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偉:一個試圖改變潮水方向的“普通人”

2016-04-01 15:49謝夢遙
博客天下 2016年6期
關鍵詞:世相張偉普通人

謝夢遙

張偉視自己為實用主義者, 他不太考慮左右,“我很早就認清一點,生活理想是大于社會理想的”

中國有超過40萬個叫張偉的人。頂著怪異發型的歌手張偉制造了不少流行但頗具爭議的口水歌,身高1米83的女籃運動員張偉獲得了5次WCBA總冠軍,還有一個長相英俊的張偉,是熱門喜劇《愛情公寓》的主角。但我們即將要談論的這個張偉,身高普通,長相普通,他更接近張偉這名字所暗示的意義—一個普通人。

張偉最近—也可能是迄今為止僅有的一次—出現在聚光燈下,是在《魯豫有約》節目里。作為擁有超過40萬粉絲的微信公號“世相”的運營者,他與十數位公眾號“大號”一同受邀,輪流走上嘉賓席分享心得。

也許是為了節目效果,也許是出于宣傳自己的本能沖動,演播室里充滿著一種略顯怪異的浮夸氣氛。一個精英模樣的女性說為了不被打擾,每天堅持4點45分起床寫作;一個90后男孩宣稱周一到周五幾乎不睡覺,騰出夜里時間做公號;一個門薩俱樂部成員說,她一分鐘可以閱讀四五千字;一個模樣憨厚的男人大部分時間是正常的,直到他語出驚人預測半年后他的粉絲將突破1000萬(大約是現在的3倍)……無論他們講得多么真誠,總會有些人對其中的細節產生懷疑。

在這樣的人群中,張偉的存在感不強。整場錄制下來,他的發言機會不多,也沒說什么讓人印象深刻的話??雌饋?,他壓根沒有搶著發言的欲望。

“我是個害羞的人,我特別不喜歡自己是個‘害羞的人?!睆垈フf。

重塑“文藝”

但對于“世相”的粉絲而言(他更愿意稱他們為讀者或者用戶),他是特別的。每天“世相”后臺涌入上千留言,相當一部分是大段大段地傾訴個人故事。一次,在擁擠的電梯里,兩個女孩看到他,驚喜地和他相認—你可以想象當時張偉的害羞與尷尬。還有一次,一個瘋狂粉絲突然告訴他,已搭飛機到達北京專程來看他,見面并未發生,這段故事以不算愉快的結局收場,對于此事張偉不愿多說。

“世相”一度的口號是“倡導審美和品位,引領潮流”。發布的文章或是張偉寫的,或是附上了他的推薦語。得益于特稿記者的職業訓練,他的文字精致、細膩,具有歐化風格,探討的多是情感與人生,或是倡導某種審美品位與價值觀—《要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不會發生》通篇看下來是擴寫版的羅曼·羅蘭的話,“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我面對吵鬧生活的一些生存竅門》回憶起一些讓他心安的充滿雋永味道的瞬間,比如某個山間趕路的夜晚,螢火蟲一閃而過的樣子;《不要因為敏感而容易受傷就讓自己變成麻木的人》,恰如標題,用詩性般的語言講述被傷害時的態度,“在大多數時候變得麻木并不會減少傷害,只不過是喪失了對傷害的痛覺,傷害仍然在那里”……

這種一以貫之的文藝范兒,也許是張偉被稱為文藝教主的原因。

你大概能想象張偉的樣子,一篇報道寫他,“一名穿著花紋襯衫和合體西裝、頭發指甲干干凈凈的斯文男子”。大致是對的,但也別把他想象成走在潮流前端的時尚先生,他仍會犯錯。就在那場《魯豫有約》錄制開始前,“大號”們聚在一起閑聊,唇上留著小胡子的時尚類公號主人“Gogoboi”指出,張偉西裝胸口處的口袋巾折法不對,他示范了正確的折法。

擱在兩三年前,當張偉還在《博客天下》雜志擔任執行主編時,由于時常熬夜加班,他的形象以油頭垢面居多。那時的他更多地在操作時事、社會類選題,可能更符合文藝青年的某些特征,他穿過中式對襟棉上衣。下班路上,他會買新鮮的牡丹、茉莉帶回家。許多同事直到現在仍然記得他鐘愛戴的那款裝飾性的圍巾。

直到去了一本時尚男刊,他才真正開始了自我進化。那是一個人人都特別會穿的環境,第一周上班,他穿著皺巴巴的藍色襯衣、松垮的踩著褲腳的褲子,頭發亂糟糟的。當時那本雜志正在拍周年慶典的視頻,他也被拍到了幾秒鐘。那是一個張偉想永久銷毀的鏡頭?!疤罅恕?,他回憶說。

作為該雜志的副主編—這個身份需要戴領結穿晚禮服出席高檔宴會與時尚派對,張偉不希望自己犯錯。于是他主動向同事們尋求穿衣建議。他走過彎路——黃色的尖頭皮鞋他再也不想回憶了,而把褲腿卷起來露出腳踝或者彩色長襪,也不適合他。最后,他算是融入到了那個男士著裝方面最權威的人群里?!拔沂且粋€很愿意去適應環境的人”,張偉說。盡量追上最低標準即可,他并沒有嘗試過靴子、墨鏡、耳釘以及帶亮片的衣服。

然而在其他方面,他的改變不多?!捌鋵嵨彝Σ幌矚g為了情調來做某些事情。我在生活里,是一個很沒有耐心去制作氣氛的人?!彼?,他絕不會干在浴缸里撒花瓣或者臥室里點蠟燭這類事情。同事多次建議他使用精油,他從未執行。還有同事真誠地、絕非開玩笑地建議他整容。他倒不介意整容,但想了想,花費很高,價值不大。

最讓人驚訝的是,直至現在,張偉也從不旅游。不要提什么跨年環球旅行,也不是獨自步行去西藏,注意—是從不旅游?!拔沂且粋€徹頭徹尾的工作狂。我的興趣點,全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和事業上,我一點都不介意永遠加班的?!彼f。這幾乎從根本上與“文藝青年”的傳統定義絕緣了。

事實上,張偉成為文藝教主,恰恰是從否定某種標簽化印象開始的。

奠基之作是那篇《為何該勇于承認自己是文藝青年》,他為一個日漸淪為諷刺的詞匯重塑含義,將“文藝”理解為一種雕琢的努力,一種抒情之美,其中的金句“世道變壞是從人們取笑文藝青年開始的”自此在互聯網蔚為風行;續篇《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文藝青年 》則以指南形式,擴大了文藝的內涵—他拒絕徒具形式感的文藝,本質上,講述的是如何追求優質的精神生活,他寫道,“讓‘搖滾范兒真正動人的,是它的精神內核,即破壞某種確定藩籬的快感,它的反抗是有指向的,并非不負責任的”。最后,是那篇《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像是一場雄心勃勃的集體宣言,直接地喊出,“我們要厘清人們對文藝的誤解,幫助人們發現文藝的真正的美感”。

后來他承認,按照文中的說法,三分之二的人都是文藝青年,而不僅僅是“穿著白球鞋棉布裙浪跡天涯的那種人”。從“世相”的普及來看,文藝似乎正在朝著張偉想要的方向復興。

距離感

從張偉的語言上,大概能看出他的性格。不論行文還是日常講話,他避免使用“逼格”、“屌絲”、“心機婊”一類的詞。這純粹是種自我設限的語言潔癖,雖然他也知道,特定語境使用那些詞,準確度最高。

他沒有使用強烈語義詞匯的習慣。即使在采訪中談論種種負面情緒時,他一次也沒說過“厭惡”。他不喜歡的東西有:品位糟糕的壞流行、裝腔指南、欠缺分寸感的抒情、脫離現實的鼓勵、郭敬明式文風(竟然沒有鳳凰傳奇,雖然他表示他不會聽);令他產生“不帶惡意”的難堪的事物則包括了陳光標、唱紅歌、干露露……

對于讀者來說,“世相”每晚推送的文章是一種陪伴。但這種陪伴不是甜膩的,張偉談論人生的困境,卻不是互動式的,他很少提供具體的意見。他不介意自己的文章被稱為“移動互聯網的《讀者》雜志”,或者“雞湯”—只要不把雞湯的定義擴大到“虛假的不切實際的話”。相比專欄作家連岳,他的雞湯溫和得多,并無過多的自我意識,但也缺少了一種犀利的快感。寫作時,他總想著盡力剔除過多情緒,“這是種能力,做到正正當當,然后不過激也不自傷自憐”。某種程度上,這種精準、克制的表達方式,也為他的溫情文章涂抹了一種冷色調。

他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容易與朋友進行深度情感交流的人。在人際交往中,他保有微妙的距離感。這導致他在辦公室的存在感不強?!皬垈ゲ皇切惺嘛L格強烈、愛憎分明的那種人?!彼那巴潞维曊f,“他完全沒有攻擊性?!?/p>

與他共事過的人都說,他脾氣好,情商極高。媒體行業不乏個性鮮明者,沖突是家常便飯,但張偉從未與任何人發生過哪怕一次爭吵?!拔蚁駰l鋼筋,總想穿透鋼板,”張偉曾經的媒體同事、現在的創業伙伴汪再興稱自己性格很硬,“但張偉像塊棉花,撞上去,力道就消失了?!?/p>

某場公開活動中,張偉曾談論運營公號的心得,隨后媒體報道的標題變成了《“世相”負責人:公眾號運營其實和創辦宗教是一回事兒》。這種說法顯示出優越感與操縱欲,為他招致了批評。然而那不是他的原話。但他并不為此生氣,“無所謂了”,他淡淡地說。

“世相”后臺難免會收到一些不禮貌的批評。他會生氣,但他要求自己,平復心情后,給予積極向上的回復,“也算是訓練自己情緒吧”。

“我從小是個性格健康的人”,張偉說,成長的環境給他提供安全感。他在山東農村出生,有個大他3歲的姐姐—這也是安全感的來源。他從未有過與天下為敵的叛逆階段,一直處于一種中規中矩的人生里。他一直是父母的好孩子,老師眼中的老實學生。

大學時期,他加入詩社。他很快發現,詩人圈子里的“對人生的無責任感,精神與生活方式上的混亂”,是種讓他害怕并需要遠離的狀態。那幾年里他最瘋狂的舉動,僅限于留長發。寒假回家的第一天,務農歸來的父親看到他第一眼,沒說話掉頭就走。第二天,他早早起來去理發店。他的瘋狂人生—如果算的話,到此結束。

張偉很早意識到,他不是那種特殊的人。他不是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即使考上了北大中文系,也不是那年縣里唯一一個上北大的。北大期間的他絕非耀眼人物。他的成長,與大部分叫張偉的人沒有分別。自從那枚藍色小藥丸傳入中國后,開始有人戲謔叫他“偉哥”—他不會因此生氣?!叭巳馑阉鳌边@個詞問世后,他很快意識到,張偉這個名字是免疫的。與很多男性的張偉一樣,他癡迷動漫《銀魂》。與很多山東的張偉一樣,他好吃大蒜。他缺少也不刻意追求炫酷的經歷。在《我面對吵鬧生活的一些生存竅門》一文中他提到3種關于寂靜的隱秘記憶,沒有一種屬于雪山之巔仰望星空那種類型,全部在日常生活范圍之內。

農村出身,從未困擾過他。畢業那年給中國青年報投出的簡歷上,他把籍貫寫到了村一級(后來錄取他的老師后來說,為此對他產生好感)。在“世相”中,他多次提及農村,不是像文藝青年那般田園化與詩化鄉間生活,也不像媒體人習慣地那樣用悲憫態度看待故里。與所有極端保持距離感,是他從小到大性格中的一部分。

他甚至說,相比之下,姐姐才是那個闖勁更足的人,從小就看得出來。姐姐今年38歲,與父母都住在老家,是一名家庭婦女。張偉說:“因為各種原因,人不一定能闖出生活的包圍?!?h3>實用主義

張偉在2015年6月失去了“世相”以及聚集的近50萬名粉絲。這個賬號自誕生起,只談文藝,多年的媒體從業經驗讓他具備安全意識。結果讓所有人意外,一篇文章讓微信公眾平臺對他停止了服務。所有關注者變成了黑戶,一個陌生的公司快速搶注了“世相”這個號,每天發一堆令人目瞪口呆的內容和廣告。

回頭看來,找不到任何戲劇性細節來驗證張偉的消沉。外界看來,他一切如常。其實他懊惱了很久,自責,后悔,有時候還會很憤怒。那段時間他停止了寫作。

他一直在等待,盼著有一天可以恢復賬號,最后還是放棄了。

同年10月10日,“新世相”上線。一開始張偉就對自己做了調侃,“我們夠嗆能改變潮水的方向。但還是要試試?!苯酉聛砭统闪艘粓鲋鼐?,以風暴般的速度,讀者們回來了,首篇文章的閱讀超過了50萬人次。被封掉的賬號重新崛起幾乎沒有先例,但“新世相”在幾個月后,粉絲恢復到40萬。

如今在各種場合被問及,張偉總會強調,“世相”從一開始就不是時政類賬號。張偉說,“我很早就認清一點,生活理想是大于社會理想的?!?/p>

張偉的年輕歲月以一種略顯平庸的狀態展開,他從未經歷過狂熱、不負責任的青春。10年前,當他讀到韓寒那本《獨唱團》時,他的感受是排斥,他一點也不喜歡激烈的反抗者姿態。

“我天生不喜歡表演性的對抗?!彼e了占中的例子,“很多人就是表演性的對抗。他們通過對抗本身獲得成就感和存在感?!?/p>

張偉視自己為實用主義者。有一次,他被拉進一個大學同學的群里。其中的左派和右派就某個價值觀問題吵得不可開交,擺出各自的邏輯與理由。張偉半天沒發言,后來他才說,“我不太考慮左右。我現在整個價值觀,是實用主義基礎上帶一點理想主義?!?/p>

你不難在“世相”找到痕跡。他最近發布的一篇文章寫道,“每天要面對的破壞已經太多了,我們不需要破壞,不需要顛覆,我們需要的是不致命的溫柔的力量?!彼懻摰脑掝}不是政治,而是如何改變冗雜、煩躁的庸常生活。

講述幾位記者不懈努力揭開丑聞的電影《聚焦》獲得奧斯卡多個獎項后,引發媒體人在社交網絡連番感慨。張偉沒有參與,他連《聚焦》都沒有時間看。他已經對新聞行業說再見了,去年9月,他創立一個名為“桃花島”的女性消費社區,重點分享日本潮流經驗。創業艱難,他忙得暈頭轉向,曾連續在辦公室睡了4晚。

然而他堅持抽空寫“世相”。寫作狀態已經改變了,他像間諜般換了房間就切換身份。有的夜晚,他需要叫停公司的會議,“給我20分鐘寫東西,馬上進入狀態”。粉絲收到文章更新時,張偉已在繼續開會。

他常常在午夜時分,最后一個離開辦公室。臨走前,他會抽一根煙,那是一天中難得的安靜時分。他的“桃花島”位于蘋果社區的高樓上,憑窗望下,可看到鐵路、通惠河與國營工廠。但抽煙時,他不會關上燈,讓自己陷于黑暗里。那些刻意制造的意象濃厚的場景,他不需要。

“我內心的安全感比較強,”張偉說,“而儀式感與戲劇性是給人安全的東西?!?/p>

中國有40萬個張偉,頂著怪異發型的歌手張偉,身高1米83的女籃運動員張偉,熱門喜劇《愛情公寓》里的主角張偉。

但他是獨一無二的那個。

猜你喜歡
世相張偉普通人
普通人的夢
冷眼旁觀說世相
向這些普通人致敬
昨天 今天
世相笑談
藝術百家:張偉 何是雯
看得到的轉變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讀《一個普通人》有感
畫說世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