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災害報道的新聞價值探討——以超強臺風“彩虹”報道為例

2016-04-11 21:21蔡志翔
視聽 2016年3期
關鍵詞:新聞價值人文關懷彩虹

□蔡志翔

?

災害報道的新聞價值探討——以超強臺風“彩虹”報道為例

□蔡志翔

摘要:由于有著較大的影響面和破壞力,從“稀有性”來判斷,災害事件無疑具有較高的新聞價值。但是隨著相關報道增多,災難報道不再“稀有”,人們見怪不怪,其新聞價值也就大大消弱。本文認為,災害報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新聞價值需要從現場還原、畫面呈現、人文關懷等方面作更進一步的挖掘。

關鍵詞:災害報道;新聞價值;人文關懷

災害報道是新聞報道中的常見類型,但是報道內容、報道手法同質化現象嚴重,觀眾易產生審美疲勞,使災害報道的新聞價值大打折扣。如何避免災害報道流于形式?如何發掘災害報道深層次的新聞價值?媒體記者應在新聞實踐中重視并解決這些問題。

一、新聞價值的內涵

國內學者李良榮認為,新聞價值是能夠構成新聞的事實所含有的引起人們共同興趣的素質;張宗厚、陳祖聲認為,新聞價值是指構成新聞的事實和材料本身具有的能夠滿足社會對新聞需要的素質;黑龍江新聞研究所相關研究認為,新聞價值是指事實作為新聞報道時所具有的吸引力和影響的分量。①這些學者對于新聞價值的界定都突出了新聞和受眾的關系,即新聞報道必須滿足受眾的需求。只有滿足了受眾需求的新聞,才是有價值的新聞。

陳力丹將新聞價值的判定標準歸納為十個要素,筆者概括如下:(1)發生概率越小的事實越有新聞價值;(2)能夠降低事件不確定性的事實和信息具有新聞價值;(3)與受眾利益越相關的事實越有新聞價值;(4)事實的影響力越大、影響面越廣、影響速度越快,越具有新聞價值;(5)與受眾的心理距離(興趣、教育背景、經驗等)越近,越具有心理價值;(6)著名人物身上發生的事實;(7)沖突性大的事實;(8)越能表現人的情感的事實,越具有新聞價值;(9)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實”(成功者、英雄、大團圓題材等);(10)事實在比較中帶有極大反差的。②其中,發生概率小、事件的影響面、沖突性等要素主要針對事件本身的絕對特殊性做判定,即通常所謂的“人咬狗”事件,這類事件通常能夠勾起受眾的好奇心,具有較高的新聞價值。與受眾的利益相關性、心理距離、心理替代性等要素,則是從受眾需求的角度做判定。如果一件事情再有趣、再重要,但是“與我無關”,觀眾就不一定會投以關注;受眾不關注,新聞價值也就無從凸顯。因此,筆者認為,是否滿足了受眾的需求,是新聞價值判定最重要的考量標準。

二、災害報道的新聞價值

“災害是對能夠給人類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破壞性影響的事件總稱”。③災害事件從影響力、影響面、稀有性來看,無疑具有極高的新聞價值?!盀暮蟮赖男侣剝r值是災害報道的屬性、功能對新聞傳播者和受眾的效應?!雹苓@種效應越大,災害報道的新聞價值越高。于是,當災害事件發生時,媒體必須發揮社會功能,深入災害事件現場,挖掘新聞價值,第一時間向受眾呈現災害事件的發展動態。一方面讓大眾知曉災害事件,滿足受眾的知情權;另一方面,要做出精品報道,追求較高的新聞價值,從而在同質化的災害報道中達到獨家的效果。

如何凸顯災害報道的新聞價值?除了事件本身的要素(如發生的時間、地點、范圍、傷亡、損失等)要明確之外,還應體現災害事件與不在現場的觀眾之間的利益關聯。在災害事件報道中,要發掘觀眾對災難新聞的真實需求,建立起利益關聯,才能體現出更高的新聞價值。如果僅僅滿足于“5W”而忽視了受眾的利益,那么災害新聞便缺乏深層意義,淪為沒有深度且枯燥乏味的失敗報道。

三、如何提升災害報道的新聞價值

“災害報道的新聞價值創造,就是把可觀存在的災害事實作為前提和基礎,通過傳播者的創造性勞動制作新聞文本的過程?!雹?015年國慶期間,廣東省出現了中國有臺風記錄以來第三大強臺風“彩虹”。筆者親歷了對“彩虹”襲擊廣東的相關報道,下面結合報道實踐探討如何創造災害報道的新聞價值。

(一)深入災害現場,挖掘新聞價值

新聞事件是新聞價值的載體,如果不能對新聞事件進行全方位報道,不能呈現出事件的原貌,新聞價值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呈現事件原貌,必須深入現場,與事件零距離接觸。

臺風“彩虹”登陸廣東時,筆者以記者的身份第一時間抵達災害現場——臺風的登陸地點廣東湛江雷州半島東里鎮。為原原本本地呈現臺風事件的全貌,筆者親自體驗臺風的力量,記錄臺風襲擊內陸的場景。一棵棵大樹被臺風吹倒在地,一座座房屋被臺風肆意地毀壞,居民陸陸續續地緊張撤離現場,還有些居民不論臺風多么強烈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家園……這些場景無時無刻不震撼我們的心靈,都被我們清晰地記錄了下來,并迅速被3G直播設備傳送回臺里及時播出。我們在災害現場實時傳回的畫面,深刻呈現了臺風現場的真實情景,在達到了新聞時效性的基礎上,也具備了較高的新聞價值。

(二)精選新聞畫面,凸顯新聞價值

相比于其他傳統新聞媒體,影像是電視媒體特有的優勢之一。比起枯燥的文字,畫面對新聞的呈現更有說服力。在臺風“彩虹”襲擊內陸的災害報道中,為了進一步挖掘新聞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在現場精心選取有價值的畫面進行拍攝記錄。當我們的車輛走到河堤上無法前進時,“彩虹”中心風力已達15級,中心最低氣壓達到940帕。在被困之余,筆者打開車門,走到河堤邊,以堤壩支撐穩定身體,拍攝了15級風力下當地居民推著摩托車被困于臺風中的場景。這段新聞素材片段充分詮釋了臺風的嚴重性和危險性,深刻展現了臺風面前人類的微弱與渺小,因而被選入這次臺風報道內容的核心部分。

借助新聞畫面,通過觀感上的巨大沖擊,災害現場的聲音和景象都被生動地詮釋出來,災害報道的新聞價值也隨之深入觀眾的內心。

(三)堅守人文理念,提升新聞價值

人文關懷要求尊重個體,關注個體,如今已成為媒體新聞報道的操作原則之一,也是塑造媒體形象、提升媒體公信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一切災害報道,除了要告知社會大眾發生了什么,還要兼具安撫人心、穩定社會的功能,體現媒體的人文關懷理念。災害報道只有蘊含了人文關懷的理念,才能深度提升新聞價值。

告知受眾如何應對災害,彰顯服務意識。從損失程度來看,災害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要比災難小,損失相對可控,只要提早預防、應對得當,人員傷亡可以降到最低。因此,災害報道可增加預防和應對災害的內容。如通過節目主持人的播報,告知人們應對臺風的辦法。我們在“彩虹”臺風報道中,為受眾進行了以下提示:及時收聽、收看或上網查閱臺風預警信息,了解政府的防臺行動對策;關緊門窗,緊固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從危舊房屋中轉移至安全處;處于可能受淹的低洼地區的人要及時轉移;檢查電路、爐火、煤氣等設施是否安全;幼兒園、中小學校應采取暫避措施,必要時停課;露天集體活動或室內大型集會應及時取消,并做好人員疏散工作。以這種“大喇叭”的方式,為大眾提供災害發生后的行動指南,確保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障,新聞報道也被賦予了人文關懷的價值。

告知受眾災害的危險程度,體現人文關懷。在“彩虹”臺風報道中,我們通過記者的體驗式報道,向受眾真切地展示臺風的破壞力和危險度。如前文提及的,記者直接走入臺風中,拍攝現場畫面,以身犯險,艱難完成現場報道。唯有此,才能讓電視機前的觀眾通過記者的眼睛,領略臺風的破壞性;通過記者的觀感,體驗臺風的危險性。而在災害現場,記者與受困的居民同甘共苦,經歷這場生死之間的較量,是媒體人對新聞理念的堅守,也是對人文理念的踐行。記者不僅關注臺風中的場景,更加關注臺風中的個體,對于受困的民眾,記者竭盡全力地給予援助,展現了媒體人的人文關懷情結。在與民眾共同抵抗災害的背景下做出的新聞報道,必然深刻包容了人文關懷理念,其新聞價值之高不言而喻。

(作者單位:廣東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

注釋:

①李霞.電視民生新聞的價值解讀——兼談《城事特搜》探索與實踐[J].南方電視學刊,2014(3):92.

②陳力丹.新聞理論十講[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0:33.

③百度百科.災害.[EB/OL].[2015-12-19].http://baike. baidu.com/link?url=bG71xTyW58aaVTLmXoysTve08AMH t -RFQ4VyOV07mVY_DclnVNuouG853 -okec -W7UhsEj56foWI8DqAKaSxCq.

④董媛媛.論災害報道的新聞價值與社會效果[D].中央民族大學,2006.

⑤董媛媛.論災害報道的新聞價值與社會效果[D].中央民族大學,2006.

猜你喜歡
新聞價值人文關懷彩虹
豪車交通事故報道中媒體刻板心理及對策分析
策展新聞視角下的中美新聞APP比較研究
對員工的人文關懷,是預防工傷事故的重要手段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關懷研究
怎樣讓民生新聞更“接地氣”
樂于助人的彩虹花
為什么雨后會有彩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