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新農村辦主任董國權在省農委開展弘揚農耕文化建設美麗鄉村活動上的講話

2016-03-28 20:35省新農村辦
吉林農業 2016年17期
關鍵詞:農耕美麗農村

省新農村辦主任董國權在省農委開展弘揚農耕文化建設美麗鄉村活動上的講話

這次活動,是省農委參與第三屆吉林省農民文化節所開展的兩項活動之一。近三年來,省農委積極參與省委舉辦的農民文化節活動,精心挖掘了一大批農耕文化典型、民俗文化典型、歷史名人文化典型、紅色記憶文化典型等,2015年全省打造新農村建設文化品牌村300個,今年打造的文化品牌村也在300個以上,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實踐證明,打造新農村建設文化品牌,有利于促進大眾文化在農村大地扎根、開花和結果,有利于補齊農村文化建設的短板,有利于實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

參觀了梨樹縣蔡家鎮蔡家村農耕文化博物館以及美麗鄉村建設情況,沿途參觀了四平市鐵西區團山子村、西八大村、東八大村美麗鄉村建設現場。蔡家鎮黨委書記王志清同志做了經驗介紹,省委宣傳部公共文化服務處處長趙志強同志做了重要指示。希望到會的全體同志,認真貫徹落實趙處長的重要講話精神,對照蔡家鎮蔡家村的經驗做法,下大力量推進美麗鄉村文化品牌建設,為豐富和發展吉林省農民文化活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下面,我講兩點意見。

一、深入研究和借鑒四平市挖掘農耕文化建設美麗鄉村經驗

參觀的4個典型村,代表了我省美麗鄉村建設水平,方向性、可操作性非常強。特別是蔡家村注重挖掘農耕文化精粹,大力推進農耕博物館、柳條邊遺跡、千米石器長廊、陽光沐浴人家、美麗庭院、干凈人家和農村環境改觀、房屋改善、廚房改良、廁所改造、人們生活觀念改變等“五改”建設,精心打造文化品牌,努力彰顯新農村文化特色,增加新農村文化底蘊,使新農村內涵更為豐富,更具影響力和感染力??偨Y起來,他們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注重農耕文化精粹的挖掘、整理和展示?!叭粘龆?,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币詽O樵耕作為代表的農耕文化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生產生活的實踐總結,是華夏兒女以不同形式延續下來的精華濃縮并傳承至今的一種文化形態。蔡家村為弘揚農耕文化精粹,通過廣泛搜集農戶舊時的農耕器具、用過的物品以及協調社會各界募捐各種展品,投入資金30余萬元,建設關東農耕博物館,分為生產展廳、生活展廳、民俗展廳和精品展廳等4個展廳,展示了當地民間古老農用生產工具、古老生活用品、古老民俗器具等展品,每個物件都代表了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的文化物證、生活影像、故事傳說,將農耕文化所蘊含的精華思想,例如自強不息、集體至上、尊老愛幼、勤勞勇敢、吃苦耐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鄰里相幫等文化傳統和核心價值理念展現出來。二是注重歷史文化的挖掘和保護。利用清朝時期在蔡家的地域上曾有一段“柳條邊”遺跡,此為當時保護東北地區生產的皇室貴族所需要的人參、東珠等特產,以及皇帝圍獵所用的圍場,實際是一條戒備森嚴的封禁界限。如今,蔡家村按照柳條邊原貌,恢復建設長約100米的柳條邊和門臺,讓這一歷史記憶重現在世人面前。三是注重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農業技術的結合。蔡家村建設了占地2萬平方米柳條邊工匠文化園,分為7個展區:十二生肖展區、野生動物展區、勞動者展區等,展示上百件形態各異的樹根雕塑近150件,旨在用木雕的形式再現以前關東農耕文化面貌。在展現傳統農耕文化的同時,園內還建設了現代農業示范區,新建5000平米的無公害蔬菜和水果大棚,展示了現代化的農業生產設施和先進生產技術,讓人們在享受采摘和觀光樂趣的同時,感受到從傳統農業轉向現代農業的發展、變遷和提升。四是注重文化發展與人居環境建設的同步提升。在挖掘整理農耕文化、留住歷史文化記憶的同時,緊緊圍繞創建美麗鄉村、打造美麗庭院和干凈人家活動,不斷加強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的提升,倡導現代文明生活方式,積極推進農村環境改觀、房屋改善、廚房改良、廁所改造、人們生活觀念改變等“五改”建設,實現“陽光沐浴”人家進農戶。加強村規民約建設,開展健康文體活動,在民間推廣具有滿族文化特色的娛樂活動,培養現代文明生活方式。

團山子村、西八大村、東八大村在美麗鄉村文化品牌打造的過程中,也各具特色,各有特長,展現了新農村、新農民、新農業的嶄新文化風貌,既有外在的、有形的變化,更有本質的、內涵的提升。這4個村美麗鄉村文化建設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借鑒。

二、抓住農民文化節的有利契機,深入推進美麗鄉村文化品牌建設工作

基礎設施是美麗鄉村建設的肉,文化品牌的打造就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魂,美麗鄉村建設離開了文化的支撐,就失去了靈魂,沒有了精彩,就會黯然失色。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時強調,從歷史縱深來看,即使將來我國城鎮化率達到70%,也還有30%的人口,即四、五億人生活在農村。因此,光重視城鎮化還不夠,必須同步加快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要體現農村特色,留得住鄉愁,看得見青山綠水,留得住中華文化的根基、農耕文化的精粹。所以,我們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利用省里舉辦農民文化節的有利契機,深入推進美麗鄉村文化品牌建設工作,努力把我省新農村建設推向更高階段。

(一)深入挖掘和整理我省農村特色文化。我省農村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特色鮮明,挖掘和整理的意義十分重大。比如:在民族文化方面,四平市葉赫鎮滿族文化、延邊州的朝鮮族文化、前郭縣的蒙古族文化、伊通縣的薩滿文化、松原市的伯都納文化、集安市的高句麗文化等,不僅覆蓋的村莊面較大,而且文化內涵特別豐富,有的是吉林省獨有的文化,需要我們進行挖掘整理、展示宣傳、弘揚傳承。比如:東北的柳條邊文化、梨樹縣偏臉城遼代文化、農安遼代古塔文化、敦化六鼎山古墓群文化、琿春敬信鎮土字牌晚清文化等,這些歷史古跡文化,也包括農耕文化,都是我們省的寶貴財富,需要我們在新農村建設中認真研究、傳承發展。同時,我們還要注意保護遺留下來的古井、古樹、古村落等。比如:紅色旅游文化,四平戰役、四保臨江、東北抗聯等,這些抗日英雄和愛國將領扎根東北、深入人心。還有我省的傳統文化,包括二人轉、大秧歌、剪紙、農民畫、長白山根雕、草編、石峴文化等,起源于過去,發展于現代,成為文化產業,既成為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又成為吉林省農村文化的重要符號,需要我們在工作實踐中加以推廣、放大。我們還可以搞一些攝影、書法、繪畫,開展科技知識、法律知識、自然知識、歷史知識的文化宣傳,這些也是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方面,我們大家要多上心、多留意、多收集、多整理,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努力把新農村文化建設搞得豐富多彩、積極向上。

(二)廣泛開展文化宣講活動,打造農村文化“四窗”、“五廊”。要積極利用文化休閑廣場、文化大院、小庭院、小公園、藝術長廊、博物館、展示館等農村文化活動場地,積極開展“四窗”、“五廊”建設?!八拇啊?,即政務公開窗,按規定公布村務、黨務、接受村民監督;政策宣傳窗,張貼最新出臺的政策法規、宣傳反邪教、村規民約等;文明禮儀窗,張貼文明禮儀的知識、標識和美德事跡等;科普知識窗,張貼與群眾生活密切聯系各類科普知識、生活竅門等,倡導科學低碳生活方式?!拔謇取?,即全景式展示村情村史村貌,打造傳承優秀文化、弘揚道德文明新風的教育陣地。主要包括歷史廊:展示介紹本地區的區位概括、歷史沿革,包括自然史、經濟史、政治史、文化史等;展示本地區積極向上的歷史傳說、先賢故事和紅色傳統;展示不同歷史時期村莊變化和重大活動。民風廊:展示本地區姓氏祖先先賢事跡、資料、圣賢語錄、家訓族訓、村規民約等;展示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弘揚紅色文化傳統。勵志廊,展示建國以來歷任村黨組織書記、村委員主任照片和主要功績;展示本地歷屆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事跡和照片;設立“英雄榜”、“學子榜”、“壽星榜”、“能人榜”、“孝悌榜”、“貢獻榜”等,并展示上榜人員及村里文明戶的事跡照片;展示并及時更新村里當代優秀學子和專家學者照片、證書;展示本村各方面成功人士的事跡照片。成就廊,展示美麗鄉村風貌照片、村莊發展愿景規劃;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本地各項事業發展的成就。文藝廊,展示各地與村莊有關的詩文、楹聯、對聯、匾額等;展示本地文藝人士的書法、繪畫、雕刻、工藝、文學創作等方面的作品;展示本地風土人情、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景觀等。

(三)打造一批美麗鄉村文化品牌典型。根據每個村所在的地域文化,打造具有區域性代表性的、具有本村特色的美麗鄉村文化品位。一是創建一批精品文化村。突出典型示范,選擇一批各方面條件比較成熟的行政村,集中資源力量培育打造精品文化樣板。精品文化村要達到“十個一”標準,即要有一所文化禮堂、一個百姓舞臺、一片門球場、一個燈光籃球場、一個室內電影放映點、一個文化廣場、一個農家書屋、一支農民文藝隊伍、一首村歌和一片文化墻。二是評選一批鄉土文化村。立足各地實際,在現有工作基礎上,評選出一批群眾文化活動活躍、具有較好鄉土文化特色的行政村。通過梳理文字、圖片、影視等資料,進一步提煉特色村文化內涵。三是打造一批紅色文化村群。各地要充分發揮紅色旅游資源優勢,例如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空軍飛鷹高志航、四保臨江紀念地等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高標準建設紅色旅游精品路線,以高品質產品服務人,以高文化內涵影響人,以特色活動打動人,提升區域文化品牌內涵。四是建設一批休閑生態文化村屯。要堅持規劃高水平,建設有品位,落地出精品,加強農業農村獨有的民俗保護、文脈傳承、觀光休閑、農事體驗等文化資源,在現代農業園區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同步建設休閑文化生態旅游基地,展現現代田園風光,真正實現美麗鄉村與休閑生態文化緊密結合,努力讓美麗鄉村實現文化的提升、財富的提升和品牌的提升。

打造新農村建設文化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必須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我們要緊緊依靠省委宣傳部的領導,以吉林省農民文化節活動為載體,不斷提升和豐富美麗鄉村文化水平,為加快實現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同步建設,不懈努力奮斗。

(省新農村辦 供稿)

猜你喜歡
農耕美麗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農耕舊事十二韻
立足農耕 特色強校
我們創造美麗
平凡又美麗
誰是最美麗的蟲(三)
不可錯過的美麗配飾們
拾趣安吉,快樂“農耕”
贊農村“五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