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樂國窩鋪礦區Ⅶ號銀多金屬礦礦床成因類型及成礦規律淺析

2016-04-14 01:39李天宇
地球 2016年12期
關鍵詞:變帶閃鋅礦北西

■李天宇

(華北地質勘查局五一四地質大隊 河北 承德067000)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樂國窩鋪礦區Ⅶ號銀多金屬礦礦床成因類型及成礦規律淺析

■李天宇

(華北地質勘查局五一四地質大隊 河北 承德067000)

樂國窩鋪銀多金屬礦區位于豐寧縣北部35km處,大地構造單元處于中朝準地臺(Ⅰ2)北緣,內蒙地軸(Ⅱ21)之圍場拱斷束(Ⅲ23)上黃旗構造巖漿巖亞帶(Ⅳ25)上,該區自早元古代末期基底形成以來,長期處于裸露的正性狀態,地層穩定,晚古生代開始復活,并強烈活動于中生代,成礦條件極為有利。文章對礦區內Ⅶ號銀多金屬礦床成礦地質條件及礦床地質特征進行了系統分析,在此基礎上對礦床成因、成礦規律及找礦遠景進行了論述。

樂國窩鋪Ⅶ號銀多金屬礦床地質特征礦床成因類型成礦規律

樂國窩鋪銀多金屬礦區位于豐寧縣北部35km處,經過多年地質勘查工作,圈定銀礦體數條。該區大地構造單元處于中朝準地臺(Ⅰ2)北緣,內蒙地軸(Ⅱ21)之圍場拱斷束(Ⅲ23)上黃旗構造巖漿巖亞帶(Ⅳ25)上,自早元古代末期基底形成以來,長期處于裸露的正性狀態,地層穩定,晚古生代開始復活,并強烈活動于中生代,成礦條件極為有利。

1 礦區地質特征

1.1 地層

樂國窩鋪礦區內出露地層主要為中生界上統張家口組(J3z)),位于礦區的中南部及北部一帶,出露面積較大,由一套陸相火山巖、火山碎屑巖組成,主要巖性為粗安巖、熔結凝灰巖、晶屑凝灰巖。

1.2 構造

礦區內以斷裂構造為主,主要有三組。

第一組:北東走向,其中規模較大一條斷裂從礦區西北部通過,即為區域上紫荊關-上黃旗深斷裂一部分。礦區內出露長度約1900m,斷層走向30°左右,傾向北西,傾角70-80°,斷層性質屬壓扭性,該組構造屬中生代斷陷盆地構造,形成時間較晚,是本區的主要控巖構造。

第二組:北西走向,大部分被后期脈巖所充填,應屬基底構造,該構造同時斜穿中生界地層,顯示了該組構造活動的繼承性。構造走向279-330°,傾向北東、北西均有發育,傾角60-83°,性質屬張扭性,為本區主要含礦構造,Ⅶ號銀多金屬礦床即位于該組構造內。

第三組:近東西走向,屬基底構造復活,北傾,傾角60-85°,性質屬張扭性,為本區主要控礦構造。

1.3 巖漿巖

礦區內侵入巖發育,主要為中生代侏羅紀晚世二長花崗巖、次石英斑巖、中生代白堊紀花崗斑巖,在侏羅系地層中的構造發育地段,有大量的石英正長斑巖脈侵入。

2 礦床地質

2.1 礦體特征

Ⅶ號銀多金屬礦床位于礦區東北部,賦存于中生界侏羅系張家口組火山巖中,呈脈狀產出,地表由TC1、TC2等十二條探槽控制,深部由ZK7-01、ZK0-01、號鉆鉆孔及CM1、CM2號坑道控制,蝕變帶長1254米,寬6-43米,總體產狀230°∠75°。該蝕變帶內圈定銀礦體三條,編號依次為Ⅶ-1、Ⅶ-2、Ⅶ-3。

Ⅶ-1號銀礦體:

位于Ⅶ號蝕變帶內,地表由TC1、TC2、TC3號探槽控制,呈脈狀產出,出露長度23m,真厚度0.89m,產狀230°∠65°,礦體位于石英脈的上盤,沿接觸帶見有較強的褐鐵礦化,硅化,形成幅度2-5米的礦化帶,礦化類型為蝕變巖型,銀平均品位41.80g/t。

Ⅶ-2號銀礦體:

是礦區控制規模最大礦體,位于Ⅶ號蝕變帶內,地表由TC5、TC6、TC8、TC9號探槽控制,深部由 ZK7-1、ZK0-1號鉆孔、CM1-1、CM1-2號穿脈坑道控制,控制長約300 m,厚度0.99-3.95 m,形態為脈狀,產狀230°∠70-83°,銀平均品位234.61g/t。

Ⅶ-3號銀礦體:

地表由TC8、TC9號探槽控制,深部由ZK7-1號鉆孔、CM1-1號穿脈坑道控制,地表出露長度約170 m,厚度0.99-2.84m,鉆孔控制斜深約60m,形態為脈狀,產狀230°∠72-82°,銀平均品位150.42g/t。

2.2 礦石質量特征

本區礦石近地表處多為氧化礦,深部為原生礦,賦存于構造蝕變帶內。氧化礦礦石:黃褐—灰綠色,纖狀、粒狀變晶結構,稀疏浸染狀—稠密浸染狀構造。金屬礦物主要為硫砷銀礦、赤鐵礦、閃鋅礦、方鉛礦等;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長石、方解石等。原生礦礦石:灰綠色,纖狀、粒狀變晶結構,半自形粒狀結構、自形針、板狀結構為主,細脈-浸染狀構造、稀疏浸染狀構造、稠密浸染狀構造。金屬礦物主要為黃鐵礦、赤鐵礦、閃鋅礦、方鉛礦、硫砷銀鉛礦等,脈石礦物主要為綠泥石、綠簾石、方解石、石英等。

礦石中主要金屬礦物的嵌布特征:閃鋅礦在原生礦石中較為常見,多呈它形粒狀,常與方鉛礦或硫砷銀鉛礦緊密共生,相互穿插,它的晶體中有乳滴狀黃銅礦分布,形成乳滴狀結構;方鉛礦在原生礦石中呈不規則粒狀,常與閃鋅礦緊密共生,一般分布在非金屬礦物的間隙中或黃鐵礦間隙中;黃鐵礦呈半自形-它形粒狀,分布于巖石裂隙中,地表大部分被針鐵礦和纖鐵礦交代,此外,它可與方鉛礦、閃鋅礦同處一個裂隙中,見閃鋅礦、方鉛礦沿黃鐵礦邊部或微裂隙進行交代,有的黃鐵礦呈碎片狀殘留于閃鋅礦中。

3 礦床成因及成礦規律分析

3.1 礦床成因

樂國窩鋪Ⅶ號銀多金屬礦床的形成與地殼深部存在的巖漿活動、礦源層、導礦構造體系等成礦要素有關,它們共同構成了礦床成礦系統。礦體呈脈狀分布,與北西向構造密切相關,一般直接賦存于構造蝕變帶或其旁側的裂隙中,受次級構造控制,深部黃鐵礦化、硅化明顯,地表硅化、絹云母化、褐鐵礦化明顯。根據礦化蝕變特征,礦化元素組合,該礦床成因類型屬與陸相火山巖、次火山巖有關的中低溫熱液型銀多金屬礦床。

3.2 礦床成礦規律

1)本區銀礦體呈脈狀分布,與構造密切相關,一般直接賦存于構造蝕變帶或其旁側的裂隙中,受構造控制明顯,但并非所有構造均含礦,在本區的北東、北西和近東西向三組構造中,北東向構造屬成巖控礦構造,基本不含礦;近東西向構造內含礦性一般,僅在部分地段形成礦化,說明在其深部或附近可能形成工業礦體;而北西向構造含礦性最佳,Ⅶ號礦床內圈定的三條銀多金屬礦體即受該組構造控制;

2)從蝕變礦物組合特征看,圍巖蝕變主要有硅化、綠簾石化、高嶺土化、綠泥石化、絹云母化、碳酸鹽化等,蝕變范圍一般略寬于構造帶范圍,與成礦關系密切的為硅化、褐鐵礦化及絹云母化。上述蝕變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從外往內蝕變依次為碳酸鹽化、高嶺土化、綠簾石化、綠泥石化、褐鐵礦化、硅化、絹云母化;

3)礦化蝕變帶內石英脈發育,但石英脈基本不含礦,成礦時間要晚于石英脈。石英脈發育部位構造破碎,又充填含金屬硫化物的硅質巖,這種含金屬硫化物的硅質巖往往銀、金礦化程度較強,由此可見,該區成礦應屬多期熱液疊加成礦;4)受礦床地質成礦條件影響,本區的礦體多不連續,同一條蝕變帶內有時出現多條礦體,且地表和深部偶見有分枝復合現象。

4 結語

樂國窩鋪銀多金屬礦區位于冀北上黃旗-烏龍溝多金屬成礦帶,成礦條件極為有利,通過對Ⅶ號銀多金屬礦床成因及成礦規律的分析,認為該區找礦重點應放在勘查區東北部的北西向構造帶內,尤其是Ⅶ礦化蝕變帶A0勘查線以北地區,位于北西和北東兩組構造交匯部位,從其形態看可能形成一個隱爆角礫巖筒狀的成礦富集區,具有較好的找礦前景。

[1]河北省地質礦產局.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區域地質志 [M].北京:地質出版社1989.

[2]陳志冶,李立志,李雪梅主編.礦床學.北京:地質出版社2007.7.

P618[文獻碼]A

1000-405X(2016)-12-40-1

猜你喜歡
變帶閃鋅礦北西
西藏甲瑪斑巖成礦系統閃鋅礦礦物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山東鄒平王家莊銅鉬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標志分析
Cu-X(X=C,Si,Ge,Sn,Pb)摻雜對閃鋅礦ZnS 可見光吸收的影響研究
氧化劑在刺槐豆膠浮選分離方鉛礦和閃鋅礦中的作用及機理
淺析廣東省陽山縣大坪鉛鋅礦沙山仔區段Ⅱ號礦體連接問題
焦家金礦深部原生暈地球化學特征
貴州五指山特大型鉛鋅礦床閃鋅礦的Rb-Sr定年及其地質意義
含蝕變帶巖質邊坡穩定性分析
“北西”系列愛情類型片的創新方式和本土化價值實現
過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