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供應鏈金融的物流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2016-03-31 04:12沈琪周子元
企業技術開發·下旬刊 2016年3期
關鍵詞:企業融資物流企業供應鏈金融

沈琪 周子元

摘 要:進入到二十一世紀后,我國物流業呈現出飛快發展的態勢,整個物流業的規模也在逐步擴張,其發展條件與環境通過持續改善后,大大穩固了我國物流業發展的根基。物流領域的供應鏈金融作為理論界和實業界目前探索較多的一個領域,不僅關系著物流企業的日常經營,也與其長期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文章以傳統物流企業用到的融資模式為主要研究對象,針對創新型物流金融的種類、在物流方面供應鏈金融的創新展開了具體地論述與分析,從而實現研究的目標。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物流企業;企業融資

中圖分類號:F25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09-0030-02

物流金融是一種融合了金融與物流的概念,一方面,物流金融能有效提高企業的資金的使用效率與融資能力,另一方面,可大幅度增加物流企業的效益,提高物流企業的業務水平與能力。在我國,物流企業始終面臨著融資困難的問題,因為企業規模不大、流動資金匱乏,面對需承擔的風險,銀行很難對這種經營狀況的企業提供融資。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這種瓶頸,大多數是由于庫存貨物占據了大量的流動資金,很容易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

1 傳統的物流企業融資模式

在物流領域內,短期性的融資行為是一種把現有庫存當作資產、依靠庫存的資產實現融資目標的行為,實際上,企業短期融資包括資產流動性因素、現金的流出與流入等內容,其和現金流之間關系密切。作為需求方的融資,物流融資包括確定最佳的庫存水平,以及均衡的設置成本和庫存。物流金融之中的庫存持有成本往往是受現金流周期,金融機構給予的授信和抵押(或無抵押)貸款和其他因素的影響。然而作為金融機構,供應商的現有資產就被視作為一種抵押物或者擔保物,一次來進行短期的借貸。金融機構所得到的庫存抵押物能否成為市場流通物是借貸構成的關鍵點,因為如果發生任何的潛在風險,金融機構都可以通過處置抵押品或擔保物來覆蓋風險。但是確定質押物價值和其價值的穩定性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對于金融機構來說,高價值的標準商品是很容易掌握的,但是卻很難掌握非標準產品的價值狀況和市場性。

其次,保持質押物在庫存中的價值穩定和水準也是難以克服的問題,因為任何價值在倉儲運輸過程中的貶損或變化,都有可能產生巨大的風險。

在傳統的物流金融模式下,供應商都希望加速資金回流,縮短現金流量周期,要實現這一目標要么要求購買方支付預付款,或者積極管理應收賬款,要么將產品抵押給金融服務替供商加速資金回籠[1]。但是作為貨物接受方的客戶也希望在需要的時間采購產品,降低客戶的庫存壓力和資金壓力,一般客戶往往要求供應商采用寄售或者供應商管理庫存的方式供貨,而且應付賬款周期越長,對客戶而言越有利。買賣雙方不同的利益訴求顯然產生了矛盾和沖突,阻礙了供應鏈的有效運行。

此外,對于資金提供者而言,在基于庫存進行的融資過程中,需要保證違約的損失不能超過預期的風險控制程度,這里的關鍵點在于把控違約率和違約損失率。但是作為資金提供者的金融機構并不參與供應鏈物流的運行,對于融資方的了解是有限的,同時有關抵押或擔保品的知識和管理方法也是間接得到的,這就使得控制違約率和違約損失率變得非常困難。

2 創新型物流金融形態的類型

在金融領域,第三方物流是供應鏈金融當中的一種借助服務能力與服務資源開展金融活動的關鍵創新模式。在物流金融的運作中,第三方物流所推動的物流金融有著不同的形態,以下為對這幾種形態的詳細描述。

2.1 代收貨款方式

對第三方物流而言,此方式的作用比較有限,物流公司既要助企業做好貨款收回工作,把企業所需的產品與服務送達到企業手中,又要負責向企業返交至企業手中,從中收取一定手續費用。此方式是物流金融發展的伊始階段,第三方物流可獲取到手續費用。但是在向企業交付資金之前,此筆資金在第三方物流這里有一個沉淀期,而這段期間不需要支付任何的收益利息費用,對第三方物流來說,這也可以作為利潤的一部分,還為供應商與消費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

2.2 托收方式

在運送貨物的過程中,第三方物流要取代提貨人,率先將一半貨款付給供應商,一旦收到貨,提貨人應向供應商支付貨款?;谶@種形態出現了一種演變,為了消除因墊付貨款給第三方物流公司帶來的資金占用問題,金融機構收到了發貨人的貨權,金融機構提供融資是依照一定比例的市場情況,當拿到償還的貨款以后,金融機構把交付貨物指示發給第三方物流,提貨人拿回貨權。

這樣一來,物流企業的角色從原來的商業信用主體變為金融機構提供貨物資料,進行貨物運輸,幫助控制風險的輔助作用。應用托收方式可以消除發貨人資金積壓的問題,也可以規避發貨人與提貨人的風險,客戶群基礎越來越穩定。

2.3 信貸融資

金融機構在確定企業的信用額度時要嚴格依照第三方物流的經營情況、信用等級、資產規模、資產損益狀況,然后將物流企業直接授信到物流企業用到的信貸額度中,最后通過擔?;鸬姆绞桨鸯`活性高的抵押貸款服務交給企業。這種模式使公司能夠輕松地獲得融資,減少抵押貸款繁瑣的部分,以提高銀行對按揭貸款監管全過程的能力,同時對于擔保貸款業務也能夠靈活開展,實現了優化貸款業務流程和工作環節,信用的風險被降低。

3 供應鏈金融在物流領域的創新

供應商金融和物流的發展有著十分寬廣的發展空間,國外的金融機構位居前列,比方說萬被銀行、巴黎銀行、花旗銀行與倉儲企業攜手,建立合作關系,開創了物流與供應鏈融資經營合作的先河。

除此之外,金融機構現已成立了質押銀行,1999年,摩根士丹利將3.5億美元交至上市物流公司紅木信托手中,有效地推動了物流與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發展進程。UPS把物流與供應鏈金融業務視作其戰略中的一個重要要素,明確強調物流企業在未來要想成為真正的最終贏家,主要取決于其是否掌握了金融服務。

近年來,物流和供應鏈的整合,成為物流業與金融業共同關心的新領域。

作為專門從事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不同的市場定位決定了他們的能力和為客戶服務的績效,第三方物流運作模式從而產生差異。第三方物流的能力的性質、資源是決定此差別化定位的一大因素,而能力的性質與資源關乎到能力或者資源的種類。據巴尼的理論,資源和能力分為有形和無形,有形資源供應的因素為獨特和制約,無形資源是基于隱性知識或專門技能[2]。

因此,作為競爭者的障礙,這種資源在企業中也是競爭優勢的來源。從物流服務憑借的基礎或能力看,有些第三方物流通過運輸工具、倉庫、配送活動等方式將完整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給客戶,此類第三方物流主要依靠可被操控的資源或者物質資產服務于客戶的。而在第三方物流物質資產的投資往往也較大,或者說在從事物流金融性服務過程中,第三方物流憑借的基礎仍然是物質資產,是基于物質資產性運營衍生出了金融性業務,比如通過倉儲管理和運輸配送來帶動金融活動[3]。

對于另外一種第三方物流的狀態,其雖然也有利用資產性的投資進行運營,但更多切發揮了更重要作用的是知識智慧,列入第三方物流提供加速庫存周轉、流程優化、供應鏈系統改進等這類具有高度智力型的服務帶動金融性業務,并且管理相應的風險。

在這種狀況下,客戶評價的基礎已經超越了資產的大小或數量,看重的事第三方物流擁有的具有高度增值能力的知識智慧的程度,與此同時,第三方物流也具備了知識型運行的特點。

規模經濟,指的就是生產能力在一定水平下擴張,但其長期平均成本處在下降的態勢,導致長期成本曲線呈現出下降態勢,它是工業結構中的一大關鍵要素。在物流產業中,它表現為隨著經營范圍和數量增加,引起的費用下降和收益實現。具體結合到第三方物流的產業組織特點看,有些尋求區域市場或者局部市場運作的第三方物流,但是這種運作方式的特點并不是追求規模經濟,而是為獲得局部優勢,在特定市場經營,關鍵要素是網絡覆蓋的廣泛性,網絡覆蓋和規模經濟的實現就是其競爭優勢的獲得。

物流與供應鏈金融可以視作物流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在運作過程中,供應鏈向客戶供應結算服務。銀行與其他金融結構和物流企業之間依靠合作創新的方式、共性連上的商品采購、企業現金流投資、銷售資金返還等業務的物流與現金流的封閉式管理或者鎖定控制的方式,憑借著在物流企業與銀行的監控下的資本與商品的貿易流轉,企業可形成循環現金流,從而成功地實現對信貸的還款[4]。

由此可見,物流和供應鏈金融與傳統意義上的信貸業務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它并不僅僅關注企業凈資產、規模、負債率等基本信息,還更重視由供應鏈交易信息衍生出來的信息,如:產品的價格變幅、整個供應鏈條的風險、交易產品的供求關系、對手的實力與信譽情況、融資主體的控制與監督力度等。供應鏈金融在物流領域早已發展成一種新型的融資模式,極大地推動了行業發展。依靠供應鏈金融這一方式,大大地減少了物流企業處理融資問題的時間。物流金融的本質規律和其相應的基本運營形態在對第三方物流的分析有重要作用,不同的第三方物流的狀況,決定了其在供應鏈金融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銀行、物流企業和供應鏈上的企業對這類業務感興趣,它可以造福于所有參與者,物流與供應鏈金融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雙贏模式。與傳統的借款企業與傳統的銀行質押貸款中的銀行之間的關系不同的是,供應鏈金融和物流之間的關系是因為物流企業的加入,逐步產生了物流企業、銀行、借款企業之間的三方關系。實際上,物流和供應鏈金融雖然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其和別的新式東西相同的是,它們也需要在政策與制度方面的支持,依靠多方形式持續健全風險管理,從而提升運營效率。

參考文獻:

[1] Bain,J.S.,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 Cambridge,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 Hill,N.C.,Sartoris,W.L.,Short-term Financial Management,3rd ed.,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NJ.

[3] 任文超.物資“銀行”及其實踐[J].科學決策,1998,(2).

[4] 申明江.物流與供應鏈金融創新——一個多方共贏的業務模式[J].現 代物流報,2014,(5).

猜你喜歡
企業融資物流企業供應鏈金融
淺析中小企業財務壓力及策略
企業并購中的財務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