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韓關于“死亡”的禁忌表達對比研究

2016-04-05 00:14
中文信息 2016年3期
關鍵詞:尊卑死亡中日韓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四川 成都 611844)

中日韓三國同屬儒家文化圈,文化上具有很多相通之處,禁忌表達也具有相通性。另一方面,在長期的文化交流過程中,日韓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文明成果,同時將外來文化與自身文化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本國文化。因此,扎根于本國社會文化的禁忌表達具有鮮明的本國特色。

一、中日韓關于“死亡”的禁忌表達相通性

1.禁忌表達的來源

(1)借助同義詞或反義詞

①人們不愿直接使用“死”,但是又想表達“死”,所以會找與“死”意思相近的字或詞來進行替換。例如,漢語中的“辭世、逝世”,日語中的“世を去る、不帰の客となる”和韓語中的“”等表示離開人世。還有漢語中的“永遠離開了我們、永遠閉上了雙眼”,日語中的“息絶える、永眠する”和韓語中的“”等表達替代直接使用。

②在某些場合人們不愿直接說出“死”,于是使用“死”的反義詞來替換。例如,漢語中的“壽材、壽木、壽衣”,日語中的“じゅい”和韓語中的“”等用“壽”字來替換“死”。漢語中的“殯儀館、太平間、陰宅”,日語中的“葬儀場、殯 所”和韓語中的“”等表達替換直接表達與“死”相關的場所。

(2)改變語義,添加感情色彩

通過美化或丑化改變一個詞的語義,表達對與“死”相關的事物的態度?!对洝でY(下)》中的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日薨,大夫死日卒,士日不祿,庶人日死”。這種帶有封建社會尊卑觀念的表達,美化了帝王的死,帶有敬意和褒義。與此相對的,“完蛋了、見閻王了、玩完了”等帶有蔑視和貶義色彩,用于表達對反面人物和惡人之死的貶低。日語中,“永眠、亡くなる”等用于對年長、社會地位較高、需要尊敬的人,而“縊れる、身投げ、自刃”等表示非正常死亡。韓語中,提及年長、社會地位較高、需要尊敬的人的死亡時,使用“”等,對普通人使用“”等。

(3)模糊語義,借助其他用語

利用語義的模糊性,將其他的詞派生出新的語義,以替代直接使用“死”。例如,漢語中的“安眠、凋零、離去”,日語中的“眠る、失う、倒れる”以及韓語中的“”等,通過模糊語義,使其詞義擴大,派生出死亡的含義。

(4)運用修辭手法

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更加形象地表現死亡或將死時的狀態。漢語中的“翹辮子”來源于清朝時梳辮子的習俗,用比喻的手法來表現死亡。日語中的“散華”表現生命像櫻花一般凋零。韓語中的“”用來比喻生命結束。漢語中的“去見馬克思”、日語中的“永眠”和韓語中的“”運用夸張的手法來替代直接使用“死”。

(5)從其他語言中借詞或表達

日韓深受漢文化和大乘佛教影響,日語中的“成仏、寂滅、仏滅”和韓語中的“”等表達來源于漢語中的“歸寂、圓寂、坐化”等表達。

(6)結合民俗、宗教、歷史等借詞

2.禁忌表達體現的價值觀念

(1)禁忌表達所反映的政治體制大致相同

中日韓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實行封建制度,等級尊卑觀念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言行和生活。中國《札記·曲禮(下)》中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日薨,大夫死日卒,士日不祿,庶人日死”。處于封建社會的日本和韓國深受中國的影響,與死亡相關的禁忌表達與中國基本相同。在日本,天皇之死用“崩”,皇族、三位以上貴族之死用“薨”,四位、五位等有一定身份地位之人的死用“卒”,六位以下的庶民之死用“死”。韓語中,帝王將相的死使用“”等,普通人的死使用“”等表達。

以上關于“死亡”的禁忌表達都是封建制度下等級尊卑觀念的產物,日語、韓語中的相關表達深受漢語的影響。

(2)禁忌表達體現出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漢語中關于“死亡”的忌諱表達深受薩滿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多種宗教的影響。中國鬼神文化中存在一個相對于人間的陰曹地府,產生了“見閻王、赴黃泉、見鬼去了”等表達。道教追求得道成仙,產生了“登仙、仙去、仙游、化鶴、駕鶴西去”等表達。佛教重因果報應、輪回轉生,產生了“上西天、歸西、見佛祖”等表達?;浇虃魅胫袊笠矊χ袊幕a生了一定的影響,出現了“上天堂、見上帝”等表達。日本的神道教、佛教和基督教也影響著與“死亡”相關的忌諱表達。受佛教影響出現了“成仏、涅槃、仏滅”等表達?;浇坛S玫南嚓P忌諱表達有“神為、眠る、昇 天”等。在日本各宗教中關于“死亡”忌諱表達有嚴格的使用規定,不能亂用。韓國的儒教、佛教、基督教和薩滿教影響著與“死亡”相關的忌諱表達。受佛教影響出現了“”等表達?;浇坛S玫呐c”死亡”相關忌諱表達有“”等。

中日韓關于“死亡”的忌諱表達都受到本土宗教和外來宗教的影響,形成了多元化的表達。由于道教、神道教和薩滿教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中日韓受本土宗教影響而產生的與“死亡”相關的忌諱表達差異很大。另一方面在對待佛教和基督教等態度和接受程度存在差異,導致了禁忌表達的使用情況出現差異。佛教傳入中國后,與本土宗教道教在一定程度上融合,道教中的一些表達被佛教接納、采用。在日本,不同宗教的相關禁忌表達按照嚴格的規定各自使用,沒有出現融合、借鑒。在韓國,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和迅猛發展,其影響力越來越大,相關表達被越來越多的人接納。

(3)禁忌表達所反映的價值觀念大致相同

語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民族歷史文化的載體,可以體現民族心理和普世價值觀念。中日韓的普世價值觀念和語言運用中的感情色彩基本相通。漢語中體現價值觀念和感情色彩的詞匯比日語和韓語豐富很多。

(4)禁忌表達具有時代性和發展性

語言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中日韓關于“死亡”禁忌表達受到時代和社會環境的影響而不斷變化、發展。新中國成立后,封建制度瓦解,體現等級尊卑觀念的相關表達在中國已經不再使用。對國家領導人之死,常用“與世長辭、鞠躬盡瘁、為祖國貢獻了他畢生的心血”等,對普通人之死常用“壽終、老了、沒了”等。在日本,原本體現尊卑等級的部分表達轉為表示“尊敬、禮貌”等。體現宗教信仰的詞匯大部分依舊存在,對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多用“御速行、他界、永逝”等表達。在韓國,體現等級尊卑觀念的相關表達已經不再使用。對需要尊敬的人使用“”等表達,對普通人使用“”等表達。

二、中日韓關于“死亡”的禁忌表達差異性

中日韓關于“死亡”禁忌表達存在諸多相同之處,尤其是中韓的禁忌表達差異相對較小。但是,中日韓民族風俗差異較大,所以,與“死亡”相關的禁忌表達存在差異性和獨特性。

漢語中關于“死亡”禁忌表達無論從數量還是所表現的內容上來說,都是最多最豐富的。日語中關于“死亡”禁忌表達也不少,韓語中的表達相對較少。

中日關于“死亡”禁忌表達主要是通過詞匯實現的,而在韓語中相關表達主要是通過俗語實現的。

通過以上的對比分析來看,中日韓關于“死亡”的禁忌表達與政治體制、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普世價值觀念密切相關。中日韓關于“死亡”的禁忌表達在來源和所體現的價值觀念兩方面具有相通性。另外,由于中日韓民族風俗差異較大,所以,與“死亡”相關的禁忌表達存在差異性和獨特性。相通性體現了中日韓三國交流的深入、文化的滲透和互補以及中國文化對韓國、日本文化的深刻影響。差異性和獨特性體現了中日韓三國語言習慣、宗教信仰、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普世價值觀念等的差異。通過分析對比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三國的語言文化,有助于挖掘語言背后的社會文化現象,加深對三國語言的理解,從而促進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

猜你喜歡
尊卑死亡中日韓
“蟄伏”后,再啟程——記中日韓對接合作發展山東行
在濰坊,共話中日韓合作
倪進明
“中日韓+X”模式,打造三國合作新平臺
美劇“死亡”,真相不止一個
1~2月中日韓造船三大指標實現情況
我經歷了一次“死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