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企業文化與生態林業建設

2016-04-05 00:14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關鍵詞:林業生態建設

(吉林省白石山林業局,吉林 蛟河 132503)

一、林業企業文化的內在涵義

文化是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的通稱。企業文化則是具有鮮明企業特征的文化,是全體企業員工共有的文化體系,包括經營理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職業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企業制度、文化氛圍及環境、歷史傳統和風格、企業產品形象塑造及產品營銷、企業典型人物和事跡宣傳等內容都屬于企業文化的范疇。

林業企業文化是林業行業的企業文化,是林業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管理制度、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和歷史傳統等內容的總和。

當前林業企業文化的主題和集中體現是“生態文化”,建設生態林業,創造生態文明,是由我們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國情決定的。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提出“林業既是一項公益事業,又是一項基礎產業”?!霸谪瀼乜沙掷m發展中,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在西部開發中,要賦予林業以基礎地位?!?050年,基本實現山川秀美,生態狀況步入良性循環,林產品供需矛盾得到緩解,建成比較完備的森林生態體系和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边@表明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表明林業不僅要承擔改善生態面貌、維護生態安全的任務,而且要承擔好滿足社會林產品的需求,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任務。因此,要牢固樹立生態林業的思想,把實現生態效益作為首要任務。

由于各地自然情況不同,不同地區、不同性質的林業企業又有各自不同的表現。如有的是以木材加工為主的加工企業,有的是以木材生產為主的森工企業,有的是以森林管護為主的經營企業,盡管企業的性質不同,研究的切入點不同,但是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是基本一致的。具體一點,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林業企業的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企業在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精神財富及其物質形態,它使組織獨具特色,區別于其它組織。但是,同時又同屬于林業這個大行業,在總目標、總方針上是一致的,都是“生態林業”的表現形式。

二、當前林業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和途徑

從林業的發展現狀來看,應在轉變管理方式的同時,大力開展文化建設,倡導生態理念,推廣綠色經濟,減少資源損耗,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資源,循環利用、持續經營,加快林業企業的發展步伐,實現林區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當前的主要任務是如何尋找新的突破口,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創業思維,打造特色經濟,真正實現“五個轉變”。與此相適應,當前林業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和途徑是:

1.從文化觀念的層面上,以企業文化建設為載體,大力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倡導和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共生的生態理念。

1.1 企業管理層必須樹立生態價值觀,將生態意識貫徹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摒棄長期以來的粗放式經營模式,提高科技含量,減少資源損耗,自覺地將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價值觀念體現在各項決策之中,努力實現經濟增長、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要樹立創新的發展意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增強搶抓機遇、快發展、大發展的使命感和緊迫感,要樹立“跳出林業思考林業、站在市場認識林業的新思維”,摒棄“唯木生存”的舊觀念,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優勢,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1.2 林區群眾要堅決破除“靠山吃山”的落后思想,養成身在林區惜木如金的好習慣。培育正確的創業思維,增強創業的主動性,牢固樹立“人人可以創業,人人能夠創業”、“創業有功、創業光榮”的思想觀念,推動全民創業活動,拓展產業鏈條,實現產業升級,使資源利用價值最大化。

2.從企業文化活動層面上,以企業文化建設為載體,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生態文化氛圍。

2.1 在日常生活中,企業基層單位,要結合林業企業的實際情況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和形式多樣的有意義活動,多開展一些小型的職工群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業余文化體育活動,吸引職工群眾廣泛參與,寓教于樂,潛移默化。

2.2 還應利用重要紀念日等時機,組織開展一些全局性的系列宣傳和教育活動,其表現形式要多來源生活,融于生活,提高感染力,營造一種濃郁的企業生態文化氛圍,使得企業廣大員工對建設企業生態文化有一種認同感和使命感。

2.3 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職業道德建設,要利用現有的宣傳陣地和媒體,如企業網站的設立和運營,大力宣揚陪塑企業價值觀、經營理念等。

2.4 同時,還應搞好企業的環境建設。為了營造企業生態文化氛圍,林業企業應注意廠區周圍及內部環境的綠化,并按照生態文化的要求設計布局;在軟一間建設上,應充分而有效地管理和運用企業文化、網絡的積極作用;保護環境要形成制度化,形成百姓日常生活的習慣。

3.從企業經營管理層面上,以企業文化建設為載體,規范企業管理,建立和完善生態管理制度。

企業文化需要有良好的制度作為支撐,成功的企業文化背后一定有規范性與創新性的企業制度在實施。為使企業文化能夠跟上時代要求,適應市場經濟變化和企業發展,企業管理制度要不斷創新,適應形勢發展的新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3.1 應推進林業企業文化體制自身的變革。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創新和深入,如組織管理方式和運營模式。文化活動與經濟工作密切結合,使文化活動成為開展思想教育、經濟宣傳、形象塑造的催化劑。

3.2 制定職業道德規范和相應的考評獎懲制度。如員工的評比和獎勵標準等,創先爭優活動,用制度和規定的形式把好的經營理念、管理模式固定下來。

3.3 強化企業的生態管理制度建設。如各種資源利用性質的管理辦法、環境建設性的管理辦法等,生態管理制度的制定與落實過程,也是企業生態文化形成的過程。

結語

文化較經濟更久遠,文化較政治更深刻。文化繁榮不僅是社會和諧進步的象征,更是生態良性循環、經濟持續發展的保證。人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進步,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是現代社會的一種標志。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精神推動力,是企業之“魂”。大力弘揚企業文化,積極創造企業文化,才能保證企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實現天人合一,和諧進步。

猜你喜歡
林業生態建設
歡迎訂閱《林業科學研究》
“生態養生”娛晚年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land produces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