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明星效應”擴大節目影響力——淺談地方戲曲廣播主持人的策劃意識

2016-04-11 21:21黃武杰
視聽 2016年3期
關鍵詞:主持人

□黃武杰

?

借助“明星效應”擴大節目影響力——淺談地方戲曲廣播主持人的策劃意識

□黃武杰

摘要:戲曲廣播是傳播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本文從“明星效應”入手,以主持人在戲曲節目中的策劃意識為例,通過“借用潮劇明星名氣”“培養明星主持主播”“包裝推介明星票友”三方面積極探索,以期為地方戲曲廣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思考。

關鍵詞:戲曲廣播;主持人;策劃意識;明星效應

當今的廣播節目主持人,是整個節目制作團隊的核心人物,全面參與節目制作全過程。他們既是節目的組織者,又承擔著節目前期的創意、策劃,甚至還負責后期節目品牌的推廣。

潮劇是中國十大劇種之一,是潮州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聯絡世界潮人情誼的重要紐帶。2004年10月1日,潮州電臺“戲曲廣播”誕生,逐漸成為潮汕地區聽眾最多、最具競爭力專業頻率。如今,面臨“十年之癢”,地方戲曲廣播傳統模式歷經一次次重大變革,之前效應已經隨時間推移慢慢降溫;況且,戲曲節目內容和模式的創新難度又遠遠高于其它專業頻率或綜合性頻率。因此,擔當策劃、主持重任于一身的節目主持人要適時調整思路,整合資源,為地方戲曲廣播發展尋找有效途徑。本文從“明星效應”入手,通過借用戲劇明星名氣、培養明星主持主播和包裝推介明星票友三方面積極探索,以期為地方戲曲廣播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思考。

一、借助潮劇明星,提高傳媒影響力

當前,明星在娛樂大眾中有著不小的地位,許多領域開始利用這一特殊現象為自己的商品宣傳造勢,擴大知名度及影響范圍。明星效應是完成戲曲時代轉型、促進戲曲改革的有力手段,所謂明星就是戲曲的“角兒”,“明星效應”是品牌效應的一個重要內容。①主持人可以利用“明星效應”來提高節目關注度,從正面調動戲迷追星的熱情。

首先是巧借名家名角效應。目前,潮劇界擁有近百位名家,他們在舞臺上塑造的人物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廣為流傳。一提起“李老三”就知道是方展榮,說起“蘇六娘”就想起姚璇秋,這些潮劇界名家名角都擁有眾多粉絲,極具票房號召力。為了讓更多戲迷有機會與名家近距離接觸,潮州電臺“戲曲廣播”創辦了《明星面對面》節目,每月邀請一至兩名潮劇名角到市區一家可容納200多名觀眾的小型演出場所與戲迷見面,錄制后在節目中播出并上傳網站供國內外潮劇愛好者共享。該節目以輕松、活潑、自由談的采訪形式讓聽眾與明星直面交流,臺上臺下“大家”“小眾”真情相見,既立體化展示明星風采,又滿足一睹名家真容的心理需求。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明星面對面》不僅是明星心路歷程的一次駐足,而且是戲迷粉絲與明星偶像的一次親密接觸,更是人們了解潮劇臺前幕后的第一現場。其中劇情演技交流、戲里戲外揭秘、面對面互動表演、名角票友暢所欲言,令戲迷朋友大呼過癮。由于場地受制座位有限,經常出現一票難求,而這恰恰就是名家名角效應的魅力所在。

其次是催促梨園新星誕生。在近十年的主持過程中,我們體會到“明星”是戲曲的形象大使,地方戲曲要樹“明星”、樹“新人”,通過他們的成長來提高票房號召力,促進戲曲繁榮。從戲曲形成的那一天開始,就注定要誕生“明星”,以及由此而引發的一種效應,這種“明星”效應可以帶動一個劇團、一個劇種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發展。②既然“明星效應”可以帶動一個劇團,同樣也可以帶動一個地方戲曲傳媒。地方戲曲廣播無疑是各劇團的“空中舞臺”,是劇種在地方傳承發展的有力傳播體,有選擇地宣傳推介戲曲新人,開展“造星”運動,于劇團、于戲曲傳媒都有很大益處。因此,主持人要注重對新戲曲明星的打造和新戲曲專輯的推介,“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才能使梨園花團錦簇,同時滿足社會不同年齡階層聽眾的審美需求。

二、培養明星主持,增強傳媒親和力

威爾伯·施拉姆在《傳播學》中曾引用霍夫蘭的話,強調傳播者影響力:“最可能改變一次傳播效果的方法之一,是改變傳播對象對傳播者的印象?!雹劭梢?,節目主持人的品牌形象效應決定著欄目占領市場的份額。這里說的培養明星主持,并非片面炒作或沽名釣譽,而是要腳踏實地學習專業、提高素養、塑造個性。我們的專業學習不只局限于標準發音和靈活應變上,更重要的是對戲曲節目真心熱愛、輕車熟路,實現名主持帶動名欄目,名欄目打造名主持。

一是要不斷“充電”,厚積薄發。

戲曲節目主持人應成為節目形象的一個代表性部分。目前“80后”戲曲主持人占大部分,他們的成長過程正是戲劇日漸式微的階段,如何讓其真心愛上戲曲主持,是當務之急。要求他們在一兩年內成為戲曲領域的專家,顯然極不現實。但是主持人只有對潮劇界有系統的了解,才能做到無論是單獨主持還是與嘉賓、戲迷票友交流,都會胸有成竹、從容不迫,使節目達到最佳效果。

明星主持人“戲”的積累,重要的是長期在一線實踐中積淀而來。因此工作中要克服淺嘗輒止、“蜻蜓點水”的做法,積極主動“潛”得深一點,再深一點,那么每次采制節目必有點滴收獲,再通過博聞強記、日積月累,最終爛熟于心?!爸獞颉笔腔竟?,只有知戲懂戲方能說出“戲味”,說在點子上,從而打動對方心扉。

在戲曲藝術元素中,音樂、唱腔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戲迷們所津津樂道的是“聽”戲,這恰恰同廣播戲曲節目的特點相符合。一名出色的戲曲節目主持人,還要積極引導聽眾的想象。在戲曲節目中有意識引導聽眾去想象,甚至勝過單純“看戲”。例如,原CCTV戲曲頻道主持人白燕升,在實際訪談中,決沒有提問式的尷尬印痕,每一次訪談就像拉家常一樣輕松愉快,被采訪者即使有點“跑題”“走邊”,他也不會生硬打斷,而是自然巧妙地及時拉回。對于老藝術家,他會以晚輩尊崇的基調喚起其激情追憶;對于戲曲新秀,他會像朋友一樣,以探索共勉的方式引領其邊談邊議。

總之,明星戲曲主持人要經常主動入“戲”、向老藝術家請教、與各個層次戲迷深入交流探討并與之產生共鳴,將更為廣泛精彩的“戲份”應用到節目。因為,你懂得多少戲曲真諦,你主持的戲曲節目就有多少厚度,你就能給受眾帶來多少藝術享受。

二是要開闊思路,突破自我。

倘若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主持人,除了知戲懂戲,最好還能唱幾句,特別是在地方劇種上有一定的演唱能力,那就會拉近你和聽眾之間的距離,給你的主持錦上添花。

白燕升在主持之余會即興來兩嗓子京劇、越劇、河北梆子,甚至還出版了個人“套餐大碟”。其實白燕升從小喜歡戲曲,后來主持戲曲欄目,得天獨厚的條件又使他多次得到戲曲名家的指點,所以他演唱的戲曲有滋有味,有板有眼,這是厚積薄發的最好體現。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每當節目播出需要,或者組織戲曲活動下鄉演出,主持人只要唱上一兩首潮語歌曲或唱上一小唱段,總能調動起現場氣氛,臺上臺下情緒高漲,給節目或演出增色不少。

戲曲表演藝術家的舞臺經驗中有一句至理名言:“功夫在戲外?!庇纱丝梢?,作為戲曲廣播明星主持人,必須熱愛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讀懂戲曲這本“寓教于樂的歷史教科書”,才能架起廣播與聽眾之間的橋梁,才能夠讓廣播的獨特功能與戲曲魅力有效結合。開闊思路,突破自我,才能舉重若輕,自如揮灑,進而打造與眾不同的明星主持的魅力形象,提升傳媒親和力。

三、打造明星票友,增強傳媒凝聚力

中國戲曲從誕生起,就產生了忠實的觀眾群,這些觀眾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酷愛戲曲;一部分是不但愛看戲而且愛唱戲,甚至登場表演,稱為“票友”。十年來,通過潮州戲曲廣播,不少聽眾愛上潮劇迷上潮劇,從原來對潮劇“一竅不通”發展為名副其實的票友。

想聽眾所想,急聽眾所急,把握對象的深層次心理需求,依據聽眾的興趣和關注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節目調整,使之更適應合家眾歡的需要,自然而然就能與他們融為一體。征服了受眾也就駕馭了他們的注意力,提升了傳媒的凝聚力。④通過綜合分析,開展造“星”運動,打造和包裝“明星票友”是行之有效的途徑。

一是搭建一唱成名的平臺。

為弘揚地方特色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潮劇表演藝術后備力量的培養,提高票友的潮劇藝術表演水平,提高聽眾的關注度及參與力,潮州戲曲廣播先后舉辦了五屆潮劇演唱大賽,涌現出許多民間優秀演藝人才。他們通過大賽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這些“明星”年齡從幾歲到幾十歲不等,有農民、工人又有知識分子、企業家和學生。一人唱戲,全家光榮,城鄉關注,潮劇大賽既發掘一批明星票友,又提高節目收聽率,在行內行外掀起了一股聽戲唱戲熱潮,部分年輕人還因此走上戲曲表演專業道路。

二是創造登場表演的機會。

既然“明星票友”總有唱之不盡的拿手好曲、用之不竭的表演熱情,那么,主持人就可以有針對性地策劃一些節目或活動,給他們一個充分展示的機會,達成“雙贏”。

近年來,我們以“文化走親”活動形式,不定期到城鄉各處演出,讓歷屆比賽或戲曲節目中脫穎而出的明星票友成為活動主力軍,而戲曲廣播也依靠戲迷參與,不僅為活動造勢,也為節目提供無限的資源。定期將唱曲“高手”請到直播室暢談戲曲情緣,與打通熱線電話的聽眾互動對唱,為曲藝創作達人提供施展拳腳的新欄目,讓本土明星票友做“主角”。明星票友的到來,往往會更鮮活、更親切,在節目中才華得到發揮、個性得到張揚,無疑為戲曲傳媒注入汩汩清流,猶如“源頭活水”。

三是提供強勢推介的服務。

通過對戲曲廣播節目的認真策劃,再一次激發了“鐵桿粉絲”們的戲曲情結,為之帶來展示才華的機緣。在各檔互動性強的節目和城鄉廣闊的舞臺上,他們找到了用武之地,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票友甚至有了拍攝個人專輯、舉辦演唱專場想法。例如有幾位企業老總,癡迷潮劇藝術,成為超級票友,還自掏腰包投資數十萬元,拍攝了MTV專輯,一下子成為“名票”。媒體紛紛采訪報道,潮劇名家夸其表演接近專業,看過專輯的戲迷則驚嘆——票友也可以玩得如此驚艷!運用受眾的得益心理、求知心理、期待心理和獵奇心理,戲曲廣播可以利用得天獨厚的社會資源,將票友打造成廣大戲迷朋友心目中的“明星”。

四、結語

繼承戲曲珍貴的文化遺產對于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強化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義。戲曲廣播是傳播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戲曲藝術在民間傳承和發展的有力推手。在文化多元化沖擊、多媒體激烈競爭的今天,肩負重任的戲曲廣播主持人要提高策劃意識,不僅要在廣度上努力拓展,而且必須在深度上苦下功夫,要善于巧借“明星效應”,以明星演員吸引聽眾、以明星主持帶動聽眾、以明星票友留住聽眾,從而提高節目的整體質量和檔次,讓地方戲曲廣播闖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戲路”,使戲曲這朵文化“奇葩”永放異彩。

注釋:

①陳智林.找準劇種定位推出戲劇明星[J].中國戲劇, 2005(2).

②陳智林.繼承第一重要發展才是根本地方戲曲是重建中國戲劇的主體[N].中國文化報,2005-03-09.

③施拉姆.傳播學概論[M].陳亮譯.新華出版社,1984: 225.

④祁芃.播音心理學[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8: 82.

(作者單位:潮州市廣播電視臺)

猜你喜歡
主持人
主持人的話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小小主持人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