除了雜技、游戲之外,猴子、狗和人在一起狩獵、嬉戲的精彩畫面屢見不鮮。到了南北朝時期,猴戲已在新野盛行。明清時期,新野民間玩猴就已經較為流行。

在《西游記》中,孫悟空經歷了一個由“猿”到“人”的發展過程。所謂“猿”,是指具有神話色彩和妖性特點的“猿猴”形象。所謂“人”,是指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神話藝術形象[1]。吳承恩在對孫悟空形象的再創作中保留了這變化中的特點。在吳承恩之后,有明代無名氏作《續西游記》;明末董說著有《西游補》,共十六回。孫悟空的這一經典形象是建立在豐厚的中國文化底蘊基礎之上的。孫悟空形象吸收了眾多原型的各種特點,勇敢,正義,足智多謀,善于變化,同時也吸收了原形中兇惡,不服管教,自由隨性等特點。這些特點在保護唐三藏取經的故事中得到發展和消解,融入成為一個“孫悟空”。

二、動畫中的孫悟空形象

在我國古典京劇臉譜中的孫悟空形象式屬于凈角中的武花臉:特征為白色的臉,臉頰從眼睛到嘴巴拼成心型,額頭與雙頰皆繪有紋飾,造型復雜。在動畫電影《大鬧天宮》中對這種程式化的京劇臉譜進行了借鑒與改造:以白色的臉為基底,臉頰則從眼睛到嘴巴拼成一個紅色的心型,有著淺綠色的寬葉眉毛,既簡潔流暢又古雅神奇。這一形象的改造既保留了傳統戲曲“離形神似”的韻味,又突破了基于民族文化的程式化理解,契合了動畫形象簡潔飄逸的特點,使孫悟空這一嶄新形象具有了當下性,為現代的世界人民所接受與喜愛。

此外,戲曲的服飾設計以及用色原則對中國動畫也有著很重要的美學啟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傳統戲曲的人物服飾較為繁復,層層疊疊,并不適合動畫極簡主義之表現的原則,因此,在動畫的創作中,這一點需要改造,主要是化繁為簡,使服飾表現更為直觀簡潔。

在孫悟空的動作設計方面,《大鬧天宮》在動作設計就很好地注意到了戲曲與動畫動作設計的基本規律,既保持了戲曲動作的機巧、靈活的美感,又充分地展示了影視動畫的直觀性與寫實性,糅合了兩種藝術形式的優長。例如孫悟空在跑步、跳躍的時候,他的兩腿在空中幾乎成了一字形,既是戲曲舞蹈動作,又突出了動畫動作的極度夸張;另外,在這部影片中兵器、人物在打斗時的彎曲和變形等,在戲曲中都用固定程式表現,而在動畫片中,都采用了略帶夸張的現實性表現。

三、猴戲之流派

猴戲,即悟空戲、大圣戲(鄭派),是屬于武戲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猴戲多由武生主演,有時亦有武丑擔當。猴戲的久演不衰受到人們親睞,與其表演中的精妙武打技巧、驚心動魄的動作程式不無關系。在我國的很多劇種中,都有猴戲,如京劇、昆曲、徽劇等一些劇種,而在各劇種中,猴戲的表演風格迥異。猴戲(悟空戲)有多個流派,每個流派都有自己的表演特點,在其中比較突出的是京派(北派)和海派(南派)。在京派中的名家有,來自「三慶班」的稱為「楊猴子」的楊月樓、因演出《安天會》從而受到慈禧太后賞識的著名武生張洪林、張洪林弟子楊小樓,并且其有著「小楊猴子」的美稱、之后亦有李萬春等人。京派猴戲中,注重似而不似、神形兼備這一境界的把握,李萬春更是善于吸收進去,著重刻畫猴子的內心特征。

海派猴戲與京派相比而言,有自己的獨到的地方,獨特之處體現在裝扮和動作上,注重武打動作和技巧的表現,甚至有時多追求驚險刺激的效果。在扮相上,頭戴“航空帽”一樣的帶毛頭套[2]。臉譜是戲曲化妝的特殊手段,用以表現性格、形象、海派的臉譜與京派不同,是模仿真猴子樣貌類似的勾畫方法。海派中猴戲的代表人物是鄭法祥,他創造了鄭派悟空戲,將悟空戲稱為大圣戲,并有著名的《水簾洞》、《鬧天宮》等劇,在表演中加入許多個人絕技。

(一)猴戲表演的臉譜裝扮

猴戲臉譜,是一個較寬泛的形象,在其形象中,用以比較夸張化的手法繪制,又加以人格化,為與真實世界中的猴子形象有所區分。比如在《大鬧天宮》中,孫悟空的臉譜是一種簡單的猴子的頭部形象。猴子的臉譜樣式比較多,勾勒方法也不一樣。如楊小樓用“一口鐘”、李少春用“倒葫蘆”、李萬春用“倒栽桃”等。其面部的圖案有如一口倒扣著的紅色古鐘;有在面部形成一對葫蘆的;又有的像一顆倒栽的桃子。南派猴戲的臉譜,一般不勾畫嘴部,紅色也只是到鼻子的下方,將嘴部留出,把嘴巴畫的較大,像真猴子一樣的形狀。

在紹劇中,自從六齡童成功的塑造了“江南美猴王”這一十分經典的形象后,經過許多代紹劇表演藝術家們的長期的藝術實踐,而創造了大量精彩的劇目。在紹劇中的猴戲臉譜,多以紅、白、黑、金色為主,這是一種在自然膚色的基礎之上進行了夸張的藝術手法。六齡童所塑造的孫悟空,表演風格比較粗獷豪放,所以表現在其臉譜上為整個面部是桃子型,大色塊明顯、顏色對比強烈,線條筆觸粗獷,臉譜造型很巧妙地融合了孫悟空的猴、神、人的三個特性,勾畫出一個獨特的孫悟空形象。有猴的特性又融合了人的品性,人與猴渾然一體。猴戲的演繹使得紹劇這一劇種從一個地方劇種發展成為風靡全國、家喻戶曉的劇種。

孫悟空的一個眼神、一個投足、一個程式,都是藝術的傳承和幾代表演藝術家長期演繹改革的結果,給觀眾呈現一個“美猴王”的孫悟空。美是永恒的,且美又是真實的。孫悟空的美,美在天宮、美在仙境、美在七十二變、美在火眼金睛,美在每一位觀眾的心里。

參考文獻:

[1]張久瑛.試論孫悟空形象的形成和演變[J].人文世界,2009.

[2]夏發.“京”、“?!眱膳傻暮飸騕J].戲劇之家,1998(02).

猜你喜歡
猴戲大鬧天宮孫悟空
快遞來了個孫悟空
猴戲
我和孫悟空的一天
張凈作品
《大鬧天宮的由來》
最后的猴戲?
UPROAR IN HEAVEN 3D 大鬧天宮3D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