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棚蔬菜土壤鹽漬化的危害與綜合防治(下)

2016-03-27 22:44
農業知識 2016年26期
關鍵詞:鹽漬化鹽分灌水

?

大棚蔬菜土壤鹽漬化的危害與綜合防治(下)

三、防治方法

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堅持施用優質腐熟有機肥,不偏施化肥。施用適量腐熟的豬糞、雞糞、稻草、豆秸、玉米秸等有機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提高土壤中的活性物質,保持土壤肥力,減輕和防御土壤鹽分表聚。生物菌肥能促進有機質的分解及轉化,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有效地減少鹽漬化危害,促進蔬菜作物的生長發育。

測土配方施肥。根據土壤養分狀況及所種蔬菜的需肥特性,確定施肥量、施肥方式、肥料種類,避免多年施用同一種化肥;應盡量減少追肥次數。在高溫季節,適當控制追肥量。發生鹽害地,不宜使用氯化銨、硝酸鈉等肥料。根外追施葉面肥不易使土壤鹽漬化,應大力提倡。尿素、過磷酸鈣、磷酸二氫鉀以及一些微量元素,作為葉面肥都是很適宜的。

生物降鹽。利用溫室夏季高溫休閑期,種一茬不施肥的玉米,或種植生長速度快、吸肥能力強的速生小白菜、茼蒿、綠肥蘇丹草等,可從土壤中吸收各種養分,從而降低土壤溶液的濃度??煞N植耐鹽性較強的番茄、茄子、芹菜、萵苣、甘藍、菠菜等蔬菜,適當增加澆水次數。

深翻和淋雨。利用休閑期深翻,使含鹽多的表層土與含鹽少的深層土混合,起到稀釋耕層土壤鹽分的作用。在當地降雨量較多的夏秋季節,揭去保護地上的棚膜,任雨水淋洗土壤中的鹽分;或在保護地外挖深1米以上的排水溝、在保護地內起田埂,每667平方米澆水130立方米,使土壤中的鹽分隨水排走。淋雨后要在種植作物前20天增施有機肥、生物菌肥,深翻2~3次,以提高土壤的透氣性。

灌水洗鹽。當地如果雨水少,可以選擇灌水洗鹽的方法治理土壤鹽漬化。選擇在每年6~8月的高溫季節,利用溫室的換茬空隙,對有土壤鹽漬的溫室進行大水漫灌。讓土壤中的鹽分,充分浸入水中,一段時間之后,水下滲流失,自然落干,這時可再向棚內灌水,反復幾次,使土壤表層的鹽分隨水流下,整個過程3~4天。灌水洗鹽不僅可減少土壤耕作層中的鹽分,還可起到消毒土壤的作用,減少土傳病害。灌水洗鹽后,大棚內生產的后茬蔬菜長勢良好,短期內沒有鹽漬化的現象出現。

膜下滴灌。在作物生長季節,采用滴管膜下灌水,使土壤濕潤,使溶解了的鹽分隨重力水下滲到土壤深層。還可以保持土壤疏松,有效抑制毛管水的上升,減緩土壤中的鹽分積聚,減緩土壤鹽漬化的進程。該項技術省水、省肥,對肥料的要求比較高。

換土。當土壤中鹽分含量較高時,可在土壤干旱時,把5厘米左右深的表土層(該層積累的鹽分較多)鏟除,運到大棚外,同時用肥沃低鹽的客土補充。也可在土壤中摻入適量的沙子,可改善土壤透氣性,促使鹽分下滲到土壤深層,活化土壤,改善土壤質地。

輪作。輪作也具有較理想的降鹽效果,在種植幾茬蔬菜瓜果后,栽培玉米或高粱等除鹽作物,或種植一些水生作物如水稻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鹽分。

地面覆蓋。秋延遲或越冬茬栽培,定植作物后地面可覆蓋地膜或切碎的稻草、麥秸等物以減少水分蒸發,且蒸發的水分在地膜內凝結形成水滴,重新落回地面可以洗刷表土鹽分,防止表層土壤鹽分積累,秸稈腐爛后還會增加土壤有機質;加強中耕松土,切斷土壤毛細管作用。

無土栽培。無土是徹底解決大棚土壤鹽漬化的方法,無土栽培有水培和基質培兩種,但無土栽培與常規栽培相比需要更多資金、設備的投入和技術的配套。因此,大規模的推廣應用有一定的困難。壟式或槽式栽培技術是比較實用的栽培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地去除土壤鹽漬化危害,而且成本比純粹的無土栽培低。具體做法如下。

有機基質壟式栽培技術。前茬收獲后,深耕約30厘米,淹水達地表,以此降鹽,待土壤稍干后再進行耕翻,整地作壟前施入生物發酵有機肥和復合肥。畦作好后,在畦面中央開10厘米深、10厘米寬的溝一條,將配制好的生物有機基質施于溝中,然后在壟面溝底全面覆蓋薄膜,以利保水。栽培的蔬菜可定植在壟上,其他栽培與常規無異。

有機基質槽式栽培技術。開槽整地,配置好有機基質后集中放在槽內,基質鋪設好后,排滴管,最后地面薄膜全覆蓋。栽培的蔬菜可定植在栽培槽中,定植后其他的栽培管理相同。

(何永梅 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蔬菜局)

猜你喜歡
鹽漬化鹽分灌水
蔬菜大棚土壤鹽漬化成因及防治措施
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成果在判定土壤鹽漬化、沙化中的應用
1989—2019 年寧夏銀北灌區土壤鹽漬化時空變化分析
甘肅蘇干湖濕地土壤鹽漬化、地下水位埋深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關鍵
長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層鹽分累積效應模擬
攝影欣賞
灌水秘笈
基于PLSR的陜北土壤鹽分高光譜反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