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期刊的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的比較與分析
——以食品科技類SCI來源期刊為例

2016-03-30 01:22金鐵成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6年10期
關鍵詞:科技類刊物來源

■金鐵成

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編輯部,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蓮花街100號 450001

由于通過期刊自引可以操縱期刊的影響因子[1_2],所以期刊出版部門和文獻情報部門對期刊自引一直非常關注[3_8]。期刊自引率(self-citation rate)是評價期刊自引的定量指標,具體包括自引證率(self-citing rate)與自被引率(self-cited rate)兩個定量指標[9_10]。由于自引率是舶來品,國內研究人員對于期刊自引率的翻譯與使用比較混亂,有的作者將自引證率認為是自引率,有的作者將自被引率認為是自引率,因而常常出現此自引率非彼自引率的現象[11]。同樣地,國內研究人員對于加菲爾德的期刊自引率論斷“專業期刊的自引率應在20%左右”的引用也相當混亂,有37.1%的論文作者認為加菲爾德所說的自引率是期刊的自引證率,有62.9%的論文作者則認為加菲爾德所說的自引率是期刊的自被引率[12]。國內出現上述自引率使用的混亂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認為,國內研究人員不能正確區分兩種不同形式的期刊自引率,是導致其使用混亂的主要原因。為了幫助國內研究人員正確地區分期刊的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筆者以2014年JCR收錄的119種食品科技類SCI來源期刊為例,分別計算其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并進行了比較。對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從統計學的角度探討兩種不同形式的自引率能否相互替代??疾炝俗砸C率、自被引率與影響因子的相關性,分析了不同自引證率、自被引率的期刊的特征。

1 數據來源與方法

數據來自湯森路透集團的2014年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Science Edition[13]。

首先,進入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數據庫,分別選擇JCR Science Edition 2014和學科類目進行檢索;然后,選擇具體學科類目 FOOD SCIENCE&TECHNOLOGY進行檢索;最后,分別打開每種期刊進行相關數據采集。采集的數據包括: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總被引頻次(Total cites)、自引頻次(Self cites)、參考文獻量(Number of references)。

根據 Eugene Garfield[9]對自引率(self-citation rate)的相關描述,自引證率(self-citing rate)和自被引率(self-cited rate)的定義分別為:自引證率=自引頻次/參考文獻量,即某期刊出版的全部文獻在統計年被該期刊引用的頻次/該期刊在統計年出版的全部文獻的參考文獻總量;自被引率=自引頻次/總被引頻次,即某期刊出版的全部文獻在統計年被該期刊引用的頻次/該期刊在統計年被所有來源期刊引用的總頻次。

將采集到的數據錄入到Excel表格中,分別按各自的定義用Excel自動計算出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然后用SPSS16.0進行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的數據特征分析和相關性分析,考察自引證率、自被引率與影響因子的相關性。

2 結果比較與分析

2.1 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的數據特征

共選取2014年JCR收錄的食品科技類SCI來源期刊119種,這119種來源期刊的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的部分數據特征如表1所示。119種食品科技類SCI來源期刊的自引證率最大值是0.270,平均值是0.049,有31.9% (38種)期刊的自引證率大于或等于平均值,只有1.7%(2種)的自引證率大于0.20;自被引率的最大值是0.629,平均值是0.119,有31.9% (38種)期刊的自被引率大于平均值,有16.0%(19種)的期刊的自被引率大于0.20。自引證率的中位數是0.031,自被引率的中位數是0.083。

表1 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的部分數據特征

在119種食品科技類SCI來源期刊中,自引證率排名靠前的5種期刊分別是J DAIRY SCI(0.270)、 MEAT SCI(0.214)、 FOOD QUAL PREFER(0.192 )、POSTHARVEST BIOL TEC(0.158 )、JSENS STUD(0.157),自被引率排名靠前的5種期刊分別是 LISTY CUKROV REPAR(0.629)、KOREAN J FOOD SCI AN(0.470)、SUGAR IND(0.449)、J FOOD SCI TECH MYS(0.440)、FOOD SCITECH-BRAZIL(0.438)。 兩者的前5名沒有重復的期刊,兩者的前10名也沒有重復的期刊。

2.2 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的相關性分析

對2014年JCR收錄的119種食品科技類SCI來源期刊的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相關系數為0.362,P=0.000,兩者具有較弱的正相關性。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的散點圖如圖1所示。

圖1 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的散點圖

2.3 自引證率、自被引率與影響因子的相關性分析

考察2014年JCR收錄的119種食品科技類SCI來源期刊的自引證率、自被引率與期刊影響因子的相關性,結果表明:自引證率與影響因子的相關系數為0.202,P=0.027,兩者具有非常弱的正相關性;自被引率與影響因子的相關系數為_0.183,P=0.046,兩者具有極弱的負相關性。

本研究所得自被引率與影響因子的相關系數(_0.183)與文獻[8]報道的2002年JCR的5876種自然科學期刊的自被引率與影響因子的相關系數(_0.192)十分接近,且均為負值。文獻[14]表明,2006—2010年48種我國外科學類期刊的自引證率與影響因子呈正相關性,文獻[15]也表明,高自引證率對影響因子有正向影響,本研究也表明自引證率與影響因子具有正相關性。由此可見,自引證率是影響因子的正向指標,自被引率是影響因子的反向指標。

3 討論

3.1 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應加以區分、不能相互替代

從定義上看,學術期刊的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雖然分子同為自引頻次,但分母不同,前者為參考文獻量,后者為總被引頻次,顯然兩者的含義不同。因此,從理論上講,兩者應予以區別,分開使用。

從2014年JCR收錄的食品科技類SCI來源期刊的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的實際數據來看,在119種來源期刊中,83.2%(99種)的期刊的自被引率大于自引證率,16.0%(19種)的期刊的自被引率小于自引證率,0.8%(1種)的期刊的自被引率等于自引證率。期刊FOOD SCI TECH-BRAZIL的自被引率(0.438)是其自引證率(0.009)的 48.6 倍,期刊FOOD TECHNOL-CHICAGO的自引證率(0.014)是其自被引率(0.003)的4.7倍。因此,從單個期刊實例來看,期刊的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相差甚遠,兩者也應加以區分。

從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的散點圖(圖1)可以看出,119種食品科技類SCI來源期刊在散點圖上分布較為零亂,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的相關性較弱,相關系數僅為0.362。因此,從統計學上講,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的相關性不強,兩者不能相互替代,也應加以區分。

3.2 不同自引證率、自被引率的期刊具有不同的特征

一般來說,自引證率表征期刊的開放性與穩定性,自引證率高,說明期刊開放性弱、穩定性好;自被引率表征期刊的顯示度與影響力,自被引率高,表明期刊的顯示度低、影響力弱。

不同自引證率、自被引率的期刊具有不同的特征[16],具體有以下4 種情況。

(1)自引證率高、自被引率高的期刊。這類期刊主要是自己引用自己的文獻,其他期刊引用的較少,表明期刊報道方向、選材范圍比較穩定,期刊與其他刊物學術交流不夠,開放性不夠,自我封閉性較強,或者期刊自身專業性太強,報道范圍較窄。如期刊JDAIRY SCI,它的自引證率為0.270,是119種食品科技類SCI來源期刊中最高的,它的自被引率為0.240,在119種期刊中排第17位,它的影響因子為2.573,在119種期刊中排第22位,位于Q1區間。該期刊是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均高的典型期刊,屬于專業面較窄的專業期刊,在SCI來源期刊中只有5種同類期刊。

(2)自引證率高、自被引率低的期刊。這類期刊主要是引用其自身的文獻,同時也被其他期刊廣泛引用,表明期刊選材范圍穩定,常被其他刊物所引證,與其他刊物學術交流充分,期刊的學術地位較高,是同行中的優秀期刊。如期刊J AGR FOOD CHEM,它的自引證率為0.119,在119種期刊中排第11位,它的自被引率為0.084,在119種期刊中排第56位,它的影響因子為2.912,在119種期刊中排第13位,位于Q1區間。該期刊是食品科技類SCI來源期刊中的佼佼者,該刊的Eigenfactor score排名第一,是行業類公認的優秀期刊。

(3)自引證率低、自被引率高的期刊。這類期刊主要是引用其他刊物的文獻,自身的文獻被其他刊物引用的較少,表明期刊用稿的連續性較差,與其他刊物的學術交流不充分,期刊的學術水平非常一般。這類期刊數量較多,這里不一一列舉。

(4)自引證率低、自被引率低的期刊。這類期刊主要是引用其他刊物的文獻,同時也被其他刊物廣泛引用,表明期刊的報道范圍廣,內容豐富,期刊面對眾多的水平相當的競爭對手,或者期刊是以總結評論其他文獻為已任的綜述評論性期刊。如期刊INT J FOOD SCINUTR,它的自引證率為 0.007,自被引率為0.025,影響因子為1.206,在119種期刊中排第63位,居于中間位置,該期刊學術交流充分,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另外,綜述類期刊如 FOOD REV INT、CRIT REV FOOD SCI、FOOD ENG REV等都是典型的自引證率低、自被引率低的期刊。

由此可見,高自引證率、低自被引率是優秀期刊具有的特征,這類期刊是辦刊人心目中的好期刊。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僅就某一具體學科的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進行了實證研究,其他學科是否具有相同的情況,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提醒讀者注意的是,只有期刊自引在未被人為操縱的情況下,有關文獻計量學指標才有參考意義。

[1]王凌峰,葉涯劍.期刊影響因子操縱行為及抑制策略[J].編輯學報,2012,24(6):567_570.

[2]Yu Guang,Wang Liang.The self-cited rate of scientific journals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their impact factors[J].Scientometrics,2007,73(3):321_330.

[3]李建輝,王志魁,徐宏,等.自引對科技期刊影響因子作用的量化研究[J].編輯學報,2007,19(2):154_157.

[4]郭建順,張學東,李文紅,等.我國科技期刊的高自引率及其不合理自引的甄別[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21(4):455_458.

[5]莫京,任勝利.國內外科技期刊的期刊自引對比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5,16(5):655_657.

[6]張玉華,潘云濤,馬崢.科技期刊自引情況的國際對比研究[J].編輯學報,2005,17(1):74_78.

[7]劉雪立,周志新,方紅玲,等.2005—2007年我國醫學期刊自引率與過度自引的界定[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9,20(4):624_626.

[8]McVeigh ME.Journal self-citation in the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science edition (2002)[R/OL].[2016_04_10].http://wokinfo.com/essays/journal-self-citation-jcr/

[9]Garfield E.Journal citation reports[R/OL].[2016_04_10].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 doi=10.1.1.294.7109&rep=rep1&type=pdf.

[10]Garfield E.Journal citation studies.XVII.Journal self-citation rates—there's difference[J/OL].Current Contents,1974(52):5_7[2016_04_10].http://www.garfield.library.upenn.edu/essays/v2p192y1974_76.pdf.

[11]金鐵成.此自引率,非彼自引率——學術期刊的自引證率與自被引率錯引舉隅[J].編輯學報,2016,28(3):251_252.

[12]金鐵成.是自引證率,還是自被引率?——對加菲爾德的期刊自引率論斷的考證[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27(7):704_707.

[13]Thomson Reuters.Journal Citation Reports[R/OL].[2016_04_10].http://admin-apps.webofknow ledge.com/JCR/JCR?RQ=HOME.

[14]李賀瓊,邵曉明,楊玉英,等.2006—2010年我國48種外科類期刊自引率及其與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的關系[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876_884.

[15]Fassoulaki A,Paraskeva A,Papilas K,et al.Self-citations in six anaesthesia journal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determining the impact factor[J].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00,84(2):266_269.

[16]羅式勝.文獻計量學概論[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4:190_195.

猜你喜歡
科技類刊物來源
月度薦書
月度薦書單
月度薦書單
將來吃魚不用調刺啦
刊物賀詞
試論《說文》“丵”字的來源
北京與上海新媒體的科技傳播發展對比研究——以科技類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為例
系列刊物介紹
“赤”的來源與“紅”在服裝中的應用
行業刊物介紹(十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