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農機發展途徑 引領現代農業建設
——以永吉縣農業機械化發展為例

2016-03-28 20:35張晶明李春超永吉縣農機管理總站永吉縣金家農機管理站吉林吉林300
吉林農業 2016年17期
關鍵詞:永吉縣機械化農機

張晶明,李春超(.永吉縣農機管理總站;.永吉縣金家農機管理站,吉林吉林300)

探索農機發展途徑 引領現代農業建設
——以永吉縣農業機械化發展為例

張晶明1,李春超2
(1.永吉縣農機管理總站;2.永吉縣金家農機管理站,吉林吉林132100)

永吉縣農業機械化工作在總結“十二五”工作成就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清醒客觀地站在新起點上審視“十三五”期間永吉縣農業機械化工作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生存環境和發展需求、發展環境和發展預期,提出促進農業機械化健康發展的科學思路和具體舉措,探索解決當前面臨的4個方面的迫切問題,為科學決策永吉縣“十三五”農業機械化奉獻智慧和力量。

農業機械化;發展環境;科學思路

2016年是我國“十三五”開局之年,永吉縣農業機械化工作如何在總結“十二五”工作成就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清醒客觀地站在新起點上審視“十三五”期間永吉縣農業機械化工作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生存環境和發展需求、發展環境和發展預期,提出促進農業機械化健康發展的科學思路和具體舉措,是當前面臨的迫切問題,需要集思廣益,深入地研究和思考,為科學決策永吉縣“十三五”農業機械化獻計獻策。

1 永吉縣農機化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十二五”期間,永吉縣農業機械化取得了巨大進展。農機總動力由 2010年 32.5萬千瓦發展到 2014年 41.7萬千瓦,年均增長 7.1%;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 85%以上,這意味著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現代化進程中,機械化生產方式替代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的主導作用和地位明顯增強,永吉縣農業以農業機械化生產方式為主導的新時代進程正在加速向廣度和深度發展。

農機總動力由2010年 32.5萬千瓦發展到2014年 41.7萬千瓦,年均增長 7.1%;大型拖拉機由 2010年 931臺發展到2014年 2063臺,年均增長 30.5%;小型拖拉機由 2010年 19048臺發展到2014年21046臺,年均增長 2.6%。

水稻插秧機由 2010年 376臺發展到 2014年 691臺,年均增長 21%,稻麥聯合收割機由 2010年 264臺發展到 2014年403臺,年均增長 13.2%;玉米聯合收獲機由 2010年99臺發展到2014年227臺,年均增長32.3%。

農業機械原值由 2010年 3.4億元發展到 2014年 5.1億元,年均增長12.5%。

農業機械購置補貼 2011年至 2015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國家投入資金合計 4570萬元,農戶購置農業機械5314臺套。

1.1農機安全監理工作方法滯后

農機戶對農機安全監理收費極為反感,造成農機監理收費難,致使農機監理工作中的“三率”(農機監理掛牌率、持證率和年檢率)下降嚴重。造成農機安全生產形勢比較嚴峻的現實。

1.2農機安全監理工作手段落后

農機監理單位不能提供更多、及時和先進的技術培訓和服務。許多先進機具和設農機戶不會使用,找不到技術培訓單位提高農機操作水平和農機作業管理水平。

1.3農機合作社發揮作用不理想

到目前為止,雖然永吉縣已有158個農機化作業服務組織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機經營主體,但發揮作用較好的廖廖無幾,影響發揮農機作業水平和增長農機戶收入。

2 重點解決的問題

2.1提高農機監理工作水平

由于各種因素制約,目前永吉縣農機監理機構在執法中手段落后,設備缺乏,不能夠跟上飛速發展的社會進步步伐,影響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嚴重危及農機安全生產和農民生命財產安全。要加強監理工作電子化手段,提高農機監理執法技術水平,實行農用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機具的牌證、農用拖拉機駕駛員的電子化管理,使機具和人員檔案電子網絡化管理,能夠便捷、快速地辦理檢審手續,在未來幾年實現農機監理工作邁上新臺階,再上新水平。

2.2探索農機合作社發展途徑

永吉縣現有158個農機化作業服務組織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機經營體,但經營方式、組織能力水平、作業和生產形式和收入等情況存在差異,經營比較好的并不多。在這方面農機管理部門應該發揮作用,吸取國內外先進管理模式和方法,根據我國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機合作社發展之路。要充分利用農機管理這個平臺,對農機專業合作社進行管理方面的培訓、經營形式方面的引導,大力推廣永吉縣內管理科學到位、經營模式先進,贏利效果突出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帶動全縣農機合作社建設邁向一個新的臺階,再上一個新的層次,讓農業機械這個重要的農業發展物質基礎在“三農”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2.3加強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

永吉縣一拉溪鎮新興村農機大戶肖建波成立的永吉縣建波農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吉林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中心的精心扶持幫助下,成立了吉林市第一家以水稻種植為主的可視農業示范基地“九月豐”家庭農場。這種可視農業的模式,以網絡為平臺,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實現農業、農機可視種植。它不僅僅是視頻的局域對接,其關鍵是以基地為依托消費者首先對農產品進行網上認購,然后可通過網絡監控農場農產品種植、收獲、加工到運輸全部過程,是一種新型的可視監控種植體驗,形成了“家庭農場+綠色農業+可視農業+自主品牌+田間檔案+質量追溯”的家庭農場全新發展模式,消費者可親眼見證優質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監控,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

這種可視農業創新被永吉縣引進,為現代農業發展中開創了全新的發展模式。永吉縣在農業機械化發展中要充分利用這種契機,做好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把握好國家各項惠農政策導向,推動永吉縣農業現代化發展。

F323.3

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17.015

張晶明,本科學歷,永吉縣農機管理總站,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李春超,本科學歷,永吉縣金家農機管理站,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猜你喜歡
永吉縣機械化農機
沃得農機
春來好時節 農機備耕忙
不一樣的農機展
永吉縣農業農村局掛牌成立
永吉縣芹菜溝水泥用灰巖礦床地質特征
農業機械化
對我國煤礦巖巷掘進機械化配套的探討
從騾馬化到機械化、信息化
生活中不應該有機械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