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心力衰竭中醫證候的研究進展

2016-04-11 17:54孫洋王瑞陽
生物技術世界 2016年2期
關鍵詞:陽虛證型氣虛

孫洋 王瑞陽

(河南中醫藥大學 河南鄭州 450000)

慢性心力衰竭中醫證候的研究進展

孫洋 王瑞陽*

(河南中醫藥大學 河南鄭州 450000)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數心血管疾病的最終轉歸,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文主要探討中醫對慢性心力衰竭證候的認識,從病因病機、證候分布規律、臨床動態分期3個方面對慢性心衰的證候研究現狀做一簡要的綜述,分析證候內部及證候之間的組合特點,為臨床研究提供依據,推動相關證型的標準化、規范化進程。

慢性心力衰竭 中醫證候 辨證分型

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發生率較高,且病程較為嚴重的一種并發癥,其是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壓力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該種病癥的病死率高達31%,對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1]。本文歸納了近些年來醫學界對慢性心力衰竭的中醫證候研究,對其進行綜述。本文主要分析中醫對心力衰竭證候研究的進展,現報告如下。

1 發病機制對證候的辨證分型

祖國醫學將慢性心力衰竭歸為:“水腫”和“喘證”以及“心悸”等癥狀,其發病的特點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身體本虛標實,本虛在臨床中主要是指氣虛和陽虛兩種情況,標實主要是指痰飲和血瘀以及水濕,其患病位置主要在心、臟等。病理特征主要是由于虛實夾雜和標本俱病等,而疾病的病理的基礎主要是患者的心氣虛,其病理產物乃痰飲和水濕。根據段文慧[2]等文獻報道表明,心衰病機具有虛標實的特征,在臨床中主要分為:(1)氣虛和血瘀水停證;(2)氣陰和兩虛心血瘀阻證;(3)心腎陽虛、血瘀水停證等3個證型。劉恩?。?]考慮為6型,分別是氣虛血瘀證、陽虛水泛證、心陽氣虛證、心腎陽虛證、氣陰兩虛證、陰陽兩虛證。楊海燕等[4]認為心衰的病理變化與肝脾腎關系密切,分為5型:心脾兩虛、氣血虧虛,心腎不交、氣陰兩虛,脾胃氣虛、痰瘀互結,腎陰虛、肝陽上亢,心腎陽虛、水瘀互結。

2 利用證候分布的規律進行辨證分型

近年來,雖開展了很多關于慢性心力衰竭證候分布規律的研究,但結果不盡相同。汪再舫[5]通過對1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辨證,發現氣虛痰濕為本病基本病理因素,其中氣虛痰瘀為左心衰竭的主要證型,陽虛水結為右心衰竭的主要證型,陽虛欲脫、痰瘀寒凝為全心衰竭的主要證型,陽虛欲脫、寒凝內生為心衰的危重證型。林曉忠等對404例心衰患者進行隨訪研究得出結論,心衰的證型分布為:氣虛痰阻血瘀占半數;氣陰兩虛、痰濁瘀阻,心陽不振、痰瘀阻絡,陽虛水泛3個證型共占半數。陳嬋等對心衰證候與性別關系進行臨床調研,發現氣虛證、陰陽虛證發病概率高,且兩者多發于女性患者。李健等對168例心衰患者進行辨證分型并定位心功能分級,將其分為3型:氣虛痰瘀、陽虛痰瘀以及陽虛水泛,統計分析后發現心衰患者氣虛時心功能分級低于陽虛時心功能分級,以氣虛為主的心衰患者心功能基本為Ⅱ級或Ⅲ級,而以陽虛為主的心衰患者心功能大部分高于Ⅲ級。

3 依據臨床動態分期對證候進行辨證分型

慢性心力衰竭易反復發作,遷延不愈,按病情進展可分為急性期和緩解期。根據各期中醫的臨床特征與其病程的發展等進行聯合觀察,這就不難發現,該疾病在中醫證候上的時效性、動態演變等規律。

經過臨床研究表明,我國的專家主要將慢性心衰的病程分為兩種:一是加重期;二是緩解期,加重期以標實為主,證型多為寒瘀水結證、熱瘀水結證;緩解期以本虛為主,證型多為氣陰兩虛、瘀血內阻證。從心衰各期不同的中醫辨證施護方面著手研究,將本病分為急性加重期與穩定期,急性加重期多出現心陽暴脫證、水飲凌心證,穩定期常見的病癥則有氣虛血瘀水停證、心腎陽虛證以及氣陰兩虛證等。國內專家將慢性心衰主要分為:早期、中期、晚期這三期,其中早期特征主要以氣虛血瘀證為主,而中期則多見氣陰兩虛和血瘀證,晚期則以陽虛水泛證為主要特征。結合上述醫家觀點,鄙人認為心衰早期心功能受損的程度比較輕,臨床表現:患者的心室形態學有所變化,中醫證型目前還處于氣虛和陰虛等環節,在臨床中的治療主要以益氣養陰等方法為主,促使患者的心室重構,得到有效抑制。心衰中晚期,心臟器質性病變明顯,極大地損害了收縮功能,使血流動力學紊亂,有可能出現心腎陽虛、陽虛水泛等癥狀,若遇此癥狀,應及時通過溫陽藥物來改善心臟收縮功能以及血流動力學因素。

4 問題及展望

綜上可知,慢性心力衰竭的中醫證候研究對于心衰的診療有良好的臨床指導意義,并對中醫藥在防治心衰方面的積極作用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研究方法欠規范,缺乏統一標準,缺乏大樣本、多中心的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慢性心衰中醫證候的研究進展。所以我們今后應實行全方位和立體化以及多層次的規范研究,通過大規模的資料收集,依據病、證以及治等中醫原則,慢慢形成一種規范而有統一的中醫辨證分型和、臨床診療標準,從而使得慢性心衰的中醫證候研究更加貼切實際與科學,促進中醫藥在診療慢性心衰中更好的發揮其作用。

[1]王雅君,劉春玲.中醫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急癥,2013(1):87-90.

[2]段文慧,鄭思道,苗陽,等.慢性心力衰竭中醫證型與心功能關系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5):511-513.

[3]劉恩隆.心衰的中醫治療[J].中外健康文摘,2010(20):371-372.

[4]楊海燕,張曉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醫防治[J].河南中醫,2013(9):1474-1475.

[5]汪再舫.心力衰竭140例中醫證候特點的觀察研究[J].江蘇中醫,1996(11):44-45.

R259

A

1674-2060(2016)02-0311-01

孫洋(1991—),男,河南南陽人,河南中醫藥大學2014級研究生,研究方向:心血管內科方向。

王瑞陽(1989—),男,河南開封人,河南中醫藥大學2014級研究生,研究方向:內分泌方向。

猜你喜歡
陽虛證型氣虛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類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醫證素證型研究
心衰協定方聯合西藥治療心陽虛衰型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
治咽炎要分清證型
不同證型糖尿病的調理
陽虛了會有這些表現
基于自適應矩估計的BP神經網絡對中醫痛經證型分類的研究
分析益氣強心湯治療慢性心力衰竭陽虛水泛證的效果
氣虛便秘用白術萊菔湯
氣虛了,病多了
白術附子湯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陽虛水泛證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