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伴支持教育在乳腺癌術后延續護理中的應用

2016-04-05 00:24肖穎蘇會港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關鍵詞:延續護理

肖穎 蘇會港

摘 要: 目的 探討同伴支持教育在乳腺癌術后延續護理中的應有價值。 方法 對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本科室收治的120例乳腺癌術后患者根據家庭住址區域分成兩組:試驗組(60例),對照組(60例)。對照組在患者術后進行延續護理,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同伴支持教育,對其焦慮自評量表SAS得分、抑郁自評量表SDS得分以及護理后生活質量等情況進行評估。結果 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SAS得分(26.54±1.28),SDS得分(30.29±2.76)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護理后上肢功能恢復得分,社會功能、物質生活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距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同伴支持教育能有效的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且有助于患者術后上肢功能、社交活動的恢復,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同伴支持教育 乳腺癌術后 延續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3-0009-01

據有關資料統計,乳腺癌目前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嚴重危害女性的生命健康。目前,手術治療仍是治療該病的一個主要手段。但手術創傷較大,不僅會對患者軀體造成較大損傷,且對患者心理,社會社交方面造成較大影響,故如何提高乳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是個急需結果的問題,有研究表明,延續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上肢功能及生活質量[1]。本研究從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將同伴支持教育應用到60例乳腺癌術后延續護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匯報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 資料

選用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本科室收治的120例乳腺癌術后患者根據家庭住址的區域分為試驗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所有乳腺癌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收入條件(1)患者的病理檢查均證實為乳腺癌。(2)入選患者年齡均為25-75歲,意識清,具有一定的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均自愿參與,能堅持至少3個月。經篩選后入選120例患者,平均年齡(56.38±2.47)歲,按家庭住址區域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在年齡、文化水平、病情、配合程度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方法

2.1對照組實施延續護理

患者手術后(1)進行常規護理,出院前建立回訪檔案,針對患者病情、知識水平對其進行出院前的指導,出院后對其健康教育手冊,教會其肢體功能鍛煉方法。(2)出院后定期隨訪:采用多種形式進行隨訪,每周一次電話隨訪和后期化療時面對面的訪視,主要對病人的心理狀態,肢體功能鍛煉情況,社會功能,物質生活進行評估了解,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和健康教育。(3)跟蹤隨訪:對術后患者進行至少3個月的跟蹤隨訪,為患者的咨詢,疑問,出現的相關問題進行解答。(4)指導患者肢體的功能鍛煉:出院前教齊進行功能鍛煉的具體方法,并具體指導其肢體功能鍛煉。定期隨訪,跟蹤隨訪時對其進一步檢測患側肢體功能鍛煉的效果,并針對患者患側肢體的恢復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肢體鍛煉方案,并且至少跟隨隨訪3個月患者患肢功能恢復情況。

2.2 試驗組在對照組實施延續護理的基礎上同時實施同伴支持教育

2.2.1和若干志愿者組成同伴支持教育干預小組,對試驗組的60例患者以居住地遠近分為8組,每組6-8人,每組通過自薦方式選出一名組長為同伴教育者,同時同伴支持團隊模型需要家庭、周圍熟悉的人以及癌癥患者的加入[2]。

2.2.2同伴支持教育具體方法:早期,由同伴支持教育小組對全部患者進行集體培訓,輔助單獨輔導對術后相關專業知識、健康教育知識進行宣講,每周一次,持續4周,4周后,同伴支持教育小組對全部患者的培訓改成每1月一次,對同伴教育進行每周1次的集體培訓和相應輔導,每周1次,每次2-3小時,主要內容涉及術后功能鍛煉、心理狀態的恢復、如何緩解抑郁、焦慮狀態、健康教育等等,以后由同伴教育者進行每周1-2次活動,每次2小時,自選主題,進行術后恢復的交流,同伴教育者也不定期進行交流,通過電話,qq,微信,聚會等方式,交流活動的效果,成功案例,為進一步活動提供成功經驗。

2.3觀察指標 以其焦慮自評量表SAS得分、抑郁自評量表SDS得分對其術后進行評分,另外對護理后上肢功能恢復得分,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等方面進行評分。

2.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系統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ANOVA分析,以x±S表示,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二、結果

1.討論

同伴支持教育可以緩解乳腺癌術后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 乳腺癌術后患者由于面臨身體缺如,術后化療經濟壓力及身體不適等因素易出現焦慮和抑郁情緒,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的生存質量。同伴支持教育通過定期開展小組活動,同類患者之間更易溝通,更易敞開心扉,利于術后健康教育知識的傳播,利于情緒的宣泄,利于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通過表1可以看出,試驗組在實施同伴支持教育后SAS評分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同伴支持教育利于乳腺癌術后患者上肢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功能的恢復 乳腺癌術后護理對于患者恢復正常肢體功能、社交等至關重要。同伴支持教育是延續護理的有效途徑之一[3],相對于傳統的術后健康教育知識傳播途徑,同伴支持教育的每次同伴活動,均要求專業醫護人員參與,對患者術后上肢如何進行康復鍛煉,如何應對患者的化療反應,并且對患者的健康教育針對性強,患者也可以選擇自己最迫切需要了解的對自己康復有利的信息,更利于患者的恢復,且在此過程中同伴之間相互激勵,這種行為更趨于健康,并且能從他們的經驗中提升自己的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自身的自我效能感。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通過干預后上肢功能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且術后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等方面的功能恢復都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對于乳腺癌患者,手術只能解決身體的疾病,術后患者能否恢復肢體功能,能否重新回歸社會功能,擁有健康心理狀態對于患者的今后的生活至關重要,將同伴支持教育應用到乳腺癌術后延續護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靜芝,張麗娟,由天輝.延續護理對乳腺癌術后上肢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3,34:3059~061.

[2]Green MA,Lucas J,Hanson LC,et a1. Carrying the burden:perspectives of African American pastors on peer support for peoplewith cancer[J].J Relig Health,2013,53(5):1382-1397

[3]劉麗娟,吳麗群等,同伴支持教育在前列腺癌術后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12)1434-1435.

猜你喜歡
延續護理
延續護理在改善乳腺癌新輔助化療患者焦慮狀態中的作用
微信平臺延續護理提高種植義齒自我維護水平的效果分析
延續護理干預對出院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延續護理對肺結核患者遵醫行為和生存質量的影響研究
延續護理干預在腦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實施效果評價
延續護理對支架植入術后患者再入院的影響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