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市民環境意識及教育調查研究報告

2016-04-14 20:45鄭鑫姜超周璇王佩鑫田君秀
地球 2016年9期
關鍵詞:調查者揚州市揚州

■鄭鑫 姜超 周璇 王佩鑫 田君秀

(揚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江蘇 揚州 225127)

揚州市民環境意識及教育調查研究報告

■鄭鑫姜超周璇王佩鑫田君秀

(揚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揚州225127)

揚州有著2500年的悠久歷史,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作為南水北調的東線源頭的揚州市,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科學發展,"人文、生態、精致、宜居"的城市特質應不斷彰顯。然而,揚州霧霾天氣時有發生,周邊不少河流發出惡臭,顏色深暗,河道旁還會有垃圾堆積,卻無人問津;街頭垃圾并沒有被扔進垃圾桶,而是散落在旁邊,走在小巷時常會看見角落垃圾成堆。面對這些生態環境不良現狀,我們小組一行人針對環境問題進行了主要原因分析。

揚州環境意識調查研究報告

1 實施過程

1.1文獻研究

(1)根據本課題研究目的,研究內容,廣泛查詢,搜集有關文獻資料、政策、文件,進行匯總、整理、分類及篩選,從中獲得研究所需的資料和數據。檢索查閱的資料包括環境保護學、環境知識等相關文獻資料。

(2)制定調查問卷以及準備走訪時所需了解的問題。

(3)咨詢導師,對問卷報告進行修改。將修改后的問卷在咨詢相關專家,并進行二次修改,使調查問卷具有權威性、全面性、高效性。

1.2實地調查

(1)走訪揚州市各所學校。包括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聯系各所學校的相關負責人,了解該學校對于環境知識方面的教育情況。觀察該校的環境情況,采訪各所高校的老師,同學,深入了解他們的環境意識和環境知識。

(2)深入揚州市各個地方,采訪普通市民,了解他們對于環境意識及他們受到的環境教育程度。

(3)聯系揚州市市政府、揚州市環境局等相關負責人,就揚州市的環境、市民的環境意識以及環境教育進行訪談。通過電話與電子郵件對省內外的專家學者進行訪談。

1.2.2問卷調查

(1)本研究共設計一份調查問卷,對揚州市市民的環境意識以及他們的環境知識的教育進行調查。問卷共分為兩種形式,一種為網上調查問卷,一種為紙質調查問卷。網上調查問卷會把網址發到揚州市官方微博,揚州市貼吧等網站進行調查。關于紙質問卷,我們將打印1000份,我們調查小隊會在揚州市不同的地區進行調查研究。

(2)進行問卷信度檢驗。問卷信度主要運用于小范圍重測法,在問卷回收半個月后,向部分調查對象重新發放問卷,回收后與先前的問卷進行對比。若兩次的相關系數高,則問卷調查結果可靠,若相關系數過低,則重新進行問卷調查。

(3)分別對網上問卷和紙質問卷進行詳細的整理和分析,撰寫調查報告和分析報告。

1.3措施制定

姚小二參賽獲獎,得到一雙大號皮鞋,直接穿起來太大且傷腳,不穿可惜,送人又舍不得。思前想后,姚小二買來裹腳布,自己給自己纏腳。姚小二纏足適履,別扭,難受,腳臭,腳指頭爛,走路慢,而且經常摔跤,一怒之下,姚小二扔掉大鞋和裹腳布,改穿布鞋。

針對揚州市居民的環境意識現狀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發揮自身力量在社區,學校等進行環保宣傳活動,并及時回訪。

2 調查結果

自去年開始,我們展開了對揚州市居民環境意識及教育現狀的調查。共計發放問卷600份,回收問卷566份,回收率94.34%。此次調查涉及各個年齡段:0—20歲調查者占16%,20—40歲的占57.5%,19%的調查者介于40—60歲之間,最后60歲以上的人占7.5%。我們對揚州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以及思想意識進行系統的調查統計。

2.1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依舊十分嚴峻

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與經濟之間的沖突日益激烈。根據此次的調查結果:5.5%的調查者認為環境問題非常嚴重,44.5%的調查者則認為污染比較嚴重。調查顯示揚州市居民認為自己所處的生活環境污染情況情勢不容樂觀,這對政府的環境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2.2揚州市居民擁有較好的環境保護習慣

調查顯示,大多數的市民會選擇公共交通方式出行,約占調查者的37.5%。在公共場所,一旦產生垃圾而找不到垃圾桶時,超過78.5%的調查者會選擇帶回家或者找到垃圾桶再扔掉。在購物時拿回家的塑料袋,有51%的調查者會選擇留下再次使用。面臨著水資源匱乏的問題,對于家庭的一水多用,只有9.5%的家庭不能做到。

2.3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博弈

揚州最近幾年間的經濟發展飛速,在經濟和環境之間一定會發生不同程度的互相的沖突。調查者對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先后順序態度存在分歧。13%的居民認為發展經濟優先,31%的居民認為保護環境優先,同時其他的調查者認為環境與經濟應該兩手抓。

由上述的調查報告可以看出,揚州市居民的環境意識整體上較好,但還是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說明揚州市的環境保護宣傳工作不僅要從理論上著手,還需要結合實踐。不僅要加大宣傳力度,還要多多組織環境活動,將環境的理念滲入居民的意識中,兩手抓并切實提升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環境意識應當從小開始培養,而中小學中并無針對環境專門開設的課程,但是好在一些學科中也會滲透如關于環境的理念,比如地理,科學課等。同時,社會上許多環境組織,有熱情的大學生經常組織的環境活動也時常向居民傳達著環境的知識,我們可以感受到百姓對于環境事業的支持,對于保護自己家園的決心。其實許多環境的破壞都是源于人類原始的貪欲,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長遠發展,只想到自身好處而忘卻他人痛楚,相信隨著居民環境意識的提高以及環境技術的發展,我們的環境將不斷改善。

3 環境建議

針對揚州市居民的環境意識現狀,制定揚州市的環境保護宣傳措施如下:

(1)聯系揚州市市政府、揚州市環境局、揚州市各地方負責人,讓他們加強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對市民進行環境教育;

(2)繪制環境宣傳單,環境手冊,制定環境橫幅等加大對環境的宣傳力度,以提高市民的環境意識;

(3)聯系各個學校的負責人,增設環境教育的課程,并在學校的廣播,宣傳欄,校報,學校貼吧等輿論陣地積極宣傳環境保護知識和環境保護法規,以不斷增強學生的環境意識;

(4)聯系揚州市各個鄉鎮的相關人員,給他們提供與環境有關的知識,請他們對本鄉鎮的市民進行環境教育,并分發環境手冊;

(5)聯系揚州市廣播電臺,與他們協商,增添環境欄目,在固定的時間播放關于環境方面的知識及對市民進行教育。

揚州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資助

[1]張梅娟,姬婷婷.揚州市民低碳環保意識行為的調查分析 [J].科技信息.2013 (08).

[2]劉鳳祥.綠色發展的一個亮點--關于垃圾處理"揚州經驗"的調查與研究 [J].科技與企業.2016(02)

X[文獻碼]B

1000-405X(2016)-9-393-1

猜你喜歡
調查者揚州市揚州
揚州市深化?;I域精準執法
揚州市查處一起非法經營汽油案
我那水蛇腰的揚州
揚州的夏日
Sample Size Calculations for Comparing Groups with Binary Outcomes
揚州的秋日
下揚州
九成人認為作風有改進
揚州市
多個行業維權成本分項調查顯示
——食品餐飲 醫療衛生 互聯網金融維權成本最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