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分析古生物博物館的科學傳播

2016-04-11 05:42于佳冰
生物技術世界 2016年3期
關鍵詞:古生物學古生物科普

于佳冰

(沈陽師范大學古生物學院 遼寧沈陽 110034)

試分析古生物博物館的科學傳播

于佳冰

(沈陽師范大學古生物學院 遼寧沈陽 110034)

古生物博物館透過自身的內容和功能向公眾展示了以人類歷史為主的地球生命進化過程。在46億多年的地球進化過程中,有不少的規律和歷史都給現代人類許多的啟示。尤其是對“保護環境、珍愛生命”這一主題的彰顯,對現代社會的持續發展具有相當的現實意義,更以此激發了公眾對于自然歷史和環境的認識動力,在拓展知識體系的同時普及了環保概念。本文對古生物博物館科學傳播的價值和意義作了分析,然后分析其實現途徑。

古生物博物館 科學傳播 社會性 知識性

在我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是一家專注于對 “生命進化”進行展示的專業型自然博物館。最初是在上個世紀末的確定建立的,在04年竣工之后進行了一定的布置,直到2005年底在完成對于一期“澄江動物群特展”和二期“生命進化史展覽”對外開放。該古生物博物館借助自身在古生物研究中的學術影響和專業優勢,通過博物館的科普平臺,滿足了社會公眾自然科學知識的普遍性需求。更以多種模式的古生物科普活動增強知識普及的趣味性,為古生物科學知識的傳播發揮了相當的積極影響,對我國公眾的生命進化和自然的知識普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古生物博物館科學傳播的價值和意義

古生物學的研究具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到如今已經有了幾百年的延續,在全世界學者和研究者的不斷努力和代代付出之下,不僅發掘了不少的古生物化石,更以此為依據科學而真實的還原了那個時代地球生命體的奧妙和多樣性,極大的豐富了現代社會對于自然生命及其歷史發展的認識深度。尤其是在當今環境日趨惡劣的情形下,古生物學通過對青少年科學認知和自然觀的培養,在公眾科學素養的提升上發揮極大的作用,從而為全社會樹立正確的自然觀形成了相當的積極作用。

而古生物博物館的建立則為古生物知識、古生物學鉆研精神、科學研究態度和研究方法的宣傳建立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在 “讓科學走向大眾,用科普手段讓社會受益”理念的指導下,古生物博物館通過對科普活動堅持不懈的組織,利用社會媒體和公共平臺的融合來強化古生物學科在科學傳播的積極意義和價值:

1.1 傳播古生物學科的知識

博物館平臺的建立可以讓公眾對于古生物那種模糊的認知得到改善,更地球生命所經過的漫長歲月和進化過程得到更多人的認識和了解。從而就地球生命進化與環境變化的關系所映射“環境保護”問題被更多人重視,最終起到樹立正確科學觀、自然觀和環保意識的作用。全面推進古生物學知識的傳播還給我國倡導可持續化發展的戰略起到不少的積極作用和正面意義。

1.2 宣傳古生物科研成果

以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為例,該所以及成為了具有相當世界影響里的古生物研究中心,有不少的研究成果都給我國帶來了不少的贊譽。然而,我國公眾卻對這方面知之甚少,盲目遵從國外研究和學者的言論。因此,通過博物館的科學傳播活動,也可以讓我國所取得的最新研究結果被更多的公眾所認識,在提升公眾對古生物認知和了解的同時也提高了我國公民的民族意識和國家榮譽感。

1.3 帶動一批科學家投身科普事業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的科學傳播吸引了一大批古生物學家參與,保障了古生物知識傳播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確保了古生物博物館科學傳播平臺的權威性。也為公眾零距離接觸專家,了解古生物最新知識,起到了很好的紐帶作用。

2 古生物博物館科學傳播的實現途徑

2.1 對外開放服務

南京博物館在二期的規劃中開展了“生命進化歷史展覽”的主題活動,利用良好的場館維護、展品展示以及講解和咨詢等服務。這不僅完成了一個博物館所應當具備的基本功能,更讓多樣化的科普教育模式逐漸豐富了公民的生活圈,例如:情景化的講解策略、橫向組織模式講解、課時競答以及與新媒體的合作等。這些方式都給我國公眾不同程度的認知需求帶來了極大的滿足,在新時期極大的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

2.2 開展科普活動

通過博物館對對不同層面的科普互動延展極大的豐富了博物館的科學傳播內涵。首先是以展品為途徑,主要借助化石標本的展覽推進學科知識的普及,以及展品的鑒賞、分析和研究資料的配合。然后是以強拓展性對豐富科普教育活動的模式,例如論壇建立、在門戶網站發布視頻資料、古生物模型制作比賽、甚至可以開展古生物為主題的知識競答等。三是綜合性科普教育活動,包括科學夏令營和冬令營、科技英才走進科研院所。

2.3 研發科普產品

博物館不僅僅是知識普及的場所,也是科普研發的搖籃。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在這一觀念的指導下,利用科研成果和科學技術為基礎研發了不少的科普產品為公眾認知需求進行滿足。例如具有特色的澄江動物群的互動項目,成為了該博物館展示一期展示中的巨大亮點。同時還有不少的音頻和視頻資料被開放給普通公眾,還有傳統模式下科普圖書的編著,出版了包括“探索遠古生命”叢書、“澄江動物群”等在內的三維立體科普圖書,讓觀眾把博物館知識帶回家。更開發了不少的新媒體渠道。例如網站、博客、微信等多種形式,將古生物科學知識傳播到世界各地。

結束語: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和輝煌,不僅詮釋了生命的意義,更蘊含了對于自然的思考。因此,借助古生物博物館的平臺,將古生物世界所蘊涵的自然規律和生態價值展現在現代社會人的面前,就像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的展覽主題“進化中的生命,演變中的地球”所闡述的那樣。雖然是對古生物學科的研究,但是在不斷深入和發展的過程中,研究者所揭示的是蘊含于歷史長河之中的生命奧秘和自然綺麗。

[1]馮偉民.古生物博物館的科學傳播[J].科學教育與博物館,2015,05:357-360.

[2]劉美彤.我國古生物博物館的現狀與發展[J].環球人文地理,2014,24:239.

[3]馮偉民.古生物博物館科普產品開發的思路與實踐[J].中國古生物學會,2013:1.

G26

A

1674-2060(2016)03-0304-01

于佳冰(1993-),女,遼寧葫蘆島人,沈陽師范大學古生物學院古生物專業。

猜你喜歡
古生物學古生物科普
琥珀——古生物的水晶棺
恐龍的宏觀進化與生態
科普達人養成記
虛擬古生物學:當化石遇到X射線成像
中國古生物學會:風雨兼程九十載
原角龍
科普連連看
科普連連看
我的古生物博物館之行
古生物博物館的紅五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