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發性高血壓與人格特征的現代研究及中醫認識

2016-04-11 17:54郭文佳席斌
生物技術世界 2016年2期
關鍵詞:心身疾病原發性人格

郭文佳席斌

(河南中醫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原發性高血壓與人格特征的現代研究及中醫認識

郭文佳1席斌2

(河南中醫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高血壓患者普遍具有焦慮抑郁、偏執和述情障礙等多個不同程度的情緒障礙問題存在,且大多擁有顯明的性格內向和精神質等傾向,其病情會促使其血壓不斷升高,且具有明顯地降低降壓藥療效的特征。本文就探討人格特征在血壓升高的作用機制及中醫認識,從而提高對人格特征與高血壓病癥之間關系的認識,對預防高血壓和積極治療具有較好的指導意義和作用。

高血壓 人格特征 中醫藥

原發性高血壓?。?]即是多基因遺傳性疾病,也是一種心身疾病,其中情緒是高血壓發生和發展的關鍵條件。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2],在眾多的高血壓患者當中,其中有約60%的患者具有顯明的焦慮癥狀,約80%的高血壓患者還伴隨不同程度的抑郁癥。心理因素[3]對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以及預后都有重要的作用。當前更多的臨床實踐和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的均客觀存在著心理問題,發生率較高,特別是在較難治愈的高血壓和不穩定性的高血壓患者當中,心理治療對血壓的控制更能奏效。人們[4]越來越重視心理和精神狀態對疾病的影響。因此第一時間發現較難治愈的高血壓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問題,且能給予對應的心理干預措施,這是當前急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就高血壓與人格特征的現代研究及中醫認識的角度出發,試探討人格特征在血壓升高過程中的地位與價值,以及從中醫角度的相關認識,從而在防治高血壓臨床上治療過程重新審視人格特征在高血壓病的形成與治療的重要性。

1 人格與疾病的作用關系

人格源于拉丁文(persona),本義是指面具,特指舞臺上演員所戴面具,其特點表現為表演,還能表達人物性格和角色扮演。因此,人格[5]包括了表現在外的行為和蘊涵于內部而外人無法直接觀察的兩部分特點。目前普遍認為[6]:人格是指一個人所具有持久的各種心理特征、綜合或基本的精神面貌。

疾病的產生,是多個因素誘使的,不僅有直接軀體生物學方面原因,還有社會方面因素,且包含一個非常不容忽視的人格因素[7]?,F代研究表明[8],常見心身疾病如原發性高血壓、消化性潰瘍、冠心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及惡性腫瘤等均具有其人格特征基礎。甚至有人[9]已提出“易患病人格”概念,認為不同疾病并非不同人格特質所導致,而是疾病都具有其共同的易患病傾向的人格特征。從這些觀點可以看出,即便多數研究者的觀點不完全一致,但也都表明人格特征對于疾病具有很大影響,這也充分說明人的心理因素是生理疾病產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格與心理健康的關系是健康領域中的重要課題。

2 高血壓與人格特征的現代研究

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軀體疾病伴隨心理精神障礙在臨床上受到廣泛關注[10],應激反應、生活事件、人格和社會支持是構成疾病產生的主要心理社會因素[11]。通常情況下[12]易激動、愛沖動、主觀刻板、愛責備、愛發脾氣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壓,特別是具有壓抑的焦慮、憤怒、悲觀、傷心等不良情緒占據患者身心更易加劇病情。

目前人們所認識到的原發性高血壓是生物因素與社會心理因素綜合作用所致的疾病。關于高血壓病人的人格特征,最早由Rosenman和Fridman所提出的A型人格,此人格的人易引發冠心病。之后得到學術上公認,確定A型人格是引起冠心病、原發性高血壓的危險因素。A型人格的表現為:過高的工作要求;好斗、敏捷、有進取性;時間緊迫與匆忙;過分爭先;過分競爭與好勝;不耐煩;習慣緊張的工作;語與動作的節奏快。B型人格則相反,具體表現為:性情溫和;缺少競爭;言語與動作較慢。孫寧玲[13]等研究結果表明高血壓組A型行為平均分值高于正常人。呂躍[14]等臨床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人格具有較明顯的精神質傾向,且性格較為內向。

從生物學來看,人格與環境是相互促進影響的,環境的變化包括自然界的,也包括社會的。一個人的人格特征決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生活中發生的緊張事件,每個人對其的認知與心理承受能力的強度和持續時間,是血壓升高的重要因素。另外,人格特征同樣影響著個體對環境變化所致的反應,包括生理反應與心理反應。生理反應即當受到外界刺激,有的表現為反應迅速、持久、強烈,有的表現就相反,從這兩種不同的生理反應就可知人格特征致病的途徑;心理反應是當受到外界刺激時,由于不同的人格特征產生的悲哀、憤怒、憂郁等情緒變化,長此以往[15],致使人體某些生理指標處于高水平狀態,當大腦和神經系統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狀態時,會迫使交感神經系統張力增強,再通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釋放過多的兒茶酚胺遞質,致使血內腎上腺素濃度增高,這就容易誘發腎素釋放、血管緊張素及醛固酮分泌增加,最終導致持久高血壓。綜上所述,不良情緒是高血壓發病的基礎之一,而人格特征則是這個基礎的重要因素。

3 高血壓伴有人格特征的干預措施

針對血壓升高,可以采用的降壓藥物有很多種,但是對于伴有人格缺陷的患者,通常采用的是心理治療,對于人格檢測,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大多采用西方的人格量表或測量心理健康的量表,例如艾森克人格問卷量表中國版,有研究者就通過此類量表觀察高血壓患者群體人格特征進行測量,如齊嘯[16]研究顯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神經質、內外向因子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心理彈性具有預測作用。譚樹宣[17]采用人格特征問卷調查的方式,通過觀察50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及正常對照的血壓水平,得出結論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具有一定的個性特征。楊玉妹[18]通過對高血壓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基礎上加以心理干預的研究,結果表明心理干預能夠提高藥物對高血壓的降壓效果,且對高血壓患者焦慮抑郁狀況也具有很好的緩解作用。綜上所述,高血壓病與諸多心理社會因素緊密相關,因此作為臨床醫生急需轉變觀念,擴大知識面,在掌握高血壓病防治治療外,還應進行綜合心理干預實驗治療,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療效。

4 中醫學關于人格與高血壓的作用認識

傳統中醫認為,人格的本質在于體質類型,《內經》就有記載?!鹅`樞-通天》中就將人分為五類,所謂“五態人”,即“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五種類型人性格各有不同。關于體質和人格特征的研究,張景岳有“臟有強弱,則神志有辨也,顏色有辨也,聲音有辨也,性情有辨也,筋骨有辨也,飲食有辨也,勞役有辨也,精血有辨也,勇怯有辨也,剛柔有辨也”。從這里就可看出體質的不同,其所外在的表現就不同。我們從眾多古文獻中可知,人格特征是先天形成,但也可通過后天學習改變。中醫在治療上就非常重視人格特征,望聞問切,因人治療,正如《靈樞-通天》謂:“古之善用針艾者,視人五態,乃治之”。傳統中醫關于人格對高血壓的治療,多是從情志角度出發?,F代醫學認為情志[19]是人對內外環境變化產生的復雜反應,與個體心理、生理狀態有關。中醫[20]的七情對高血壓的臨床表現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過急會導致機體陰陽失衡,促使血壓持續升高,從而誘發高血壓。

綜上所述可知,對高血壓患者實施心理干預,能夠有效控制血壓上升,減少血壓回升對各項器官造成危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家庭經濟負擔。原發性高血壓在就診治療時就存在心理問題,具有明顯的抑郁和焦慮特征,因此做好對高血壓患者的心理綜合干預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并且也是預防各項心身疾病的良好途徑。

[1]楊波,吳增穎,張鉦.高血壓病合并焦慮、抑郁的臨床特點及其與心率變異性的關系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2):171-174

[2]王福軍,向紅菊,石翔,等.氟西汀對高血壓伴焦慮抑郁患者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2,20(8):781-783

[3]吳文源,季建林.綜合醫院精神衛生[M].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264-276

[4]魏懷蘭,吳忠印,王清芬.心血管病患者伴抑郁癥的治療[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4):88-90

[5]黃希庭.再談人格研究的中國化[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30(6):5-9

[6]張孝娟,黃小玲.中醫臨床心理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6):26

[7]謝鈺涵,張甜.人格特征與疾病關系研究[J].高校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6,3(3):35-38

[8]郭爭鳴.醫護心理學[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4:104-105

[9]Friedman H S,Booth-KewleyS.The“disease-prone personality”A mete-analytic view of theconstruct[J].American Psychology,1987,42:539-555

[10]李朕,符德玉.高血壓合并焦慮抑郁障礙的中醫認識及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10):1252-1253

[11]A.C.Phillips,D.Carroll,C.Ring,etal.LifeEventsand AcuteCardiovascular Reactions to Mental Stress:A Cohort Study[J].Psychosom Med,2005,67(3):384- 392

[12]姚如真.人格特征與心身疾?。跩].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6,12(2):160-161

[13]孫寧玲,韓鍵德,趙華,等.型行為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獎兒茶酚胺的影響,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5,9(l):4-5

[14]呂躍,嚴蘇麗,于秋菊.高血壓患者的個性特征測評[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0,14(6):428

[15]陸茹茵,朱雪梅,朱素文.身心放松療法在 A 型行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醫護雜志,2014,20(7):69-70

[16]齊嘯,李秋鳳.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心理彈性狀況與人格及心理健康的關系調查[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15):43-44

[17]譚樹宣.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與人格特征相關性研究[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 2007,9(4):45-46

[18]楊玉妹.心理干預對高血壓病人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首都醫藥,2014,12(下):114-115

[19]劉立.論心身疾病的人格心理特征與中醫情志的相關性研究思路[J].中醫研究,2010,(3):1-3

[20]周艷芳.中年高血壓病患者心理辨證護理[J].河北中醫,2006,28(3):223

R-1

A

1674-2060(2016)02-0328-02

郭文佳(1988—),女,漢族,河南新鄉人, 河南中醫學院 2013級研究生,致力于中醫藥防治心身疾病的研究。

席斌(1970—),女,漢族,江蘇蘇州人,醫學碩士,河南中醫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中醫藥防治心身疾病的研究。

猜你喜歡
心身疾病原發性人格
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心身疾病 宜先治心
遠去的平凡背影,光輝的偉大人格
您了解心身疾病嗎?
顱內原發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學診斷
老年心身疾病診治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論君子人格的養成
原發性甲狀腺淋巴瘤1例報道
原發性肝癌腦轉移一例
中醫辨證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病7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